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第二共和国
波兰第二共和国(波兰语:II Rzeczpospolita),或称战间期波兰,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波兰政权。其正式国名为波兰共和国(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重新建立。1939年,波兰遭到纳粹德国、苏联和斯洛伐克共和国的入侵,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开始。
波兰共和国 Rzeczpospolita Polska | |||||||||||||||||||||||||||||||
---|---|---|---|---|---|---|---|---|---|---|---|---|---|---|---|---|---|---|---|---|---|---|---|---|---|---|---|---|---|---|---|
1918年—1939年 | |||||||||||||||||||||||||||||||
国歌:Mazurek Dąbrowskiego 《波兰永不灭亡》 | |||||||||||||||||||||||||||||||
首都 | 华沙 | ||||||||||||||||||||||||||||||
常用语言 | 波兰语(官方)、 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俄语、立陶宛语、德语、意地绪语 | ||||||||||||||||||||||||||||||
宗教 | 罗马天主教 犹太教 | ||||||||||||||||||||||||||||||
政府 | 共和国 | ||||||||||||||||||||||||||||||
总统 | |||||||||||||||||||||||||||||||
• 1918–1922 | 约瑟夫·毕苏斯基 | ||||||||||||||||||||||||||||||
• 1922 | 加布里埃尔·纳卢托维奇 | ||||||||||||||||||||||||||||||
• 1922–1926 | 斯坦尼斯瓦夫·沃伊切霍夫斯基 | ||||||||||||||||||||||||||||||
• 1926–1939 | 伊格纳齐·莫希奇茨基 | ||||||||||||||||||||||||||||||
总理 | |||||||||||||||||||||||||||||||
• 1918–1919(首) | 延杰伊·莫拉切夫斯基 | ||||||||||||||||||||||||||||||
• 1936–1939(末) | 费利齐安·斯克瓦德科夫斯基 | ||||||||||||||||||||||||||||||
立法机构 | 波兰议会 | ||||||||||||||||||||||||||||||
• 上议院 | 参议院 | ||||||||||||||||||||||||||||||
• 下议院 | 众议院 | ||||||||||||||||||||||||||||||
历史时期 | 战间期 | ||||||||||||||||||||||||||||||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 1918年11月11日 | ||||||||||||||||||||||||||||||
• 德国入侵 | 1939年9月1日 | ||||||||||||||||||||||||||||||
• 苏联入侵 | 1939年9月17日 | ||||||||||||||||||||||||||||||
• 华沙陷落 | 1939年9月28日 | ||||||||||||||||||||||||||||||
• 全境沦陷 | 1939年10月6日 | ||||||||||||||||||||||||||||||
面积 | |||||||||||||||||||||||||||||||
1921年 | 387,000平方公里 | ||||||||||||||||||||||||||||||
1931年 | 388,634平方公里 | ||||||||||||||||||||||||||||||
1938年 | 389,720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921年 | 27,177,000 | ||||||||||||||||||||||||||||||
• 1931年 | 32,107,000 | ||||||||||||||||||||||||||||||
• 1938年 | 34,849,000 | ||||||||||||||||||||||||||||||
货币 | 马克(1924年前) 兹罗提(1924年后) | ||||||||||||||||||||||||||||||
ISO 3166码 | PL | ||||||||||||||||||||||||||||||
| |||||||||||||||||||||||||||||||
今属于 | 波兰 乌克兰 白俄罗斯 立陶宛 拉脱维亚 |
1938年,波兰第二共和国是欧洲第六大国家。根据1921年的人口普查,居民人数为2,720万。到1939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大约3,510万。几乎三分之一的人口为少数民族:13.9%为鲁塞尼亚人,10%为德系犹太人,3.1%为白俄罗斯人,2.3%为德意志人,3.4%为捷克人和立陶宛人。与此同时,相当数量的波兰人居住在该国边境之外。
在经历了几次地区冲突后,1922年国家边界最终确定。当时波兰的邻国是捷克斯洛伐克、德国、但泽、立陶宛、拉脱维亚、罗马尼亚和苏联。它可以通过格丁尼亚市两侧的一条短海岸线到达波罗的海,这条海岸线被称为波兰走廊。1939年3月至8月间,波兰还与当时的匈牙利接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余波、与邻国的冲突以及德国纳粹主义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第二共和国的政治状况。
