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Aizag/工作區7
大縱深戰役(俄语:Теория глубокой операции)是蘇聯紅軍於戰間期由蘇聯元帥米哈伊爾·圖哈切夫斯基、亞歷山大·斯維欽、尼古拉·瓦爾弗洛梅耶夫、弗拉基米爾·特里安達菲洛夫、格奥尔吉·伊谢尔松等軍事領導人發展出的一套軍事學說,該學說強調透過連續進攻徹底摧毀敵軍而著稱,並引進介於戰略與戰術兩種層級之間的「戰役」概念以及如何運行戰役的「戰役法」,是世界軍事學術史上第一個理論與實戰體系完備的現代戰役學理論[1]。
該學說起源於俄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紅軍在國內戰爭中的經驗以及戰爭性質因「總體戰」概念而發生的變化,現代戰爭的軍隊規模已遠比過去的龐大、並具有今非昔比的恢復力,不可能以在一次決定性的戰鬥將其殲滅殆盡,因此必須反覆發起大規模進攻、對敵人實施一連串使其無法恢復的連續打擊,這些戰役各自有著特定目標,且需為一整體目標所服務[2]。此一理論分為三階段:一、突破戰術防禦階段:透過步兵、戰車與火炮混成集團對敵實施全縱深突擊;二、將戰術勝利發展為戰役勝利階段:以大量戰車、摩托化步兵、機械化部隊、騎兵等「勝利梯隊」攻入敵防線的缺口,深入敵後方地域、摧毀其預備隊和摧毀其戰役防禦,同時輔以空中力量與空降兵。第三階段:發展戰役勝利階段(又名戰役追擊階段):徹底擊退選定戰役目標,並為實施新戰役而佔領有利出發位置[3][4]。
大縱深戰役理論自1920年代發展形塑,後正式出現在《1936年工農紅軍暫行野戰條令》中[5]。然而由於蘇聯最高領導人約瑟夫·史達林於1935年至1941年實施的「大清洗」鎮壓行動,此一理論的大量作者遭到處決或流放,其理論本身也變成「政治不正確」,甚至隨著紅軍自參與西班牙內戰經驗中得出的錯誤結論,戰車被視作可靠性存疑的武器,大縱深戰役地位跌入谷底,隨即被謹慎、保守的學說取代[2]。1941年6月,德軍入侵蘇聯,紅軍在歷經戰爭初期的慘敗後才重新起用大縱深戰役,並於戰鬥中找到了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平衡,將其趨於完善,最終在付出高昂代價後取得戰爭的勝利[6]。
起源
编辑帝俄軍事理論的滯後
编辑傳統上認為蘇聯紅軍對於「戰役」有關概念起源自一戰與國內戰爭的經驗[7],但實際上早在19世紀沙俄軍隊即因變化不斷的戰爭型態使其軍事思想有所動搖,俄軍自拿破崙戰爭後其軍隊戰力每況愈下,國家無力負擔其高達80萬人的龐大規模,加之其管理機關臃腫、作風浪費與官僚主義盛行,在1820年代晚期至1830年代初即在一系列國境週邊的小規模戰事中接連受挫[8],而克里米亞戰爭的慘敗迫使沙皇政府進行改革,包括重啟徵兵制、引進軍區系統和設立由戰爭部長領導的總參謀部。1877至1878年與1870至1871年,俄國與其他列強爆發了俄土戰爭和普法戰爭,儘管為其提供了現代化作戰的研究案例,但俄軍因若干原因難有收穫。至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沙俄陸軍展現在工業化戰爭時代的落伍,無煙火藥、機槍、速射砲和連發步槍大幅增強了軍隊的火力與射程、鐵路運兵與電報通信使戰爭的時空條件出現根本性顛覆,但俄軍仍以拿破崙時代的大型編隊行軍與接戰,雙方一經接觸即進行會戰,短則數日,長則數週,且都未能取得如德軍在色當的決定性勝利,但戰爭中的三場大規模陸戰——遼陽、沙河和奉天會戰皆由俄軍戰敗告終。
戰後,俄軍再度發起改革,在戰術領域,米哈伊爾·德拉戈米羅夫將軍要求對武器裝備進行迭代與更新其應用方式,並強調兵種聯合的效果,如步炮協同。
國內戰爭的經驗
编辑理論形成
编辑戰術要點
编辑部隊結構
编辑機械化部隊
编辑空軍
编辑空降兵
编辑蘇聯是最早研究空降兵的國家之一,於1929年的《野戰條例》中即明令使用包括聯合兵種部隊實施大縱深戰鬥[9]。在眾多空降兵的理論研究者中圖哈切夫斯基居於領導地位,其於列寧格勒軍區司令任內的1929至1930年間便實行過試驗性質的演習,例如在1930年3月13日的一次試驗中,第3航空旅第55與第57中隊的6架圖波列夫TB-1轟炸機預定將一支70人的部隊投送到諾夫哥羅德以炸毀目標橋樑,儘管因為天氣惡劣只有4架飛機抵達著陸點[10]。圖哈切夫斯基根據演習結果撰寫《進攻戰役中的空降兵行動》報告,向軍事革命委員會提議設置摩托化的航空師[11]。1930年4月,蘇聯與美國歐文航空降落傘公司簽約,建造國產降落傘設備製造廠,使蘇軍空降兵從原本搭乘飛機、下機再攜帶槍械戰鬥,轉為裝備自己本國生產的降落傘從空中進入戰場[10]。1931年3月,紅軍在列寧格勒軍區建立第一支試驗性質的航空摩托化空降兵支隊[12]。1932年,蘇聯又在該軍區建立第一個空降兵旅,在其他軍區建立空降兵支隊(日後也陸續擴編為旅)。1935年,紅軍於基輔軍區實施大演習,實現了世界上首次的團級(1188人)空降行動,同時也機降了2500人[13]。
理論上,空降兵將於戰時進入敵軍戰術與戰役後方執行作戰、偵查和破壞任務。空降兵主要以旅規模行動,配合進入敵縱深作戰的地面快速集群包圍或分割敵軍主要兵團,或者以小組為單位在方面軍或軍團指揮下執行破壞任務[14]。
與同時代軍事理論的比較
编辑德國閃擊戰
编辑西方國家
编辑發展受挫與復興
编辑大清洗
编辑蘇德戰爭初期的蘇軍的失敗
编辑走向成熟完善
编辑1943年春季戰役
编辑1943年夏秋戰役
编辑戰時理論與實務的演進
编辑戰術
编辑機械化部隊
编辑空軍
编辑空降兵
编辑二戰後大縱深戰役理論的發展
编辑蘇聯與俄羅斯軍事學說的演變
编辑對現代軍事學說的影響
编辑相關條目
编辑註解
编辑註腳
编辑- ^ 王銳(2015年),第1页
- ^ 2.0 2.1 奇蒂諾(2019年),第75页
- ^ 圖哈切夫斯基(2006年),第5-8页,譯者序
- ^ 賴銘傳(2008年),第2页
- ^ 奇蒂諾(2019年),第74页
- ^ 奇蒂諾(2019年),第76页
- ^ Семенов(1960年),第112页
- ^ Stone(2006年),第114页
- ^ Glantz(1984年),第3页
- ^ 10.0 10.1 Campbell(2020年),第6-7页
- ^ Glantz(1984年),第4页
- ^ Campbell(2020年),第8页
- ^ 圖哈切夫斯基(2007年),第12-13页
- ^ 格蘭茨(2018年),第164-165页
參考文獻
编辑- Семёнов, Васил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Краткий очерк развит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оперативного искусства. Москва: Воениздат. 1960 (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