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停心觀
概論
編輯一般來說,五停心觀分別是指不淨觀、慈悲觀、觀因緣、數息和界分別觀五者。在釋迦牟尼的時代,對於不同根性和習氣煩惱的弟子,教授了許多種不同的對治煩惱的方法,包括不淨觀等的五停心觀,以便能對治習氣煩惱。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曾說明這個修行的順序關係,表示五欲、五蓋的降伏才能得初禪,而要修的方法就是不淨觀、數息觀等等。[1]大乘佛教《大般若經》中,首次將不淨觀、慈悲觀、觀因緣、數息和界分別觀等五種並列[2]。《瑜伽師地論》、《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中稱為五淨行[3][4],漢傳佛教中稱為五停心觀[5][6]。而這五種心觀能幫助心停止貪嗔癡慢疑等煩惱,故被稱為五停心觀
部派佛教記載
編輯在部派經典記載之中,佛陀早期先教授弟子修習不淨觀,但後來因僧團有人修行不淨觀而有過當厭世情形[7],後衍生外道因受天魔的影響產生邪見,殺害不少比丘。為使弟子能勤修智慧,樂受、樂住正法,因此 佛又教授了安那般那念,令佛弟子能依次第修行,不會受惡法的影響[8]。數息與不淨觀在部派佛教論典中合稱二甘露門[9][10]。
此外,《阿含經》中也出現以不淨觀、慈心觀、無常觀、安那般那念並舉[11],將數息、不淨觀、與四無量心並舉[12];不淨觀、慈心觀與因緣觀並舉[13],此亦合稱做三良藥,可對治三毒[14]。《大毘婆沙論》記載了以分別十八界的名、自相、共相而將其略入十二處,作為聞思修三慧的入門修行方法[15]。
說一切有部瑜伽師僧伽羅叉造《修行道地經》,提出對治情慾、瞋怒、愚癡、多想念、憍慢等的五種禪法[16]。前四者為不淨觀、慈心觀、觀因緣、數息,大致對應於《雜阿含經》、《增壹阿含》所提。對治我慢的觀無常[17],則是以在塜間觀察人死後,皆化為白骨,等而無異來修習[18][19]。瑜伽師地論則是以界分別觀來對治我慢[20]。說一切有部論師法救在《雜心論》中,提出不淨觀、數息觀與界分別觀,同列作三度門[21]。說一切有部所傳的禪修法,由二甘露門開始,結合界分別觀,最終至涅槃,以此三種禪觀為禪修基礎。
北傳佛教記載
編輯姚秦時代,由鳩摩羅什傳入中國的五門禪法,以念佛來取代界分別觀[22][23][24]。稍後天台宗智顗在解說五停心觀時,將此說法也列入[25][26]。智顗認為,界方便觀可以破除境界逼障,與念佛功能相同[27],且念佛為大乘菩薩法門[28]。界分別觀則被判為小乘佛教禪觀[29],所以可以用念佛來取代界分別觀。
淨土宗主要採用這種說法[30][31][32]。印光法師認為使用十念計數念佛法可以攝受五停心觀中的念佛數息二觀[33]。從某些淨土宗古德的著述來看,認為念佛勝於五停心觀[34]。
受天台宗與淨土宗影響,漢傳佛教中主要以念佛來取代界分別觀,界分別觀因而少人修習。智顗將五停心觀列為小乘三賢中的初賢。天台宗,也將不淨觀、八背捨、九次第定、師子奮迅、超越三昧,合稱為五禪。
分別解說
編輯在三賢位中,在修四念處之前,應首先修習的五種禪觀之一,以降伏世俗心緒和欲望,使心思安定下來。這就是: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數息觀和界分別觀,分別對治貪慾、嗔恚、愚痴、散亂之心、我見。《坐禪三昧經》將念佛視為可對治上述各心混合間雜及除滅餘重罪的法門[36][37]。
不淨觀
編輯觀察原來覺得潔淨美好的事物的不淨之相,是停止貪慾的方法。適合貪著心多的人修習。欲界最重貪為男女欲貪,以白骨觀,九想觀來對治,以漸斷除對男女色及對色身的貪愛不捨,而能斷身見,乃至斷三縳結,證初果。進修解脫法門,得解脫。
慈悲觀
編輯觀察一切有情的可憐之相,發起慈悲心,樂對眾生與樂拔苦,因而停止嗔恚的方法。適合嗔恚多的人修習。蓋瞋火燒心難止息故,在修學禪定前,藉觀想一切有情的可憐之相,產生慈悲之念,以對治嗔恚;說嗔恚多的人應主修此觀。《四教義》卷四:「嗔恚多者,對治修慈。」
因緣觀
編輯在禪定狀態中觀想十二因緣之理,認識三世因果相續,以退治不明佛理者的「愚痴」。謂「愚痴」多者應修此觀。《四教義》卷四:「愚痴多者,對治修因緣觀。」
