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一世 (希腊)
亚历山大(希腊语:Αλέξανδρος,罗马化:Aléxandros;1893年8月1日—1920年10月25日[注 1]),希腊国王,1917年6月11日即位,1920年10月25日驾崩,时年27岁。
亚历山大 Αλέξανδρος | |
---|---|
希腊人之王 | |
统治 | 1917年6月11日–1920年10月25日[注 1](3年136天) |
前任 | 康斯坦丁一世 |
继任 | 康斯坦丁一世 |
出生 | 希腊王国塔托伊宫 | 1893年8月1日
逝世 | 1920年10月25日 希腊王国雅典 | (27岁)
安葬 | 1920年10月29日 塔托伊宫王室墓园 |
配偶 | 阿斯帕西娅·马诺斯 |
子嗣 | 南斯拉夫王后亚历山德拉 |
王朝 | 格吕克斯堡王朝 |
父亲 | 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 |
母亲 | 普鲁士的索菲亚 |
亚历山大生于雅典市郊塔托伊宫,为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次子。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协约国列强及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党人胁迫下,康斯坦丁一世及其长子乔治王储流亡海外,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亚历山大并无从政经验,韦尼泽洛斯党人借此剥夺其实权,将其软禁宫中。这一时期首相韦尼泽洛斯为希腊实际领导人,获得协约国支持,亚历山大虽身为傀儡君王,仍旧尽力支持母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及保加利亚的战事。亚历山大在位期间,希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及1919至1922年希土战争初期获取军事胜利,领土大规模扩张。
1919年亚历山大与庶民阿斯帕西娅·马诺斯成婚,引发王室丑闻,夫妻被迫离开希腊数月。重返希腊后亚历山大遭一巴巴利猕猴咬伤,诱发败血症,不治而驾崩。国王早逝引发王位继承问题,并导致了韦尼泽洛斯政权的垮台。1920年大选及公投之后康斯坦丁一世重获王位。
早年生活
编辑亚历山大1893年8月1日(儒略历7月20日)生于塔托伊宫,为希腊格吕克斯堡王朝王储康斯坦丁与普鲁士公主索菲次子。康斯坦丁为希腊国王乔治一世与俄罗斯女大公奥尔嘉·康斯坦丁诺芙娜长子及王位继承人,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之孙,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及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堂弟。索菲为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三世与维多利亚长公主之女,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之妹,追溯其祖母维多利亚女王血统亦为乔治五世堂妹[1][2]。
亚历山大童年在雅典王宫及雅典市郊塔托伊宫度过。父母带他多次出国旅行,时常造访外祖母所居的腓特烈霍夫宫(外祖母维多利亚对亚历山大颇为溺爱)[3]。
亚历山大与其妹妹埃列娜公主非常亲近,但与其兄长乔治则较为疏远,二人鲜有共同之处[4]。乔治为人严肃且缜密,亚历山大则为人顽皮且外向,曾抽吸墨水纸制香烟,火烧王宫娱乐室,还有一次导致他与弟弟保罗所乘童车失控,童车滚下山坡,保罗摔出六尺,落入荆棘之中[3]。
军事生涯
编辑亚历山大为康斯坦丁次子,继承顺位为第三,位于其父及其长兄乔治之后。亚历山大家庭对他的教育进行了精心计划,教育花费亦不菲。乔治在德国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军事教育[5],亚历山大的教育则限于希腊国内进行。他步数名舅舅后尘,就读于著名的希腊军事学院,成绩一般,其操纵机械能力却是颇为闻名[4]。亚历山大爱好车辆与发动机,亦为希腊最早拥有汽车者之一[6]。
