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垅族夜祭

(重定向自六重溪夜祭

大武垅族夜祭大武垅语Taai [注 1]Taa [1]),又称为太祖夜祭,为平埔原住民大武垅族每年最重要的岁时祭仪之一,每年农历 9 月 15 日于台湾高雄市甲仙区小林部落、阿里关部落、高雄市六龟区荖浓部落、花莲县富里乡大庄部落等大武垅族部落举行,另台南市白河区六重溪部落提前于农历 9 月 14 日举行、高雄市六龟区六龟部落于农历 10 月 6 日举行滤公祖祭典[2],保存了大武垅族的传统祖灵信仰内涵与仪式,也是各大武垅族部落一年一度的盛事,是平埔原住民重要的祭典。其中六重溪的大武垅族夜祭与佳里北头洋东山吉贝耍隆田隆本复兴宫大内头社等四个西拉雅族夜祭,并称为台南地区之“五大夜祭”。[3]

仪式

编辑

神职人员

编辑
  • 尪姨amuang'ipu):女性乩童(祭师、灵媒),扮演主祭,熟悉祭祀仪礼,担任与神灵沟通的角色。
  • 向头:男性灵媒,太祖与太君会附身于他,以与族人沟通。

建立公廨

编辑

大武垅头社系统的公廨Kuba)目前作为祭祀场所,内有向神座(Kogitanta Agisen,包含向柱(Kayu)与向笱(Agicin)),是太祖的所在;另有早期从私家请至公廨的祀壶,是老君休憩的处所。

立向竹

编辑
 
小林村夜祭当日下午进行立向竹仪式。

夜祭当天清晨砍采尾端向东边的长竹搬回祭场,尾端保留细竹与竹叶,再绑上一束茅草,而竹身绑着七个等距的茅草束,由村民于指定地点挖洞,合力立起亲手上山砍伐的向竹(Malubiw),立向竹结束后引燃竹炮,仪式揭开序幕。

祭祀太祖

编辑
 
小林村夜祭当日于公廨前摆放祭品。

由族人准备 mai(米买)、麻薯、鸡酒、汤圆、槟榔、金纸、香枝、竹杯香烟、猪肉等到公廨内献祭。

献祭时由耆老吟唱古老的牵曲,唱《班压》(Panga,或称《祭品之歌》、《喔伊嘿》)、《搭母勒》(Taboro),向太祖禀报献祭的祭品。部分歌词如下:

Ho i he, rarom mahanru ho i he, rarom taipanga ho i he.
Ho i he, hahu mahanru ho i he, hahu taipanga ho i he.
Ho i he, hana mahanru ho i he, hana taipanga ho i he.
Ho i he, saviki mahanru ho i he, saviki taipanga ho i he.
Ho i he, iruku mahanru ho i he, tuku taipanga ho i he.
Ho i he, agagang mahanru ho i he, agagang taipanga ho i he.
Ho i he, tamaku mahanru ho i he, tamaku taipanga ho i he.
Ho i he, babuy mahanru ho i he, babuy taipanga ho i he.
Ho i he, takuka mahanru ho i he, takuka taipanga ho i he.
Ho i he, mapuli mahanru ho i he, mapuli taipanga ho i he.
Ho i he, tao mahanru ho i he, tao taipanga ho i he.

祭歌

编辑

当前大武垅族各部落于夜祭吟唱的祭歌,与西拉雅族头社部分祭歌雷同,然而它们原本都源自于玉井盆地大武垅族的歌谣,接着随着大武垅族人过去数百年的迁徙,扩散到台南六重溪、高雄山区及花东纵谷等各地的大武垅族居住地,最后再辗转流传到西拉雅族部落。

根据学者林清财〈歌谣记忆:西拉雅人的歌摇手抄本〉一文[5]

“西拉雅歌谣手抄本证实了保有歌谣抄本的聚落,似乎指向单一的歌谣传承来源,这些歌谣原属玉井盆地大武垄社群的歌谣,约在二百年以前部分族人移住六重溪而传承下来。部分族人辗转经楠梓仙溪、荖浓溪一带,约 180 年前后来到大庄,将这些歌继续流传下来。 而 100 年前,部分歌谣的又随婚姻关系流传至加呐埔,及日治时期,这些歌谣往西流传至新港社群、四大社系的头社等地,并进而传播到吉贝耍、番仔田。最后,再经由吉贝耍人于民国八十八年将 这些歌谣传播到北头洋,以致形成西拉雅歌谣流布台湾南部、东部地区的现状。”

另根据林清财与人类学家潘英海教授的田野调查[6],约在 1922 年左右,台南大内头社当地的太祖曾协助居民杨旺打赢官司,为了还愿,杨旺因妻子毛来枝(高雄荖浓大武垅族尪姨)的关系,至高雄荖浓学了当地的“番仔舞”,并回到头社教授给村民,以汉字拼音记录下来,头社才有现在的牵戏。

