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主题!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语: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简写:СССР,简称苏联),是一个存在于1922年1991年联邦制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占有东欧的大部分,以及几乎整个中亚北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实施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政策的国家。

苏联起源自1917年的俄国革命俄罗斯帝国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后,临时政府成立,但仅执政了不到八个月,布尔什维克便很快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并于选举后武力解散俄国立宪会议,史称十月革命一月剧变;之后俄国发生内战,由布尔什维克所领导的红军击败了白军以及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后,苏联于1922年12月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成立了苏联。

在第一任苏联领导人弗拉基米尔·列宁于1924年去世后,约瑟夫·斯大林胜出一连串的权力斗争,取得了领导权。斯大林以计划经济作保障,领导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使苏联一度成为全欧工业生产值最高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于1939年和德国共同瓜分了波兰,并在1941年被德国与其轴心盟国入侵,历经了4年激烈的战事后取得了胜利,与美国一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被称为“超级大国”,同时占领了东欧大部分国家,扶持了卫星国

冷战期间,苏联与卫星国组成华沙公约组织,同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峙,于全世界展开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政治斗争,在80年代初期,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在80年代末,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试图进行改革政策,将国家自由化和民主化,却导致了苏联在1991年解体俄罗斯联邦继承了苏联主要的军事、经济和国际地位。

了解更多有关于苏联的内容,请点击:苏联

特色条目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格鲁吉亚语იოსებ სტალინი俄语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იოსებ ბესარიონის ძე ჯუღაშვილი),苏联领导人,执政近三十年(1924-1953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人民委员会(后改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大元帅,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

斯大林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使饥荒严重,再实施计划经济进行国家大规模工业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军事大国。同时树立个人崇拜,对党、政、军领导人,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进行思想控制,后于1930年代展开名为“大清洗”的政治迫害,还压迫与流放少数族裔。斯大林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令苏联与纳粹德国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联合瓜分东欧,后又遭到德军突袭,苏军损失惨重。经过为时四年的激烈战事和付出军民2000万人死亡的代价后,苏联与同盟国共同击败了轴心国。战争后期,苏联也扶植了东欧卫星国家,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后于冷战中与美国为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峙。1949年,苏联在斯大林的主导下成功引爆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核武国家。1953年,斯大林中风逝世,享年76岁。

2008年,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举行“最伟大的俄罗斯人”评选,结果斯大林名列第三位(四至六位分别是普希金彼得大帝列宁),仅次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彼得·斯托雷平

优良条目

T-64主战坦克苏联在1960年代研发的主战坦克,是苏联标准下第一款第三代的(苏联标准是T-62为第二代,M1、挑战者和豹2和T-80为第四代)主战坦克,仅在苏联及解体后的多个独联体国家中服役,并只装备在一些前线军区部队里。尽管T-64不像T-72主战坦克那样被多个国家装备和发展,但却是苏联(包括解体后分离出来的俄罗斯乌克兰)日后的现代化坦克(如T-80T-84)的基础。

T-64坦克的最为突出的技术革新就是装备一门使用分体炮弹和自动供弹的115毫米滑膛炮,让坦克毋需专职供弹手(副炮手),使乘员从4名减少到3名,减少坦克体积和重量,也是第一款使用复合装甲的坦克,为苏联(俄罗斯)坦克日后发展方向给定了方向。无论是成本优先的T-72,以T-64为基础的技术优先的坦克T-80T-84,还是试图在技术先进与生产成本上取得平衡的T-90T-95,都无一没有T-64的影子。

刷新

特色图片

1945年8月,苏军与美军水手于阿拉斯加共庆对日战争的胜利。

你知道吗

分类

维基主题

目前中文维基百科共有1项主题首页。
人文
娱乐与体育
地理
汉字文化圈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区:河北 山西 江苏 浙江 山东 安徽 福建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云南 甘肃 新疆 江西 贵州;城市:北京 天津 上海 南京 苏州 福州 广州 武汉 西安 宁波 青岛 重庆 台州 惠州 肇庆 宁德;其他:香港 澳门 东北地区 天津滨海新区
中华民国(广域:台湾 福建;县市:台北 基隆 桃园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云林 台南 高雄 澎湖 宜兰
日本东京 琉球群岛
朝鲜半岛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韩国
越南 新加坡 马来西亚 泰国 菲律宾
西欧:德国 荷兰 比利时 法国 西班牙 英国伦敦) 瑞士 奥地利;北欧:芬兰 瑞典;南欧:意大利 梵蒂冈 希腊;东欧:亚美尼亚 白俄罗斯 立陶宛 波兰 俄罗斯 乌克兰;跨洲国家:土耳其
  • 美洲
美国阿拉巴马州 阿拉斯加州 亚利桑那州 阿肯色州 加利福尼亚州 爱荷华州 堪萨斯州) 加拿大 巴西 苏里南 阿根廷
  • 大洋洲
澳大利亚
埃及 安哥拉 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