亚历山大参加了1912年至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战绩卓越[4]。作为青年军官,他与兄长乔治共同驻扎于其父康斯坦丁的战地参谋部,并与父亲协同指挥色萨利陆军于1912年夺取塞萨洛尼基[7]。在位国王乔治一世后于塞萨洛尼基遇刺身亡,亚历山大之父继承王位,为康斯坦丁一世[8]。
阿斯帕西娅·马诺斯
编辑1915年亚历山大于雅典参加法院执行官西奥多·伊普西兰蒂斯举办的宴会,重逢同年伙伴阿斯帕西娅·马诺斯。阿斯帕西娅此时刚自法国和瑞士求学归来,友人均称其貌美[9]。阿斯帕西娅父亲为康斯坦丁御马官彼得罗斯·马诺斯上校[10],母亲为玛丽亚·阿吉罗普洛斯。时年21岁的亚历山大随即坠入爱河[9],执意同她交往,甚至还追随阿斯帕西娅前往她当年的度假地斯佩察岛,但阿斯帕西娅起初并未动摇。亚历山大相貌英俊,亦为人风流,有大众情人之称[9]。他最终成功赢得阿斯帕西娅芳心,两人秘密订婚。即便如此,对于康斯坦丁国王、索菲王后及当时的欧洲社会来说,王室成员与一社会地位不称者成婚是难以让人接受的[11]。
第一次世界大战
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康斯坦丁一世名义上保持中立,事实上却公开倾向德国(与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同属同盟国,对立阵营为俄罗斯、法国及英国三国协约)。康斯坦丁为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妹夫,在普鲁士接收军事教育的经历亦使他偏爱德国。希腊首相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则偏向协约国,希望由此扩张希腊领土,夺取奥斯曼帝国及巴尔干半岛希腊族裔所居领土,与国王的亲德立场产生冲突。在协约国(尤其是法国)支持之下,1916年韦尼泽洛斯建立对立政府,与国王政府相抗衡[12]。
协约国军队占领了部分希腊领土,但康斯坦丁仍旧拒绝改变立场,导致协约国列强与韦尼泽洛斯党人愈发不满。1916年7月,塔托伊宫遭人纵火,王室成员幸免于难。亚历山大本人并未受伤,索菲王后则将爱卡特琳妮自火场救出并穿越超两公里的树林。王宫人员及消防人员共有十六人死于火灾[13]。
1917年6月10日,协约国驻扎希腊高级专员夏尔·若纳尔要求康斯坦丁交出权力[14],以出兵登陆比雷埃夫斯相要挟。国王最终退让,自愿流亡海外,但并未正式宣布退位。协约国列强执意罢黜康斯坦丁,但亦无意使希腊转行共和制,由此计划扶植一名王室成员继承王位。乔治王储为王位自然继承人,但列强认为他亦过于亲德[15],由此转而希望康斯坦丁之弟(亚历山大之舅)乔治亲王接受王位[16],乔治曾于1901年至1905年任克里特高级专员,经历糟糕,由此对公职丧失兴趣,且无心背叛兄长,由此拒绝了王位[17]。最终康斯坦丁次子亚历山大王子被选为新王[15]。
在位期间
编辑即位
编辑协约国诸国并非一致支持罢黜康斯坦丁。法国和英国默许了若纳尔的举措,俄国临时政府则颇为不满,向巴黎提出官方抗议[18],称亚历山大不当获得王位,仅当获取摄政头衔,由此保障康斯坦丁及乔治王储的王权。俄方抗议未果,亚历山大继承希腊王位[19]。
1917年6月11日下午,亚历山大于雅典王宫宣誓效忠希腊宪法。除主持仪式的雅典总主教塞奥克里托斯一世之外,仅前任国王康斯坦丁一世、乔治王储和国王政府首相亚历山德罗斯·泽米斯参加了宣誓仪式[20],国王即位并无任何庆祝活动[15]。23岁的亚历山大宣誓时声音哽咽,眼中含泪[20],自知协约国和韦尼泽洛斯党人才拥有实权,父亲和兄长亦未放弃王位。康斯坦丁称亚历山大当自视为摄政而非真正的国君[15]。
仪式后当晚王室决定离开雅典王宫前往塔托伊,但拒绝接受国王流亡的市民群众集结于王宫外,阻止康斯坦丁及其家庭离开。6月12日,康斯坦丁一家假装自一门离宫,实自另一门离宫,成功逃往塔托伊[21]。抵达塔托伊后,康斯坦丁再次强调亚历山大仅为托管君主[22]。这是亚历山大同其家属所见的最后一面[6]。次日康斯坦丁、索菲及除亚历山大外的王室子女抵达小港奥罗波斯,然后流亡海外[23]。
