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中
何中中博士,MBE,JP(英语:Dr. Ho Chung-chung,1906年3月28日—1979年9月15日),香港基督教女教育家,1946年至1974年间任香港真光中学校长,她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对该校发展奠下重要基石。在任校长期间,何中中也曾于1968年至1974年担任港府教育委员会委员。
何中中博士 Dr. Ho Chung-chung | |
---|---|
出生 | 英属香港 | 1906年3月28日
逝世 | 1979年9月15日 加拿大温哥华 | (73岁)
职业 | 教育家、校长 |
何中中生于香港,早年先后受教于英华女学校、广州真光女子中学、岭南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是当时少有在海外接受高等教育的华人女性。大学毕业后,她在母校广州真光任教,并在1937年随校迁至香港。二次大战结束后,何中中担任香港真光中学首任校长,掌管校政前后28年。她任内主张学生中英并重,而且特别强调德育的重要性,认为学校不应只注重传授知识,也要协助学生寻找目标;她还规定学生必须穿着天蓝色传统长衫和束短发,使长衫短发成为当时真光女生的标记。
何中中也是虔诚的基督徒,她长年担任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合一堂堂主任的助祭,也出任该会辖下多所教会学校的校董职务。为表扬她终身对教育方面的贡献,何中中曾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且屡获英廷赐封勋衔。
生平
编辑早年生涯
编辑何中中祖籍广东南海,[1]1906年3月28日生于香港,[2]与香港开埠初年的华人牧师何福堂同宗。[3]何中中一家也是虔诚的基督徒,她的父亲何高俊医生(Dr. Ho Ko-tsun)早年就读于香港西医书院,与革命家孙中山同是校友,[4]毕业后长年在湾仔的东约公立医局提供义诊,是该局唯一的主诊医生。[4]他行医前后逾40年,曾获英廷赐予OBE勋衔。[2]何中中另有两名胞妹,分别名叫何育中和何尾中。[5]
何中中在1920年获父亲送到英华女学校读书,但当时重男轻女之风仍重,加上要照顾身体欠佳的祖母,在英华只读了两年多的何中中被迫在1923年1月缀学,此后待在家中自修国学。[4]虽然如此,受父亲行医助人的精神启发,她自少立志成为教师,对社会作出贡献。[4]一直到1928年,已22岁的何中中终获父亲批准投考属于教会学校的广州市真光女子中学,并获取录入读高中。[2]1930年毕业后,何中中考入广州岭南大学,主修教育,于1934年6月获取文学士学位。[2]
大学毕业后,何中中旋于1934年9月返母校广州市真光女子中学任教历史,1935年9月至1936年间兼任教务主任。[2]在1936年,她进一步前赴美国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深造,于1937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6]
教育生涯
编辑香港真光中学
编辑何中中在1937年9月返广州真光重执教鞭,但当时正值中日战争,任教不出一星期,日军即对广州市展开猛烈空袭,全市陷入混乱。[2]何中中遂随校迁到香港湾仔附近的肇辉台继续办学。[7]迁港以后,她在1937年9月至1941年7月出任教务主任,未几,日军在1941年12月挥军香港,爆发香港保卫战,同年12月25日,港督杨慕琦爵士投降,标志着香港沦陷。[2]
香港沦陷后,真光中学与及早自1935年在香港创立的小学部一概停办。[8]至1942年,真光中学于粤北连县的三江圩复校,1943年和1945年再先后迁往曲江县和连县双喜山。[7]这时期的何中中则与家人一直留在香港至1942年9月,及后,她转往广州湾(今湛江市)的私立培才小学任教,由1943年1月至1945年12月间担任教务主任。[2]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及1945年8月香港重光,何中中在1946年1月1日获聘为位于香港坚道的真光女子中学小学部校长,设法重整校业,初时共有学生411名、教师20名,并获1,000港元经费。[4]翌年2月,小学部增设初中,学生人数也增至452人,至1948年,学校向教育司署登记正式名为香港真光中学。[9]另一边厢,广州真光在1945年9月于白鹤洞旧址复课,1947年由马仪英博士接任校长,可是不久以后国共内战和中国大陆政权易帜,马仪英在1949年迁校到香港九龙塘沙福道,创立九龙真光中学,所以在战后初期,香港岛和九龙各有一所真光中学,两者继续互有联系。[7]
