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第二共和國

1918-1939年間的波蘭

波蘭第二共和國波蘭語II Rzeczpospolita),或稱戰間期波蘭,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波蘭政權。其正式國名為波蘭共和國波蘭語Rzeczpospolita Polska),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重新建立。1939年,波蘭遭到納粹德國、蘇聯和斯洛伐克共和國的入侵,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開始。

波蘭共和國
Rzeczpospolita Polska
1918年—1939年
波蘭國旗 (1928-1939)
國旗 (1928-1939)
國歌:Mazurek Dąbrowskiego
《波蘭永不滅亡》
波蘭第二共和國(約1930年)
波蘭第二共和國(約1930年)
首都華沙
常用語言波蘭語(官方)
烏克蘭語白俄羅斯語俄語立陶宛語德語意地緒語
宗教
羅馬天主教
猶太教
政府共和國
總統 
• 1918–1922
約瑟夫·畢蘇斯基
• 1922
加布里埃爾·納盧托維奇
• 1922–1926
斯坦尼斯瓦夫·沃伊切霍夫斯基
• 1926–1939
伊格納齊·莫希奇茨基
總理 
• 1918–1919(首)
延傑伊·莫拉切夫斯基
• 1936–1939(末)
費利齊安·斯克瓦德科夫斯基
立法機構波蘭議會
• 上議院
參議院
• 下議院
眾議院
歷史時期戰間期
1918年11月11日
1939年9月1日
1939年9月17日
1939年9月28日
1939年10月6日
面積
1921年387,000平方公里
1931年388,634平方公里
1938年389,720平方公里
人口
• 1921年
27,177,000
• 1931年
32,107,000
• 1938年
34,849,000
貨幣馬克英語Polish marka(1924年前)
茲羅提(1924年後)
ISO 3166碼PL
前身
繼承
攝政王國(德意志帝國)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蘭克共和國
加利西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王國
中立陶宛
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
納粹德國
立陶宛
斯洛伐克
波西米亞與摩拉維亞保護國
波蘭地下國
今屬於 波蘭
 烏克蘭
 白俄羅斯
 立陶宛
 拉脫維亞

1938年,波蘭第二共和國是歐洲第六大國家。根據1921年的人口普查,居民人數為2,720萬。到1939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這一數字已經增長到大約3,510萬。幾乎三分之一的人口為少數民族:13.9%為魯塞尼亞人,10%為德系猶太人,3.1%為白俄羅斯人,2.3%為德意志人,3.4%為捷克人和立陶宛人。與此同時,相當數量的波蘭人居住在該國邊境之外。

在經歷了幾次地區衝突後,1922年國家邊界最終確定。當時波蘭的鄰國是捷克斯洛伐克德國但澤立陶宛拉脫維亞羅馬尼亞蘇聯。它可以通過格丁尼亞市兩側的一條短海岸線到達波羅的海,這條海岸線被稱為波蘭走廊。1939年3月至8月間,波蘭還與當時的匈牙利接壤。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餘波、與鄰國的衝突以及德國納粹主義的出現嚴重影響了第二共和國的政治狀況。

第二共和國保持適度的經濟發展。戰間期波蘭的文化中心——華沙克拉科夫波茲南維爾紐斯利沃夫——成為歐洲主要城市和國際知名大學和其他高等教育機構的所在地。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蘭的政治邊界與現代波蘭有明顯的不同,西部領土更少,東部領土更多。

背景

編輯

奧地利帝國普魯士帝國俄羅斯帝國割據了一個多世紀之後,波蘭在1917-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重新成為一個主權國家。[1][2][3]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同盟國在1919年6月的凡爾賽條約中確認了波蘭的重生。這是1919年巴黎和會最偉大的事件之一。[4]1918年至1921年,新組建的波蘭軍隊發動了一系列邊境戰爭,鞏固了波蘭的獨立。[5]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蘭東一半的領土在1922年通過外交途徑得到解決,並得到國際聯盟的承認。[6][7]

大事年表

編輯

歷史簡介

編輯

波蘭第二共和國取代了德國傀儡政權波蘭王國。儘管波蘭第二共和國不斷地受到來自鄰國及國內分裂分子的壓力,但是該國一直存在至1939年(持續約20年),該年8月,波蘭第二共和國同時受到納粹德國蘇聯斯洛伐克的入侵並被瓜分,這次入侵行動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同年10月6日,納粹軍隊占領波蘭,波蘭第二共和國滅亡。