傀儡君主
编辑父母兄妹流亡后,亚历山大境况愈发孤立。韦尼泽洛斯党人仍旧对王室无好感,协约国人士亦开始劝说国王叔伯姑姨(尼古拉奥斯亲王尤甚)离开希腊。最终他们均选择跟随康斯坦丁流亡海外[24]。王宫人员逐渐为先君政敌取代,亚历山大盟友遭到监禁或驱离。王室画像自公众建筑撤下,亚历山大政府新成员公开称他为“叛徒之子”[25]。
1917年6月26日,亚历山大被迫任命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为政府首脑。康斯坦丁流亡时协约国做出承诺,称时任首相泽米斯将可留任,但在韦尼泽洛斯返回雅典时,泽米斯仍旧被迫交权[6]。亚历山大立即与新首相发生冲突,韦尼泽洛斯则反而威胁罢黜国王,以亚历山大之弟保罗(时未成年)之名设立摄政委员会。协约国此时介入,要求韦尼泽洛斯退让,亚历山大由此得以保有王位[26]。国王成日处于首相支持者监视之下,迅速成为王宫囚徒,发号施令均遭无视[25]。
亚历山大无从政经验,但仍旧决心攻克难关,代其父亲履行君王职责[25]。他对政府所作所为兴趣索然,通常未读公文即予以批准[27]。国王公共职责有限,仅限于造访马其顿前线鼓舞希腊及协约国军队士气。韦尼泽洛斯回归后雅典政府同同盟国开战,希腊军队于北方同保加利亚交锋[28]。
希腊领土扩张
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希腊已扩张至其1914年国境之外,1919年的《纳伊条约》及1920年的《色佛尔条约》则承认了希腊对新领土的主权。色雷斯(前属保加利亚及土耳其)大部及爱琴海诸岛(包括应布罗斯岛及特内多斯岛)均归希腊,位于伊奥尼亚的士麦拿则成为希腊的国际联盟托管地[29]。亚历山大的王国领土面积增长了近三分之一。韦尼泽洛斯参加于巴黎举行的和会,同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进行谈判。1920年8月韦尼泽洛斯返回希腊,亚历山大授其桂冠以表彰其对泛希腊主义事业做出的贡献[30]。
希腊虽在巴黎和会中已经获得大量领土,其人民仍旧希望达成“伟大理想”,夺取君士坦丁堡及奥斯曼帝国属小亚细亚。希腊以此为由对安那托利亚发动入侵,计划夺取安卡拉,击溃由穆斯塔法·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抵抗运动[31],1919年至1922年希土战争就此打响。亚历山大在位时期希腊屡战屡胜,但凯末尔革命军最终于1922年取得胜利[注 2]。
婚姻
编辑争议
编辑1917年6月12日,在即位一日之后,亚历山大向其父承认了自己同阿斯帕西娅·马诺斯的关系,并请求父亲准许二人成婚。康斯坦丁不愿其子同庶民成婚,要求亚历山大等到战争结束后再考虑订婚,亚历山大表示同意[33]。此后数月亚历山大日益思念家人,但他寄出的信件均遭政府拦截[6]。这段时间内阿斯帕西娅是亚历山大唯一的慰藉,由此亚历山大决定无视父亲要求,立即同阿斯帕西娅成婚[34]。
统治希腊的格吕克斯堡王朝源自德国和丹麦。韦尼泽洛斯党人认为康斯坦丁和索菲过于亲德,但即便国王与一希腊人通婚将使王室愈加希腊化,韦党人仍旧反对这一婚事。韦党人认为亚历山大可借此经马诺斯上校同流亡王室建立联络,且亦不认为国王当同庶民通婚,康斯坦丁的支持者亦赞同这一观点[35]。韦尼泽洛斯与彼得罗斯·马诺斯关系友好[9],但仍旧警告国王这一婚事将引发希腊民众不满[34][注 3]。
1918年3月康诺特和斯特拉森公爵阿瑟王子造访雅典,授亚历山大巴斯勋章。亚历山大担心英方将提出许配玛丽公主以巩固英希关系。阿瑟来访后提出希望会见阿斯帕西娅,对她进行了赞许(阿瑟称倘若他本人尚年轻,将亲自向阿斯帕西娅求婚),由此打消了亚历山大的顾虑[34]。希腊外诸国(英国大使尤甚)普遍赞许这桩婚事[11]。英方担心倘若婚事不成,亚历山大将退位以同阿斯帕西娅成婚,希腊将转为共和制,政局将陷入不稳,法国影响力将会增加,对英国不利[35]。
亚历山大父母不赞同这桩婚事。索菲不希望其子与庶民通婚,康斯坦丁则希望推迟婚事,但若亚历山大足够耐心,康斯坦丁本人愿意担当伴郎[34]。1918年年底,亚历山大造访巴黎,其家庭希望借国王出国机会与其建立联系。索菲王后向亚历山大所在巴黎酒店打电话,但一希腊官员接听了电话,称“国王陛下很抱歉,此时无法接听[10]。”亚历山大全然不知母亲打来了电话[10]。
