Talk:萬曆朝鮮之役

Wiok在话题“我不禁一个“?””中的最新留言:3年前
優良條目落選萬曆朝鮮之役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2008年4月9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基础条目 萬曆朝鮮之役属于维基百科歷史主题的基礎條目扩展。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中国专题 (获评初級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中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中国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朝鲜半岛专题 (获评初級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朝鲜半岛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朝鲜半岛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日本专题 (获评初級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日本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日本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汉字文化圈专题 (获评初級高重要度
萬曆朝鮮之役」是漢字文化圈專題的一部分,一個主要對(即漢字文化圈,或称「東亞文化圈」「儒家文化圈」等)為主題的文章作編輯、收集、整理、完善的專題。如果您愿意參與,可以編輯這篇文章,或者访问本專題頁面了解專題的工作,並歡迎參與討論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历史专题 (获评初級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历史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历史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明朝冊封秀吉

编辑

我是日本人,因為通過翻譯機在寫這個文章,多少意義難流傳,不過,請諒解。「明朝封豊臣秀吉為日本國王。日本方面也接受了這個,不過,有秀吉對朝鮮方面的使者不被派遣的事不滿,再次命令了朝鮮侵略」,不過,好像與在日本一般地被知道的事實有差異。明朝方面議和條件中包含冊封秀吉,不容許朝貢這,我知樣的條件,不過,日本方面(特別的秀吉的意思),朝鮮南部的割讓和,是明朝的公主過門給日本的天皇。但因為實際相當於談判的是小西行長,被推測彼此的主張被扭彎了的東西。又秀吉拒絕了明朝方面的和約的,原因,秀吉也不知道明朝方面的冊封意思,秀吉知道了其之事實,因此發怒。總之,一般認為秀吉沒有意思的被做明朝的冊封。即使我這個信息與正確也難說。因此,再一次被確認關係資料等,我期待被詳查內容的事。


在下初到,不知如何修改與發文,希望維基前人將此文發上!不勝感激!

原文作者:waju1977 張貼於 2004-12-18 21:55:11 台灣當地時間 http://jinyong.ylib.com.tw/snowtalk/show.asp?no=37614&ch=history


金庸茶館歷史版:光中華敬上


目前看到的中文紀載,也是主張豐臣秀吉沒有接受冊封居多,除了有主張誤解的以外,也有主張是沈惟敬欺騙朝廷,所以沈惟敬後來在朝鮮被捕斬首,相較之下,雖然小西行長參與同謀欺騙豐臣秀吉的主張也有,至少小西行長沒有被斬首,當然,也就算是幸運的啦!Phoness (留言) 2008年6月23日 (一) 03:41 (UTC)回复


翻译机?装吧!谁没用过翻译机!

萬曆朝鮮之役

编辑

萬曆朝鮮之役是四百年前發生在朝鮮半島的一場國際戰爭。日本史書把萬歷朝鮮之役分為兩次戰爭,分別叫作文祿之役和慶長之役。朝鮮史書則稱之為壬辰衛國戰爭。整個戰爭從萬歷二十年(1592年)開始至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結束,歷時七年。這場戰爭,明朝“幾舉海內之全力”,前后用兵數十萬,費銀近八百萬兩,歷經戰與和的反復,最終異常艱苦的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戰爭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日軍戰略進攻階段,在短短的時間日軍迅速占領朝鮮全境。第二階段是明軍的反攻階段,明軍通過一系列戰役,最終收復了平壤、開城等地。第三階段是相持和議和階段。第四階段是日軍再次入侵,明軍和朝鮮展開戰略總反攻,最終日本軍隊被全部趕出了朝鮮。

  萬歷朝鮮之役對當時東亞的政治軍事格局有著深遠的影響。由于此役,明朝一方在二十年內無力進剿后金力量,使得女真部落日益強大,最后對明朝形成了致命的威脅。由于此役,朝鮮從亡國到復國,付出了數十萬軍民傷亡的沉重代價。由于此役,日本元氣大傷,豐臣秀吉集團的勢力徹底垮臺,日本從此進入德川幕府時代。因此,從長遠來看,萬歷朝鮮之役實際上起到了重新整合東亞各國政治軍事力量的作用。

  萬歷朝鮮之役是明朝戰史上較為精彩、較為曲折的戰例之一,史稱“其軍威之盛,戰勝之速,委前史所未有”。這是一場公平的較量,在戰場上,明軍和日軍均有過良好表現,當然,雙方也都在不同時期犯過錯誤,遭受過敗績。而在停戰議和期間,中日雙方政治和外交手段的角逐,一波三折。同時,戰爭期間也有極富戲劇化的人物和荒謬的事件參差其中,頗具野史和演義色彩。戰與和期間無休止的紛爭,使整個戰爭的進程詭譎多變。當后人透視這場戰爭的全過程時,必會被其跌宕起伏、風云變幻的場面和情節所吸引。


風雨欲來

  豐臣秀吉是日本歷史上的一代梟雄。十六世紀末,豐臣秀吉結束了日本長期割據的戰國時代,統一了全日本。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日本天皇任命豐臣秀吉為“關白”(攝政)。正如歷史上所有完成統一大業的梟雄一樣,豐臣秀吉也有一個很大的夢想,那就是野心勃勃的向亞洲擴張。《劍橋史》為豐臣秀吉的入侵動機做了辯護,認為日本當時只是企圖占領朝鮮,并無侵略中國的意圖。但根據日本方面的史料,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豐臣秀吉的目標是中國,例如豐臣秀吉為侵略中國制訂了戰略計劃。日本侵朝前一年,即萬歷十九年(1591年)六月,日本特使宗義智曾通告朝鮮國王李昖:“有意在明年春天假貴國道路進攻明國,屆時還請多多包涵與協助!”

  日本在數年內儲備了大量的軍糧、戰船和火器,矛頭直指鄰國朝鮮,試圖把朝鮮的三千里富饒江山變為日本的一個行省,使之成為日本向亞洲大陸擴張的橋頭堡。這也是日本歷史上第一次企圖在亞洲實施它的大陸政策。

  此時的朝鮮幾乎是明朝的一個縮微翻版。朝鮮當時為李氏王廷統治,黨爭激烈,政局不穩。和明朝的體制幾乎一樣,朝鮮也重文輕武。但與明朝不同的是,朝鮮半島在元末以后一直沒有大的戰事,武備松弛,“人不知兵二百余年”,全國大部分地區沒有城防。君臣上下對日本的虎視耽耽和精心戰備一無所知,或者說是毫無反應。還是明朝獲得了日本將要入侵朝鮮的情報,特意派使臣去質問朝鮮國王李昖:“聽說日本欲假道朝鮮侵略明朝,有這樣的事么?”朝鮮國王連連否認。

  此時的明朝內政邊事相對比較平穩。明神宗一邊在紫禁城內悠閑的做著皇帝,一邊一步步地毀掉張居正當年的施政成果。以申時行、王家屏等人為首的大學士們吸取張居正生前權傾朝野、死后受到清算的教訓,不斷弱化和放棄內閣權力,原先的一些重要職權漸漸下放到六部。西部、北部邊事一直比較安定。遼東雖不平靜,但前方捷報不斷傳來。可戶部做了調查之后,聲稱“假稱捷報,冒功授官者甚多,在薊鎮一邊分為四鎮,一鎮又分三路,設官比原額幾二十倍。” (《神宗實錄》卷二三四)然而軍隊系統的這種欺瞞和膨脹,還沒有到惡化的地步,當時的明朝還能承受,所以這也沒有引起朝廷的警覺。雖然幾年內接連發生了太湖農民起義、永昌衛士兵暴動、廣東白蓮教起義等事件,但很快被平息下去了。這么大的國家,怎么能不出一點事呢?于是神宗皇帝繼續過著“每夕必飲,每飲必醉,每醉大睡”的逍遙日子。還好,太倉還有糧食,庫銀還沒有耗盡,軍餉、火器的供應還算及時。在所有人看來,帝國還遠沒有到憂心忡忡的時刻。

  朝鮮沒有覺察到任何危險,明朝雖然看出了豐臣秀吉的野心和舉動,但也沒有對事態的嚴重程度做出進一步判斷。所以,這一對友邦兄弟,繼續在大戰前的平靜日子里享受著那一份舒坦。


一瀉千里

  日本人做事的認真程度一向令人敬佩。萬歷十九年(1591年),千余艘戰艦已建造完畢,名古屋屯積了足夠使用數年的糧草,三十萬的軍隊在動員后已是整裝待發。豐臣秀吉看來,一切已是箭在弦上,積蓄了數年的力量終于到了該要爆發的時刻。

  萬歷二十年(1592 年),豐臣秀吉正式發布命令,以9個軍共15萬兵力(按:不同史料給出的兵力數不一,根據《日本戰史》的說法,用于作戰的陸軍兵力共為9萬多人),大小艦艇七百余艘,出征朝鮮。先頭部隊是小西行長率領的第一軍,共1。8萬人,分乘350艘艦船。四月十二日,渡過對馬海峽后,翌日凌晨搶攤登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釜山朝鮮守軍,迅速攻下了釜山。四日之內,朝鮮海防重鎮釜山、東萊、梁山等地相繼陷落。其余沿海守軍聞風而逃,朝鮮的海防線迅速崩潰。四月十八日,加藤清正率第二軍2。2萬人、黑田長政率第三軍1。1萬人也相繼在南部海岸登陸。前三軍登陸后,日軍后續主力(8萬人)和其余艦隊相繼入朝。日本傾舉國之軍力,目的是速戰速決,以強大兵力在短時間內控制朝鮮。