为应付战后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何中中在1949年向港府申请拨地扩充中学部,获港府在1950年拨出大坑道一幅土地兴建新校舍。[9]在1951年9月,初中部率先迁入大坑道新校舍,同年又增设高中部。[10]在1953年11月,港府再拨出大坑道相连土地供扩建之用,促成第二小学和幼稚园校舍与中学部扩建部分相继在1956年和1960年建成,并先后邀得港督葛量洪爵士夫人和柏立基爵士主持落成启用仪式。[9]除了上述扩建外,何中中在校长任内还修建了真光堂和喷水池等设施,为庆祝真光创校百周年纪念,何中中在1972年还为学校筹建百龄堂和游泳池。[9]复至1973年,原设于坚道的真光第一小学也一并并入大坑道校址。[9][10]
香港真光创校之初虽为中文中学,但何中中也特别重视学生的英文水平,所以在校内增加英文科的时数,而一般科目在课堂上虽然以广东话授课,但采用的课本均为英文。[4][10]在1972年,何中中为学校增设英文部,各级由初中起每年增设一班,专门以英语授课。[11]有关决定在当时虽然引起一阵争议,但何中中强调中文班别会继续重视英文,英文班也不会减低中文的重要性,确保学生不会“不中不西”。[11]不过,随着学校发展以及港府教育制度的演变,香港真光复于1998年取消中文班,正式改为英文中学。
何中中另一办学理念,是学校除了传授知识外,也应尽力培育学生的品德和身心健康,以及协助学生寻找人生目标,因此,香港真光尤其重视德育。[12]何中中经常勉励学生要有责任感,鼓励学生建立互助友爱的精神,齐心解决问题。在她的安排下,学校还每年举办圣诞节收集寒衣运动和筹募助学金游艺会,前者平均每年从学生收集逾22,000件旧衣物,用以分赠有需要的人士和慈善团体;后者则放手让学生们自行策划,再将游艺会的收益补贴校内清贫学生的学费。[12]何中中还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活动和义务工作,为此,她在任内甚至特别联络心光盲人院等团体,透过照顾残疾人士和长者等有需要的人士,让学生切身处地了解社会和学懂关怀弱势社群。[12]为了更有效地推行校政,何中中每年均与教员为来年的工作订定教学和辅导的目标,此外又支持教师发展专长,以针对学生的需要。[12]
对于六、七十年代青少年的不良风气,何中中曾作不少批评。她强调青少年不应追棒物质功利主义,[12]也大力反对学生追逐潮流和作时尚打扮。[13]为保持真光中学作为女校的淳朴校风,何中中规定学生一律穿着天蓝色的传统长衫校服,长衫长度应及膝下两吋,学生也不准留长发。[13]虽然校内一直有声音希望校方放宽不留长发的规定,但何中中坚不让步,为了以身作则,她平时更以穿长衫、束短发的模样示人,使长衫短发成为真光女生的标记。[13]一直到她卸任校长后多年,校方才于1993年放宽容许学生留长发,但初时只准学生“绑孖辫”。到2004年,校方进一步放宽,容许学生“绑马尾”上学,至此该校的发型规管才与香港主流学校看齐。
其他公职
编辑除担任香港真光中学校长一职以外,何中中自1948年和1949年起分别出任香港真光中学和九龙真光中学校董。[2]在1973年,为纪念真光中学创校百周年,九龙真光中学校董会决议在九龙油麻地筹建真光女书院,何中中也参与其中,并在1973年至1976年间担任真光女书院的创校校董。[14]在任校长后期,她又参与筹建香港真光书院,促使书院在1975年于香港真光书院的坚道旧校址创校。[15]
何中中自1948年起出任英华女学校校董,嗣后又兼任北角卫理小学、公理书院和英华书院校董。[2][16]在大专教育方面,自香港中文大学在1963年创立后,她历任中文大学入学试委员会委员,并在1964年至1971年出任联合书院校董,[17]到1971年和1972年起相继出任新亚书院及崇基学院校董。[16]具丰富教学经验的何中中,早年曾任教师会中文部筹备委员及司库,也是港府升中考试委员会委员,她在1968年获港府委任为香港中文中学毕业会考委员会委员,同年起出任港府教育委员会委员,就中小学政策向港府提供意见。[16]在1973年,她进而出任香港中文中学毕业会考委员会主席一职,至翌年卸任,同时卸下教育委员会职务。[16]
何中中是虔诚的基督徒,与所属的中华基督教会关系深厚。在1956年6月17日,她获该会委任为旗下香港合一堂女执事;[2]在1956年至1957年、及在1959年1月至1963年7月期间,她是香港合一堂堂主任李贞明牧师的助祭,后来复由1957年至1958年、以及由1963年至1976年间,担任继任堂主任翁珏光牧师之助祭。[2]除了香港合一堂的教会事工,何中中还长年担任合一堂幼稚园校董,1960年起兼任合一堂小学校董,1967年起再兼任该校校监,也是中华基督教会湾仔堂小学校董。[16]另一方面,何中中是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学务委员会主席,负责担任辖下荃湾全完学校、大埔墟正而学校、大澳学校、上水堂幼稚园、元朗真光学校和屯门拔臣学校等二十多家中小学的校董。[16]