公众丑闻
编辑在阿斯帕西娅内兄弟克里斯托·扎洛科斯塔斯帮助下,经历三次失败尝试,亚历山大和阿斯帕西娅最终在王室牧师修道院院长扎卡里斯塔斯见证下,于1919年11月17日成功秘密成婚[11]。修道院院长理当保密,但仍旧向雅典总主教梅莱蒂乌斯·梅塔克萨基斯告知了这一婚事[38]。根据希腊宪法,王室成员成婚需获国君及希腊正教会领袖准许[39]。亚历山大与阿斯帕西娅成婚,未获总主教准许,由此引发重大丑闻[28]。
韦尼泽洛斯不支持这桩婚事,但仍旧允许阿斯帕西娅及其母亲入住王宫,前提是婚事必须保密[11]。然而消息仍旧泄露了,阿斯帕西娅由此被迫离开希腊以逃避民众羞辱,首先前往罗马,然后抵达巴黎。六个月后政府准许亚历山大前往巴黎与阿斯帕西娅聚首,前提是夫妻两人不得参与公众活动[28]。两人在巴黎蜜月期间开车途径枫丹白露,目睹一严重车祸。克加里乌伯爵所乘车辆失控撞树,亚历山大勉强躲开,此后亲自驾车将伤员送往医院[40],阿斯帕西娅(在一战期间接受过医护培训)则对伤员进行了急救。伯爵伤势严重,双腿均截肢,但仍旧不治身亡[41][注 4]
1920年年中,希腊政府准许夫妻二人归国。两人婚姻虽然法律上成立,阿斯帕西娅却未受承认为王后,仅称“马诺斯夫人”[28]。她首先居于姊妹的雅典住宅,后迁往塔托伊[44],并在这段时间内怀上了亚历山大的孩子[28]。
亚历山大造访了西色雷斯的新希腊领土。1920年7月8日,在国王见证下,该地区首要城镇得名为“亚历山德鲁波利斯”(意为“亚历山大市”;希腊方面认为此地前名“泽泽阿加赫”土耳其色彩过重)[45]。9月7日,韦尼泽洛斯借《色佛尔条约》签订及希腊领土扩张之机宣布于11月初举行大选[46]。
死亡
编辑1920年10月2日,亚历山大在塔托伊步行时受伤。塔托伊宫葡萄园管家所养的一只巴巴利猕猴攻击了国王的德国牧羊犬弗利茨[注 5](亦可能是牧羊犬攻击了猕猴)。亚历山大试图将两只动物分开,此时另一只猕猴咬了他的腿和躯干,伤口颇深。仆从赶到现场,驱走了猕猴[47]。亚历山大的伤口得到了清理和包扎,但并未进行烧灼。他认为这一事件并不严重,要求不要对外宣扬[48]。
当夜亚历山大伤口感染,发烧并引发败血症。在场医生考虑截肢,但无人敢于采取这一激进举措并承担相应责任[49]。10月19日,亚历山大已近神志不清,要求见其母亲,但希腊政府拒绝索菲入境(索菲此时流亡瑞士,抗议未果)。最终乔治一世遗孀和亚历山大祖母奥尔嘉王太后获准独自入境,前往雅典探视国王,但在途中遭遇汹涌海势,抵达雅典时亚历山大已经于12小时前死于败血症,驾崩时间为1920年10月25日下午4时后[50]。当日晚间王室其他成员经电报获知了这一消息[注 6]。
两日之后,亚历山大遗体运往雅典都主教座堂,供公众瞻仰直至10月29日葬礼。希腊王室返回希腊请求再次遭拒,王室中仅有奥尔嘉一人参加了葬礼[52]。参加葬礼的外国使节包括塞尔维亚摄政亲王及其姐姐,俄罗斯约安·康斯坦丁诺维奇亲王之妻埃莱娜公主、瑞典王储及其叔内尔彻公爵尤金亲王、英国皇家海军少将乔治·霍普爵士、法国海军少将迪梅尼以及诸国驻雅典外交人员[53]。
教堂仪式结束后亚历山大遗体下葬于塔托伊宫[52]。希腊王室从未承认亚历山大统治为正统。王室墓园中的其他君主均有“希腊人的国王、丹麦亲王”碑铭,亚历山大碑铭则为“亚历山大,希腊人的国王及丹麦亲王之子,1917年6月14日至1920年10月25日以其父之名统治”[52]。亚历山大之妹,罗马尼亚王后埃列娜称亚历山大亦不认为自己统治为正统,这或许亦能解释他为何执意同阿斯帕西娅缔结跨阶层婚姻[34]。
后事
编辑亚历山大之死引发了王位继承问题的争议,希腊人民亦对政权的正统性产生了怀疑。亚历山大所缔结的不平等婚姻[注 7]导致其后代均无权继承王位[注 8]。希腊议会希望将康斯坦丁一世及乔治王储亦排除于继承序列之外,选定另一名王室成员继承王位。1920年10月29日,在希腊政府要求下,希腊驻伯尔尼大使建议亚历山大之弟保罗王子接受王位[56]。然而保罗认为父亲和兄长仍旧在世,二人均未放弃继承权,保罗本人将无法真正成为国王,由此拒绝了这一请求[57]。
