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停心观,又称五禅五门禅五净行五度门佛教术语,五种修行禅定的方法合称。兴起于部派佛教时期。

概论

编辑

一般来说,五停心观分别是指不净观慈悲观、观因缘数息界分别观五者。在释迦牟尼的时代,对于不同根性和习气烦恼的弟子,教授了许多种不同的对治烦恼的方法,包括不净观等的五停心观,以便能对治习气烦恼。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曾说明这个修行的顺序关系,表示五欲、五盖的降伏才能得初禅,而要修的方法就是不净观、数息观等等。[1]大乘佛教《大般若经》中,首次将不净观慈悲观、观因缘数息界分别观等五种并列[2]。《瑜伽师地论》、《大乘阿毘达磨集论》中称为五净行[3][4]汉传佛教中称为五停心观[5][6]。而这五种心观能帮助心停止贪嗔痴慢疑等烦恼,故被称为五停心观

部派佛教记载

编辑

在部派经典记载之中,佛陀早期先教授弟子修习不净观,但后来因僧团有人修行不净观而有过当厌世情形[7],后衍生外道因受天魔的影响产生邪见,杀害不少比丘。为使弟子能勤修智慧,乐受、乐住正法,因此 佛又教授了安那般那念,令佛弟子能依次第修行,不会受恶法的影响[8]数息不净观部派佛教论典中合称二甘露门[9][10]

此外,《阿含经》中也出现以不净观、慈心观、无常观、安那般那念并举[11],将数息、不净观、与四无量心并举[12];不净观、慈心观与因缘观并举[13],此亦合称做三良药,可对治三毒[14]。《大毘婆沙论》记载了以分别十八界的名、自相、共相而将其略入十二处,作为闻思修三慧的入门修行方法[15]

说一切有部瑜伽师僧伽罗叉造《修行道地经》,提出对治情欲、瞋怒、愚痴、多想念、㤭慢等的五种禅法[16]。前四者为不净观、慈心观、观因缘、数息,大致对应于《杂阿含经》、《增壹阿含》所提。对治我慢的观无常[17],则是以在塜间观察人死后,皆化为白骨,等而无异来修习[18][19]瑜伽师地论则是以界分别观来对治我慢[20]说一切有部论师法救在《杂心论》中,提出不净观、数息观与界分别观,同列作三度门[21]。说一切有部所传的禅修法,由二甘露门开始,结合界分别观,最终至涅槃,以此三种禅观为禅修基础。

北传佛教记载

编辑

姚秦时代,由鸠摩罗什传入中国的五门禅法,以念佛来取代界分别观[22][23][24]。稍后天台宗智𫖮在解说五停心观时,将此说法也列入[25][26]智𫖮认为,界方便观可以破除境界逼障,与念佛功能相同[27],且念佛为大乘菩萨法门[28]。界分别观则被判为小乘佛教禅观[29],所以可以用念佛来取代界分别观。

净土宗主要采用这种说法[30][31][32]印光法师认为使用十念计数念佛法可以摄受五停心观中的念佛数息二观[33]。从某些净土宗古德的著述来看,认为念佛胜于五停心观[34]

受天台宗与净土宗影响,汉传佛教中主要以念佛来取代界分别观,界分别观因而少人修习。智𫖮将五停心观列为小乘三贤中的初贤。天台宗,也将不净观、八背舍、九次第定、师子奋迅、超越三昧,合称为五禅。

汉传佛教天台宗将五停心判为“藏教”禅修,又增以“通教”、“别教”、“圆教”之五停心,别为解说[35]

分别解说

编辑

在三贤位中,在修四念处之前,应首先修习的五种禅观之一,以降伏世俗心绪和欲望,使心思安定下来。这就是: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界分别观,分别对治贪欲、嗔恚、愚痴、散乱之心、我见。《坐禅三昧经》将念佛视为可对治上述各心混合间杂及除灭余重罪的法门[36][37]

不净观

编辑

观察原来觉得洁净美好的事物的不净之相,是停止贪欲的方法。适合贪着心多的人修习。欲界最重贪为男女欲贪,以白骨观,九想观来对治,以渐断除对男女色及对色身的贪爱不舍,而能断身见,乃至断三䌸结,证初果。进修解脱法门,得解脱。