  日本大軍兵分三路向北部快速挺進。驚惶失措的朝鮮王廷,倉猝組織了8千人的朝鮮精銳在烏嶺天險據守。朝鮮軍隊的布防尚未在烏嶺山口展開,就被小西行長迅速突破。朝鮮將軍申昱受命倉促集結了1萬多人,在忠州背江與日軍3 萬人激戰,全軍覆沒。隨后,日軍如入無人之境,沿途各道守軍望風而逃。不幾日日軍已經到達王京漢城城下,朝鮮備邊使李謚看到日軍軍容強盛,竟然慨嘆說:“今日之敵,似如神兵!”此時漢城守城主將李陽元,竟把兵器沉入漢江,落荒而逃。五月二日,登陸僅十七日,日軍便兵不血刃地進入朝鮮國都漢城。

  日軍稍事整頓,繼續北進。守臨津江之朝鮮軍隊,暫時使日軍進攻受阻。日軍佯裝后撤,誘朝軍走出工事,然后迅速反擊將之擊敗。守大同江之朝鮮軍隊,竟坐視日軍徒步安然過江,不敢發一矢。隨后開城、平壤相繼失陷。僅兩個月零兩天,朝鮮“浹旬之間,三都失守,八方瓦解”,三都(王京漢城、開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兩個朝鮮王子被俘,朝鮮國王李昖逃到義州。處在絕望中的李昖忙派使臣向明朝求救。(按:朝鮮關于這段敘述時,用了這樣的話,“因朝鮮人民奮起抵抗,日軍進攻暫告停止。”三都十八道都給占了,當然沒什么地方可進攻的了。)

  在攻占朝鮮全境的過程中,日軍的表現可圈可點。不得不承認,經過了戰國時代的日軍戰斗力很強,戰略戰術運用的較為成功,武器裝備也優于對手。首先,日軍往往以偷襲、強攻等閃電式戰術打的朝鮮軍猝不及防、暈頭轉向。其次,日軍與朝鮮軍相遇時盡量打殲滅戰,而非擊潰戰,這樣可以起到徹底殲滅朝鮮正規軍的作用,也能達到迅速瓦解朝鮮軍隊斗志的目的。第三,日軍配備了一定數量的火器。這些火器主要以火繩槍為主,射程在八十到一百米左右。戰時采用三排輪射方式,排與排的射擊間隔很短(有資料說是7、8秒左右),這樣,臨陣時就會給對手帶來很大的殺傷力。相對于以冷兵器為主的朝鮮軍而言,日軍的優勢是明顯的。

  豐臣秀吉看到侵朝戰爭進行得如此順利,欣喜若狂。五月二十六日,豐臣秀吉制定了征服朝鮮及明朝的計劃二十五條,其中幾條為:“高麗都城已于(五月)二日攻克,所以,近期內需迅速渡海……此次如能席卷大明,當以大唐(明朝)關白之職授汝(指豐臣秀吉的侄子豐臣秀次)。宜準備奉圣駕于大唐之京城,可于后年行幸,屆時將以京城附近十國,作為圣上之領地。諸公卿之俸祿亦將增加,其中下位者將增加十倍,上位者將視其人物地位而增。……任汝(指秀次)為大唐關白,以京城百國之地封汝。日本關白一職,將視大和中納言與備前丞相二人情況,擇任之。”六月三日,豐臣秀吉下達了進攻明朝的命令。他煽動說:“如處女之大明國,可知山之壓卵者也,況如天竺、南蠻乎?”豐臣秀吉把明朝比作任“猛漢”日本宰割的“處女”,可謂狂妄到了極點。侵朝日軍將領也被一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日將鍋島直茂請求豐臣秀吉把明朝大片領土賞封給他,戰國名將伊達政宗寫下了這樣的狂言:“何知今歲棹滄海,高麗大明屬掌中。”

  當朝鮮舉國上下在陸地上潰散而逃的時候,有一個將軍和他的軍隊在海上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勝仗。這個人就是朝鮮名將李舜臣。李舜臣的艦隊在整個戰爭期間給日本海軍帶來了一個又一個的噩夢。在日本陸軍拿下王京后向北部乘勝挺進時,李舜臣率領他的海軍于五月七日偷襲了停留在玉浦港的日本第二運輸艦隊的主力。此戰焚毀日艦二十六艘,擊沉五艘。第二日再戰,又擊沉日軍大中戰艦十三艘,李舜臣的艦隊無一船被擊沉!從五月初到八月,在玉浦、合浦、泗川、閑山島、釜山等地多次進行海戰中,共擊毀擊沉日軍艦船300余艘,殺傷無數。這是一個驚人的勝利。

  李舜臣在海戰中的王牌武器是“龜甲船”。龜甲船船身的防護板由裝有硬木制成,形似龜殼,故叫龜甲船。船身長34米,寬4米多,甲板之上有厚木制成的外殼,并且裹上鱗狀鐵葉,可以抵御敵人弓箭和火器的投射,頂蓋上和甲板旁,裝著許多尖銳的鐵錐和尖刀,使敵人不易攀登。船頭呈龍頭形,內有兩個或四個大炮眼,頭尾都裝有大型鐵錐,可用來撞擊敵船。這種龜甲船被現今朝鮮人稱為當時世界最強的戰船,在世界古代海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日軍的作戰主力艦船為安宅船,分為箭船和炮船兩種。炮船一般配有四十門大筒(日式火炮),另外可以配備一定數量的火繩槍。日本主力戰船安宅船的火力比龜甲船弱,而且沒有防護鐵甲,所以在海戰中一直落于下風。日本在出兵朝鮮之前沒有預料到將與朝鮮海軍發生如此激烈的海戰。準備不足再加上武器裝備相對落后,打敗仗也是難免的。

  由于朝鮮海軍的優勢明顯,日軍連戰連敗,日軍已漸漸不能掌握全部制海權。但海戰的初步勝利根本無法扭轉朝鮮半島的總體戰局。日軍已經占據了朝鮮半島絕大部分城池。王子被俘,國王逃到中國邊境,李氏王廷的政權體系幾乎遭到了滅頂之災。日軍在各地大量屠殺抵抗力量和無辜百姓。同時,占領軍已經著手在朝鮮半島展開“日本化”運動。朝鮮人被強迫按照日本的方式改姓名、剃發。日本人開辦的學校已經開始為朝鮮兒童教授日語了。毫無疑問,朝鮮已經處于事實上的亡國狀態。盡管各地不斷有小股義軍以游擊戰術給日軍以有限打擊,但國王李昖非常清楚,這些義軍畢竟力量薄弱,騷擾尚可,退敵無力,終究是無法扭轉乾坤的。

  幸好,還有一位友邦大哥,他們總不能坐視不管吧?李昖深知,沒有明朝的介入,光復朝鮮,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已經有好幾批使節去北京求救了,除了正式向皇帝陛下遞交國書,他們還分頭去游說眾多的閣臣,尚書,侍郎,御史,甚至宦官,力圖促成大明盡快出兵朝鮮的決定。


收復失地

  日本對朝鮮的大舉入侵,大大地震動了明朝。兩個多月以來,明廷上上下下就是否應出兵援助朝鮮,爭論不休。由于當年沿海長達百年的倭患,幾乎所有的人都很痛恨日本。當年倭寇的兇狠頑強,明朝君臣也是了解的。而現在十數萬侵朝日軍全都是正規軍,戰力遠非當年倭寇可比。況且明朝在庚子之變之后的幾十年里,從未面臨過大規模的戰爭。能否戰勝侵朝日本大軍,明朝君臣實在沒有把握。

  這時豐臣秀吉要求琉球、菲律賓臣服朝貢的消息傳來,更是激怒了明朝君臣。明朝上下已經實實在在感受到了這個東洋強人的野心。明朝君臣早已習慣了自己的天朝地位,古語云,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從明神宗的角度來看,自然絕不能容忍豐臣秀吉的野心。當時的兵部侍郎宋應昌在上疏中說,“關白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我救朝鮮,非止為屬國也。朝鮮固,則東保遼東,京師鞏于泰山矣。”,“而我兵之救朝鮮實所以保中國”。這種觀點在當時有一定的代表性。明廷上下,基本達成了“迎敵于外,毋使入境”的共識。

  由于不了解敵情,明初最初只派了一支偏師前往朝鮮。萬歷二十年(1592年)七月,明朝派遼東游擊史儒率騎兵2千出征,副總兵祖承訓(即明亡時總兵祖大壽之父)率騎兵3千繼后。史儒進到平壤附近,因道路不熟,誤中埋伏,適逢大雨,火器也無法發揮作用,后全軍覆沒,史儒力戰犧牲。后祖承訓率領3000騎兵乘敵不備,攻入平壤,隨即陷入巷戰,被七百名日軍火繩槍手連番伏擊,騎兵和火統的威力無法發揮出來,結果全大多數陣亡,只有祖承訓等寥寥幾人逃回。