何中中早年还担任过女青年会会董,1962年至1968年间是香港基督教协进会执行委员,另外也是香港心理卫生会创会会员及世界心理卫生联盟会员。[16]在1959年,何中中获取基督普世合一奖学金(Ecumenical Fellowship),得以暂时放下真光中学的教务,以研究生身份到美国的纽约协和神学院,深造宗教学课程。[2][6]在美留学期间,她在1960年4月获邀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出席白宫儿童及青少年事务会议(White House Conference on Children and Youth),同年学成返港。[2]
为表扬何中中在教育方面的贡献,英廷在1953年6月2日向她颁授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加冕勋章,[2]在1955年的元旦授勋名单中又向她赐予MBE勋衔,她在1961年5月30日再获港府奉委为非官守太平绅士。[2]在1959年10月10日游美期间,何中中获俄亥俄州西方女子学院(Western College for Women)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
晚年生涯
编辑担任香港真光中学校长前后28年的何中中在1974年7月荣休,为表彰她毕生对教育界的贡献,香港大学在1975年3月向她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6]同年5月又获美国康州州立中央学院(Central Connecticut State College,康州州立中央大学前身)邀请成为该校学生会荣誉会员。[16]
卸任校长后的何中中仍相当活跃,她继续担任多所教育机构的校董工作,又不时返回香港真光中学演讲,且热心教会工作。[11]在退休后数年间,她游遍美国、加拿大和澳洲各地,探访海外各地数百名真光旧生。[11]在1975年5月,何中中移居加拿大温哥华,复于1976年卸下了香港的所有工作。晚年的她相当关注当地华侨子女的教育,更一手在1979年2月于列治文市创立真光中文学校,出任校董会主席兼校监。[18]
可是,真光中文学校草创数月后,身患癌病的何中中就在1979年9月15日上午8时15分,病逝于温哥华圣约瑟医院,终年73岁。[19]何中中的安息礼拜在同年9月18日于温哥华协和礼拜堂举行,仪式所得帛金一概赠予当地防癌研究中心;[19]香港方面,中华基督教会和香港真光中学为表哀悼,也在同年9月23日于合一堂举行追思礼拜,各界致悼者众。[18]何中中终身未嫁,她的遗体在1979年10月26日安葬于温哥华市郊的山景坟场(Mountain View Cemetery),[19]她毕生任教于香港真光中学的胞妹何尾中、以及总务主任陈简卿两人身后,也相继在1984年葬于何中中墓旁。[20]
为纪念何中中的贡献,香港真光中学特别为她在校内竖立一座半身雕像,而温哥华真光中文学校的新教学大楼在2002年落成后,也特别将大楼命名为“何中中博士纪念楼”。
主要经历 | |
---|---|
|
荣誉
编辑殊勋
编辑荣誉学位
编辑- 荣誉文学博士:
相关条目
编辑注脚
编辑- ^ 〈何中中〉,《传记文学》第416-421卷,传记文学杂志社,1997年。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Luzzatto, Rola, "HO Chung Chung", Hong Kong Who's Who, 1973.
- ^ Smith, Carl, "A Sense of History",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Branch Vol 26, 1986.
- ^ 4.0 4.1 4.2 4.3 4.4 4.5 "Chung Chung HO", Honorary Degrees Congregation,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75.
- ^ 〈何高俊医生昨晚逝世〉(1953年6月7日)
- ^ 6.0 6.1 "HO, CHUNG CHUNG", The 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New York : Alumni Office, 1970.
- ^ 7.0 7.1 7.2 〈广州真光女子中学的变迁〉,《芳村文史第一辑》,广州:荔湾区政协,造访于2011年3月13日。
- ^ 〈学校历史及办学〉,《香港真光中学小学部》,造访于2011年3月13日。
- ^ 9.0 9.1 9.2 9.3 9.4 "History", The True Light Middle School of Hong Kong, retrieved on 13 March 2011.