希腊王位就此空缺。1920年希腊议会选举中,共和派韦尼泽洛斯党人与前国王康斯坦丁支持者发生公开冲突[58]。1920年11月14日保皇派在大选中获胜,季米特里奥斯·拉利斯当选首相,韦尼泽洛斯(在大选中失去其议会席位)自愿流亡海外。拉利斯请求奥尔加在康斯坦丁回归之前担任摄政王[59]。
1920年希腊全民投票支持康斯坦丁回归,康斯坦丁一世就此复辟。希腊此后在希土战争中败北,军事及平民损失惨重,亚历山大在位时希腊在土耳其本土获取的领土全数丧失。亚历山大在议会选举过程中死亡,推动了韦尼泽洛斯政权的垮台,希腊就此失去协约国支持,间接导致了其扩张野心的破灭[60]。温斯顿·丘吉尔称:“这次猴子咬伤导致了25万人的死亡”[61]。
子嗣
编辑亚历山大与阿斯帕西娅·马诺斯之女亚历山德拉(1921年–1993年)在国王过世五个月后出生。最初希腊政府坚称亚历山大未经父亲或教会允许同阿斯帕西娅成婚,因此婚姻无效,所得子嗣亦为非法。然而在1922年7月,希腊议会通过法令,允许国王追认先前的王室婚事[62]。同年9月[1],在索菲要求之下,康斯坦丁承认亚历山大同阿斯帕西娅婚姻有效,并授予阿斯帕西娅“王妃”头衔[63]。亚历山德拉日后则受认为希腊与丹麦公主,1944年在伦敦同南斯拉夫国王彼得二世成婚,育有一子南斯拉夫王储亚历山大[64]。
祖先
编辑先祖 | ||||||||||||||||||||||||||||||||||||||||||||||||||||||||||||||||||||||||||||||||||||||||||||||||||||||||||||||||||||||||||||||||||||||||||||||||||||||||||||||||||||||||||||||||||||||||||||||||||||||||||||||||||||||||||||||||||||||||||||||||||||||||||||||||||||||||||||||||||||||||||||||||||||||||||||||||||||||||||||||||||||||||||||||||||||||||||||||||||||||||||||||||||||||||||||||||||||||||||||||||||||||||||||||||||||||||||||||||||||||||||||||||||||||||||||||||||||||||||||||||||||||||||||||||||||||||||||||||||
---|---|---|---|---|---|---|---|---|---|---|---|---|---|---|---|---|---|---|---|---|---|---|---|---|---|---|---|---|---|---|---|---|---|---|---|---|---|---|---|---|---|---|---|---|---|---|---|---|---|---|---|---|---|---|---|---|---|---|---|---|---|---|---|---|---|---|---|---|---|---|---|---|---|---|---|---|---|---|---|---|---|---|---|---|---|---|---|---|---|---|---|---|---|---|---|---|---|---|---|---|---|---|---|---|---|---|---|---|---|---|---|---|---|---|---|---|---|---|---|---|---|---|---|---|---|---|---|---|---|---|---|---|---|---|---|---|---|---|---|---|---|---|---|---|---|---|---|---|---|---|---|---|---|---|---|---|---|---|---|---|---|---|---|---|---|---|---|---|---|---|---|---|---|---|---|---|---|---|---|---|---|---|---|---|---|---|---|---|---|---|---|---|---|---|---|---|---|---|---|---|---|---|---|---|---