數息觀
編輯數息觀是梵文Ānāpāna-smṛti的意譯,亦作「持息念」;音譯「安那般那」、「阿那波那』,略寫「安般」;直譯「念出息入息』,梵漢並舉,譯作「安般守意」。坐禪時藉專心計數呼吸(出入息)次數無有錯數,從一數到十,使分散浮躁的精神(意根意識)專注於一境,進入禪定意境。東漢時安世高曾譯《安般守意經》,專講修持此禪觀法。適合散心多的人修習。
界分別觀
編輯觀察四大的特質與變化,了解無我,以破除我執。
註釋
編輯- ^ 《大智度論》卷17〈1 序品〉 :「問曰:汝先言呵五欲,除五蓋,行五法,得初禪。修何事、依何道,能得初禪?答曰:依不淨觀、安那般那念等諸定門。」(CBETA, T25, no. 1509, p. 185, b27-c1)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31〈願行品〉:「未得不淨觀,謂得不淨觀,未得慈悲、念息、緣起、界差別觀,謂得慈悲、念息、緣起、界差別觀。」 (CBETA, T06, no. 220, p. 696, a28-b1 )
- ^ 《瑜伽師地論》卷26:「云何名為淨行所緣?謂不淨、慈愍、緣性緣起、界差別、阿那波那念等所緣差別。」
- ^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6:「淨行所緣復有五種。謂多貪行者緣不淨境。多瞋行者緣修慈境。多癡行者緣眾緣性諸緣起境。憍慢行者緣界差別境。尋思行者緣入出息念境。」
- ^ 智顗《四教義》卷4:「一明初賢五停心觀者。一阿那般那觀。二不淨觀。三慈心觀。四因緣觀。五界方便觀。此五通言停心者。停以停止為義。亦名五度門觀。若人歸依三寶受佛戒法。名佛四眾弟子。若聞生滅四諦之教。因此發聲聞心。欲觀四諦離生死苦求涅槃樂。但此以五種煩惱散動不定如風中燈。當修五種觀法。五種觀法者。一數息觀。二不淨觀。三慈心觀。四因緣觀。五界方便觀。」
- ^ 《大乘義章》卷12:「五停心義四門分別:就初門中先釋其名,後辨其相。名字是何?一不淨觀。二慈悲觀。三因緣觀。四界分別觀。五安那般那觀。此五經中名五度門。亦曰停心。言度門者。度是出離至到之義。修此五觀能出貪等五種煩惱到涅槃處。故名為度。又斷煩惱度離生死亦名為度。通人趣入。因之為門。言停心者。停是息止安住之義。息離貪等制意住於不淨等法。故曰停心。」
- ^ 《雜阿含經》卷29:「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或以刀自殺,或服毒藥,或繩自絞、投巖自殺,或令餘比丘殺。」 (CBETA, T02, no. 99, p. 207, b24-26)
- ^ 《雜阿含經》卷29〈809經〉:「時,鹿林梵志子即以利刀殺彼比丘,次第,乃至殺六十人。爾時,世尊至十五日說戒時,於眾僧前坐,告尊者阿難:『何因何緣諸比丘轉少、轉減、轉盡?』阿難白佛言:『世尊為諸比丘說修不淨觀,讚歎不淨觀。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廣說乃至『殺六十比丘。世尊!以是因緣故,令諸比丘轉少、轉減、轉盡。唯願世尊更說餘法,令諸比丘聞已,勤修智慧,樂受正法,樂住正法。』佛告阿難:『是故,我今次第說,住微細住,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速令休息,如天大雨,起、未起塵能令休息。如是,比丘!修微細住,諸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阿難!何等為微細住多修習,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謂安那般那念住。』阿難白佛:『云何修習安那般那念住,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佛告阿難:『若比丘依止聚落……』如前廣說,乃至『如滅出息念而學。』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 《出曜經》卷17:「出息入息念者,安者謂息入,般者謂息出。彼修行人,當善觀察二甘露門:一者安般,二者不淨觀。」
