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行星地球及其上的所有生命,包括人類文明
(重定向自全世界

世界(英语:world)一词在现代社会意为对所有事物的代称。

七大示意图

在大多数的语境中,“世界”的含义更为狭义,经常与地球及其中的所有生命、与整个人类或与国际洲际范围相关联。在这个意义上,世界历史是指整个人类的历史,而世界政治是研究超越国家和大陆的问题的政治科学学科。诸如“世界宗教”、“世界语言”、“世界政府”、“世界大战”、“世界人口”、“世界经济”或及“世界冠军”等术语亦是如此。

词源

 
物质世界的一张图像,由哈勃空间望远镜捕获。

中文源自佛教概念,由“世”(时间)和“界”(空间)组合而成的世界(梵语लोकधातु lokadhātu),即所谓由所有时间空间组成的万事万物。

唐神龙元年(705),《楞严经》具有文字记载。

英语中为“world”,源自古英语“weorold”,指“人间”。

现代翻译源自1912年《哲学字汇》日语哲学字彙日语“se​kai”与“world”、“cosmos”作为对应。

概论

现代意义

“世界”在现代是人类文明所有一切的代称。

  • 狭义来讲,通常指人类现今所生活居住的地球,而更偏重于空间。在许多场合下,也以全球、环球(寰球)、环宇(寰宇)、国际、万国等词作为代称。在古代也常以天地、天下、人间、世间、世上、万物、自然等指代。人类所知的地球世界可以用一张世界地图来描述,分为七大洲四大洋
  • 广义来讲,可等于宇宙,即包含了地球之外的空间。“宇宙”一词来源于古汉语,也意为时空的总和。英语中用拉丁词源的“universe”或希腊词源的“cosmos”代指地球世界和地外宇宙的总和。
  • 人类强调全世界的某一领域或体系时,也可用“世界”冠名,如植物世界、动物世界等。
  • 人类也可预测或设计未来的世界以及想像中的或许不存在的世界,叫做未来世界、虚构世界;当用现代科技手段构造和呈现不存在于现实的世界时,称为虚拟世界虚拟现实

佛教概念

“世界”(梵语lokadhātu)一词是从佛经梵语的汉语翻译中来的,由“世”(时间)和“界”(空间)组合而成。古代译经僧在翻译梵文时使用仿译,用一个汉字去对应梵文里的一个词或词根,然后组合起来。“世界”这个词就是如此。梵文的loka被翻译成“世”或“世间”,而dhātu被翻译成“”。

今日世界

 
红外线世界空拍

对于全球人类来说,20世纪与21世纪在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

此外,全球人口数量也呈现爆炸性的增长:从1820年1月17日的10亿,到1927年3月15日20亿,1960年1月20日到达30亿,1974年6月19日40亿,1988年10月17日50亿,2000年1月25日到达60亿,2011年10月17日到达70亿。在2017年4月24日16时21分(UTC)达到75亿人。[1]在2022年11月15日1时29分达到80亿人。

在21世纪,科学技术仍然呈现出指数性的增长趋势,这既给人类带来了希望,例如医学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恐惧,例如战争中越来越多致命武器的出现。关注的议题则有全球变暖流行性感冒可再生能源等。

客观认识

对世界的客观认识称为世界观,这是认知哲学和生产科学中的重要概念。

参见

参考资料

  1. ^ World Population Clock: 7.5 Billion People (2017) - Worldometers. www.worldometers.info. [2017-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英语). 

延伸阅读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天地总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