|---|---|---|---|---|---|---|---|---|---|---|---|---|---|---|---|---|---|---|---|---|---|---|---|---|---|---|---|---|---|---|---|---|---|---|---|---|---|---|---|---|---|---|---|---|---|---|---|---|---|---|---|---|---|---|---|---|---|---|---|---|---|---|---|---|---|---|---|---|---|---|---|---|---|---|---|---|---|---|---|---|---|---|---|---|---|---|---|---|---|---|---|---|---|---|---|---|---|---|---|---|---|---|---|---|---|---|---|---|---|---|---|---|---|---|---|---|---|---|---|---|---|---|---|---|---|---|---|---|---|---|---|---|---|---|---|---|---|---|---|---|---|---|---|---|---|---|---|---|---|---|---|---|---|---|---|---|---|---|---|---|---|---|---|---|---|---|---|---|---|---|---|---|---|---|---|---|---|---|---|---|---|---|---|---|---|---|---|---|---|---|---|---|---|---|---|---|---|---|---|---|---|---|---|---|---|---|---|---|---|---|---|---|---|---|---|---|---|---|---|---|---|---|---|---|---|---|---|---|---|---|---|---|---|---|---|---|---|---|---|---|---|---|---|---|---|---|---|---|---|---|---|---|---|---|---|---|---|---|---|---|---|---|---|---|---|---|---|---|---|---|---|---|---|---|---|---|---|---|---|---|---|---|---|---|---|---|---|---|---|---|---|---|---|---|---|---|---|---|---|---|---|---|---|---|---|---|---|---|
|
注释
编辑- ^ 1.0 1.1 本条目使用日期为新式格里历。亚历山大在世期间希腊使用旧式儒略历。
- ^ 1923年《洛桑条约》重新订立希土国界,其结果对土耳其有利[32]。
- ^ 希腊与丹麦的彼得罗斯亲王称韦尼泽洛斯“鼓励这桩婚事,希望借此损害王室声誉,韦尼泽洛斯本人及其政党将从中得利[36]。艾琳·诺埃尔·贝克则向其岳父,英国国会议员约瑟夫·艾伦·贝克称韦尼泽洛斯“本人支持这桩婚事,但真心认为婚事将极为不受欢迎”[37]。
- ^ 阿兰·克加里乌伯爵(1920年5月29日过世,时年38岁),一战期间为法国空军军官[42]。车祸时同行的还有其妻子和两名继子(托奈沙朗特亲王)。伯爵夫人受挫伤但总体安然无恙,其一子则失去了一只手臂[43]。
- ^ 一战期间一英国军官在敌军战壕内发现了此犬,将其赠予亚历山大[28]。
- ^ 尼古拉奥斯亲王当晚得知新闻,但不希望打搅亚历山大父母,次日早晨才告知父母这一消息[51]。
- ^ “不平等婚姻”指代王室成员同“较低”社会地位成员的婚姻,与其他欧洲国家的贵庶通婚相似,但希腊并无此概念[54]。
- ^ 复辟的康斯坦丁直至1922年7月才承认亚历山大独女亚历山德拉为希腊王室成员。然而,由于希腊王位继承在康斯坦丁二世即位前使用萨利克法,亚历山德拉仍无权继承王位[55]。
参考资料
编辑引用
编辑- ^ 1.0 1.1 Montgomery-Massingberd, p. 327.
