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国寺之变[9]织田信长足利义昭上洛后,三好三人众的反扑战役,趁织田信长退回美浓时,联合旧美浓国主斋藤龙兴等领兵袭击足利义昭,此战也被称作六条合战[10]

本国寺之变
日期永禄12年(1569年)1月5日
地点
山城国本国寺(今京都府京都市六条堀川[1]
结果 足利、织田军胜利
参战方
足利军
织田军
三好军
指挥官与领导者
足利义昭
明智光秀
三好义继
细川藤孝
池田胜正
荒木村重
伊丹亲兴
三好三人众
斋藤龙兴
三好康长
兵力
守军2千[2][3]
三好义继援军3千[4][5]
摄津方面援军5千[6]
5千[2]、6千[7]、8千[8]、1万[5][3]
伤亡与损失
不明 阵亡2千7百多人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本圀寺の変
假名ほんこくじのへん
平文式罗马字hon koku ji no hen )

过程 编辑

织田信长永禄11年(1568年)奉将军足利义昭上洛时,击破三好三人众的军势,扫荡他们在山城国河内国的领地,迫使三好三人众跟三好康长败逃回阿波国。因此三好三人众跟三好康长篠原长房等三好方势力遂趁织田信长离开京都回归岐阜城时,在永禄12年(1569年)1月揪合斋藤龙兴及其旧部长井道利,以药师寺贞春为先锋对居住在本圀寺的足利义昭发动攻击[11][2]

三好军从和泉国登陆后,在1月2日先攻陷家原城,城守雀部治兵卫、寺町左近将监战死,城兵阵亡2百人,三好军获胜后连夜进袭,在3日时接近足利义昭居住的本圀寺[2][3]。当时留驻在本圀寺的共有明智光秀、细川藤贤、三渊藤英、织田左近、野村越中、津田左马丞以及出身若狭国的知名勇士山县源内跟宇野弥七[11]。足利义昭以细川藤贤三渊藤英镇守本圀寺总门,野村越中在杜门警备。高槻城将领赤座永兼、森弥五八郎、坂井与右卫门等也在3日晚间率先来救,进入本圀寺协防,足利义昭也派出使者向四方求援[5]

三好军包围本圀寺后,三好长逸跟三好政康率3千人进攻北面,岩成友通率领1千5百人进攻西面,三好康长率领3千人进攻东面,同时三好军也在外围放火,守军也一度开门跟三好长逸交锋[8]。药师寺贞春作为先锋数度冲击城兵,连山县源内跟宇野弥七也奋战至力尽,死在敌军长枪下。三好军几近攻入寺内,尽管局面相当混乱,织田军还曾利用弓箭或洋枪,一次射倒敌军三十人[11],战斗过程十分激烈,铁炮的声音震动京都,但几回反复交战,都未见胜败[2]。三好方也策反了高槻城主入江春景,派遣三好政胜三好长胜进入高槻城,试图妨碍池田胜正伊丹亲兴救援本圀寺[5]

4日时,得知三好军进攻本圀寺的三好义继随即率领3千兵马救援[2]、织田方势力细川藤孝荒木村重、池田胜正、伊丹亲兴等人迅速云集[11],池田胜正、伊丹亲兴虽被妨碍,但另取小路与三好义继等人会合[5],三好义继等人试图从后方进迫桂川畔的三好军本阵[11],三好义继等人分成三阵,池田胜正与伊丹亲兴自西进攻,三好义继自南进攻,本圀寺守军由北边进攻[12],但三好三人众也将兵力一分为二,三好长逸三好政康持续进攻本圀寺,三好康长岩成友通则率军前往桂川跟三好义继等人交战,并顺利击破三好义继跟池田胜正这两路人马,池田胜正退守池田城,三好义继被迫转往洛西山[5][13],大战中甚至有三好义继战死的传闻[12]

三好义继虽被击退后,但细川藤孝依然继续奋战[4],而伊丹亲兴则直扑三好长逸跟三好政康所在的三好军本阵,双方激战下,伊丹军阵亡80多人,但伊丹亲兴依然奋战不懈,本圀寺的守军细川藤贤、三渊藤英等主动开门出战救援伊丹亲兴,双方里应外合下顺利击破三好军本阵,三好长逸跟三好政康退往伏见、鸟羽一带,被斩杀2千7百多人[5],三好方武将小笠原信定战死[14]。细川藤孝、伊丹亲兴、池田胜正跟荒木村重在战胜后,合流进入本圀寺[4]

虽只是暂时战败,但三好长逸等人则担忧战事旷日费时,恐怕织田信长即将率军来援,因此散在淀城、八幡、伏见等地防备[5][12]。伊丹亲兴战后因负伤而屯居在胜龙寺城,细川藤贤等人回归本圀寺持续防备,三好义继跟细川藤孝、池田胜正也在9日陆续进入胜龙寺城[12]

获得急使通报本圀寺遭到进攻的织田信长,为救援足利义昭,也在1月6日率人在雪中兼程而行,把本来需耗3日的行程缩短至2日,属下甚至冻死数人,最后信长率十数骑进入京都[11],随后而至的织田军,总数达到6千,因为织田信长原先有准备攻打伊势,因此在岐阜城有集结兵力,获知三好军进攻本圀寺,织田信长便中止对攻打伊势转往救援足利义昭[5]

织田信长进入京都后除了奖赏此战有功人士池田胜正、伊丹亲兴等人,13日时将战况通报毛利家、大友家[15][16],同时织田信长感觉本圀寺守备力不足,而着手另行建造二条城给将军足利义昭居住[11][5]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1971年,移转至山科区
  2. ^ 2.0 2.1 2.2 2.3 2.4 2.5 南海通记
  3. ^ 3.0 3.1 3.2 当代记
  4. ^ 4.0 4.1 4.2 细川家记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续本朝通鉴 二百
  6. ^ 甫庵信长记
  7. ^ 多闻院日记
  8. ^ 8.0 8.1 朝仓记
  9. ^ “圀”为“国”的则天文字。“本圀寺”原名“本国寺”,江户时代的大名和主修《大日本史》的著名历史学家德川光圀根据则天文字中的“圀”字改名为“德川光圀”,因为他认为“国”字里的“或”字通“惑”而不吉。而为德川光圀剃度的“本国寺”也因此改名为“本圀寺”。
  10. ^ “信长公记”以六条合戦记载。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信长公记 卷二
  12. ^ 12.0 12.1 12.2 12.3 言继卿记
  13. ^ 细川两家记
  14. ^ 小笠原家谱
  15. ^ 吉川家文书
  16. ^ 大友家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