- ^
《五事毘婆沙論》:「謂入佛法者。有二甘露門:一不淨觀,二持息念。依不淨觀,入佛法者,觀所造色,依持息念,入佛法者,觀能造風。」
《阿毘曇甘露味論》卷下:「趣涅槃道二種,一觀身不淨,二念數息。身意止中,第一二解脫,四除入中,廣說不淨法。入定數息,一二乃到十念;守出入息,如守門人,觀一切法起滅,是二相自相。六種分別,觀身無常、苦、空、非我。如是一切諸法觀,恐畏世界,漸漸滅垢,行善法,起至涅槃。」
《坐禪三昧經》:「若初習行當教言:一心念數,入息、出息,若長若短,數一至十。若已習行當教言:數一至十,隨息入出,念與息俱,止心一處。若久習行當教言:數、隨、止、觀、轉觀、清淨;阿那般那三昧,六種門,十六分。」
《俱舍論》卷22:「入修要二門,不淨觀息念,貪尋增上者,如次第應修。……持息念應知,有六種異相,謂數隨止觀,轉淨相差別。」 - ^
《雜阿含經》卷29:「有比丘修不淨觀斷貪欲,修慈心斷瞋恚,修無常想斷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云何?比丘!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觀滅出息如觀滅出息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 (CBETA, T02, no. 99, p. 209, c15-p. 210, a4)
中阿含57經:「彼有此五習法已,復修四法,云何為四?修惡露令斷欲、修慈令斷恚、修息出息入令斷亂念、修無常想令斷我慢。 」
增支部9集1經:「比丘在這五法上住立後,應該更進一步修習四法:應該為捨斷貪而修習不淨、應該為捨斷惡意而修習慈、應該為斷絕尋而修習入出息念、應該為根除我是之慢而修習無常想。」 - ^ 《增壹阿含經》卷7〈安般品〉:「汝當修行安般之法,修行此法,所有愁憂之想皆當除盡。汝今復當修行惡露不淨想,所有貪欲盡當除滅。汝今,羅雲!當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瞋恚皆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護心,已行護心,所有憍慢悉當除盡。」 (CBETA, T02, no. 125, p. 581, c12-22)
- ^ 《增壹阿含經》卷23〈31 增上品〉:「極盛欲心,要當觀不淨之想,然後乃除。若瞋恚盛者,以慈心除之。愚癡之闇,以十二緣法然後除盡。」 (CBETA, T02, no. 125, p. 667, c9-12)
- ^
《增壹阿含經》卷12〈三寶品〉:「如是,比丘亦有此三大患。云何為三?所謂貪欲、瞋恚,愚癡。是謂,比丘!有此三大患。然復此三大患,有三良藥。云何為三?若貪欲起時,以不淨往治,及思惟不淨道。瞋恚大患者,以慈心往治,及思惟慈心道。愚癡大患者,以智慧往治,及因緣所起道。是謂,比丘!此三患有此三藥。是故,比丘!當求方便,索此三藥。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CBETA, T02, no. 125, p. 604, b6-14)
《增壹阿含經》卷6〈利養品〉:「尊者須菩提語釋提桓因言:「善哉!拘翼!法法自生,法法自滅;法法相動,法法自息。猶如,拘翼!有毒藥,復有害毒藥。天帝釋!此亦如是,法法相亂,法法自息。法能生法,黑法用白法治,白法用黑法治。天帝釋!貪欲病者用不淨治,瞋恚病者用慈心治,愚癡病者用智慧治。」 (CBETA, T02, no. 125, p. 575, c11-23) - ^ 《大毘婆沙論》卷七:「問云:何修習聞所成慧?答修觀行者,或遇明師,為其略說諸法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或自讀誦素怛纜藏、毘奈耶藏、阿毘達磨藏。令善熟已,作如是念:三藏文義甚為廣博,若恆憶持,令心厭倦。三藏所說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作是念已,先觀察十八界。彼觀察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眼界,乃至此名意識界。自相者,謂此是眼界自相。乃至此是意識界自相。共相者,謂十六行相。所觀十八界、十六種共相。彼緣此界,修智、修止。於十八界,修智、止已,復生厭倦,作如是念:此十八界,即十二處,故應略之入十二處。」