慈悲观

编辑

观察一切有情的可怜之相,发起慈悲心,乐对众生与乐拔苦,因而停止嗔恚的方法。适合嗔恚多的人修习。盖瞋火烧心难止息故,在修学禅定前,藉观想一切有情的可怜之相,产生慈悲之念,以对治嗔恚;说嗔恚多的人应主修此观。《四教义》卷四:“嗔恚多者,对治修慈。”

因缘观

编辑

在禅定状态中观想十二因缘之理,认识三世因果相续,以退治不明佛理者的“愚痴”。谓“愚痴”多者应修此观。《四教义》卷四:“愚痴多者,对治修因缘观。”

数息观

编辑

数息观是梵文Ānāpāna-smṛti的意译,亦作“持息念”;音译“安那般那”、“阿那波那’,略写“安般”;直译“念出息入息’,梵汉并举,译作“安般守意”。坐禅时藉专心计数呼吸(出入息)次数无有错数,从一数到十,使分散浮躁的精神(意根意识)专注于一境,进入禅定意境。东汉时安世高曾译《安般守意经》,专讲修持此禅观法。适合散心多的人修习。

界分别观

编辑

观察四大的特质与变化,了解无我,以破除我执

注释

编辑
  1. ^ 《大智度论》卷17〈1 序品〉 :“问曰:汝先言呵五欲,除五盖,行五法,得初禅。修何事、依何道,能得初禅?答曰:依不净观、安那般那念等诸定门。”(CBETA, T25, no. 1509, p. 185, b27-c1)
  2.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31〈愿行品〉:“未得不净观,谓得不净观,未得慈悲、念息、缘起、界差别观,谓得慈悲、念息、缘起、界差别观。” (CBETA, T06, no. 220, p. 696, a28-b1 )
  3. ^ 《瑜伽师地论》卷26:“云何名为净行所缘?谓不净、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念等所缘差别。”
  4. ^ 《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6:“净行所缘复有五种。谓多贪行者缘不净境。多瞋行者缘修慈境。多痴行者缘众缘性诸缘起境。㤭慢行者缘界差别境。寻思行者缘入出息念境。”
  5. ^ 智𫖮《四教义》卷4:“一明初贤五停心观者。一阿那般那观。二不净观。三慈心观。四因缘观。五界方便观。此五通言停心者。停以停止为义。亦名五度门观。若人归依三宝受佛戒法。名佛四众弟子。若闻生灭四谛之教。因此发声闻心。欲观四谛离生死苦求涅槃乐。但此以五种烦恼散动不定如风中灯。当修五种观法。五种观法者。一数息观。二不净观。三慈心观。四因缘观。五界方便观。”
  6. ^ 大乘义章》卷12:“五停心义四门分别:就初门中先释其名,后辨其相。名字是何?一不净观。二慈悲观。三因缘观。四界分别观。五安那般那观。此五经中名五度门。亦曰停心。言度门者。度是出离至到之义。修此五观能出贪等五种烦恼到涅槃处。故名为度。又断烦恼度离生死亦名为度。通人趣入。因之为门。言停心者。停是息止安住之义。息离贪等制意住于不净等法。故曰停心。”
  7. ^ 《杂阿含经》卷29:“诸比丘修不净观已,极厌患身,或以刀自杀,或服毒药,或绳自绞、投岩自杀,或令余比丘杀。” (CBETA, T02, no. 99, p. 207, b24-26)
  8. ^ 《杂阿含经》卷29〈809经〉:“时,鹿林梵志子即以利刀杀彼比丘,次第,乃至杀六十人。尔时,世尊至十五日说戒时,于众僧前坐,告尊者阿难:‘何因何缘诸比丘转少、转减、转尽?’阿难白佛言:‘世尊为诸比丘说修不净观,赞叹不净观。诸比丘修不净观已,极厌患身……’广说乃至‘杀六十比丘。世尊!以是因缘故,令诸比丘转少、转减、转尽。唯愿世尊更说余法,令诸比丘闻已,勤修智慧,乐受正法,乐住正法。’佛告阿难:‘是故,我今次第说,住微细住,随顺开觉,已起、未起恶不善法速令休息,如天大雨,起、未起尘能令休息。如是,比丘!修微细住,诸起、未起恶不善法能令休息,阿难!何等为微细住多修习,随顺开觉,已起、未起恶不善法能令休息?谓安那般那念住。’阿难白佛:‘云何修习安那般那念住,随顺开觉,已起、未起恶不善法能令休息?’佛告阿难:‘若比丘依止聚落……’如前广说,乃至‘如灭出息念而学。’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9. ^ 《出曜经》卷17:“出息入息念者,安者谓息入,般者谓息出。彼修行人,当善观察二甘露门:一者安般,二者不净观。”
  10. ^ 《五事毘婆沙论》:“谓入佛法者。有二甘露门:一不净观,二持息念。依不净观,入佛法者,观所造色,依持息念,入佛法者,观能造风。”