  消息傳來,明廷象炸開了鍋一樣,群情激昂。此時主戰派也罷,主和派也罷,紛紛要求明朝出動大軍遠征朝鮮。明神宗命宋應昌為經略,總領抗倭事宜;急調陝西總兵李如松(名將李成梁之子)入遼,為東征提督,總體負責軍事。

  明朝從全國范圍調集了4萬精銳。這支軍隊的主要構成如下:遼東精騎1萬;宣府、大同各選精騎8千;薊鎮、保定各選精銳步兵5千;江浙步兵3千。四川副總兵劉綎率川軍5千,做為后續部隊,向朝鮮進發。遼東、宣府和大同共2萬多輕騎兵主要是用來突擊,備有輕甲、馬刀和長矛,同時也備有火統。薊鎮、保定的步兵則來自明軍的神機營,以火統、鳥槍和火炮為主要武器。江浙兵擁有豐富的抗倭經驗,熟悉戚繼光傳下的鴛鴦陣。劉綎的川軍多年來一直與西南夷族作戰,山地作戰經驗豐富。這4萬軍隊在宋應昌和李如松的率領下,浩浩蕩蕩的跨過了鴨綠江,開進了朝鮮。

  萬歷二十一年(1593 年)一月五日,大軍進抵平壤城下。平壤城易守難攻。東有大同、長慶二門,南有蘆門、含毯二門,西有普通、七星二門,北有密臺門,有牡丹峰高聳,地形險要。當時日本守軍為小西行長的第一軍,共1萬5千人,配備了火繩槍等火器。李如松的部署如下:薊鎮游擊吳惟忠率領步兵當先,遼東副總兵查大受率領騎兵居后,攻擊北部要塞牡丹峰;中軍楊元、右軍張世爵領兵進攻城西七星門;左軍李如柏(李成梁另一子)、參將李芳春領兵進攻城西普通門;祖承訓率領明軍喬裝為朝鮮軍麻痹日軍,力攻城南蘆門;主帥李如松督陣。李如松同時部署明軍的王牌武器――虎蹲炮、大將軍炮、佛郎機炮,據說威力最大的大將軍炮就超過了一百門,屆時全力轟擊日軍陣地。明軍主力將進攻平壤的南、西、北三個方向,東面給日軍留出退軍路線。

  一月八日晨,平壤之役打響了。隨著主帥李如松一聲令下,金鼓聲大作,喊殺聲四起,明軍開始攻城。明軍勁弩齊發,巨炮齊轟,一時火焰蔽空,震天動地。日軍火繩槍雖然略優于明軍火統,但日軍卻沒有明軍威力強大的火炮。明軍火炮射出的鉛彈不斷落入敵陣,給日軍造成很大殺傷。日軍戰斗力非常頑強,拼命死守,火器兵手執火繩槍雨點般射向近距離攻城的明軍。明軍略微受阻,后續攻擊部隊繼續攻城。當時戰況十分慘烈,神機營參將駱尚志冒險登城,腹部被滾石擊中,仍然挺立不退。年近60的老將吳惟忠,胸部中彈,猶自大呼督戰。李如松的坐騎被敵火繩槍手擊斃,李如柏的頭盔中彈,兄弟二人都置之不顧,愈戰愈勇。主將如此奮勇,何況士卒?

  祖承訓率領的明軍率先突破城南的蘆門。日軍一直以為蘆門方向的是戰力很弱的朝鮮軍,因而沒有重點部署兵力。近距離時日軍才發現這是偽裝為朝鮮軍的明軍,這時明軍手中的火統已經開火,日軍紛紛倒下,開始敗退,蘆門被明軍攻破。接著含談門、普通門、七星門、牡丹峰也相繼被明軍攻占。小西行長一看大勢已去,率領殘兵退守城北一隅風月樓。入夜,日軍自東南方向突破,渡過大同江向王京退卻。沿途早有李如松部署的李寧和查大受伏兵等候,一陣掩殺,擊斃數百日軍。

  平壤的收復有著相當大的戰略意義,整個朝鮮半島的戰爭形勢就此逆轉。平壤之役是很典型的攻堅戰,頗具近代化戰爭的特征。此役中明軍有非常杰出的表現。首先明軍以優勢兵力和火力主攻城西,另以奇兵偽裝成朝軍強攻城南,這種部署完全出乎日軍的意料之外。其次,城東給日軍留出退路,使得日軍無死守之志。第三,明軍動用了當時在世界上比較先進的火炮,給日軍以極大的殺傷和震撼。明軍攻城時,曾有日將大友義統率領一支部隊來增援小西行長,結果被明軍震天動地的炮聲所嚇阻,不戰而退。第四,在日軍撤退路線上設有伏兵,使日軍再受重創。李如松就憑此一戰,威名大振,可以說平壤大捷超過其父李成梁在遼東任何一次戰役。

  有些日本史料極力淡化平壤之役。根據日本人的記述,日軍此役似乎敗的很體面。日軍由于平壤和王京漢城距離太遠,本就打算放棄。在明軍攻城后,小西行長特意修書李如松,日軍愿意退去,于是乎日軍大搖大擺,安然退到了漢城。這種說法顯然有“諱言”和“粉飾”敗績之嫌。在明軍強大的炮火面前,日軍之敗是必然的,無論如何也體面不起來的。事實上,因援兵遲遲不來,平壤大部已被明軍攻占,日軍軍糧、兵營悉數又被明軍焚毀,小西行長眼看無法固守,遂與日軍諸將商議,連夜撤回漢城。迫于明軍的壓力,孤軍深入的日軍第二軍加藤清正部也撤回到漢城一帶布防。根據《日本戰史》,平壤之役后,小西行長部減員一萬一千三百余名,只余六千六百人,減員近三分之二。

  明軍修整十天后,李如松乘勝進軍,繼而收復舊都開城和多座城池。朝鮮三都十八道,已收復平壤、開城二都及黃海、平安、京畿、江源、咸境等五道。大軍繼續向南開進,直迫漢城。

  正月二十四日,明軍的先頭部隊查大受部共3千精騎在漢城郊區與日軍加藤光泰部發生激戰,日軍敗退。后日軍主帥小早川隆景率軍2萬將明軍查大受部包圍在碧蹄館。在碧蹄館一戰中,明軍3千騎兵,抗擊了數倍于己的日軍,一者依靠明軍死戰,二來明軍騎兵部隊配備了佛郎機火炮戰車,明軍依賴火炮優勢,同時以戰車做為工事,向敵陣不斷施射火藥助推的箭,使得日軍始終無法逼近。后李如松率領的1千精騎也殺入戰團,戰斗非常激烈。《明史-李成梁傳》載,當時有一武藝高強的金甲倭將拍馬直取李如松,李如松力戰不支,裨將李有升上前護主,被打下馬來,一擁而上的日軍武士將其砍作數段。緊要關頭金甲倭將被李如松的兄弟李如梅一箭射于馬下。之后明將楊元率領1千明軍精騎連夜前來救援,日軍以為大部明軍趕到,率軍退回王京。碧蹄館之戰歷時一天一夜,明軍精騎死傷過半,日軍也付出了數千傷亡代價。

  關于碧蹄館之戰,中朝日三國的史料記述差異很大。根據日軍史料,大都宣稱日軍4萬包圍了2萬明軍,給明軍了毀滅性沉重打擊。并且日方史料引用明朝的記述為證。根據《中日關系史》介紹,實際上明代記述該戰役的文獻,多半立足于彈劾李如松的上疏,對于失敗的情況有所夸大。我們知道,明朝的言官們,彈劾似乎是他們唯一的使命,夸大事實是他們的強項,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根據朝鮮方面的史料,如柳成龍的《懲毖錄》,真正被日軍合圍的是查大受部和李如松率領的偵察輕騎,共4千余人,這是比較可信的。當時在朝明軍總計才4萬人,先頭部隊大都為騎兵,并有炮營,如果真有2萬人,4萬日軍是沒有能力完成合圍的。所以,最真實的情況應該是,明軍數千騎兵被2萬日軍合圍,苦戰一天一夜,后日軍與明軍大部隊發生遭遇戰,雙方便各自退去。

  碧蹄館之戰后李如松不敢輕進,再加上當時日軍在漢城及周邊地區集結了5萬多人,兵力上日軍有絕對的優勢,明軍遂退回開城修整。

  后來明軍得到錯誤情報,加藤清正率領的日軍第二軍將從咸鏡道進攻平壤,李如松便率領明軍二月十六日離開開城回到了平壤。李成梁的撤軍是個錯誤的決定,撤軍導致了盟軍朝鮮軍隊剛剛收復的幸州得而復失。李如松得到幸州失守消息后,深悔自己退兵太急。而日本方面的記述是,李如松被日軍大敗后退回到平壤。事實上,李如松在碧蹄館之戰后敗退到開城,完全可以繼續修整一段。后來在京的朝鮮使者和明朝言官們都批評了李成梁的此次主動撤退,這也成為李如松日后被彈劾的罪狀之一。可見明軍并非被日軍“擊退”,而是主動退卻,明軍的主力部隊卻并未因碧蹄館之敗受到很大損失。日本史料說,李如松部由于元氣大傷而無力南進。事實上李如松不能南進的主要原因是兵力不足,此時明軍只有3萬多人,幾乎沒有可能拿下為5萬多日軍據守的漢城。

