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90号潜艇
陛下之UC-90号艇(德語:SM UC 90[註 1])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其中一艘UC-III型布雷潜艇或称U艇。它由汉堡的布洛姆与福斯船厂承建,于1918年1月19日新船下水,至同年7月15日交付使用。其全长56.51米,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别为491吨和571吨,艇载武器则包括三具鱼雷发射管、六具水雷滑射槽以及一门105毫米45倍径甲板炮。由于入役时已临近战争结束,UC-90号未及参与任何实战。战后,该艇于1918年12月19日被引渡至日本正式投降,并一度以O-4号潜艇(日语:〇四潜水艦)之名在大日本帝国海军运用。
O-4号潜艇(前UC-90号)在横须贺
| |
历史 | |
---|---|
德意志帝国 | |
船名 | UC-90号 |
下订日 | 1917年6月27日 |
建造方 | 汉堡布洛姆与福斯船厂[1] |
船廠編號 | 324 |
下水日期 | 1918年1月19日 |
入役日期 | 1918年7月15日 |
结局 | 1918年12月19日移交日本 |
大日本帝国 | |
船名 | O-4号 |
交船日期 | 1918年12月19日 |
启用 | 1920年 |
停用 | 1921年 |
结局 | 1924-26年间报废 |
技术数据 | |
船級 | UC级潜艇 |
船型 | UC-III型(布雷潜艇) |
排水量 |
|
船長 | |
型宽 |
|
吃水 | 3.77米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船速 |
|
續航力 |
|
潛航深度 | 75米 |
乘員 | 3名军官、29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注释 | 潜没时间15秒 |
服役记录 | |
指挥官 |
|
设计
编辑1917年夏天,德意志帝国海军发现了UC-II型潜艇中的各种缺陷,需要进行纠正。船员们抱怨舱内的通风不佳和在舰桥上相当潮湿——这在寒冷的季节尤为令人难受。另一方面,这款潜艇的潜航性能也不尽如人意。为此,应当开发另一款布雷潜艇来解决这些问题,并能响应海军部对更强大火炮武器的渴望。基于UB-III型的成功经验,潜艇监察局(Inspektion des U-Bootwesens)拿出了代号为41a号工程的UC-III型潜艇设计方案。与前型相比,新艇的水面排水量增至470吨,增加了一具外置式鱼雷发射管,改用更大口径的105毫米甲板炮的并调高炮位,以及通过调整注水和排水管径使潜航时间显著缩短。然而,由于布雷装置的特殊要求,UC-III型艇的外形很难按照UB-III型艇进行优化,因此其航速略有下降。[3]
UC-90号是16艘完成交付的UC-III型方案的第一艘。其全长56.51米,舷宽5.54米。艇体采用双壳体结构,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别为491吨和571吨,浮起时的吃水深度为3.77米。艇只采用两台猛狮六缸四冲程600匹公制馬力(440千瓦特)柴油机用于水面运行,以及两台770匹公制馬力(570千瓦特)的西门子-舒克特电动发电机用于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1.5節(21.3公里每小時),水下6.6節(12.2公里每小時);能够在水面以7節(13公里每小時)航速续航9,850海里(18,240公里),或以4.5節(8.3公里每小時)连续在水下航行40海里(74公里)而无需充电。其潜没需时约为15秒,能够在75米的深度下运作。[4]
在武器配置方面,UC-90号设有六具管径为1,000毫米的布雷竖井,但由于艇艏形态作了伸展和扁平化改动,UC200型水雷的容纳能力有所下降,仅为14枚。司令塔后部的艇艛布置了一门105毫米45倍径艇用高射炮作为甲板炮,并配备150发弹药。此外,UC-90号还装备有三具500毫米鱼雷发射管,其中两具外置位于舯部的两边舷侧用于朝前射击,一具内置在艇艉,合共配备7枚鱼雷。其标准船员编制为3名军官及29名水兵。[4]
历史
编辑UC-90号是汉堡布洛姆与福斯船厂承建的第一批次首艇,由德意志帝国海军潜艇监察局于1917年6月27日订购,建造编号为324。它于1918年1月19日下水,至同年7月15日在首度担任艇长的海军中尉尤斯图斯·奥尔德科普的指挥下交付使用,随即展开海试。[5]由于入役时间较迟,该艇至战争结束时尚未完成海试,因此未及编入任何部队,亦无参与实战行动。战后,UC-90号先是于1918年11月13日被扣押在中立国瑞典的卡尔斯克鲁纳,继而根据对德停战协议的要求于12月1日被引渡至英国,并在哈维奇正式向协约国投降。[6]同年12月19日,该艇作为战利品由日本接收,并更名为“O-4号潜艇”(〇四潜水艦)。经过出海调试后,它由隶属大日本帝国海军的第二特务舰队负责押送,经马耳他拖抵横须贺。[7]O-4号未編入日本海军序列,而是在完成整修后用于研究和测试,至1921年在吴海军工厂拆除装备。从1924年12月至1926年12月间,该艇还曾在吴海军工厂充当反潜战标靶,然后作废品出售。[5]
注释
编辑脚注
编辑- ^ Tarrant,第174頁.
-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Justus Oldekop.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1-20].
- ^ 陈进,第239–240頁.
- ^ 4.0 4.1 Gröner,第61頁.
- ^ 5.0 5.1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s: UC 90.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09-02-23].
- ^ Dodson & Cant,第132頁.
- ^ Herzog,第91頁.
参考资料
编辑- Tarrant, V. E. The U-Boat Offensive: 1914–1945.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9. ISBN 978-0-87021-764-7. OCLC 20338385.
- 陈进 等 (编). 《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ISBN 978-7-111-58947-1.
- Gröner, Erich.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1815–1945. Band 3: U-Boote, Hilfskreuzer, Minenschiffe, Netzleger, Sperrbrecher. Bonn: Bernard & Graefe. 1985. ISBN 3-7637-4802-4.
- Dodson, Aidan; Cant, Serena. Spoils of War: the fate of enemy fleets after the two World Wars. Barnsley: Seaforth. 2020. ISBN 978-1-5267-4198-1.
- Herzog, Bodo. Deutsche U-Boote 1906–1966. Erlangen: Karl Müller Verlag. 1993. ISBN 3-86070-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