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蹄类

哺乳動物的一大類群,多數成員的趾尖生有蹄甲
(重定向自有蹄動物

有蹄类学名:Ungulata)是哺乳纲劳亚兽总目下的一个演化支,史上曾有多个类群,生存至今的为奇蹄目鲸偶蹄目,二者都演化自 5400 万年前古新世晚期到始新世早期的踝节目。陆生有蹄类的趾尖包覆有鞘状的角质蹄甲,许多种类仅以蹄甲接触地面支撑身体。

有蹄类
化石时期:古新世 → 现代
250px
博茨瓦纳乔贝国家公园的平原斑马
高角羚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高目: 北方真兽高目 Boreoeutheria
总目: 劳亚兽总目 Laurasiatheria
演化支 有阴囊类 Scrotifera
大目: 猛兽有蹄大目 Ferungulata
演化支? 有蹄类 Ungulata
Linnaeus, 1766
下级分类

长鼻目海牛目蹄兔目曾被认为是有蹄类的分支或近亲,但遗传学研究证实,这几类动物属于大西洋真兽高目下的非洲兽总目,与有蹄类的亲缘关系相当疏远。因此,以奇蹄目和鲸偶蹄目为代表的有蹄类又称为“真有蹄类”(Euungulata)[3],而长鼻目、海牛目及蹄兔目则合称为“准有蹄类”或“近蹄类”。

系统发生 编辑

奇蹄目鲸偶蹄目为有蹄类的主要支系,二者最先于古新世晚期至始新世早期(即约 5400 万年前)出现,在多个大洲中急速散布成多个物种并平行演化

尽管鲸豚类动物并无有蹄类最普遍的形态特征,但研究显示它们是由早期的偶蹄目演化而来,与其他偶蹄目(如河马)有直接关系,因此偶蹄目也常被表述为鲸偶蹄目,以显示偶蹄类与鲸类的同源关系。

蹄兔目海牛目长鼻目并称为近蹄类管齿目象鼩目曾被认为属于有蹄类,并有牙齿及基因证据支持。象鼩目及管齿目最近连同近蹄类被称为假有蹄类。基因研究显示这些动物并非奇蹄目及偶蹄目的近亲,相反,它们的近亲却是非洲猬目。假有蹄类与非洲猬目组合成非洲兽总目

有蹄类的化石纪录有中爪兽目踝节目及多种南美洲古近纪的分支。除蹄甲外,大部分有蹄类都发展出缩小的犬齿丘状齿形的臼齿及粗短的距骨。其他特征是下前肢的融合。有蹄类的桡骨尺骨是沿前肢融合的。这是现今大部分有蹄类的特征,而早期的有蹄类并无这种独有的特征。[4]这样的融合可以防止有蹄类从前肢倒下。陆生有蹄类为植食性杂食性,而鲸豚类为肉食性,甚至是掠食者

解剖基因的观点上一直争议著有蹄类之间的近亲关系。分子遗传学研究指有蹄类与猛兽类(包含食肉目鳞甲目等)最亲近,而非近蹄类。一些学者基于分子及 DNA 分析将假有蹄类与非洲猬目组成了非洲兽总目。这显示它们并不接近其他有蹄类。

南美洲已灭绝的有蹄类(南蹄目)是于古新世中至晚期因南美洲的孤立而出现,早年的研究观点认为南蹄目和非洲兽总目的关系最近。然而在近年的种系发生学蛋白质组研究显示南蹄目和奇蹄目互为姊妹群

至于其他有蹄类的位置则不明。重脚目索齿兽目及其他相关类群都被认为是近蹄类(包括其他非洲兽总目)的亲属,踝节目故此不再被认为是全部有蹄动物的祖先。在有蹄动物中,只有劳亚兽总目下的奇蹄目、南蹄目和鲸偶蹄目是源自踝节目。

现代有蹄类物种的演化树如下:

有蹄类
奇蹄目
马型亚目

马科  

角型亚目

貘科  

犀科  

偶蹄目
胼足亚目

骆驼科  

全撰类
猪形亚目

西貒科  

猪科  

鲸反刍类
鲸河马形亚目

河马科  

鲸下目
须鲸小目

露脊鲸科 

小露脊鲸科 

灰鲸科 

须鲸科  

齿鲸小目

小抹香鲸科  

抹香鲸科 

恒河豚科  

喙鲸科 

白鱀豚科 

拉河豚科 

亚河豚科  

海豚科  

独角鲸科  

鼠海豚科  

反刍亚目

鼷鹿科 

叉角羚科 

长颈鹿科 

鹿科 

麝科 

牛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Welker, F; Collins, MJ; Thomas, JA; Wadsley, M; Brace, S; Cappellini, E; Turvey, ST; Reguero, M; Gelfo, JN; Kramarz, A; Burger, J; Thomas-Oates, J; Ashford, DA; Ashton, PD; Rowsell, K; Porter, DM; Kessler, B; Fischer, R; Baessmann, C; Kaspar, S; Olsen, JV; Kiley, P; Elliott, JA; Kelstrup, CD; Mullin, V; Hofreiter, M; Willerslev, E; Hublin, JJ; Orlando, L; Barnes, I; MacPhee, RD. Ancient proteins resolve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Darwin's South American ungulates. Nature. 18 March 2015, 522 (7554): 81–84 [2020-08-13]. Bibcode:2015Natur.522...81W. PMID 25799987. doi:10.1038/nature142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7). 
  2. ^ Burger, Benjamin J. The Systematic Position of the Saber-Toothed and Horned Giants of the Eocene: The Uintatheres (Order Dinocerata) (PDF). 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75th Annual Meeting. Dallas. 15 October 2015 [20 Februar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2-20).  Conference abstract (p. 9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xplanation and conclusions: YouTube上的Episode 17: Systematic position of the Uintatheres (Order Dinocerata).
  3. ^ Asher and Helgen http://www.biomedcentral.com/1471-2148/10/10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Christine M. Janis, Kathleen M. Scott, and Louis L. Jacobs. Evolution of Tertiary Mammals of North America Volume 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22–32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