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邈 (东晋)
徐邈(344年—397年),字仙民[1],东晋徐州东莞郡姑幕县人。东晋学者。祖父徐澄之因永嘉之乱南渡。因才学和行事细致缜密而受晋孝武帝器重。
生平
编辑徐邈性格端壮文雅,勤励向学,博涉多闻,处事细致周到。年轻时与同乡臧寿齐名,只专注读书,不会到城邑游玩。后晋孝武帝开始阅读典籍,于是朝廷招引儒学之士入朝,徐邈以东州儒素而被谢安选中,后获授中书舍人,在西省侍帝。徐邈虽然不是满口经典章句,但解释文义、标明意思、为五经撰写正音释义,学习的都取其法。
徐邈后迁散骑常侍,仍在西省侍帝,每次被询问都立刻有所贡献,多有助益,故此很受孝武帝宠待。孝武帝宴会后喜欢写手诏赐给侍臣,不过文词随意甚至杂乱,徐邈都适时收改,使其文辞可观,待孝武帝阅览后才正式下赐。太安十年(385年),谢安去世,因谢氏淝水之功功高震主,对于对谢安丧事的礼待有所分歧,但徐邈仍力劝中书令王献之奏请加谢安殊礼。后曾转祠部郎,曾上呈南北郊宗庙迭毁之礼,所述皆有证据。
徐邈后迁中书侍郎,专掌诏书,深得孝武帝亲近。当时徐邈虽然受到孝武帝信任,但他自感没有强大后台,所以没有像同受孝武帝亲信的范甯般攻于对抗王国宝以至其所在的司马道子,同时亦没有像范甯般被王国宝中伤而遭贬谪。相反,徐邈意欲调和孝武帝与司马道子之间的矛盾,曾对孝武帝说:“昔日明主汉文帝,仍然悔对淮南王刘长;世祖聪达,仍愧于齐王。兄弟之间,实在适宜深思慎行。”[2]又说:“会稽王虽然有纵酒放荡的缺点,但对陛下是忠心不貮的,应该加以宽贷,散解帝相之间的纷议,对外为国家计划,对内慰太后之心。”[3],得孝武帝接纳。又一次徐邈到司马道子的东府,当时司马道子宾客正沉溺酒醉中,场面喧哗。司马道子说:“你感到痛快吗?”徐邈直言:“徐邈只是陋巷书生,只以节俭清修为痛快。”司马道子知其崇尚俭素,都没感到不满。如此徐邈能立于主相之间。
当时皇太子司马德宗幼弱,孝武帝选任太子的文武官员皆一时之俊杰,徐邈亦获授太子前卫率,领本郡大中正,负责教授太子经籍。徐邈虽在东宫,但仍常常入朝见孝武帝,参与朝政,修饰诏文、拾遗补阙,为孝武帝效劳。孝武帝不仅因其细致周到而以他比作金日䃅、霍光,更有托咐辅政重任之意,打算让他进升至显要职位,但是孝武帝于太元二十一年(396年)被张贵人杀害,因孝武帝突然死亡而未及写遗诏,事情都没实行。
皇太子即位后,徐邈拜骁骑将军。隆安元年(397年)徐邈父亲徐藻去世,而徐邈本已有疾,竟因哀伤而加重其病情,在同年也去世了,享年五十四岁。州里知道徐邈去世后都感到伤心,有识之士都感到悲伤。
家庭
编辑兄弟姐妹
编辑子女
编辑注释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编]
参考资料
编辑- 《晋书·徐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