    阿毘昙甘露味论》卷下:“趣涅槃道二种,一观身不净,二念数息。身意止中,第一二解脱,四除入中,广说不净法。入定数息,一二乃到十念;守出入息,如守门人,观一切法起灭,是二相自相。六种分别,观身无常、苦、空、非我。如是一切诸法观,恐畏世界,渐渐灭垢,行善法,起至涅槃。”
    坐禅三昧经》:“若初习行当教言:一心念数,入息、出息,若长若短,数一至十。若已习行当教言:数一至十,随息入出,念与息俱,止心一处。若久习行当教言:数、随、止、观、转观、清净;阿那般那三昧,六种门,十六分。”
    《俱舍论》卷22:“入修要二门,不净观息念,贪寻增上者,如次第应修。……持息念应知,有六种异相,谓数随止观,转净相差别。”
  11. ^ 《杂阿含经》卷29:“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瞋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云何?比丘!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观灭出息如观灭出息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 (CBETA, T02, no. 99, p. 209, c15-p. 210, a4)
    中阿含57经:“彼有此五习法已,复修四法,云何为四?修恶露令断欲、修慈令断恚、修息出息入令断乱念、修无常想令断我慢。 ”
    增支部9集1经:“比丘在这五法上住立后,应该更进一步修习四法:应该为舍断贪而修习不净、应该为舍断恶意而修习慈、应该为断绝寻而修习入出息念、应该为根除我是之慢而修习无常想。”
  12. ^ 增壹阿含经》卷7〈安般品〉:“汝当修行安般之法,修行此法,所有愁忧之想皆当除尽。汝今复当修行恶露不净想,所有贪欲尽当除灭。汝今,罗云!当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瞋恚皆当除尽。汝今,罗云!当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当除尽。汝今,罗云!当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当除尽。汝今,罗云!当行护心,已行护心,所有㤭慢悉当除尽。” (CBETA, T02, no. 125, p. 581, c12-22)
  13. ^ 《增壹阿含经》卷23〈31 增上品〉:“极盛欲心,要当观不净之想,然后乃除。若瞋恚盛者,以慈心除之。愚痴之暗,以十二缘法然后除尽。” (CBETA, T02, no. 125, p. 667, c9-12)
  14. ^ 增壹阿含经》卷12〈三宝品〉:“如是,比丘亦有此三大患。云何为三?所谓贪欲、瞋恚,愚痴。是谓,比丘!有此三大患。然复此三大患,有三良药。云何为三?若贪欲起时,以不净往治,及思惟不净道。瞋恚大患者,以慈心往治,及思惟慈心道。愚痴大患者,以智慧往治,及因缘所起道。是谓,比丘!此三患有此三药。是故,比丘!当求方便,索此三药。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CBETA, T02, no. 125, p. 604, b6-14)
    《增壹阿含经》卷6〈利养品〉:“尊者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善哉!拘翼!法法自生,法法自灭;法法相动,法法自息。犹如,拘翼!有毒药,复有害毒药。天帝释!此亦如是,法法相乱,法法自息。法能生法,黑法用白法治,白法用黑法治。天帝释!贪欲病者用不净治,瞋恚病者用慈心治,愚痴病者用智慧治。” (CBETA, T02, no. 125, p. 575, c11-23)
  15. ^ 大毘婆沙论》卷七:“问云:何修习闻所成慧?答修观行者,或遇明师,为其略说诸法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或自读诵素怛缆藏、毘奈耶藏、阿毘达磨藏。令善熟已,作如是念:三藏文义甚为广博,若恒忆持,令心厌倦。三藏所说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处、五蕴。作是念已,先观察十八界。彼观察时,立为三分:谓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谓此名眼界,乃至此名意识界。自相者,谓此是眼界自相。乃至此是意识界自相。共相者,谓十六行相。所观十八界、十六种共相。彼缘此界,修智、修止。于十八界,修智、止已,复生厌倦,作如是念:此十八界,即十二处,故应略之入十二处。”