第二共和国保持适度的经济发展。战间期波兰的文化中心——华沙、克拉科夫、波兹南、维尔纽斯和利沃夫——成为欧洲主要城市和国际知名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所在地。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的政治边界与现代波兰有明显的不同,西部领土更少,东部领土更多。
背景
编辑在奥地利帝国、普鲁士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割据了一个多世纪之后,波兰在1917-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重新成为一个主权国家。[1][2][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同盟国在1919年6月的凡尔赛条约中确认了波兰的重生。这是1919年巴黎和会最伟大的事件之一。[4]1918年至1921年,新组建的波兰军队发动了一系列边境战争,巩固了波兰的独立。[5]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东一半的领土在1922年通过外交途径得到解决,并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6][7]
大事年表
编辑- 1918年10月31日:波兰与从奥匈帝国独立的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爆发战争。(至1919年)
-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停战,波兰不再是德国的傀儡政权。波兰独立日。
- 1918年12月27日:1918年大波兰起义。(至1919年)
- 1918年: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爆发边界冲突。(至1939年)
- 1919年1月23日: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爆发战争。(至1月30日)
- 1919年1月26日:波兰选举。
-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条约的签署,使得波兰第二共和国真正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 1919年:波苏战争(至1921年):维斯瓦河的奇迹、里加条约的签署。
- 1919年:西里西亚起义。(至1921年)
- 1919年8月:波兰干预立陶宛内政,在国内企图发动政变,试图推翻当时的立陶宛政府成立亲波兰的政府。但在9月被立陶宛发现,政变失败。
- 1919-1920年:波兰与立陶宛爆发战争
- 1920年7月15日:进行土地制度改革。
- 1921年:与法国和罗马尼亚结盟。
- 1921年3月17日:制定三月宪法。
- 1921年3月18日:里加和约的签署。
- 1922年3月24日:吞并维尔纽斯地区(中立陶宛共和国),主权属立陶宛。此举遭立陶宛控诉波兰侵略。
- 1922年11月2日:波兰选举。(至11月12日)
- 1922年12月16日:时任总统加布列尔·纳卢托维奇遇刺。
- 1922年12月20日:新总统斯坦尼斯瓦夫·沃伊切霍夫斯基上任。(至1926年5月)
- 1924年:货币改革(波兰兹罗提启用)。
- 1926年5月12日,波兰五月政变,约瑟夫·毕苏斯基独裁政府上台。(至5月14日)
- 1926年12月4日:罗曼·德莫夫斯基成立“大波兰政治集团”(Obóz Wielkiej Polski)。
- 1928年:毕苏斯基开始与无党派阵营合作。
- 1930年11月16日:波兰选举。
- 1932年7月25日:与苏联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 1934年1月26日:与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8]
- 1935年4月23日:制定四月宪法。
- 1935年5月12日:约瑟夫·毕苏斯基去世。
- 1937年2月2日:政党“民族团结集团”建立。[9]
- 1938年3月:波兰威胁立陶宛若不重新建交,将会出兵入侵立陶宛。
- 1938年10月:趁慕尼黑协定后捷克斯洛伐克被瓜分,吞并萨奥杰地区、上奥拉瓦地区和亚沃李那地区,原属捷克斯洛伐克。[10]
- 1939年1月2日:罗曼·德莫夫斯基去世。
- 1939年3月31日:受到英国和法国的军事保护。
- 1939年8月23日:一个针对波兰等国家的秘密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签订。
- 1939年8月25日:与英国结盟。
-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至10月6日)
- 1939年9月17日:苏联入侵波兰。
- 1939年10月6日:波兰战败,第二共和国灭亡。
历史简介
编辑波兰第二共和国取代了德国的傀儡政权波兰王国。尽管波兰第二共和国不断地受到来自邻国及国内分裂分子的压力,但是该国一直存在至1939年(持续约20年),该年8月,波兰第二共和国同时受到纳粹德国、苏联和斯洛伐克的入侵并被瓜分,这次入侵行动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同年10月6日,纳粹军队占领波兰,波兰第二共和国灭亡。
第二共和国的边境于1921年确立,1938年10月的面积约389,720平方公里(欧洲第六)。
1931年,第二共和国共有人民3136万,波兰人占68.9%;另外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少数族裔,有些地区的少数族裔甚至占了当地人口的多数[11],其中乌克兰人占13.9%,犹太人占8.7%,白俄罗斯人占3.1%,德意志人占2.3%,其余为立陶宛人、俄罗斯人、捷克人等,估计到1939年9月1日之前有3500万人。国外方面,波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与乌克兰(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和苏联(波苏战争)都发生过战争;国内方面,发生过大波兰起义(1918年-1919年)和西里西亚起义(1919-1921)。