- ^ 《修行道地經》卷2:「行者情慾熾盛,為說人身不淨。……瞋怒而熾多者,為說慈心。……設多愚癡,當觀十二因緣。……設多想念,則為解說出入數息。……修行道者,設多憍慢,為說此義:……當往觀此貧富、貴賤、男女、大小、端正、醜陋,枯骨正等,有何殊別?……本無觀者,見於塜間及一切人,等而無異。」
- ^
中阿含57經:「彼有此五習法已,復修四法,云何為四?修惡露令斷欲、修慈令斷恚、修息出息入令斷亂念、修無常想令斷我慢。 」
雜阿含815經:「有比丘修不淨觀斷貪欲,修慈心斷瞋恚,修無常想斷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
增支部9集1經:「比丘在這五法上住立後,應該更進一步修習四法:應該為捨斷貪而修習不淨、應該為捨斷惡意而修習慈、應該為斷絕尋而修習入出息念、應該為根除我是之慢而修習無常想。」
- ^ 《修行道地經》卷2:「修行道者,設多憍慢,為說此義:人有三慢,一曰、言我不如某,二曰、某與我等,三曰、我勝於某。有念是者,為懷自大,當作此計:城外塜間,棄捐骨鎖,頭身異處,無有血脈,皮肉消爛;當往觀此貧富、貴賤、男女、大小、端正、醜陋,枯骨正等,有何殊別?本末終時,肉衣、皮裹、血潤、筋束,衣服、香花、瓔珞其身,譬如幻化,巧風所合,因心意識,周旋而行;至於城郭、國邑、聚落,出入進止,作是觀已,無有憍慢。本無觀者,見於塜間,及一切人,等而無異。於是頌曰:『其有豪富貴,乘駕出城遊,及散棄塜間,計之等無異。閑居處樹下,若有作是觀,執心而行道,慢火不能燒。』」
- ^ 印順.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二項 禪經及其內容. [2022-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4).
在修習瑜伽前,由於眾生的煩惱根性不同,應先給予契機的調治。譬喻的大瑜伽師僧伽羅叉,造『修行道地經』,「分別行相品」中,在「人情十九輩」段,說:慈心治瞋,因緣治癡,數息治多思覺,不淨(死屍至白骨)治我慢。長行在慈心前,又插入不淨治淫慾。這就與一般所說的五停心相近了。
- ^ 瑜伽師地論:「云何界差別所緣。謂六界差別。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風界五空界六識界。……若諸慢行補特伽羅。於界差別作意思惟。便於身中離一合想得不淨想。無復高舉憍慢微薄。於諸慢行心得清淨。是名慢行補特伽羅。」
印順. 華雨集第二冊-第六章 念佛(及菩薩)三昧. [2017-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9).為憍慢者所說的,就是界差別。……,也就是『瑜伽論』的五種淨行所緣
- ^
《雜阿毘曇心論》卷5〈賢聖品〉「欲令修定故:『始於自身分,繫縛心令定,欲縛於識足,為盡智慧怨。』『始』者,先也。『自身分』者,自身中一處也,若眉間、鼻端及足指。『繫縛』者,安立緣中,令不散,何所安立?謂:『自心定』力故,起智慧。問何故?答:『欲縛於識足』,心流轉不住故,縛一緣中,一心故,知真實不亂。問:何故縛一緣中?答:『為盡智慧怨』。『智慧怨』者,謂:諸煩惱,彼應斷。
雖觀他身,如觀死屍,契經說,以彼遠因故,此說近因觀;又隨順一切度門故,謂:觀白骨身分,隨順三度門;觀死屍,唯隨順一不淨度門。三度門者,謂:不淨觀、安般念、界方便觀。彼貪欲者,以不淨觀度。覺觀者,以安般念度。見行者,以界方便觀度。如師所授,隨樂修行。不淨觀、安般念,契經品廣說。
