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共和国 (1902年—1959年)
古巴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Cuba),今古巴共产党政府贬称为“新殖民共和国”(República Neocolonial)[1],是1902年至1959年期间统治古巴的共和国;[2][3][4]起于古巴从西班牙帝国独立及1902年驻古巴美国军政府瓦解,止于1959年古巴革命。此期间古巴经历各种政府变革及美国军事占领,同时美国更对古巴政治产生巨大影响,在通过《普拉特修正案》后更使得古巴处于美国的保护国。[5]
古巴共和国 República de Cuba | |||||||||||||
---|---|---|---|---|---|---|---|---|---|---|---|---|---|
1902年—1906年 1909年—1959年 | |||||||||||||
格言:“自由古巴万岁” | |||||||||||||
国歌:《巴亚莫之歌》 | |||||||||||||
地位 | 主权国家 | ||||||||||||
首都 暨最大城市 | 哈瓦那 | ||||||||||||
官方语言 | 古巴西班牙语 | ||||||||||||
宗教 | 罗马天主教 | ||||||||||||
政府 | 1902年至1940年: 单一制总统制共和国 1940年至1952年: 单一制半总统制共和国 1952年至1959年: 军事独裁 | ||||||||||||
总统 | |||||||||||||
• 1902年至1906年(首任) | 托马斯·埃斯特拉达·帕尔马 | ||||||||||||
• 1952年至1959年 | 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 | ||||||||||||
• 1959年(末任) | 卡洛斯·曼努埃尔·皮耶德拉 | ||||||||||||
总理 | |||||||||||||
• 1940年至1942年(首任) | 卡洛斯·萨拉德利卡斯·萨亚斯 | ||||||||||||
• 1959年(末任) | 何塞·米罗·卡尔多纳 | ||||||||||||
立法机构 | 国会 | ||||||||||||
• 上议院 | 参议院 | ||||||||||||
• 下议院 | 众议院 | ||||||||||||
历史 | |||||||||||||
• 《普拉特修正案》 | 1901年3月2日 | ||||||||||||
• 《宪法生效》 | 1902年5月20日 | ||||||||||||
• 《古美关系条约》 | 1903年2月17日 | ||||||||||||
• 美国占领 | 1906年至1909年 | ||||||||||||
• 《古美关系条约》 | 1934年5月29日 | ||||||||||||
• 《1940年宪法》 | 1940年10月10日 | ||||||||||||
1945年10月24日 | |||||||||||||
• 1952年政变 | 1952年3月10日 | ||||||||||||
• 古巴革命 | 1959年1月1日 | ||||||||||||
• 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 1961年4月16日 | ||||||||||||
面积 | |||||||||||||
• 总计 | 109,884平方公里 | ||||||||||||
• 水域率 | 0.94% | ||||||||||||
货币 | 古巴比索 (CUP ) | ||||||||||||
时区 | UTC−5(CST) | ||||||||||||
• 夏令时 | UTC−4(CDT) | ||||||||||||
行驶方位 | 右驾 | ||||||||||||
电话区号 | +53 | ||||||||||||
| |||||||||||||
今属于 | 古巴 |
从西班牙独立到共产革命期间,古巴处于美国的附庸国地位。[6]1902年至1932年间,古巴和美国签订之《普拉特修正案》确立美国干涉古巴的权利,并限制古巴外交自主权。[7]1934年签订之《古美关系条约》表明古巴有义务给予美国经济最惠国待遇,而美国则给予古巴22%美国糖市场保证份额,至1949年上修至49%。[8]古巴革命后,其所颁布之《1940年宪法》持续施行至1976年古巴宪法公投后所颁布的《1979年古巴宪法》为止。
1902年至1933年:早期政府
编辑美西战争后,西班牙王国和美国签署《1898年巴黎条约》 ,条约中要求西班牙王国以2000万美元(相当于今日732,480,000美元)将西属菲律宾群岛卖予美国,同时割让西属波多黎各、和西属关岛予美国。[9]1902年5月20日,随着驻古巴美国军政府统治结束,古巴正式独立为“古巴共和国”。[10]根据《1901年古巴宪法》,美国保留干涉古巴事务、监督古巴财政和外交关系,同时根据《普拉特修正案》,美国租用关塔那摩湾来作为海军基地。