  后來探知日軍的軍糧大都存放在龍山大倉后,李如松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領一支敢死隊深夜奇襲了龍山大倉。龍山大倉本為朝鮮國倉,積貯了朝鮮數十年的糧食,漢城被日軍占領后,龍山大倉就成為漢城數萬日軍的軍糧庫,后來日軍運來的糧食都存于此地。明軍敢死隊到達龍山后,把火箭射向糧倉,十三座大倉,數十萬石糧食,一夜間被燒的干干凈凈。李如松夜襲龍山一計,精彩處堪與官渡之戰中曹操的夜襲烏巢相比。軍糧一失,朝鮮半島的日軍全線被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議和鬧劇

  至此,中朝軍隊與日軍進入相持階段。根據《日本戰史》的介紹,初入朝鮮時日軍數量為9萬6千余人,當各隊重新集結于漢城時,只有不到5萬3千人,減員4萬3千余人,占總數的百分之四十五。關于減員原因,日本史料的說法是由于水土不服,病死占大部分。朝鮮和日本同處東亞,氣候環境較為相似,水土不服一說,難以令人置信,況且也沒有任何關于瘟疫流行的記錄。總之本人相信大多數死亡日軍應該都死于戰事。

  日軍減員很嚴重,再加上糧倉被焚,軍心越來越不穩。而明軍在碧蹄館之戰后銳氣受挫,而且兵力少于日軍,并不具備再次決戰的條件。既然雙方都不想打,那么就有了和談的可能。

  明朝方面的和談代表是浙江人沈惟敬。沈惟敬是一個很奇怪的角色,他既非明朝官員,又不具有外交談判才能。只是由于他長期從事與日本的貿易,并會說一口流利的日語而被兵部尚書石星賞識,臨時被封為神機營游擊將軍軍銜,負責議和事宜。正史在介紹沈惟敬時多采用野史筆法,稱其為不法商人,無賴子。例如《明史-硃國祚傳》提到,硃國祚曾對當時的兵部尚書石星談到沈惟敬:“此我鄉曲無賴,因緣為奸利耳,公獨不計辱國乎?”

  早在萬歷二十年秋,也就是平壤之役前,沈惟敬做為兵部的全權代表就曾與小西行長談判議和。小西行長也是商人出身。兩位商人相遇,自然十分對路,談起軍機大事就象談生意一樣討價還價一番。當時的談判內容沒有任何記錄,大致是以大同江為界,江東歸日本,江西歸朝鮮,明朝對日本進行封貢,等等。這個協議并沒有通報到高層。恰好當時朝中主戰派占了上風,李如松遂率領大軍一路開向朝鮮。沈惟敬當時被一心主戰的李如松扣留在軍中。

  卻說此時明軍和日軍陷入僵局后,以石星為首的主和派又卷土重來,沈惟敬再次受到重用。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三月十五日,經略宋應昌派沈惟敬至漢城與小西行長達成了四點協議:1、明派使節去名護屋會見豐臣秀吉。2、明軍撤出朝鮮。3、日軍從漢城撤軍。4、交還二王子及其被俘官吏。為了監督日軍南撤,宋應昌派參將謝用鋅、游擊徐一貫等帶百余隨從,同沈惟敬組成明朝使團與日軍一道南撤。日方有此使團通行,自然也再不擔心明軍和朝鮮軍的追擊。

  四月十八日,日軍全部撤離漢城,李如松于十九日率明軍及朝鮮軍進入漢城,五月十五日渡漢江進至慶州。李如松在慶州對明軍、朝鮮軍和朝鮮義兵作了部署之后,便返回京城。至此,除全羅和慶尚二道部分沿海地區為日軍占領外,其余各地全部收復。

  五月八日豐臣秀吉在名護屋會見了明朝使團到達日本。由于語言不通,雙方的會談仍就在沈惟敬和小西行長之間進行。豐臣秀吉提出了“大明、日本和平條件”七條:1、迎明帝公主為日本天皇后;2、發展勘合貿易;3、明日兩國武官永誓盟好;4、京城及四道歸還朝鮮,另外四道割讓于日本;5、朝鮮送一王子至日作為人質;6、交還所俘虜的朝鮮國二王子及其他朝鮮官吏;7、朝鮮大臣永誓不叛日本。沈惟敬一口答應了這喪權辱國的七條建議,但對同行的謝用鋅、徐一貫等人卻詐稱豐臣秀吉已同意向明朝稱臣,請求封貢,并退出侵朝日軍。而小西行長則對豐臣秀吉匯報說,明朝使者已經同意了豐臣秀吉的七條建議,只需派日使與明使一道去北京請大明皇帝最后批準。

  就這樣,在兩位奸商欺上瞞下的斡旋后,雙方幾乎要達成外交史上最為荒唐的“雞同鴨講”協議。于是日本派談判代表小西如安與明朝使團一道去北京。小西如安早已與小西行長達成了攻守同盟。小西如安到了北京后,與石星進行了談判,一口答應了石星提出的三項條款:1、日軍在受封后迅速撤離朝鮮和對馬; 2、只冊封而不準求貢;3、與朝鮮修好不得侵犯。當時兵部還和小西如安進行了詳細的對談,小西如安欺明朝人不懂日語信口答應。這時沈惟敬也遞交了偽造的日本降表。明朝君臣大為滿意。明神宗立即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并按小西提供的名單冊封了日本國大臣。

  萬歷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九月三日,豐臣秀吉穿戴明朝使者送去的冊封衣冠,出殿接受冊封。沈惟敬等人呈上明帝詔書和贈與的金印,豐臣秀吉欣然接受,并設宴款待明使。后豐臣秀吉召承兌等懂漢語的僧人為其用日語宣讀明朝的冊封詔書。詔書內容如下:“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圣仁廣運,凡天覆地載,莫不尊親帝命。溥將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誕育多方 。龜紐龍章,遠賜扶桑之域;貞珉大篆,榮施鎮國之山。 嗣以海波之揚,偶致風占之隔。當茲盛際,宜讃彜章,咨爾豐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國。西馳一介之使,欣慕來同。北叩萬里之關,肯求內附。情既堅于恭順,恩可靳于柔懷。茲特封爾為日本國王,賜之誥命。于戲龍賁芝函,襲冠裳于海表,風行卉服,固藩衛于天朝,爾其念臣職之當修。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已渥。無替款誠,祗服綸言,永尊聲教。欽哉!”這封詔書現存于大阪博物館,為慣用的御筆文體寫就,儼然一副中央大國皇帝對蕞爾小邦降恩封賞的口氣。

  豐臣秀吉聽到“茲特封爾為日本國王”一句時,暴跳如雷,摔詔書于地說:“不是明帝乞和封我為大明皇帝嗎?日本國,我欲王則王,何待明虜之封?”接著豐臣秀吉便要將小西行長治罪,并立即把中朝使團驅逐出境。就這樣,歷時兩年的議和鬧劇,徹底破裂了。

  沈惟敬歸國途中,滯留朝鮮,不敢回京。他假造了一道豐臣秀吉的謝恩表由另一使臣遞交朝廷。這道假冒的謝恩表被明廷識破,再加上朝鮮方面傳來日本再度備戰的消息,明神宗方知上當受騙,大怒,當即下令把兵部尚書石星下獄問罪,并命駐朝明軍捉拿沈惟敬,就地正法。沈惟敬以一小小使臣身份,在兩國間開出了這樣大的國際玩笑,惹來殺身之禍完全是咎由自取。

  明朝和日本都開始了戰爭準備。朝鮮半島的戰火,不得不再一次燃起。而且,這一次戰火,將比第一次的戰火,來得更為猛烈。


風云再起

  基于上次壬辰之役中敗給海軍慘敗的教訓,這一次日本采取了兩個辦法。首先,日軍利用反間計,使朝鮮王廷解除了大將李舜臣的職務。反間計似乎總是很好用,自古以來中國不知多少名臣名將蒙冤于此計,朝鮮國王也從中國昏庸的君王那里學會如何在敵人的反間計里中招。其次,日本在戰術上采用不告而戰、突然襲擊的辦法,先打掉一直給自己帶來巨大麻煩的朝鮮海軍。

  萬歷二十五年(1595年)七月十五日,被日本人稱為“海賊大名”的九鬼嘉隆,率領龐大的日本艦隊,偷襲了停泊在漆川島(世濟島北端西)的朝鮮海軍。由于在壬辰之役中日本的安宅船不是朝鮮龜甲船的對手,此次日本海軍大量動用了巨型鐵甲船,并專門針對朝鮮海軍的龜甲船做了改進。當時是停戰期間,朝鮮海軍原以為日本的艦隊是運輸艦隊,沒有料到日本人會突然發起進攻。幾百年后的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偷襲珍珠港等事件里,日本人總是乘對方猝不及防發起閃電攻擊,可見這是他們的一貫伎倆。由于朝鮮海軍沒有絲毫戒備,結果戰船幾乎全被日本海軍擊沉擊毀,海軍統帥“三道水軍都統制”元均被火炮擊中身亡,朝鮮海軍全軍覆沒,逃到岸上的也大都被日本陸軍狙擊殲滅。有的史料說,此戰失利的主要原因是李舜臣被解職,而主帥元均又過于無能。說句公道話,除非李舜臣能預見日本海軍的偷襲而提前有所準備,否則倉猝迎戰數倍于己、裝備得到改進的敵人,即使孫武子再世,又能如何?漆川島之戰后,漆川島、閑山島等軍港和要塞悉數被日軍占領。