界方便觀,今當說,此以愚夫,不正思惟,障蔽慧眼,不觀真實緣起之法,宿業煩惱種無量法;積聚五陰,起積聚想,以愚惑故,於緣起所作中,計我作等,諸邪見縛。或時修行,近善知識,得聞正法,起正思惟已,能於自身界方便,觀此身,種種自性,種種業,種種相,謂:地等六界。彼地界,為水界潤故,不相離。水界,為地界持故,不流散。火界成熟故,不淤壞。風界動搖故,得增長。空界空故,食等入出。識界合故,有所造作。又觀此身,從足至頂,種種不淨,穢惡充滿。觀察此色,猶如猛風,飄散積沙。於無色法,先後相續,異分觀察。如是觀者,得空解脫門種子,於彼生死,厭離不樂。得無願解脫門種子,於生死不樂已,正向涅槃。得無相解脫門種子,若於此得,不作想覺已,觀一切有為皆悉散壞,是名界方便滿。」 (CBETA, T28, no. 1552, p. 908, b1-2) - ^ 《坐禪三昧經》卷上:「若多婬欲人,不淨法門治。若多瞋恚人,慈心法門治。若多愚癡人,思惟觀因緣法門治。若多思覺人,念息法門治。若多等分人,念佛法門治。諸如是等種種病,種種法門治。」
- ^ 《思惟略要法》:凡求初禪先習諸觀,或行四無量,或觀不淨,或觀因緣,或念佛三昧,或安那般那,然後得入初禪則易。」
- ^ 《五門禪經要用法》:「坐禪之要法有五門:一者安般、二不淨、三慈心、四觀緣、五念佛。」
- ^ 智顗《釋禪波羅蜜多法門次第》卷3:「二明內善者,即是五門禪。一阿那波那門。二不淨觀門。三慈心門。四因緣門。五念佛三昧門。此五法門通攝一切諸禪,發諸無漏故,名為內善。」
- ^ 智顗《釋禪波羅蜜多法門次第》卷3:「此而言之,但說五門,則攝一切內善,具足數人所明。初賢五停心觀發,與此有相開處。」
- ^ 《四教義》卷4:「問曰:此處何故,不說念佛三昧為五種耶?答曰:開因緣觀,生界方便代也。界方便與小乘念諸佛相同,亦破境界逼迫障也。有人言:若作五度門,無念佛名。若作六度門,即明念佛度,治等分障道也。」
- ^ 智顗《釋禪波羅蜜多法門次第》卷3:「數息門,即是世間凡夫禪。次不淨門。即是出世間禪。諸聲聞人所行。次慈心門。即是凡聖二人。為大福德修慈。入四無量心。次因緣門者。即是辟支佛人之所行。次念佛門,功德廣大,即是諸菩薩之所行。」
- ^ 智顗《四教義》卷4:「一明初賢:五停心觀者,一阿那般那觀,二不淨觀,三慈心觀,四因緣觀,五界方便觀。此五通言停心者,停以停止為義,亦名五度門觀。若人歸依三寶受佛戒法,名佛四眾弟子。若聞生滅四諦之教,因此發聲聞心。欲觀四諦,離生死苦,求涅槃樂。但此以五種煩惱,散動不定,如風中燈,當修五種觀法。五種觀法者,一數息觀,二不淨觀,三慈心觀,四因緣觀,五界方便觀。」
- ^ 蕅益智旭《教觀綱宗》:「五停心者:一多貪眾生不淨觀。二多瞋眾生慈悲觀。三多散眾生數息觀。四愚癡眾生因緣觀。五多障眾生念佛觀。以此五法為方便,調停其心,令堪修念處,故名停心也。」
- ^ 《淨土資糧全集》卷3:「五停心:多貪不淨觀。多嗔慈悲觀。多散數息觀。愚癡因緣觀。多障念佛觀。」
- ^ 《印光大師文鈔》正編四:「如不能諦了我空.當依如來所示五停心觀.而為對治。(五停心者、以此五法、調停其心、令心安住、不隨境轉也、)所謂多貪眾生不淨觀,多瞋眾生慈悲觀,多散眾生數息觀,愚癡眾生因緣觀,多障眾生念佛觀。」
- ^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1〈與諦閒法師書〉:「只此一法,具攝五停心觀;若能隨息念佛,即攝數息、念佛二觀。而攝心念佛,染心漸可斷絕,瞋恚必不熾盛。昏散一去,智慧現前,而愚癡可破矣。」
- ^ 《釋淨土群疑論》卷3 :「四功德勝者。前小乘行但作四念處觀。不能滅無量罪。今念佛一聲能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功德無量如經具說。故一念念佛功德。勝彼十萬億歲如救頭燃作五停心觀四念處觀也。」(CBETA, T47, no. 1960, p. 50, a15-19)
- ^ 陳英善. 天臺五停心觀之探討. 中華佛學學報. 2006, 19 [2017-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 ^ 《阿含字典》(35):等分起. [2017-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9).
- ^ 《坐禪三昧經》:「是故行者當專心令意不散,既得見佛,請質所疑,是名念佛三昧。除滅等分,及餘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