第二共和國的邊境於1921年確立,1938年10月的面積約389,720平方公里(歐洲第六)。

1931年,第二共和國共有人民3136萬,波蘭人占68.9%;另外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少數族裔,有些地區的少數族裔甚至占了當地人口的多數[11],其中烏克蘭人占13.9%,猶太人占8.7%,白俄羅斯人占3.1%,德意志人占2.3%,其餘為立陶宛人俄羅斯人捷克人等,估計到1939年9月1日之前有3500萬人。國外方面,波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與烏克蘭(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蘇聯波蘇戰爭)都發生過戰爭;國內方面,發生過大波蘭起義(1918年-1919年)和西里西亞起義(1919-1921)。

儘管波蘭第二共和國的沿海城市十分的少,但是該國仍保持發展緩慢但穩定的經濟。兩次世界大戰後,華沙克拉科夫波茲南利沃夫維爾紐斯都是擁有高度經濟和教育水平的歐洲大城市。1939年時,波蘭已是「歐洲大國」之一。[12]儘管如此,波蘭第二共和國的經濟水平與目前的波蘭第三共和國相比要低得多(據估計[13],在1929年波蘭的國民生產總值(GDP)為50-60億美元,而在2007年,這個數字已經到達約422億美元)。2007年波蘭在國際貿易份值中占1.1%,而在1937年是0.8%。

政治

編輯

波蘭人口中有一大部分是農民,因此土地改革對非共產黨的左派政黨來說是重中之重,政府在1925年採取措施對土地大幅重分配(但給予大地主補償),卻引起右翼政黨反對土改。1921年通過的民主憲制以法國第三共和為榜樣,造就相似的軟弱政府和兩院制議會中尾大不掉、四分五裂的下院,各種政黨競相爭奪影響力,主要有少數族裔聯盟、保守的國家民主黨、農民黨與社會黨,政府頻繁地換屆造成不穩定也使國家的政治方向模糊難辨。政府為遏制惡性通貨膨脹採取緊縮措施,1925年發行不久的新貨幣遭遇巨大壓力甚至導致政府垮台,未能得到鞏固的民主從未成為民眾普遍接受的政治制度,導致波蘭數次瀕臨內戰或軍事暴動。[14]

民族

編輯
 
波蘭第二共和國時期人口分布

此階段的波蘭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國家,其東部有大量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民族,首都華沙還有猶太人聚居區。里加和約後波蘭獲得了西白俄羅斯西烏克蘭,波蘭人不但無意解決烏克蘭的土地問題,反而通過遷入人口、加強行政管制,使自己顯得格外的「殖民主義」。與此同時,烏克蘭人在合法政治中也被邊緣化。儘管有三分之一的波蘭公民是少數民族,「但是沒有任何少數民族代表在波蘭政府中擔任過部長(連地區和地方長官都沒有)。[15]造成雙方衝突不斷,二戰後該地劃歸蘇聯,波蘭裔居民整體遷往新獲得的西部領土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Mieczysław Biskupski. The history of Poland.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0. p. 51. ISBN 0313305714
  2. ^ Norman Davies. Heart of Europe: The Past in Poland's Pres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100-101. ISBN 0192801260
  3. ^ Piotr S. Wandycz. The Lands of Partitioned Poland 1795-1918.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4. p. 368. ISBN 0295953586
  4. ^ MacMillan, Margaret. 17: Poland Reborn. Paris 1919: Six Month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7: 207 [2020-12-14]. ISBN 97803074329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The rebirth of Poland was one of the great stories of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5.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Davies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6. ^ Mieczysław B. Biskupski. The origins of modern Polish democracy. Ohio University Press. 2010. p. 130.
  7. ^ Richard J. Crampton. Atlas of Eastern Europ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outledge. 1997. p. 101. ISBN 1317799518.
  8. ^ Ian Kershew著、林華譯. 地獄之行:1914-1949. 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12月: 272. ISBN 978-7-5086-8300-3. 
  9. ^ Seidner, Stanley S.(1975). "The Camp of National Unity: An Experiment in Domestic Consolidation". The Polish Review 20(2–3): 231–236.
  10. ^ Ian Kershew著、林華譯. 地獄之行:1914-1949. 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12月: 359. ISBN 978-7-5086-8300-3. 
  11. ^ Ian Kershew著、林華譯. 地獄之行:1914-1949. 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12月: 140. ISBN 978-7-5086-8300-3. 
  12. ^ The End, TIME Magazine, October 2, 1939
  13. ^ Spłata długu po II RP, by Witold Gadomski
  14. ^ Ian Kershew著、林華譯. 地獄之行:1914-1949. 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12月: 140~1. ISBN 978-7-5086-8300-3. 
  15. ^ 族群的边界与民族的发明. 經濟觀察報. [2020-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1). 

外部連結

編輯

52°13′N 21°00′E / 52.217°N 21.000°E / 52.217; 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