  朝鮮海軍覆滅后,豐臣秀吉才于七月末正式下達進軍朝鮮的命令。日軍共14萬人。其中海軍約3萬余人,陸軍分為左路軍和右路軍。登陸后采取的是鉗形攻勢。左路軍以宇喜多秀家為主將,小西行長為先鋒,率軍4萬9千,沿宜寧、晉州一線,向全羅道挺進,意圖攻取南原。右路軍以毛利輝元為主將,以加藤清正為先鋒,率軍6萬4千,沿密陽、大丘一線,向全羅道挺進,意圖攻取全州。根據原計劃,這兩路軍應在王京漢城會師,一舉拿下漢城。

  此時明軍已經參戰,開赴至朝鮮的第一批明軍共約3萬余人。總兵麻貴率1萬7千人駐守漢城;楊元率遼東騎兵3千人,駐守南原;陳愚忠率騎兵3千人,屯兵全州;吳惟忠率4千人進至忠州,與南原軍互相呼應;茅國器率兵3千人屯星州,控制島嶺、秋風嶺。明軍的戰略部署是,上述各軍據守本部要塞,待總督邢玠率領的4萬大軍一到,明軍和朝鮮軍即轉入戰略反攻,由南原、忠州發動鉗形攻勢,直搗釜山之敵。

  明朝原本繼續委派李如松任備倭總兵。但李如松此時正與遼東韃靼作戰,戰事一直很緊。后來李如松一次搗巢作戰中中了土蠻人的伏擊戰死,這是那個年代里最不幸的事件之一。明朝此次出兵的兵力一直有爭議。日本史料認為明軍數量和日軍相近,為14萬左右。但《劍橋史》認為,“這似乎是太不可能了”,它認為,“明在戰役高峰期間的陸軍和水師加起來的兵力估量為7萬5千人。”《中國全史》也認為明軍總計7萬多人。

  八月初日軍展開進攻,日軍的攻勢起初還是比較順利的。左路軍連克泗川、南海、光州,最后進攻南原。明軍副總兵楊元率領3千明軍和3千余朝鮮軍鎮守南原,堅守數日后被日軍攻破,守城將士絕大部分陣亡。攻破南原后,付出很大傷亡代價的日軍屠城一日。這時駐全州的明將陳愚忠因南原失陷立即撤退,這樣加藤清正的右路軍便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全州。之后日軍又分別攻陷黃石山、金州、公州等地,漢城的屏障盡失,再一次瀕臨險境,朝鮮局勢再度危若累卵。

  九月六日,麻貴命副總兵解生等率軍2千,奔赴稷山北部,鞏固漢城的前沿陣地。七日于稷山北與日本戰國名將黑田長政和伊達政宗率領的日軍第三軍團一部發生遭遇戰。明軍的后續部隊楊登山率軍趕到,大敗黑田長政,黑田長政退守稷山閉門不出。此時攻打青山的日軍也被參將彭友德率領的中朝聯軍重兵包圍,死傷慘重。這時從海上也傳來捷報,重新復職的李舜臣,于九月十六日率領朝鮮海軍殘余戰船十二艘,在鳴梁附近與日海軍一支由一百三十三只戰船組成的艦隊發生激戰,擊沉日軍指揮艦及其他三十一只戰船,擊斃日軍主將來島通總。日本海軍遭受嚴重打擊,又一次敗于李舜臣手下。

  稷山之役、青山之役和鳴梁海戰的勝利,徹底動搖了日軍繼續北進的信心。懾于明朝大軍的壓力,以及各地朝鮮義軍又不斷攻擊日軍的補給線,日軍的左右兩路大軍,即所謂的兩記重拳,此時已成強弩之末。日軍經過商議后決定兩路軍全部南撤至沿海一帶,小西行長退守順天,加藤清正退往蔚山,黑田長政退往梁山,島津義弘退守泅川,建筑營壘工事,待機反撲。戰爭局勢一時進入膠著狀態。

  膠著狀態對明軍不利,明軍計劃下一階段實施蔚山戰役。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十一月,明軍分兵三路:左路由楊鎬、李如梅率明軍1萬2千人,朝鮮軍4千人,右路由麻貴、李芳春率明軍1萬1千人,朝鮮軍3千人。左右路大軍圍攻據守蔚山的加藤清正。中路高策率明軍1萬1千人,一方面向南挺進,一方面采用打援戰術,阻止小西行長部支援加藤清正。不難看出,這是個頗為周密的進攻計劃。進攻蔚山的中朝軍隊總計三萬余人,日本加藤清正率部6千人(按:一說1萬6千人)于蔚山城和蔚山南部的島山據險扎營,嚴陣以待。

  十二月二十三日,聯軍總攻開始。黎明前由游擊擺寨為先鋒,率步兵1千人,參將楊登山為后援,率精騎3千人,突襲蔚山城。城內日軍大半被殲,擺寨佯退,誘敵深入,大敗敵援軍。日軍逃回島山,堅守待援。第二天聯軍開始圍攻島山外圍,游擊茅國器率領河南步兵,連破日軍新筑的外圍三寨。這三道防線一破,日軍堅壁據守,不敢復出。時至中午,明軍攻抵島山寨下,裨將陳寅率領浙兵,在槍林彈雨中奮勇攻堅,連破島山寨二重柵門,就在明軍將要攻擊最后一重柵門時,眼看平壤大捷再次重演,明軍的攻勢戲劇性的停下來了。關于這個停頓,不同資料有不同的說法。《中國全史》里說,楊鎬命令游擊茅國器割敵首級報功,致使陣腳稍亂,攻擊受阻。又稱茅國器不愿居功,自行退兵,喪失了這個寶貴機會。《明史-李如梅傳》則稱楊鎬為了把軍功留給后來的李如梅而鳴金收兵。無論如何,這次鳴金都與楊鎬有關。

  隨后幾日,明軍久攻不下,戰況沒有任何進展。明軍減員非常大,彈藥供應也漸漸捉襟見肘。雖然固守蔚山城和島山的加藤清正依舊困獸猶斗,但已是彈盡糧絕,瀕臨絕境。十天后傳來有利于日軍的消息,小西行長、黑田長政、島津義弘率領援軍五萬陸續趕到。戰場形勢立刻發生變化,明軍由攻勢轉為守勢。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明軍統帥部決定撤軍。然而,在日本援軍的追擊下,明軍撤軍失控,陣營大亂。《明史-李如梅》載,李如梅的遼東騎兵部隊,率先逃奔,致使各營潰散,兵敗如山倒。《明史-楊鎬傳》、《明史記事本末》、《中國全史》等書載,明軍潰敗是由于主帥楊鎬策馬先逃引起,這種說法最不可信。事實上,3萬人大軍的撤退,不可能是主帥一人率先逃奔引起全軍潰敗。關于楊鎬的歷史記述都是后來撰寫,由于楊鎬對明與后金薩爾滸之戰的慘敗負有主要責任,因而使得他在史書里也對朝鮮之役承擔了過多的責任。最符合邏輯、最接近事實的是,明軍撤退過程中組織調度失控,致使全軍潰敗。據說此次潰敗,明軍、朝鮮軍一路死傷無數,血流成河。

  蔚山戰役,明朝和朝鮮聯軍慘敗,日軍慘勝。聯軍陣亡人數約為2萬人,日軍也付出了約1萬人的代價。此戰后半年內雙方都無力再戰。


戰略總攻

  日軍雖解蔚山之圍,但卻無力恢復早期的進攻態勢,而日軍內部主張撤退的聲浪卻逐漸高漲起來。小西行長認為,日軍雖取得了蔚山之戰的勝利,但長期來看,日軍無法守住這些沿海要塞。

  明軍雖慘遭蔚山之敗,其恢復能力卻令人刮目相看。楊鎬由于對蔚山之敗負有第一責任,已被拿回北京下獄。這時明軍的軍事指揮大權完全落到了兵部侍郎邢玠手中。邢玠計劃對日軍發起第二次攻擊。這時距蔚山之敗僅僅八個月時間。

  萬歷二十六年九月,邢玠的第二次攻擊計劃分為水陸齊頭并進,對沿海日軍各處要塞同時形成壓力,促使敵各處守軍以及海路不能互相支援,從而避免蔚山之敗的教訓。陸上明軍同上一次一樣仍然是三路:東路軍麻貴,率聯軍3萬,攻打據守蔚山的加藤清正部;西路軍劉綎,率聯軍2萬余人,進攻順天和釜山的小西行長部;中路軍李如梅,后替換為董一元,率軍1萬5千人,進攻盤踞泗州的島津義弘部。水路則有陳璘會同李舜臣的朝中聯合艦隊。此次聯軍總兵力也大大加強,約為8萬人左右。