- ^ 10.0 10.1 10.2 〈校园历史篇.七十五周年校史影音讲稿〉,《老师手记》,造访于2011年3月13日。
- ^ 11.0 11.1 11.2 11.3 林江仙,〈访问何中中校长的回忆〉,《华侨日报》第六张第一页,1979年9月24日。
- ^ 12.0 12.1 12.2 12.3 12.4 "The Honorary Graduates' Speech Presented by Chung Chung HO", Honorary Degrees Congregation,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75.
- ^ 13.0 13.1 13.2 〈香港真光女中校长何中中,指出女子穿性感服装,导致男子干出性罪行〉,《工商日报》第六页,1970年5月21日。
- ^ 《真光女书院校史》,九龙:真光女书院,2009年。
- ^ 〈学校历史〉,《香港真光书院》,造访于2011年3月13日。
-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岑维休主编,《香港年鉴》,香港:华侨日报,历年(1960年-1979年)。
- ^ 〈联合书院聘请三位新董事:何添、锺士元及何中中〉,《工商日报》第六页,1964年10月23日。
- ^ 18.0 18.1 〈何中中博士病逝〉,《华侨日报》第六张第一页,1979年9月18日。
- ^ 19.0 19.1 19.2 〈何中中女士仙逝〉,《大汉公报》第一页,温哥华,1979年9月17日。
- ^ "ho-hs", Community Services - Mountain View Cemetery, retrieved on 13 March 2011.
- ^ "Supplement to Issue 40366", London Gazette, 31 December 1954, p.26.
参考资料
编辑英文资料
编辑- "Supplement to Issue 40366", London Gazette, 31 December 1954, p. 26.
- "HO, CHUNG CHUNG", The 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New York : Alumni Office, 1970. 网上版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Luzzatto, Rola, "HO Chung Chung", Hong Kong Who's Who, 1973.
- "Chung Chung HO", Honorary Degrees Congregation,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75. 网页一[永久失效链接]、网页二[永久失效链接]
- "The Honorary Graduates' Speech Presented by Chung Chung HO", Honorary Degrees Congregation,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75. 网页
- Smith, Carl, "A Sense of History",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Branch Vol 26, 1986. 网上版本
- "ho-hs", Community Services - Mountain View Cemetery, retrieved on 13 March 2011. 网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istory", The True Light Middle School of Hong Kong, retrieved on 13 March 2011. 网页
中文资料
编辑- 〈何高俊医生昨晚逝世〉,《华侨日报》第二张第二页,1953年6月7日。
- 岑维休主编,《香港年鉴》,香港:华侨日报,历年(1960年-1979年)。
- 〈联合书院聘请三位新董事:何添、锺士元及何中中〉,《工商日报》第六页,1964年10月23日。
- 〈香港真光女中校长何中中,指出女子穿性感服装,导致男子干出性罪行〉,《工商日报》第六页,1970年5月21日。
- 〈何中中女士仙逝〉,《大汉公报》第一页,温哥华,1979年9月17日。网上版本
- 〈何中中博士病逝〉,《华侨日报》第六张第一页,1979年9月18日。
- 林江仙,〈访问何中中校长的回忆〉,《华侨日报》第六张第一页,1979年9月24日。
- 〈何中中〉,《传记文学》第416-421卷,传记文学杂志社,1997年。
- 〈学校历史及办学〉,《香港真光中学小学部》,造访于2011年3月13日。网页
- 〈校园历史篇.七十五周年校史影音讲稿〉,《老师手记》,造访于2011年3月13日。网页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01-05
- 〈广州真光女子中学的变迁〉,《芳村文史第一辑》,广州:荔湾区政协,造访于2011年3月13日。网页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11-27
- 《真光女书院校史》,九龙:真光女书院,2009年。
- 〈学校历史〉,《香港真光书院》,造访于2011年3月13日。网页
延伸阅读
编辑- 何中中,《何中中文集》,香港:香港真光中学,2005年。
- 梁文仪等编,《留芳颂》,香港:香港真光中学,2005年。
外部链接
编辑- 香港真光中学
- 真光中文学校
- 香港大学赞词[永久失效链接],1975年3月
- 何中中校长墓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01-05
- 陶杰,〈湖水蓝畔访旧校[永久失效链接]〉,《坐看云起时》,2008年9月25日。
学术机关职务 | ||
---|---|---|
前任: 曹何玉瑛 香港真光小学校长 (1935年-1941年) |
香港真光中学校长 1946年-1974年 |
继任: 黄秀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