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迁

历史学家、汉学家(1926—2021)

乔纳森·德莫特·斯彭斯(英语:Jonathan Dermot Spence,1936年8月11日—2021年12月25日)[2],汉名史景迁,生于英国萨里郡英裔美国籍中国历史学家汉学家[5],1993年起担任耶鲁大学历史学斯特灵教席

史景迁
原文名Jonathan D. Spence
出生(1936-08-11)1936年8月11日
 英国英格兰萨里郡[1]
逝世2021年12月25日(2021岁—12—25)(85岁)[2]
 美国康涅狄格州西黑文
公民权 英国
 美国
母校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
耶鲁大学
配偶金安平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中国历史
机构耶鲁大学
博士导师芮玛丽
房兆楹[3]
博士生高家龙英语Sherman Cochran
柯娇燕英语Pamela Kyle Crossley
徐元音
安熙龙英语Robert Oxnam
彭慕兰
卫周安英语Joanna Waley-Cohen等人[4]
陈国栋
周婉窈
吴展良

史景迁一名为中国史学家房兆楹所命,其原义为“景仰司马迁”。

生平 编辑

史景迁193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市郊的萨里郡。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在剑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59年史景迁因获美仑奖学金,以交换学生身份到美国耶鲁大学读硕士学位,师从于史学家费正清的学生芮玛丽。后来芮玛丽推荐史景迁去澳洲房兆楹教授夫妇做博士论文,其博士论文《康熙与曹寅》后获波特论文奖英语John Addison Porter Prize。1965年史景迁获耶鲁大学史学博士学位,[5]毕业后留在耶鲁教书。史景迁是美国历史学会2004年至2005年的主席。他因研究而经常访问中国的大学。

2021年12月25日,史景迁于其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寓所内因帕金森病的并发症去世,享年85岁。[6]

家庭 编辑

妻子金安平为出生于台湾的美籍历史学者。

学术思想 编辑

史景迁研究中国历史半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时间有与中国史学界不同的看法,而且他认为应该修改中小学历史教材,他说:“我在西方中文、中国历史文化的时候,发现中国人编的课本有一个缺陷,就是当他们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40年前我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17、18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5]

成就 编辑

史景迁被公认是16世纪以来的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他在历史塑造现代中国所扮演的角色方面有详尽的写作。他备受好评的《追寻现代中国》 已经成为近代中国史的标准教科书。他最近的著作包括毛泽东传记和《大义觉迷》,探究18世纪历史引人注目的一段经历。

顾思齐称“史景迁以叙事和文笔见长”[7],史景迁的著作,大多能深入浅出,且文笔流畅、叙事性强,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许倬云形容:“给他一本电话簿,他可以从第一页的人名开始编故事,编到最后一个人名。”[8]史景迁是在美国少数能使专业史学著作成为畅销书的作者之一,对于中国历史知识在西方英语世界的传布造成很大影响。

汪荣祖说:“史景迁并不喜欢后学理论,他的书根本没有什么理论,更无艰涩的名词,但他生动的叙事,完全可以迎合史学界随后学而起“叙事再生”(Revival of Narrative)的呼声,使他成为史学叙事再生后的一支生力军”,“他的作品作为历史文章毕竟缺乏分析与论证,也少见他对历史问题提出独特的解释。因而虽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却少扎实的历史知识。”[9]据称钱锺书当年访问耶鲁时私下戏称史景迁为“失败的小说家”。[10]

著作 编辑

  • 《康熙与曹寅: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Ts'ao Yin and the K'ang-hsi Emperor: Bondservant and Master)(1966)
  • 《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To Change China: Western Advisers in China, 1620–1960)(1969)
  • 《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Emperor of China: Self-Portrait of K'ang-Hsi )(1974)
  • 《妇人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The Death of Woman Wang)(1978)
  • 《天安门:中国的知识分子与革命》(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The Chinese and Their Revolution 1895–1980)(1982)
  •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The Memory Palace of Matteo Ricci)(1984)
  • 《胡若望的疑问》(The Question of Hu)(1987)
  • 《追寻现代中国》(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1990)[注 1]
  • 《中国纵横:一个汉学家的学术探索之旅》(Chinese Roundabout: Essays on History and Culture)(1992)
  • 《上帝的中国之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God's Chinese Son: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of Hong Xiuquan)(1996)
  • 《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1998)
  • 《毛泽东》(Mao Zedong)(1999)
  • 皇帝与秀才:皇权游戏中的文人悲剧》/《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Treason by the Book)(2001)
  • 《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2007)

注释 编辑

  1. ^ 该书第一版所述历史上溯晚明下至八九,而中国大陆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中译本时加上了“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 这样一个副标题,并将原书记叙1912年以后近三分之二的内容悉数删除。台湾有该书的全译本,由时报出版公司出版,温洽溢译,许倬云作推荐序。具体可参见《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上海远东出版社;《追寻现代中国》,时报出版社;《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Norton Company。2013年推出增修三版,除了将时序扩写至胡锦涛、温家宝的“胡温体制”外,基于近几年的经济取向,更有幅度地增加金融与经济细节。

参考文献 编辑

  1. ^ Skinner, David (2010). Jonathan Spence Biograph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Retrieved 14 September 2014.
  2. ^ 2.0 2.1 Jonathan D. Spence, Popular China Scholar, Dead at Age 85. [2021-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7). 
  3. ^ Jonathan D. Spence, Ts'ao Yin and the K'ang-Hsi Emperor: Bondservant and Master(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6), p. xv.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CEAS | Events. Eastasianstudies.research.yale.edu. [15 Febr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3). 
  5. ^ 5.0 5.1 5.2 《美国汉学家史景迁:中国近代史课本不该从屈辱讲起》. 张润芝. 凤凰网. [2011年12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2月6日) (简体中文). 
  6. ^ 美國知名中國史學者 史景遷逝世享壽85歲. 自由时报. 2021-12-27 [2021-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7). 
  7. ^ 顾思齐:《本土视野的美国“汉学三杰”》。《南方都市报》,2005年5月25日
  8. ^ 陈希林:〈一本电话簿 史景迁编故事许倬云找史料〉,《中国时报》,2005年12月3日
  9. ^ 汪荣祖:《史景迁论》
  10. ^ 黄绍坚:《“蒙太奇史学”——美国汉学家史景迁和他的史学著作》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