  中路董一元部起初進展順利,九月底先攻取晉州,再拿下泗州。逼的島津義弘背海臨時筑起工事防守。日軍臨海設防,又沒有海軍支援,犯了兵家大忌。置之死地的日軍十分頑強,明軍數攻不下。董一元調來大將軍炮、紅尊炮,對日軍陣地開炮,日軍臨時搭建起來的工事崩塌了好幾處。眼看這個日本戰國奇人、外號為“鬼石曼子” 的島津義弘要斃命于朝鮮,此時發生了一件雙方都沒有想到的事情,真是天意。明軍的大炮突然炸膛,并引起大營火藥庫連番爆炸,全軍登時亂成一片。這時島津義弘一看明軍大營發生爆炸,隨即命令日軍出擊,混亂中的明軍大敗,泗州又被日軍奪回。

  東陸軍麻貴吸取了上一次失敗的教訓,再加上加藤清正部兵員得到補充,因而作戰相對比較謹慎,雙方互有勝負,處于拉鋸狀態。西路軍劉綎進展也不是很大,日軍小西行長部把守的順天,易守難攻。這時劉綎以談判為誘餌試圖捕捉小西行長,后未能奏效。小西行長率軍來攻打,明軍不支敗退。翌日劉綎率軍死戰,大破日軍于順天城外。小西行長遂閉門不出,堅壁死守。

  此時的戰爭形勢對日軍大大不利。日軍盤踞在幾處孤立的據點,互相不能支援。面對聯軍八萬以上的兵力毫無對策,只好苦守度日。海上的軍事力量對比也開始傾向于聯軍,李舜臣的艦隊實力已經恢復了不少。大明水師出動了數百搜戰船,1萬3千余水軍,在陳璘的率領下進入對馬海峽。日本海軍 “及見璘舟師,懼不敢往來海中”(《明史-陳璘傳》)。在聯軍水師的壓力下,日軍的后勤補給也成了問題。而明軍的糧食、軍火、后續兵員不斷開往前線。雙方軍事實力的差距漸漸開始拉大。

  勿庸置疑,前方戰事不利,給遠在日本的豐臣秀吉以很大打擊。內外交困的豐臣秀吉于萬歷二十七年八月十八日郁郁死去,給他那波瀾壯闊的一生,劃上了一個悲劇的句號。他留下一首辭世歌:“隨露珠凋零,隨露珠消逝,此即吾身。大阪的往事,宛如夢中之夢”,毫無不可一世之態。豐臣秀吉一死,大臣們決定:密不發喪、自朝鮮撤軍。九月五日,五大老以豐臣秀吉名義,指示在朝各軍,“爭取最體面的議和”。

  豐臣秀吉的死,給日本撤軍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口。實際上日軍當時已經完全無力再次占領朝鮮,自保都成了問題。日軍確定于十一月十五日(萬歷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全線撤軍。日軍撤退過程中,明軍乘勢追擊。東路軍麻貴攻入島山、西浦,追擊加藤清正,在日軍潰退中斬敵2千余。西路軍劉綎攻奪栗林、曳橋,斬獲甚多。

  日軍駐順天之小西行長部第二軍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十一月十一日起開始撤退。然后駐泗川、南海、固城之日軍,依次到巨濟島集結,候船回國。當時聯軍封鎖了出海路,日軍第二軍無法撤走。此時,駐泗川、新城之日軍第五軍主力,在島津義弘率領下,與從南海開來之宗智義部船隊會合。兩支船隊會合后,共有兵力1萬余人,艦船五百余艘,于午夜開始通過露梁海峽。陳璘、李舜臣獲悉日援軍西進的情報后,立即命老將鄧子龍駕三艘巨艦為前鋒,埋伏于露梁海北側。陳磷率明朝水師主力為左軍,泊昆陽之竹島與水門洞港灣內正面阻擊日軍,待機出擊;以李舜臣率朝鮮水師為右軍,進泊南海之觀音浦,待機與明軍夾擊日軍。十一月十二日午夜戰斗打響,聯軍三面合圍,在露梁海域與日軍展開東亞近古時代規模最大的海戰。及至天亮,日軍死亡人數以萬計,第五軍主力幾乎全部被殲,艦船也幾乎全部被擊毀擊沉。島津義弘后率只50余艘戰船突圍而去。這一戰中,聯軍也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李舜臣、鄧子龍皆戰死。

  露梁海戰后,日軍退回日本,朝鮮半島殘余日軍也基本都被消滅。不久,明軍全部撤回朝鮮。

  《明史》稱萬里朝鮮之役的勝利為“東洋之捷,萬世大功”。無法否認這場戰役的意義,如果日本在這個時期徹底占領了朝鮮,恐怕侵華戰爭也不會拖延到二十世紀了。

  雖然在戰役期間,日軍間或有一些戰術勝利,但從總體趨勢來看,日軍在明軍參戰以后處于被動防守地位。日本自封的所謂戰國猛將們,英豪們,與明軍交戰往往“舉陣驚駭奔散”,雖然取得過一些勝利,大都是在防守時取得的,有些勝利甚至是對方送來的。日本的戰國時代實際上是城邦、領主割據時代,其戰力與中國的戰國七雄動輒擁兵數十萬,相差何止里許計也。現有不少資料,甚至游戲,把他們描繪成頂天立地的英雄,其實不過爾爾。

  在朝鮮史書里,這場戰爭被大書特書(按:至于當今朝鮮和韓國如何用輕重筆墨來書寫明朝和朝鮮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大家可以根據朝鮮人對待50年代朝鮮戰爭中的中方作用的態度來想象一下)。抗倭援朝之役在中國的的史書里卻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原因不外有三。第一,明朝雖取得了抗倭援朝之戰的勝利,但在二十年后,明朝深陷于明與后金戰爭的泥潭。即使當初明朝取得過一些令人稱道的勝利,這些勝利最終也會被湮沒在明亡的巨大陰影里。第二,傳統史家認為抗倭援朝之戰對明王廷來講得不償失,是明朝末期財政危機的主要誘因之一。第三,抗倭援朝之戰中立下功勛的戰將,如李如松、劉綎、李如柏等人,后來或戰死沙場,或因畏敵獲罪,名節無法保持始終,使后人對他們在抗倭援朝之戰中的作用不能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與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美軍一樣,豐臣秀吉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發動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最后這句對明朝統治者也完全合適。援朝之戰,對遼東的局勢和明清關系影響太大了。


請問將這篇文貼到此處是何用意?又有何作用呢?您不自己動手編修條目,貼再長的文也是白饒Fuenping 2010年12月7日 (二) 13:35 (UTC)

优良条目评选

编辑
~移动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后修订

万历朝鲜战争User:筆俠|全心為維基百科的香港人筆俠(bI Xai)]] (留言) 2008年4月2日 (三) 12:49 (UTC)回复

移动完毕木木 (发呆中) 2008年4月9日 (三) 08:59 (UTC)回复
    • (+)支持
    • (-)反对: 1. 對朝鮮方的敘述太少 2.對日軍的敘述公正有疑慮 3. 許多引述還是有問題 (書列出來了那原文呢? 整個文章只有一個 ref tag 而且還是引書名不引內容 4. 即使只從明朝角度出發還是有漏, 例如稷山之戰 5. 如果要單純的只就明朝的救援那應該根本分開成另一個文章,而主體以三方都公正敘述為主,目前明顯不是採這個方向那就請公平三方敘述。 既然都已經列出宣祖實錄而且在內文中明顯也有參考了,請直接原文 reference. 反正原文也是中文。RollingWave

尊重不同意見的表達

编辑

為了尊重不同的意見,最好是讓不同意見同時並陳。雖然有些人會認為歷史是死的,其實歷史就算是當時的人都不能確認自己說的就是一定對的,每個人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就是不同的歷史,以明朝的出兵援朝,當時廷議意見也是很分歧,最後還是出兵了。有些人認為明朝因為輸給清朝,所以明朝就腐爛到不行,這些其實都只是看到歷史的一個面向。其實萬曆朝可以說是明朝由盛轉衰的一個關鍵,明朝在打萬曆三大戰的時候,還很有錢,軍隊也很強盛,就是強極則衰,因為有錢所以不覺得會沒有錢,發費起來就特別暢快。因為軍隊強,就任意出兵也是無妨,一場戰役打敗仗更是無妨,因為還有更多軍隊可以調動。大體上,萬曆朝就是一個這樣的時代。劃分到極細小的社會,那就會有像是農民起義啦,農作歉收啦之類的社會騷亂。如果各位有空去看看資治通鑑,就可以發現在唐太宗到唐高宗時候的極盛時期,中國國力之強東亞無敵吧!偶爾的一個荒年,還是數十萬人餓死。所以,歷史不是一個點,他是流動的。如果萬曆後的下一個皇帝開始休兵養民,調理內政,那麼明朝說不定又會強大起來。可是機會總是會有,卻偏偏無人把握,這也就是為何明朝總會到後來走到崩潰的原因。

我們讀歷史不應該是以今非古,以後見之明來說當時人怎麼不這樣做,例如說明朝稅負非常之輕,大家應該會覺得不可思議,再想想就會覺得說稅負輕很好啊!像現在就沒有人喜歡繳稅。哪知道輕稅正是造成明朝與清朝的財政紊亂,甚至亡國的原因呢?這是因為稅太輕,如果政府是量入為出,那麼財政也可以完整。,偏偏政府常常會有意外的支出,像是戰爭與大型的公共建設,例如除長城之類的,意外的支出就會造成財政赤字,要弭補赤字,就必須要額外課稅,或是以發行債券的形式來因應。而就算是沒有意外支出,也會有一些像是物價膨脹的因素,會使稅率降低,而官員們的生活水平也會降低,現在大家都知道做官的絕對是不會想過低水平的生活,所以在正常管道沒有辦法彌補時,就會有非正常的管道來收錢了。而這些像是物價膨脹等等我們現代人覺得是很普通平常的事情,其實在古早的社會是根本沒有人知道的,既然沒有人知道,當然也想不出任何辦法來因應了。所以我們在讀歷史的時候不能說古代人笨,要想想是現代人聰明,如果我們生活在古代,大概也不脫出當時的生活知識。