1906年至1909年:古巴临时政府
编辑1906年,在经历一系列政治清洗、政府腐败和选举舞弊之后,首任总统托马斯·埃斯特拉达·帕尔马面临退伍军人的武装革命。[11]此革命与古巴独立战争中非洲裔古巴人皆大举加入革命军,以期望在古巴政府中获得“合法民额”的诉求。1906年8月16日,由于害怕政府捣毁革命计划,前古巴起义军将军皮诺·格拉(Pino Guerra)提前发起革命。为此托马斯·埃斯特拉达·帕尔马逮捕自由派政治人物,其余自由派人士则转入地下活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为避免列强借机干涉古巴,派遣两名特使前往哈瓦那以寻求政府和反对派间的妥协。由于托马斯·埃斯特拉达·帕尔马下台以及内阁总辞,使整个共和国处于无政府状态,使美国为此出兵控制该岛。[12]
1909年至1924年:二次独立
编辑1909年,何塞·米格尔·戈麦斯就任古巴第二任总统,古巴回归自治政府,美国则持续干预古巴事务。1912年,有色人种独立党发起尼格罗起义试图于欧利恩帖省建立单独的黑人共和国,最终政府军成功镇压起义并屠杀非洲裔古巴人。[13]
糖业经济在古巴政治和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至1910年代末,由于世界食糖供应短缺推动古巴的经济繁荣,此举更导致越来越多的农田转作产糖作物。糖价于1920年达到高峰后暴跌使得古巴财政崩盘,同时外国资本家获得比政府更多的权力,该经济危机被称为“百万之舞”(the Dance of the Millions)。[14][15]
1925年至1933年:马查多时代
编辑1924年,格拉多·马查多当选总统选举,执政期间古巴旅游业显著发展,并吸引建美国人投资兴建饭店和餐馆,以容纳大量涌入的游客,然旅游热潮导致古巴博弈业和性产业活动增加。[16]格拉多·马查多最初得到该国大部分选民和主要政党的支持,然而他的声望随着时间日益下降。1928年,格拉多·马查多更推翻只担任一个任期的承诺,举行总统同额选举,以进入六年的总统任期。
1933年至1958年:动乱和新政府
编辑1933年革命
编辑1929年华尔街股灾连带导致糖价暴跌、政治动荡和武装镇压,[17]此也致使学生运动组织大学生目录和地下恐怖组织ABC (古巴)趋向暴力,以反对日益遭唾弃的格拉多·马查多政府。[17]1933年5月美国大使萨姆纳·威尔士抵达古巴并进行外交干涉,当中包括与ABC在内的反对派组织进行“调解”,此举大大瓦解格拉多·马查多政府的统治力,同时以美国军事干预作为威胁来催化政权更迭的进行。[18]
1933年8月,一场反对古巴共产党所支持之格拉多·马查多政府的全国总罢工、[19]糖业工人革命和军队起义爆发,迫使格拉多·马查多流亡国外,1933年8月13日前古巴驻美国公使及古巴革命英雄卡洛斯·曼努埃尔·德·塞斯佩德斯之子卡洛斯·曼纽尔·德·塞斯佩德斯-克萨达获推举取代8月12日至13日间由将军阿尔贝托·赫雷拉·法兰基所担任之古巴代理总统一职。[17]
1933年9月5日,中士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所领导之中士革命成功推翻卡洛斯·曼纽尔·德·塞斯佩德斯·义·克萨达政府,[20]成立古巴临时政府执行委员会。[21]最终委员会由大学生目录所推举为临时总统的拉蒙·格劳·圣马丁接替,至此进入百日政府时期。[21]1934年拉蒙·格劳·圣马丁辞职下台,之后25年中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成为古巴的影子总统,当中他透过任命傀儡总统的间接手段进行统治,[20]导致古巴1933年至1937年陷入“几乎无止尽的社会及政治斗争”时期。[22]
1940年宪法
编辑1940年,古巴通过新宪法,该宪法确立当时为激进进步派思想内容,如劳动权和健康权。[23]同年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当选古巴总统,直至1944年卸任,[24]此举使他成为古巴唯一一位担任国家最高政治职位的非西班牙裔古巴人。[25][26][27]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政府进行许多重大社会改革,同时任命数位共产党人担任公职。[28]尽管总统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建议美国和拉丁美洲国家应组成联军进攻法兰西斯科·佛朗哥所统治的西班牙国以推翻其独裁政权,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古巴革命军并未大量投入战斗。[29]