1915 年高雄爆发噍吧哖事件,部分荖浓大武垅族人走避至六重溪,祭歌也再次流传至六重溪部落[7]

各地大武垅族夜祭

编辑
大武垅小林平埔夜祭
 
小林村于夜祭进行牵戯。
位置高雄市
官方名称大武垅小林平埔夜祭
类型登录等级:民俗
登录种类:仪式、祭典、节庆
评定时间2012年12月26日
详细登录资料

小林村

编辑

甲仙小林部落居民大多属大武垅族,守护神称为番太祖,又称“太祖”或“Kuba 祖”。早期大武垅族的生活准则为雨季耕作、旱季狩猎,而规范则透过祭祀仪式来强化,透过仪式以禁止族人不可从事的行为,称之为“禁向”。“禁向”于每年农历3月15日举行,每年一旦到了“禁向”期间,族人就必须遵守许多禁忌,族人必须专心农事、禁止娱乐;而透过祭祀仪式来解除禁忌,则称为“开向(台湾话khui-hiàng)”。“开向”后,可自由从事狩猎、歌舞、婚嫁等行为皆不拘。而阿里关太祖祭祀在农历9月15日举行,即是所谓的“开向”[4]。 小林夜祭一度中断三十多年,直到1996年恢复举办,然而因传统牵曲曲调已消失,而自台南西拉雅族学习原本就流传自高雄大武垅族的曲调[8]

2009年莫拉克风灾重创小林村,第9到19邻区域完全毁灭,造成居民重大伤亡,而原本村民祭祀地点“公廨”也被土石掩埋。原本小林部落族人因为人数不足,加上灾后小林部落幸存者哀伤气氛笼罩部落,原本不愿再举行夜祭,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的危机,但是在许多外界关心者加油打气下,最后仍如期举办[9]八八风灾后,连续两年都在临时搭建的公廨举行,2011年小林夜祭首度移至甲仙区五里埔小林部落永久屋基地的五里埔平埔文化园区进行完整仪式,原本在八八风灾中损毁的“公廨”整建完毕,在祭祀同一天启用。[10]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并且特别寻求专家学者提供日治时期牵曲资料,让小林古调原音重现,并且在五里埔永久屋基地成立五里埔平埔文化园区,供世人追思。莫拉克风灾后,以保存小林平埔文化为重建基础,其中夜祭即是凝聚维系村民情感并支撑小林部落居民灾后重生的重要力量。

大武垅阿里关太祖祭典
 
阿里关夜祭。
位置高雄市
官方名称大武垅阿里关太祖祭典
类型登录等级:民俗
登录种类:仪式、祭典、节庆
评定时间2012年1月5日
详细登录资料

阿里关

编辑

2012年1月5日,行政院文化部依照高雄市政府之提报,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第59条及“传统艺术民俗及有关文物登录指定及废止审查办法”第2条规定,将大武垅阿里关太祖祭典公告登录为高雄市民俗及有关文物。[11][12]

六龟

编辑

有别于其他大武垅族部落,六龟于每年农历 10 月 6 日于公廨举行滤公祖祭典,广邀族人与居民前来祭拜,并于公廨前广场举行牵戏。[2]

注释

编辑
  1. ^ 根据林清财(2011),浅井惠伦录音所记的“头社”应指大武垅族“头社群”的歌,而非指“大内头社”(当今认同为西拉雅族)。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林, 清财. 淺井惠倫的南台灣錄音. 台南: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2012-11-30: 66, 68–69, 73. 
  2. ^ 2.0 2.1 六龜平埔夜祭. 高雄市六龟区公所. [2024-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2). 
  3. ^ 杨金城. 麻豆三元宮也拜阿立祖! 中斷69年西拉雅夜祭5/7復辦. 自由时报. 2019年5月2日 [2019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21日). 
  4. ^ 4.0 4.1 種回小林村的記憶 : 大武壠民族植物暨部落傳承400年人文誌. 高雄市: 高雄市杉林区日光小林社区发展协会. 2017年11月. ISBN 978-986-95852-0-0. 
  5. ^ 林, 清财. 歌謠記憶:西拉雅人的歌搖手抄本. 2000. 
  6. ^ 连, 主一. 臺南西拉雅族祭儀音樂研究:以四大社現存夜祭為中心之探討. 2016: 144, 154. 
  7. ^ 连, 主一. 臺南西拉雅族祭儀音樂研究:以四大社現存夜祭為中心之探討. 2016: 154–155. 
  8. ^ 记者苏福男/甲仙报导. 小林夜祭 陳菊五里埔敬拜太祖. 自由电子报. 2012-10-28 [201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1) (中文(台湾)). 
  9. ^ 八八災民/傳統不「埋」沒! 小林夜祭如期舉行. Nownews今日新闻网. 2009-08-23 [201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8) (中文(台湾)). 
  10. ^ 小林夜祭 吸老外. 苹果日报. 2011-10-10 [201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台湾)). 
  11. ^ 十全腔. 行政院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0) (中文(台湾)). 
  12. ^ 十全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另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