  16. ^ 《修行道地经》卷2:“行者情欲炽盛,为说人身不净。……瞋怒而炽多者,为说慈心。……设多愚痴,当观十二因缘。……设多想念,则为解说出入数息。……修行道者,设多㤭慢,为说此义:……当往观此贫富、贵贱、男女、大小、端正、丑陋,枯骨正等,有何殊别?……本无观者,见于塜间及一切人,等而无异。”
  17. ^ 中阿含57经:“彼有此五习法已,复修四法,云何为四?修恶露令断欲、修慈令断恚、修息出息入令断乱念、修无常想令断我慢。 ”
    杂阿含815经:“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瞋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
    增支部9集1经:“比丘在这五法上住立后,应该更进一步修习四法:应该为舍断贪而修习不净、应该为舍断恶意而修习慈、应该为断绝寻而修习入出息念、应该为根除我是之慢而修习无常想。”
  18. ^ 《修行道地经》卷2:“修行道者,设多㤭慢,为说此义:人有三慢,一曰、言我不如某,二曰、某与我等,三曰、我胜于某。有念是者,为怀自大,当作此计:城外塜间,弃捐骨锁,头身异处,无有血脉,皮肉消烂;当往观此贫富、贵贱、男女、大小、端正、丑陋,枯骨正等,有何殊别?本末终时,肉衣、皮裹、血润、筋束,衣服、香花、璎珞其身,譬如幻化,巧风所合,因心意识,周旋而行;至于城郭、国邑、聚落,出入进止,作是观已,无有㤭慢。本无观者,见于塜间,及一切人,等而无异。于是颂曰:‘其有豪富贵,乘驾出城游,及散弃塜间,计之等无异。闲居处树下,若有作是观,执心而行道,慢火不能烧。’”
  19. ^ 印顺.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二項 禪經及其內容.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4). 在修习瑜伽前,由于众生的烦恼根性不同,应先给予契机的调治。譬喻的大瑜伽师僧伽罗叉,造‘修行道地经’,“分别行相品”中,在“人情十九辈”段,说:慈心治瞋,因缘治痴,数息治多思觉,不净(死尸至白骨)治我慢。长行在慈心前,又插入不净治淫欲。这就与一般所说的五停心相近了。 
  20. ^ 瑜伽师地论:“云何界差别所缘。谓六界差别。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风界五空界六识界。……若诸慢行补特伽罗。于界差别作意思惟。便于身中离一合想得不净想。无复高举㤭慢微薄。于诸慢行心得清净。是名慢行补特伽罗。”
    印顺. 華雨集第二冊-第六章 念佛(及菩薩)三昧. [2017-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9). 为㤭慢者所说的,就是界差别。……,也就是‘瑜伽论’的五种净行所缘 
  21. ^ 《杂阿毘昙心论》卷5〈贤圣品〉“欲令修定故:‘始于自身份,系缚心令定,欲缚于识足,为尽智慧怨。’‘始’者,先也。‘自身份’者,自身中一处也,若眉间、鼻端及足指。‘系缚’者,安立缘中,令不散,何所安立?谓:‘自心定’力故,起智慧。问何故?答:‘欲缚于识足’,心流转不住故,缚一缘中,一心故,知真实不乱。问:何故缚一缘中?答:‘为尽智慧怨’。‘智慧怨’者,谓:诸烦恼,彼应断。
    虽观他身,如观死尸,契经说,以彼远因故,此说近因观;又随顺一切度门故,谓:观白骨身份,随顺三度门;观死尸,唯随顺一不净度门。三度门者,谓:不净观、安般念、界方便观。彼贪欲者,以不净观度。觉观者,以安般念度。见行者,以界方便观度。如师所授,随乐修行。不净观、安般念,契经品广说。
    界方便观,今当说,此以愚夫,不正思惟,障蔽慧眼,不观真实缘起之法,宿业烦恼种无量法;积聚五阴,起积聚想,以愚惑故,于缘起所作中,计我作等,诸邪见缚。或时修行,近善知识,得闻正法,起正思惟已,能于自身界方便,观此身,种种自性,种种业,种种相,谓:地等六界。彼地界,为水界润故,不相离。水界,为地界持故,不流散。火界成熟故,不淤坏。风界动摇故,得增长。空界空故,食等入出。识界合故,有所造作。又观此身,从足至顶,种种不净,秽恶充满。观察此色,犹如猛风,飘散积沙。于无色法,先后相续,异分观察。如是观者,得空解脱门种子,于彼生死,厌离不乐。得无愿解脱门种子,于生死不乐已,正向涅槃。得无相解脱门种子,若于此得,不作想觉已,观一切有为皆悉散坏,是名界方便满。” (CBETA, T28, no. 1552, p. 908, b1-2)