- ^ Carter, p. xi
- ^ 3.0 3.1 Van der Kiste, p. 62.
- ^ 4.0 4.1 4.2 Sáinz de Medrano, p. 174.
- ^ Van der Kiste, p. 83.
- ^ 6.0 6.1 6.2 6.3 Van der Kiste, p. 113.
- ^ Van der Kiste, p. 72.
- ^ Van der Kiste, pp. 74–75.
- ^ 9.0 9.1 9.2 9.3 Sáinz de Medrano, p. 176.
- ^ 10.0 10.1 10.2 Van der Kiste, p. 117.
- ^ 11.0 11.1 11.2 11.3 Sáinz de Medrano, p. 177.
- ^ Van der Kiste, pp. 89–101.
- ^ Van der Kiste, pp. 96–98.
- ^ Van der Kiste, p. 106.
- ^ 15.0 15.1 15.2 15.3 Van der Kiste, p. 107.
- ^ Bertin, pp. 215, 220.
- ^ Bertin, p. 220.
- ^ Driault and Lhéritier, pp. 305–307.
- ^ Driault and Lhéritier, p. 306.
- ^ 20.0 20.1 Van der Kiste, pp. 107–108.
- ^ Van der Kiste, pp. 108–109.
- ^ Van der Kiste, p. 109.
- ^ Van der Kiste, pp. 110–111.
- ^ Van der Kiste, p. 115.
- ^ 25.0 25.1 25.2 Van der Kiste, p. 112.
- ^ Driault and Lhéritier, p. 312.
- ^ Van der Kiste, p. 114.
-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Van der Kiste, p. 119.
- ^ Driault and Lhéritier, pp. 382–384.
- ^ Driault and Lhéritier, p. 387.
- ^ Driault and Lhéritier, p. 386.
- ^ Driault and Lhéritier, pp. 433–434.
- ^ Van der Kiste, pp. 117–118.
- ^ 34.0 34.1 34.2 34.3 34.4 Van der Kiste, p. 118.
- ^ 35.0 35.1 Llewellyn Smith, p. 136.
- ^ Prince Peter of Greece and Denmark, "Comments by HRH Prince Peter of Greece and Denmark" in: Fleming, Patricia H. (June 1973). "The Politics of Marriage Among Non-Catholic European Royalty". Current Anthropology, vol. 14, no. 3, p. 246.
- ^ Quoted in Llewellyn Smith, p. 357
- ^ Van der Kiste, pp. 118–119.
- ^ Van der Kiste, pp. 120–121.
- ^ "The King in a Motor Accident", The Times, 1920-05-29, p. 13.
- ^ "Narrow Escape While Motoring", The Argus, 1920-05-31, p. 8.
- ^ "Count de Kergariou Dead", The Times, 1920-05-31, p. 13.
- ^ "Greek King in Motor Smash", The Singapore Free Press and Mercantile Advertiser, 1920-07-10, p. 12.
- ^ Sáinz de Medrano, p. 178.
- ^ Kargakos, pp. 325–331
- ^ Llewellyn Smith, p. 135.
- ^ "Monkey Bites King of Greece", The Portsmouth Herald, 1920-10-14, p.1; Van der Kiste, p. 122.
- ^ Van der Kiste, pp. 122–123.
- ^ Van der Kiste, p. 123.
- ^ Van der Kiste, pp. 123–124.
- ^ Van der Kiste, p. 124.
- ^ 52.0 52.1 52.2 Van der Kiste, p. 125.
- ^ "Royal Funeral in Athens", The Times, 1920-11-02, p. 11.
- ^ Van der Kiste, p. 120.
- ^ Sáinz de Medrano, pp. 180, 238, 402.
- ^ Van der Kiste, pp. 125–126.
