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理学奥林匹克竞赛
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英语:International Geography Olympiad,缩写:iGeo)是一个为来自世界各地的16到19岁学生所举办的竞赛,由各国国内奥林匹克竞赛选出的代表队参加。竞赛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手写题、多媒体测验和野外实地考察(制图和地理分析)。该竞赛计划还包括团队海报展示、文化交流,以及让各国学生互相了解和探索主办城市。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测验参赛选手空间模式和过程的观念,包括边界、中心和环域的概念,对旅游、恐怖份子和难民的认知,对食物、衣服、药品和数位资讯贸易的了解,对人口成长、厄尔尼诺现象、海啸和地震的掌握。本竞赛由国际地理联合会举办,第一届iGeo竞赛在1996年举办,因比赛越来越受欢迎,所以从2012年开始由每两年举办改为每年举办一次。[1]
历史
编辑1994年在布拉格举办的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中,波兰和荷兰提出了为 15 至 19 岁的学生举办国际地理竞赛 (iGeo)或奥林匹亚竞赛的想法。第一届于1996年在荷兰海牙举行,共5国参加。到2008年突尼斯迦太基举行的比赛,参赛国增至24国。到了2010年台湾台北的第八届赛事,参赛国和地区再成长,并由29个成员组成,包含:澳大利亚、白俄罗斯、比利时、巴西、保加利亚、中国、中国香港、克罗地亚、捷克、丹麦、德国、爱沙尼亚、芬兰、匈牙利、日本、拉脱维亚、立陶宛、墨西哥、荷兰、新西兰、尼日利亚、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中华台北(主办地)、突尼斯和英国。
在2012年之前,曾举办过一些区域性的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其中包括在2007 年的台湾新竹、2009 年的日本筑波和 2011 年的墨西哥梅里达举办的亚太地区地理奥林匹克竞赛 (APRGO) 和中欧地区地理奥林匹克竞赛 (CERIGEO)。自2013年起,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与其他奥林匹克竞赛竞赛一样每年举行一次。
由于COVID-19大流行,2020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iGeo被推迟,于次年8月11日至15日在伊斯坦布尔(线上)举行,有46国参加。
目标
编辑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的目标包括:
- 推广地理学。
- 刺激年轻学子彼此的了解。
- 刺激世界各国更高品质的地理教育。
赛制
编辑每支代表队包含最多4名参赛者,2名领队,及若干名观察员。其中参赛者年龄不可超过19岁(以当年7月1日为准),且必须就读于中学校(Secondary School)。而领队必须拥有地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及足够的英文能力,以将题目翻译成该国母语。
比赛分为笔试、田野考察测验及多媒体测验三部分,分别占总分的40%、40%及20%。
参赛者会依其个人成绩排先后次序,约一半参赛者会获得奖牌。金牌、银牌、铜牌的比例约为1:2:3。
英文为比赛的官方语言,故所有参赛者必须以英文作答试题。如参赛者的母语并非英文,他们可使用双语词典以助作答。
比赛题目环绕以下12个议题:
- 气候及气候变化
- 危害及危害管理
- 资源及资源管理
- 环境地理学及可持续发展
- 地貌、景观及土地利用
- 农业地理学及粮食问题
- 人口及人口变化
- 经济地理学及全球化
- 发展地理学及空间不平等
- 城市地理学、市区更新及都市规划
- 旅游业及旅游管理
- 文化地理学及区域认同
成员
编辑2021年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竞赛的参赛国家和地区:
主办地
编辑编码 | 年份 | 主办国和地区 | 主办城市 | 个人冠军 | 冠军代表队 | 亚军代表队 | 季军代表队 | 参与成员数量 | 参与者数量 |
---|---|---|---|---|---|---|---|---|---|
1 | 1996 | 荷兰 | 海牙 | 比利时
Steven Pattheeuws |
波兰 | 斯洛文尼亚 | 比利时 | 5 | 20 |
2 | 1998 | 葡萄牙 | 里斯本 | 波兰
Katarzyna Kwiecińska |
波兰 | 斯洛文尼亚 | 比利时 | 5 | 20 |
3 | 2000 | 韩国 | 首尔 | 波兰
Adam Biliski |
波兰 | 荷兰 | 韩国 | 13 | 52 |
4 | 2002 | 南非 | 德班 | 罗马尼亚
Florin Olteanu |
罗马尼亚 | 波兰 | 白俄罗斯 | 12 | 48 |
5 | 2004 | 波兰 | 格但斯克 | 波兰
Maciej Hermanowicz |
波兰 | 爱沙尼亚 | 罗马尼亚 | 16 | 64 |
6 | 2006 | 澳大利亚 | 布里斯班 | 波兰
Jacek Próchniak |
波兰 | 爱沙尼亚 | 罗马尼亚 | 23 | 92 |
7 | 2008 | 突尼斯 | 迦太基 | 罗马尼亚
Barbu Ion Alexandru |
罗马尼亚 | 爱沙尼亚 | 澳大利亚 | 24 | 96 |
8 | 2010 | 台湾 | 台北 | 罗马尼亚
Barbu Ion Alexandru |
新加坡 | 澳大利亚 | 波兰 | 27 | 108 |
9 | 2012 | 德国 | 科隆 | 新加坡
Samuel Chua |
新加坡 | 罗马尼亚 | 波兰 | 31 | 124 |
10 | 2013 | 日本 | 京都 | 新加坡
Daniel Wong |
罗马尼亚 | 克罗地亚 | 新加坡 | 32 | 128 |
11 | 2014 | 波兰 | 克拉科夫 | 美国
James Mullen |
新加坡 | 澳大利亚 | 罗马尼亚 | 36 | 144 |
12 | 2015 | 俄罗斯 | 特维尔 | 中华台北
Chang-Chin Wang |
波兰 | 罗马尼亚 | 中华台北 | 40 | 159 |
13 | 2016 | 中国大陆 | 北京 | 泰国
Wuttipat Kiratipaisarl |
澳大利亚 | 新加坡 | 泰国 | 45 | 173 |
14 | 2017 | 塞尔维亚 | 贝尔格莱德 | 罗马尼亚
Victor Vescu |
波兰 | 罗马尼亚 | 美国 | 41 | 160 |
15 | 2018 | 加拿大 | 魁北克市 | 俄罗斯
Alen Kospanov |
罗马尼亚 | 新加坡 | 美国 | 43 | 165 |
16 | 2019 | 香港 | 香港 | 美国
Albert Zhang |
印度尼西亚 | 美国 | 英国 | 43 | 166 |
— | 2020 | 由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大流行,延迟到 2021 年举行 | — | — | — | — | — | — | — |
17 | 2021 | 土耳其 | 伊斯坦布尔(线上) | 俄罗斯
Rustam Bigildin |
俄罗斯 | 新加坡 | 日本 | 46 | 180 |
18 | 2022 | 法国 | 巴黎(线上) | 哈萨克斯坦
Sanzhar Khamitov |
新加坡 | 立陶宛 | 台湾 | 54 | 216 |
19 | 2023 | 印度尼西亚 | 万隆 | — | — | — | — | — | — |
20 | 2024 | 爱尔兰 | 都柏林 | — | — | — | — | — | — |
21 | 2025 | 泰国 | 曼谷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