  22. ^ 坐禅三昧经》卷上:“若多淫欲人,不净法门治。若多瞋恚人,慈心法门治。若多愚痴人,思惟观因缘法门治。若多思觉人,念息法门治。若多等分人,念佛法门治。诸如是等种种病,种种法门治。”
  23. ^ 思惟略要法》:凡求初禅先习诸观,或行四无量,或观不净,或观因缘,或念佛三昧,或安那般那,然后得入初禅则易。”
  24. ^ 五门禅经要用法》:“坐禅之要法有五门:一者安般、二不净、三慈心、四观缘、五念佛。”
  25. ^ 智𫖮《释禅波罗蜜多法门次第》卷3:“二明内善者,即是五门禅。一阿那波那门。二不净观门。三慈心门。四因缘门。五念佛三昧门。此五法门通摄一切诸禅,发诸无漏故,名为内善。”
  26. ^ 智𫖮《释禅波罗蜜多法门次第》卷3:“此而言之,但说五门,则摄一切内善,具足数人所明。初贤五停心观发,与此有相开处。”
  27. ^ 四教义》卷4:“问曰:此处何故,不说念佛三昧为五种耶?答曰:开因缘观,生界方便代也。界方便与小乘念诸佛相同,亦破境界逼迫障也。有人言:若作五度门,无念佛名。若作六度门,即明念佛度,治等分障道也。”
  28. ^ 智𫖮《释禅波罗蜜多法门次第》卷3:“数息门,即是世间凡夫禅。次不净门。即是出世间禅。诸声闻人所行。次慈心门。即是凡圣二人。为大福德修慈。入四无量心。次因缘门者。即是辟支佛人之所行。次念佛门,功德广大,即是诸菩萨之所行。”
  29. ^ 智𫖮四教义》卷4:“一明初贤:五停心观者,一阿那般那观,二不净观,三慈心观,四因缘观,五界方便观。此五通言停心者,停以停止为义,亦名五度门观。若人归依三宝受佛戒法,名佛四众弟子。若闻生灭四谛之教,因此发声闻心。欲观四谛,离生死苦,求涅槃乐。但此以五种烦恼,散动不定,如风中灯,当修五种观法。五种观法者,一数息观,二不净观,三慈心观,四因缘观,五界方便观。”
  30. ^ 蕅益智旭教观纲宗》:“五停心者: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瞋众生慈悲观。三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以此五法为方便,调停其心,令堪修念处,故名停心也。”
  31. ^ 《净土资粮全集》卷3:“五停心:多贪不净观。多嗔慈悲观。多散数息观。愚痴因缘观。多障念佛观。”
  32. ^ 《印光大师文钞》正编四:“如不能谛了我空.当依如来所示五停心观.而为对治。(五停心者、以此五法、调停其心、令心安住、不随境转也、)所谓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多散众生数息观,愚痴众生因缘观,多障众生念佛观。”
  33. ^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1〈与谛闲法师书〉:“只此一法,具摄五停心观;若能随息念佛,即摄数息、念佛二观。而摄心念佛,染心渐可断绝,瞋恚必不炽盛。昏散一去,智慧现前,而愚痴可破矣。”
  34. ^ 释净土群疑论》卷3 :“四功德胜者。前小乘行但作四念处观。不能灭无量罪。今念佛一声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功德无量如经具说。故一念念佛功德。胜彼十万亿岁如救头燃作五停心观四念处观也。”(CBETA, T47, no. 1960, p. 50, a15-19)
  35. ^ 陈英善. 天臺五停心觀之探討. 中华佛学学报. 2006, 19 [2017-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36. ^ 《阿含字典》(35):等分起. [2017-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9). 
  37. ^ 《坐禅三昧经》:“是故行者当专心令意不散,既得见佛,请质所疑,是名念佛三昧。除灭等分,及余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