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住民族人名

(重定向自台灣原住民命名文化

台湾原住民族人名,是指台湾各族群所使用之人名,其现象复杂且多元,除了传统族名文化以外,亦包涵因统治政权更迭关系而取用之外名,尤其在日治时期中华民国时期被迫取用和名汉名。至今台湾户政虽已开放原住民族人可选用传统名作为户籍登记,但户籍登记上汉名仍然大多数,台湾原住民族人名则依旧只于民间普遍传承。

台湾原住民有着复杂且多元的命名文化

传统名

编辑

即族名,户政作原住民族传统姓名。各族群皆有其意涵与仪式,普遍自出生起即赋予新生儿名字,并表示尊重一个生命的开始。其名字不仅是辨别符号,更拥有认同的作用,而于已命名为主的族群认同中,名字虽非核心部分,却已命名背后象征意义,引领台湾原住民族深入核心内部历史、渊源与情感,进而巩固族群力量。台湾原住民族的命名与其族群、山川部落等关系密切,延续著祖先对土地的信仰与智慧所累积的命名法则,背后也涵盖着台湾原住民各族群内在的生命史与价值观

各族族名结构

编辑

主要有氏族名制、亲子连名制、亲子联名混氏族名制、家屋名制度、亲从子名制度等五种制度,又依不同族群的社会型态与历史背景而各有所差异,各族族名之结构都对应其族语语法词序逻辑。台湾原住民族族语属于南岛语系,按词序的规律将个人名放置于首位,并于个人名后方接以各种表示身份的字词。虽然各族族名的呈现上都省略了格位标记与连接词,但唯独达悟族终生以长嗣的个人名自称,故特别保留标记以分别表示与长嗣之间的身份关系,且后方不再添加任何字词。

名制 族别 结构 范例 注解
氏族名制 布农族 个人名 + 氏族名 Yohani Isqaqavut(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
邹族 个人名 + 氏族名 Uyong'e Yatauyungana高一生
邵族 个人名 + 氏族名 Kilash Lhqatafatu(石阿松)
卡那卡那富族 个人名 + 氏族名 Apu'u Ka'aviana(阿布娪‧卡阿斐依亚那)
拉阿鲁哇族 个人名 + 氏族名 Anguu Hlihlala(谢垂耀)
亲子联名氏族名制 阿美族 个人名 + 亲名 + 氏族名 Ado' Kaliting Pacidal阿洛·卡力亭·巴奇辣 有氏族制度之地区,亲名以母亲为主。
赛夏族 个人名 + 亲名 + 氏族名 Tahas Tain Kaybaybaw(打赫史·达印·改摆刨) 亲名以父亲为主。
亲子连名制 阿美族 个人名 + 亲名 Mayaw Ciru陈镛基 非氏族制度之地区,亲名以母亲为主。
撒奇莱雅族 个人名 + 亲名 Tiway Sayion帝瓦伊·撒耘 亲名以母亲为主。
噶玛兰族 个人名 + 亲名 Baqah Siqeyu(潘金荣) 亲名以父亲为主。
泰雅族 个人名 + 亲名 Yungai Hayung温岚 亲名以父亲为主。
赛德克族 个人名 + 亲名 Mona Rudo莫那·鲁道 亲名以父亲为主。
太鲁阁族 个人名 + 亲名 Bokeh Kosang徐诣帆 亲名以父亲为主。
家屋名制 排湾族 个人名 + 家屋名 Giljegiljaw Kungkuan 家屋名以长嗣继承为主。
鲁凯族 个人名 + 家屋名 Sasala Taiban(台邦·撒沙勒) 家屋名以长男继承为主。
卑南族 家屋名 + 个人名 Paelabang Danapan孙大川 家屋名以长女继承为主。
西拉雅族 个人名 + 家屋名 Bavaragh Dagalomain(谢若兰) 家屋名以长女继承为主。
亲从子名制 达悟族 Si + 个人名(未有子女者) Si Maraos(玛拉欧斯) 长嗣出生命名后,全家族即同步更名。“si”是语法人名格位标记,各长辈皆冠上不同标记,以表示与长嗣间的相对身份。而长嗣的曾祖父母一律称做 Si apen kotan,不再随长嗣名。
Si aman + 长嗣名(长嗣之父) Si aman Rapongan夏曼·蓝波安
Si nan + 长嗣名(长嗣之母) Si nan Mavivo(希婻‧玛飞洑)
Si apen + 长嗣名(长嗣之祖父母) Si apen Sorong(谢加仁)