- ^ Llewellyn Smith, p. 139; Van der Kiste, p. 126.
- ^ Llewellyn Smith, pp. 144–148; Van der Kiste, p. 126.
- ^ Van der Kiste, p. 126.
- ^ Fry, Goldstein and Langhorne, p. 201; Goldstein, p. 49.
- ^ Churchill, p. 409, 引用自Pentzopoulos, p. 39.
- ^ Diesbach, p. 225.
- ^ Van der Kiste, p. 132.
- ^ Montgomery-Massingberd, pp. 327, 536, 544.
- ^ 65.00 65.01 65.02 65.03 65.04 65.05 65.06 65.07 65.08 65.09 65.10 65.11 65.12 65.13 65.14 Maclagan and Louda, pp. 34, 51–53, 187, 275–283.
参考文献
编辑- Bertin, Célia. Marie Bonaparte. Paris: Perrin. 1982. ISBN 2-262-01602-X.
- Carter, Miranda. The Three Emperors.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9. ISBN 978-0-670-91556-9.
- Churchill, Winston S. The World Crisis Volume 5: The Aftermath (1918–1928). London: Butterworth. 1929.
- Diesbach, Ghislain de. Secrets of the Gotha.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Margaret Crosland. London: Chapman & Hall. 1967.
- Driault, Édouard; Lhéritier, Michel. Histoire diplomatique de la Grèce de 1821 à nos jours [Diplomatic History of Greece from 1821 to today] V. Paris: PUF. 1926.
- Fry, Michael Graham; Goldstein, Erik; Langhorne, Richard. Guide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2002. ISBN 0-8264-5250-7.
- Goldstein, Erik. War and Peace Treaties 1816–1991. London: Routledge. 1992. ISBN 0-415-07822-9.
- Kargakos, Sarantos I. Αλεξανδρούπολη: Μια νέα πόλη με παλιά ιστορία [Alexandroupoli: A New City with an Old History]. Athens: Privately printed. 2000. OCLC 47927958.
- Llewellyn-Smith, Michael. Ionian Vision: Greece in Asia Minor 1919–1922. London: Hurst & Co. 1998 [1973]. ISBN 1-85065-413-1.
- Maclagan, Michael; Louda, Jiří. Lines of Succession: Heraldry of the Royal Families of Europe. London: Little, Brown & Co. 1999. ISBN 1-85605-469-1.
- Montgomery-Massingberd, Hugh (ed.). Burke's Royal Families of the World, 1st edition. London: Burke's Peerage. 1977. ISBN 0-85011-023-8.
- Pentzopoulos, Dimitri. The Balkan Exchange of Minorities and its Impact on Greece. London: Hurst & Co. 2002 [1962]. ISBN 1-85065-674-6.
- Sáinz de Medrano, Ricardo Mateos. La Familia de la Reina Sofía, La Dinastía griega, la Casa de Hannover y los reales primos de Europe [The Family of Queen Sophia, the Greek Dynasty, the House of Hanover and the Royal Cousins of Europe]. Madrid: La Esfera de los Libros. 2004. ISBN 84-9734-195-3.
- Van der Kiste, John. Kings of the Hellenes: The Greek Kings, 1863–1974. Dover, New Hampshire and Stroud, Gloucestershire: Sutton Publishing. 1994. ISBN 0-7509-0525-5.
延伸阅读
编辑- Alexandra of Yugoslavia. For a King's Love. London: Oldhams Press. 1956. OCLC 2234245.
- Tourtchine, Jean-Fred. Alexandre I. Le Royaume des Deux-Siciles volume II – Le Royaume de Grèce [The Kingdom of the Two Sicilies Volume II – The Kingdom of Greece]. Les Manuscrits du Cèdre. Dictionnaire historique et généalogique. Paris: Cercle d'Études des Dynasties Royales Européennes. December 1998: 165–167. ISSN 0993-3964.
外部链接
编辑亚历山大一世 (希腊) 奥尔登堡王朝的分支 出生于:1893年8月1日逝世于:1920年10月25日
| ||
---|---|---|
前任者: 康斯坦丁一世 |
希腊人之王 1917年6月11日—1920年10月25日 |
继任者: 康斯坦丁一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