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遵守1940年宪法规定,而未连任古巴总统,[30]进而使拉蒙·格劳·圣马丁成为1944年古巴总统选举当选者。[24]拉蒙·格劳·圣马丁统治时期古巴脆弱的统治正当性进一步造到侵蚀摧毁,诸如暗杀反对派及破坏国会和最高法院制度等,[31]1948年10月10日拉蒙·格劳·圣马丁的指导生卡洛斯·普里奥·索卡拉斯成为古巴末任直选总统。[24]
1952年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独裁
编辑1952年古巴大选前夕,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发动政变。[32]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重新掌权后获得美国政府财政、军事和后勤上的支持,并冻结《1940年古巴宪法》及废止罢工权在内的大部分政治自由。1952年,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宣布共产主义政党人民社会党为非法组织。[33]经济上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与该国最大产糖作物种植园的富有地主结盟,使该国大部分制糖业改由美国接收,全国70%耕地为外国人所拥有,这导致古巴经济停滞不前,更扩大贫富差距。经统计最终美国占有古巴80%贸易额,[34]截至1959年美国公司更占据古巴40%糖业土地、几乎所有牧场、90%的矿山和80%公用事业。[35]
医疗
编辑虽然古巴拥有拉丁美洲最高的病床人口比,但当中约80%病床集中于哈瓦那市,全国仅一所乡村医院且该院仅有10张病床。[36]1951年,世界银行报告称古巴农村地区80-90%的儿童肠道寄生虫相关疾病,1956年约13%的农村人口有伤寒病史,14%的儿童曾患过肺结核。[37]1959年该国公卫部门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全国约72%的人口患有寄生虫病,而在农村地区该比例高达86.54%,[36]只有11%的农场工人家庭喝饮用牛奶,农村婴儿死亡率为10%,[38]只有25%的农民有能力定期吃肉、蛋和鱼。[39]
经济
编辑该时期古巴拥有拉丁美洲最高的肉类、蔬菜、谷物、汽车、电话和收音机人均消费量,虽然该国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处贫穷状态,使该数据有十分严重的偏差。[40]1958年,以拉丁美洲及世界标准下古巴为相对先进国家。[41]同时古巴受到拉丁美洲最大工会特权的影响,使得古巴同时拥有禁止解雇和机械化等政策,这导致古巴经济被讽刺“以失业者和农民为代价”达成的成就。[42]1933年至1958年间,古巴极大地扩展经济法规,[25][43]导致诸如学生无法于毕业后于劳动力市场成功寻找到工作,进而产生巨大的失业问题。[25]经统计该国长期失业率为25%,[39]8%的地主拥有75%的土地,收入最低20%的人口仅获得国民收入的2%,导致古巴整体长期处于非常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中。[34]虽该国中产阶级对失业和政治迫害的不满,然而在工会支持下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依旧掌权至1958年12月被流放为止。[25][26][32]
旅游业
编辑1915年至1930年间首都哈瓦那接待的游客远胜其他加勒比海地区总和,[44]当中很大程度是基于古巴邻近美国以及美国处于禁酒时期,使得该岛成为美国人规避管制的去处。这使得旅游业一跃成为古巴第三大外汇来源,仅次于糖业和烟草两大主力产业。在禁酒令被废除后,黛绮丽和莫希托等古巴鸡尾酒顿时风靡美国。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禁酒令废止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严重打击了古巴旅游业,直到1950年代才开始显著回升。在此期间美国帮派开始主导古巴的休闲和旅游产业,这也成为臭名昭著的1946年哈瓦那帮派会议上所共识之犯罪分赃。1950年代中期哈瓦那以成为麻醉药物主要市场之一,同时也透过麻醉药物贸易销往美国,然而游客人数仍以每年8%的幅度稳步增长,哈瓦那更因此被称之为“拉丁拉斯维加斯”(the Latin Las Vegas)。[44][45]
参考资料
编辑- ^ Historia de Cuba. [2022-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9).