族名复振

编辑

1995年,中华民国政府修正《姓名条例》及《姓名条例施行细则》等“回复传统姓名”之条例,不再强制族人拥有汉名,使族人得以选用族名作为户籍本名。但碍于政府以现代标准汉语作为事实上的官方语言,因而规定须将族名通过中文音译采以汉字作为身份证登记,如同汉名一般遵照“国语辞典或辞源、辞海、康熙等通用字典中所列有之文字”来取字;2000年再开放族人可循“传统姓名之罗马拼音”办法以中文音译+族语罗马字并列登记族名之原文作为身份证登记;2023年11月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决原住民可单独使用族语罗马字作为身份证登记,户政机关不可拒绝。

政府曾为此推出“原住民族回复暨使用传统姓名三年计划”、“原住民族回复暨使用传统姓名单一窗口计划”。不过,部分族人仍认为该计划无助振兴命名文化,认为除了修正原住民身份认定作业流程,以及更多简化回复族名手续以外,应该推动落实族名去汉字,使族语罗马字与汉字一样得以单独存在,并在各年段义务教育纳入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等,以各角度的积极作为,才能真正振兴原住民族的命名文化。

政府开放传统姓名以来原先并不踊跃,但是借由《请问芳名》影展等人文努力[1],台湾原住民族传统姓名已得以呈现许多。从回复族名政策实施至2017年4月,回复族名依旧仅占原住民人口5%左右,但近年族名意识高涨,尤其在学青年或同学,使用族名的族人已经不再罕见。

外文名

编辑

1943年台湾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推动的皇民化运动,其实在那之前,许多原住民族已经开始使用日本名,皇民化运动刚好承接许多原住民族在国家教育体制下,建构一个新国家概念,而也认为自己是日本人。有些族人取以和名,但还是为数不少的人是以日文片假名音译记录使用其传统名。

17世纪间,清朝政府曾对原住民族人普赐汉姓。其中赛夏族被依照氏族名制的命名结构,改以相关意涵的汉姓,如:“豆”、“日”、“樟”等。[2]

1980年代中期,由于解严与政治风气改变,原住民族意识抬头,振兴命名文化并“回复传统姓名”也成为台湾原住民族运动的主轴之一。原运者认为1758年清治的“普赐汉姓”行为之后不过250年,平埔族群已近乎消失,如果原住民族藏起自己真正名字,原住民族将与部分平埔族群状况相同,被同化灭绝。经过多次抗议陈情及法规研拟后,族名受到各界重视。

2018年的资料显示,原住民前十大姓氏为林、陈、黄、张、李、王、高、潘、吴、杨,合计人数为272,392人,占了原住民总人口数的48.43%。

注释

编辑
  1. ^ 《請問芳名》記錄片. [2007-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2. ^ 高清菊(2008)。硕士论文(硕士论文)。新竹,国立新竹教育大学台湾语言与语文教育研究所。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 《请问芳名》纪录片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修正台湾省人民回复原有姓名办法》
  • 《姓名条例》
  • 《姓名条例施行细则》
  • 王雅萍,《坚持远见、整体规划──台湾需要一个细致的原住民族姓名政策》
  • Kaing Lipay,《正名运动、还我姓氏运动史》
  • 《把名字找回来》(换名手册)[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