註明出處是一項好的訓練,就算是在海外大學裏也很重要,這樣可以避免一些像是心有定見的敘述,就這場戰爭發生的當時,甚至以後數十年間,其實也是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以明朝為例,戰爭進行的時候,贊成出兵的一派當然是得勢,戰爭就成為一種義行。等到明末國力不足的時候,就開始有人為文攻擊說出兵援朝是一項愚笨的行為,這些正反的意見其實都有很好的佐證。在明朝如此,在日本也是如此,當年出兵朝鮮的日軍很多人都埋怨豐臣秀吉,認為豐臣秀吉讓自己病死異鄉,卻甚麼都沒有得到。可是經過一段歲月後,日本興起,就認為當時可以跟明朝抗衡是一段光榮的歷史,於是大書特書,後人寫的反而都是溢美之詞,表示日軍的強大與明軍與朝軍的不堪一擊,我們可以看到在一場戰役中,日軍殺死的人數還超過了明軍參加戰役的人數。這些其實都是應該避免的,就史學的角度,就是應該讓所以讀者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情、事情的經過是如何、事情的結果是如何。這場戰爭有趣的地方就是他橫跨了三個東亞國家,三個國家對於同一件事情的記載都有出入,而且三個國家史學的數字概念都很差,一場戰役,參加的敵我有多少人、死傷有多少人、交戰時如何佈陣、兩軍的編裝如何等等…。我們最想知道的事情,卻往往比不上一些場景描述性的文字,像是天兵大發神威之類的。比如說我們現在可以知道一個師有多少人、多少槍、多少砲,一天要花費多少軍費等等,這些在古時文獻卻很少能知道,如果不是因為這場戰爭跨越三國,朝鮮因為必須負擔部分明軍補給的責任,所以對於糧餉與人數等等有明確的記載,不然要能知道詳盡,還是很難。

以上幾點淺見,提供大家參考Phoness (留言) 2008年6月23日 (一) 03:34 (UTC)回复



關於本條目的"影響"段落我有很大的疑問。事實上萬曆朝鮮戰爭日軍動員數量較明軍動員還多,卻大多只能被動防守,由此可知明軍的確有其強大之處。以下此段不堪一擊的說法從何推論而來?建議修改。


此次战争暴露出明朝和朝鲜在军事上的极端落后。明朝援军指挥混乱,军队训练水平低下,协同作战能力很差,后来这些弱点都在明朝与后金战争中得到印证。在数量占优的情况下屡屡遭到日军重创。在武器的使用方面,明朝大量采用了西方传来的火器,但完全是拿来主义,军事训练水平和武器研制开发却停滞不前,同时朝纲腐败,朝令夕改,一场战争居然在明朝内部引起了一次次政治风波。这次战争暴露的明朝和朝鲜不堪一击,大厦将倾此后,兴起于东北的满洲贵族迅速崛起,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卓越的军事才能领导下,精于骑射的满洲八旗兵配合与明朝同样的西方火器,两入朝鲜,六次突破长城,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明政权,创造了10万打败1亿的神话(皇太极每次突破长城投入的兵力都不超过10万)。日本则在本次战争中得到砺炼,积累了长途奔袭作战,登陆作战,各兵种协同作战的经验,并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国内军国主义的气焰。


皇太极兵力不超过10万,明军莫非就有1亿了?


這就是我說的,雖然實在是看不出來這份資料的出處,還是基於"尊重"而保留著,實際上目前還在整理朝鮮的資料,裡面顯露出來的問題很多,往往不是後人一句話,就可以了解當時明軍與朝鮮軍的困境,同時,就算是當時的人似乎也對於這件事情爭吵不休,對同一件事的正反評價,總是人類社會的常態吧!也麻煩留言的大大可以不吝補上四隻小蚯蚓Phoness (留言) 2008年7月2日 (三) 14:15 (UTC)謝謝回复


敢問明朝哪裡有人比日軍多?你知道日軍多少人(第一次15萬+ 第二次大約也有14萬)? 明軍有多少人 (第一次四萬上下,第二次最多七萬多)? 更別說所謂兵法上十圍五攻,明朝在個別戰役中最多也不過是一倍的人數(例如平壤), 就直接硬攻日軍,而且大勝,請問若以蔚山之類的戰役來認定明軍不堪,那敢問以兩萬軍攻打3千朝鮮平民臨時襙合成的義軍所防守的幸州山城還大敗的日軍該怎麼說? 

user:RollingWave

請提供「萬曆朝鮮戰爭」名稱引用來源

编辑

可否請為條目命名者提供「萬曆朝鮮戰爭」一詞的引用來源,尤其是學術上的來源。謝謝。--Kleistan (留言) 2008年10月5日 (日) 17:03 (UTC)回复

是寫歷史還是寫小說阿

编辑

是寫歷史還是寫小說阿!? 跟本是"明朝那些事兒"這本小說轉貼過來的!! 公信力很有問題喔.......—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61.216.246.207對話貢獻)於2008年10月10日 (五) 21:44加入。

明朝那些事儿怎么说明是小说?历史有很多种方式,明朝那些事儿可以说是用通俗语言发布的历史,可以去天涯的论坛看看!

可是天涯的可信性從來都很有懷疑,而且好多是加了個人臆測的文章,恐怕有吹牛的可能。

不是小說是什麼?小說難道能當學術?嚴謹的學術研究不該是這樣的,弄成小說化只會讓公信力更有問題!

请注意“小说”是刻意刻画典型人物事件的文学作品!当年明月的作品中,历史时代是真实的,事件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也是真实的,历史的最终进程也是真实的。不知道你所谓“小说”一意从何而来?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之所欲,又可加于他人? 多角度,多层次,高包容性,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研究所该具备的素养。 历史并不需要写的非如同呆板的教条一样。 至于公信力,大家可以各自提出质疑之处,莫要“张嘴白牙乱说”, “乱扣帽子”。


--

壬辰倭亂的第一手資料都不難找,是一般人都找的到的,而且是一般受過教育的華人應該都能毫無困難閱讀的,甚至有些在網路上都找的到,今天又不是要你去找竹簡/甲骨文/或是全中國只有一份的資料。 而且,朝鮮的第一手資料也都是用中文寫的,像是宣祖實錄比神宗實錄還好找。 宋應昌本人寫的"經略復國要編" 在大陸跟台灣都有出版, 以這樣充分的第一手資料來說,幾乎任何人只要去有規模的圖書館大概都能找出一大把第一手資料(或是至少是大量註明出處引用第一手資料的研究,例如李光濤先生的 "朝鮮壬辰倭亂研究"),因此,在下認為這篇文章實應該以第一手資料為主。

還有,明史裡面對於壬辰倭亂的紀錄有許多錯誤之處,最好多考證再用。


User:RollingWave

宋應昌的經略復國要編考證

编辑

在下有讀過(實際上不難找,大學圖書館應該都有)。 以下有幾點考證與目前現存觀點有差異者。

1. 1592 年底過江時的明軍人數大約只有 三萬六千人 (實際上他的進兵疏更是只有三萬出頭,但是後來信件中通常說是 三萬六居多,直到劉綎的五千川軍抵達後才超過四萬人。現存之四萬三千人之說是最後開始談判時的人數,實際上主要打仗經過時都沒有四萬人。

2. 其中有一給李如松之信直接提到"大將軍"砲 都沒有趕上平壤之戰。

3. 宋在碧堤館之後的信件多提缺糧以及兵力懸殊之困(在漢城之日軍至少是明軍的一倍)

User:RollingWave

8 不要再僅僅閉門造車

编辑

大家關於這個條目的中文討論已經持續良久了。不知道,有誰關注過其他文字的條目。 在英文,西班牙文,法文維基百科中,明朝及其他在這場戰爭的政治軍事作用已經被嚴重抹殺了。 已經幾乎成爲“朝日戰爭”了。希望借此平臺,呼籲各位中有識之士,外語能力強的人士,去宣告給世人這場戰爭本來的真實面目。


英文的與其說是被抹殺還不如說是沒人寫,畢竟這戰爭在韓國人眼中比我們重要性高。 我最近有大致把英文的部份中明朝的部份改的比較完整就是了,其他文就沒辦法了。 不過喵了一下(不懂法文/西文但是會英文的大概的架構還是看的懂) 法文的根本完整度很低而西文的似乎該說的大致上也還是有說到。

(RollingWave (留言) 2010年6月8日 (二) 09:50 (UTC))回复

(回原帖)帖主若有來源可靠的資訊支持您的論點,就請逕行前往相關維基條目——無論中文或其他語言——加以編修,而不必到討論頁來呼籲別人。任何維基條目上呈現出什麼樣的內容,自有維基編輯者會基於他們本身的興趣、知識、資訊,去加以關注、編輯——大家都是自動自發的,沒有人對任何一個版本的看法負有什麼宣告或反對的責任。Fuenping 2010年12月7日 (二) 13:28 (UTC)