- ^ De Aragón, Uva. Crónicas de la República de Cuba: 1902–1958. Ediciones Universal. 2009. ISBN 9781593881436 (西班牙语).
- ^ Costa, Octavio Ramón. Imagen y trayectoria del cubano en la historia: La República 1902-1959. Ediciones Universal. 1994. ISBN 9780897296830 (西班牙语).
- ^ Piney Roche, Grace Giselle. La República de Cuba, 1902-1959: las grietas de la política. Elorza, Antonio (编). Centenario de la República de Cuba (1902-2002). Madrid: Editorial Hispano Cubana. 2003. ISBN 84-607-7931-9 (西班牙语).
- ^ Neocolonial Republic. [25 Jul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 ^ Pérez, Louis A. Cuba Under the Platt Amendment, 1902–1934. Pittsburgh, PA: Pitts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1: xvi.
- ^ Pérez, Louis A. Cuba Under the Platt Amendment, 1902–1934. Pittsburgh, PA: Pitts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1: 54.
- ^ Miller, John; Kenedi, Aaron. Inside Cuba: The History,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an Outlaw Nation. New York: Marlowe & Company. 2003: 35–36.
- ^ Treaty of Peac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pain. The Avalon Project. Yale Law School. 10 December 1898 [2022-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8).
- ^ Louis A. Pérez. Cuba Between Empires: 1878–1902.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 1998: xv [19 July 2013]. ISBN 978-0-8229-7197-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8).
- ^ Diaz-Briquets, Sergio; Pérez-López, Jorge F. Corruption in Cuba: Castro and Beyond.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06: 63 [6 September 2009]. ISBN 0-292-713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8).
- ^ Elections and Events 1902-1911. libraries.ucsd.edu.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30).
- ^ Beede, Benjamin (编). The War of 1898, and U.S. interventions, 1898–1934: an encyclopedia. New York: Garland. 1994: 134 [6 September 2009]. ISBN 0-8240-562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8).
- ^ Kevin Grogan, Cuba's Dance of the Millions: Examining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Violent Price Fluctuations in the Sugar Market Between 1919 and 19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asters' Thesis accepted at University of Florida, August 2004.
- ^ Ralph Lee Woodward, Jr., "Dance of the Mill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cyclopedia of Latin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2008).
- ^ Terry K Sanderlin, Ed D. The Last American Rebel in Cuba. AuthorHouse. 24 April 2012: 7 [19 July 2013]. ISBN 978-1-4685-9430-0.
- ^ 17.0 17.1 17.2 Wilber Albert Chaffee; Gary Prevost. Cuba: A Different America. Rowman & Littlefield. 1992: 4 [19 July 2013]. ISBN 978-0-8476-769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8).
- ^ Philip Dur & Christopher Gilcrease, "U.S. Diplomacy and the Downfall of a Cuban Dictator: Machado in 1933"; Journal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 Vol. 34, No. 2, May 2002; DOI: 10.01/S0022216X02006417; JSTO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rgote-Freyre, Frank. Fulgencio Batista 1.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6: 50. ISBN 0-8135-3701-0.
- ^ 20.0 20.1 Jones, Melanie. Jacqueline West , 编. South America, Central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2002. Routledge. 2001: 303 [19 July 2013]. ISBN 978-1-85743-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8).