尽管波兰第二共和国的沿海城市十分的少,但是该国仍保持发展缓慢但稳定的经济。两次世界大战后,华沙、克拉科夫、波兹南、利沃夫和维尔纽斯都是拥有高度经济和教育水平的欧洲大城市。1939年时,波兰已是“欧洲大国”之一。[12]尽管如此,波兰第二共和国的经济水平与目前的波兰第三共和国相比要低得多(据估计[13],在1929年波兰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为50-60亿美元,而在2007年,这个数字已经到达约422亿美元)。2007年波兰在国际贸易份值中占1.1%,而在1937年是0.8%。
政治
编辑波兰人口中有一大部分是农民,因此土地改革对非共产党的左派政党来说是重中之重,政府在1925年采取措施对土地大幅重分配(但给予大地主补偿),却引起右翼政党反对土改。1921年通过的民主宪制以法国第三共和为榜样,造就相似的软弱政府和两院制议会中尾大不掉、四分五裂的下院,各种政党竞相争夺影响力,主要有少数族裔联盟、保守的国家民主党、农民党与社会党,政府频繁地换届造成不稳定也使国家的政治方向模糊难辨。政府为遏制恶性通货膨胀采取紧缩措施,1925年发行不久的新货币遭遇巨大压力甚至导致政府垮台,未能得到巩固的民主从未成为民众普遍接受的政治制度,导致波兰数次濒临内战或军事暴动。[14]
民族
编辑此阶段的波兰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其东部有大量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民族,首都华沙还有犹太人聚居区。里加和约后波兰获得了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波兰人不但无意解决乌克兰的土地问题,反而通过迁入人口、加强行政管制,使自己显得格外的“殖民主义”。与此同时,乌克兰人在合法政治中也被边缘化。尽管有三分之一的波兰公民是少数民族,“但是没有任何少数民族代表在波兰政府中担任过部长(连地区和地方长官都没有)。[15]造成双方冲突不断,二战后该地划归苏联,波兰裔居民整体迁往新获得的西部领土。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Mieczysław Biskupski. The history of Poland.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0. p. 51. ISBN 0313305714
- ^ Norman Davies. Heart of Europe: The Past in Poland's Pres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100-101. ISBN 0192801260
- ^ Piotr S. Wandycz. The Lands of Partitioned Poland 1795-1918.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4. p. 368. ISBN 0295953586
- ^ MacMillan, Margaret. 17: Poland Reborn. Paris 1919: Six Month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7: 207 [2020-12-14]. ISBN 97803074329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The rebirth of Poland was one of the great stories of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Davies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Mieczysław B. Biskupski. The origins of modern Polish democracy. Ohio University Press. 2010. p. 130.
- ^ Richard J. Crampton. Atlas of Eastern Europ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outledge. 1997. p. 101. ISBN 1317799518.
- ^ Ian Kershew著、林华译. 地獄之行:1914-1949.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12月: 272. ISBN 978-7-5086-8300-3.
- ^ Seidner, Stanley S.(1975). "The Camp of National Unity: An Experiment in Domestic Consolidation". The Polish Review 20(2–3): 231–236.
- ^ Ian Kershew著、林华译. 地獄之行:1914-1949.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12月: 359. ISBN 978-7-5086-8300-3.
- ^ Ian Kershew著、林华译. 地獄之行:1914-1949.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12月: 140. ISBN 978-7-5086-8300-3.
- ^ The End, TIME Magazine, October 2, 1939
- ^ Spłata długu po II RP, by Witold Gadomski
- ^ Ian Kershew著、林华译. 地獄之行:1914-1949.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12月: 140~1. ISBN 978-7-5086-8300-3.
- ^ 族群的边界与民族的发明. 经济观察报.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