幾個小修改

编辑

在下稍微改了一下,主要是將第二次作戰的順序作了比較有調理的整合,包含比較完整的稷山之戰的敘述,以及提到劉綎/陳璘/李舜臣共同進攻的順天城。

(RollingWave (留言) 2010年6月10日 (四) 07:12 (UTC))回复

中国人兵力及死伤问题

编辑

条目中提到中国参战总兵力达到16余万,占全国军队的20%左右,实际上第一次入朝中国军为李如松率领,3-4万人,第二次为麻贵、陈璘等率领,先后增兵到8万左右,7年下来,中方总阵亡在3万左右,故参战军力16万的说法不实。 另外作为万历朝鲜之役的一个重要战斗泗川之战没有中文条目。泗川之战,董一元率领的3.5万人围困岛津义久约0.7万人,因大炮炸膛导致火药库爆炸,中国军大乱,被日军趁机偷袭,损失惨重,具体数目不详。英文与日文条目所列的中方总兵力及损失数,或援引日方说法,或凭空捏造,前后矛盾,应予以纠正。

這些關於條目內容的資訊,只要有可靠來源,您就可(應該)逕予編修,而不必(非)拿到討論頁來問大家的意見——其他語言的相應維基條目也一樣。討論頁最頂端的就說了,這裡是討論編輯方針或做法用的,而不是討論條目內容用的論壇。Fuenping 2010年12月7日 (二) 13:28 (UTC)

條目移動至「朝鮮之役 (16世紀)」如何?

编辑

如當前首段所述,相關各國對本次戰爭的名稱莫衷一是;但誠如部分維基百科同好所言,「萬曆朝鮮戰爭」之稱既不夠中立,又乏命名依據。那何不以在中文歷史文獻中可見的「朝鮮之役」稱之呢?「朝鮮」既是當事國,又是主戰場的地名;依中文歷史文獻用「朝鮮之役」命名,既有歷史根據,又不損中立性,允為妥適。為避免與20世紀的「朝鮮戰爭」混淆,只需個別在兩條目之首加上「其他用法」模版,甚至在本條目名稱上加註「(16世紀)」,則應不成問題。Fuenping 2010年12月7日 (二) 09:06 (UTC)

已移動條目,並依據新名稱改寫首段。Fuenping 2010年12月23日 (四) 09:02 (UTC)

創建個別戰役條目才是王道

编辑

參閱了維基百科寫作指南關於條目長度的建議後,了解到本條目實在太長;然而在中文資料中「朝鮮之役」不分前後,似不便將該役條目一分為二,於是,創造個別戰役條目(例如碧蹄館之役)、將詳細資料「疏散」過去還是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因此,我收回之前合併露梁海戰的(不當)提議,重新編集了該條目,並簡化了本條目中該段的文字;我有空時將陸續以同樣方式處理朝鮮之役中的其他個別戰役,並鼓勵大家也這麼做,以精簡本條目內容、俾增進其可讀性。Fuenping 2010年12月23日 (四) 09:02 (UTC)

建議拆分「戰爭信息框」

编辑

當前的「戰爭信息框」——尤其指揮官部分——資訊已經爆滿,不但顯得龐雜,而且把一場(實際上幾乎是兩場)持續七年、牽連三大國的大戰中,來來去去的眾多指揮官一股腦羅列在同一個框框中,也看不出具體誰指揮了什麼東西,或誰是在什麼狀況下戰死,說句難聽點的,簡直是虛佔版面的「垃圾資訊」。Fuenping 2010年12月7日 (二) 09:35 (UTC)

我建議將「戰爭信息框」拆分,分別插入兩大回合衝突首段,以及各單一戰役段落,以利讀者深入了解戰況:在兩大回合衝突首段處,指揮官欄僅列出具有統帥權或特殊顯著性的將領(例如明軍總兵、日軍軍團長、李舜臣等,每方不超過10名),以及參戰各國出動的全部戰力;然後在各單一戰役處,僅列出「具體指揮該役」的將領(例如在露梁海戰處列出島津義弘,而非宇喜多秀家),以及該役雙方實際投入的戰力。至於具體指揮個別戰役的將領,可待相關條目建成後在個別戰役的「戰爭信息框」中列出。我將陸續創建個別戰役條目,並「疏散」相關信息;屆時若有錯漏誤植,尚乞大家幫忙補救!Fuenping 2010年12月23日 (四) 09:02 (UTC)


其實資訊多也不是壞事,這個戰役有趣之處就在資訊其實很完整,三方都有詳細的記錄留下來。 重點只是有人要有心去好好的把整個文章重新規劃一下,例如主文中降低不必要的資訊但開更多附屬文章中紀錄那些資訓之類的。 「61.62.216.242 (留言) 2011年9月12日 (一) 08:37 (UTC)回复

建議命名為朝鮮壬辰衛國戰爭

编辑

壬辰衛國戰爭這個名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好多史書和戰爭評價所引用過的。我認為用這個名比較對。

请求把“萬曆朝鮮之役”改名为“万历朝鲜战争”

编辑

萬曆朝鮮之役万历朝鲜战争:战役是一次武装冲突,多次战役的应该叫战争。--螺钉留言2012年10月31日 (三) 14:35 (UTC)回复

在中文里,"萬曆朝鮮之役"更常用一些--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11月1日 (四) 02:00 (UTC)回复
此戰爭的牽涉甚廣,建議於互助空棧處廣告徵求意見。CVS留言2012年11月1日 (四) 03:18 (UTC)回复
  • (-)反对:你似乎不理解“役”的含义。役这个字既可以指战争,也可以指战役。战役是很晚才出现的词,不能随便套用到古代,而且古时的战争和战役并不是能截然区分的。“万历朝鲜战争”属于臆造名称。在汉文文献中此次战争作朝鲜之役,《中国大百科全书》亦采用此名,毫无异议。。--Inhorw留言2012年11月8日 (四) 15:24 (UTC)回复

大和文禄庆长之役这本书存在吗?

编辑

我把它按日语的习惯转成了大和文祿・慶長の役(中间还加上了日本人习结的分隔号)搜google和日文维基,毫无任何结果。网络上的说法,说东京国立图书馆有藏,要知道那里的原名是东京国立国会图书馆,我去了那里搜索http://www.ndl.go.jp/ 先后用了“文祿・慶長”“大和文祿”“大和 文祿”搜索什么也没有,所以这就是编造的书。---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6日 (五) 07:46(UTC)

关于日本伤亡人数

编辑

问一下 表格中日方伤亡人数能给出一个参考文献吗? 我看的所有伤亡人数好像都没有给出引用资料。这种重要数据最好是能够给出引用出处。而且也可以根据给出引用资料编辑英文或其他语言的伤亡数据,因为目前英文或其他语言版的这方面数据非常混乱,不停地有人基于不同的目的做出倾向性修改


--- 日方的數字只能看各家的紀錄,一來有些家戰後兩年的關原之戰中就全滅了 (尤其小西家的滅亡很傷),而來各家自己修的紀錄可信度也有爭議。

一般來說,大家說自己的傷亡比較接近事實,而說殺了多少敵人多半持保留態度,明軍大部軍人是有登記的衛所兵,記錄假不了,但也有部分菁英私人部隊(通稱家丁) 沒有登記,但整體來說除了碧蹄館之戰以外這影響不大。 簡單來說,出自宋應昌,楊鎬 等這些文官的報告有關明軍自己的傷亡幾乎是可以直接採信。 因為有問題的話事後會被彈劾。 (宋應昌在平壤送了千顆人頭回遼東,只因其中一個是女人頭就被調查了半天) (RollingWave留言2014年12月19日 (五) 07:25 (UTC))回复

原有的「影響」文字,怎麼整個不見了?

编辑

本條目在一段時間前,曾經有段文字,分別說明朝鮮之役對相關各方的(戰後)「影響」;不知現在為何整個不見了呢? 原有的文字或許不夠完善,但編輯方向應是加以改進,而非刪除啊!

全文就戰前背景、開戰動機的說明已嫌不足,現在連戰後影響都一字不提; 現存版本反而又多花了幾百字去羅列「參戰人物」——這讀者看內文不就知道了嗎? 作為一個說明歷史上重大戰爭的條目,若不兼述其背景及影響,只顧呈現過程細節,豈不成了一篇「流水帳」嗎?

——我們這編的是維基百科,不是從征實錄啊!

所以,可以麻煩哪位善心人士把這段失去的文字找回來,恢復到正文裡、好好「照顧」嗎? 謝謝! Fuenping 2014年6月24日 (二) 04:51 (UTC)

应该补充日本方面的内部矛盾

编辑

这方面可以写上很多--AsharaDayne留言2015年1月13日 (二) 08:25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萬曆朝鮮之役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7月20日 (四) 00:24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萬曆朝鮮之役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21日 (六) 14:55 (UTC)回复

我不禁一个“?”

编辑

这篇条目就没人改善了嘛 模板挂了9年了都... 让我打一个大一点的:

没人改我过段时间就翻史书然后写点带史实下去了! -WiokTALK1000+ 2021年1月9日 (六) 14:16 (UTC)回复

返回到“萬曆朝鮮之役”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