- ^ 21.0 21.1 Jaime Suchlicki. Cuba: From Columbus to Castro and Beyond. Potomac Books, Inc. 2002: 95 [19 July 2013]. ISBN 978-1-57488-43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8).
- ^ Domínguez, Jorge I. Cuba: Order and Revolu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une 2009: 76. ISBN 9780674034280.
- ^ Domínguez, Jorge I. Cuba: Order and Revolu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une 2009: ?. ISBN 9780674034280.
- ^ 24.0 24.1 24.2 Frank R. Villafana. Expansionism: Its Effects on Cuba's Independence. Transaction Publishers. 31 December 2011: 201 [19 July 2013]. ISBN 978-1-4128-465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8).
- ^ 25.0 25.1 25.2 25.3 Horowitz, Irving Louis (编). Cuban Communism 6. Transition Books. 1998: 662 [1988]. ISBN 9781412820851.
- ^ 26.0 26.1 Bethell, Leslie. Cub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978-0-521-43682-3.
- ^ Sweig, Julia E. Inside the Cuban Revolution: Fidel Castro and the Urban Undergroun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4. ISBN 9780674044197.
- ^ Sweig, Julia E. Inside the Cuban Revolution: Fidel Castro and the Urban Undergroun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 ISBN 9780674044197.
- ^ Batista's Boot. Time. 18 January 1943 [20 April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5 August 2008).
- ^ Domínguez, Jorge I. Cuba: Order and Revolu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une 2009: 101. ISBN 9780674034280.
- ^ Domínguez, Jorge I. Cuba: Order and Revolu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une 2009: 110–11. ISBN 9780674034280.
- ^ 32.0 32.1 Maureen Ihrie; Salvador Oropesa. World Literature in Spanish: An Encyclopedia: An Encyclopedia. ABC-CLIO. 31 October 2011: 262 [19 July 2013]. ISBN 978-0-313-0808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8).
- ^ Sweig, Julia E. Inside the Cuban Revolution: Fidel Castro and the Urban Undergroun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6. ISBN 9780674044197.
- ^ 34.0 34.1 Pineo, Ronn. Cuban Public Healthcare: A Model of Success for Developing Nations. Journal of Developing Societies. 1 March 2019, 35 (1): 16–61. ISSN 0169-796X. doi:10.1177/0169796X19826731 (英语).
- ^ Remarks of Senator John F. Kennedy at Democratic Dinner, Cincinnati, Ohio, October 6, 1960 | JFK Library. www.jfklibrary.org. [2 Jan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2).
- ^ 36.0 36.1 Valdés, Nelson P. Health and Revolution in Cuba. Science & Society. 1971, 35 (3): 311–335 [2022-10-01]. ISSN 0036-8237. JSTOR 4040158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1).
- ^ The Threat of a Good. www3.uakron.edu. [2 Jan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 ^ Keck, C. William; Reed, Gail A. The Curious Case of Cuba.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August 2012, 102 (8): e13–e22. ISSN 0090-0036. PMC 3464859 . PMID 22698011. doi:10.2105/AJPH.2012.300822.
- ^ 39.0 39.1 Lupan, Alexandru. Poverty in Cuba. Researchgate. April 2014.
- ^ Paul H. Lewis. Authoritarian Regimes in Latin America. Oxford, UK: Rowman & Littlefield. 2006: 186 [14 September 2009]. ISBN 0-7425-373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8).
- ^ Smith & Llorens 1998 .
- ^ Baklanoff 1998 .
- ^ Thomas, Hugh. Cuba or the Pursuit of Freedom. 1998: 1173. ISBN 978-0-306-80827-2.
- ^ 44.0 44.1 Figueras, Miguel Alejandro. 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Productive Clusters in the Cuban Economy (PDF). Latin Ame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 22nd Congress. Washington, D.C. September 2001 [August 27, 20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4-08-05).
- ^ History of Cub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ritten and compiled by J.A. Sier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