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林斯基模型

泽林斯基人口迁徙模型(英语:Zelinsky Model of Migration Transition),是一个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已故地理学系教授威尔伯·泽林斯基英语Wilbur Zelinsky于1971年提出的人口地理学学说[1]。他主张人口迁移类型(mobility transition)视乎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如何或者其社会类型而定。两者在人口转型的转变阶段有着连系[2]。泽林斯基假定一个国家通常有三波主要流动,包括郊区间、郊区至城市以及城际移动[1]。郊区间的迁徙牵涉人口聚居在边境区域[1]。郊区至城市与城际移动分别指城市化和在完备城市系统中变成主导性的迁徙模式[1]。模型以1850年作起点来描绘两个世界人口重新分配的重大改变时期[3]。一个为十九世纪末从工业化、城市化开展以来,人口集中分布变成集中于一些地方时期[3]。另一个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工业国家的人口主要集中点逐渐移到国家以内其他的遥远地带时期[3]

威尔伯·泽林斯基于1971年提出泽林斯基人口迁徙模型理论。于1979年及1983年再就其学说补充和澄清(新)观点。

模型阶段 编辑

第一阶段(前现代传统社会)[4]:这个阶段发生于十七世纪城市化过程开始之前;期间,几乎没有人口迁徙[4]。自然迁徙率大约为零。生育率则很高。[5]但是,出于食物和庇护所需要[6]游牧生活的流动程度非常高。人口迁徙受土地使用、社交访问、商业战争、遵守宗教习俗等因素所限[4]

第二阶段(早期转型社会)[4]:人口由郊区大量移动至新旧城市生活。此阶段被视作社群正体验现代化的进程[7]。而自然增长率急速上升。从国际层面而言,虽然总人口保持上升之势,移民外地率在移民政策自由放任但国际移民受管制下仍然十分高。[8]人们前往更发达国家以避免被过度征税与及只获得有限个人发展机会[6]。到达发达国家家居以后的死亡率随之而降低[5]。根据泽林斯基于其著作〈The Hypothesis of the Mobility Transition〉所言,第二阶段首先见于十八世纪英国,不久漫延到欧洲西北部。当时,农业生产系统变更、土地拥有权等问题促成人群前往城市寻找经济机遇。截至二十世纪中叶,人群迁往及离开城市的举动已遍布苏联中部、乌克兰伊比利半岛意大利巴尔干半岛[4]

第三阶段(晚期转型社会)[4]:人口流动转型的情况急剧增加。其中城市之间的迁徙超越了由乡郊地区搬到城市活动的状况[9]。同时后者在增长率相对地放缓下继续发展。在城市网络中,城际或者单一大都会区域内会出现更多复杂的迁移与流通运动[4]。此外,非经济性的迁出/入行动亦会浮现[4]。及后,因为更多人选择外来移民多于移民出境而令转型趋势从迁离转变成迁入。[5]换言之,他们想搬进而非搬离新市区。与此同时,总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源于少了一些人生育;死亡率同告减退。[5]泽林斯基描述了第三阶段的展开期正处于殖民主义盛行之时。如被英国法国殖民化的地带(香港南美洲新西兰墨西哥等)可找到大量外来移民的迹象。外来移民的路线趋向多变,使流通潮流更见复杂。[4]

第四阶段(高级社会)[4]:一方面,从郊区到城市的人口运动持续[6];另一方面,情况却进一步、必然及相对地减少。而且可以看见迁徙者于城际和个别城市合并中活跃地移动,尤其在那些经精心规划过的主次要都会里[4]。除此之外,城市至近郊的迁移举动大量地增加。自然增长率则轻微到适度上升。[4]但也会完全没有上升趋势。[10]流动持续能见于旅游业和商业发展[5]。泽林斯基解释第四阶段过程中的殖民风气慢慢衰退。欧洲西北部及日本面对来自较不先进国家的非技术劳工适度输入的境况。而英国荷兰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北部、瑞士瑞典丹麦西德的移民潮渐趋稳定。[4]移民人士本身迁自芬兰希腊、前南斯拉夫南方、保加利亚西班牙南部、土耳其阿尔及利亚英属印度法属印度等等。身份上遍及社会名流精英分子、高技术兼教育程度高的专业人士与出身于落后地点的特权阶级[4]

第五阶段(未来超级高级社会)[4]:几乎所有迁居活动可能以跨城际的种类发生[4]。加上,没有貌似可信的生育行为预测呈现。人们将更小心地控制生育。[4]稳定的死亡率模式轻度低于现时水平。移民者不时出于非经济需要而来往多处。如非发现新延缓衰老或临床层面未能医治的疾病的治疗方法,死亡率比较上不太有大变化。正如日本、匈牙利与及瑞典现时处于的境况。[4]

学者批评 编辑

威尔伯·泽林斯基提出的泽林斯基迁徙模型中对人口不流动性的假设不全面。如单以迁徙次数而非距离来说明有关过程,便不能清楚阐释迁徙背后的动机为何。[11]人口可因工业化的影响而迁居。一些死亡率高的地方都需要他们迁入来维持人口数目稳定。另外一个批评与循环式移民有关。泽林斯基解释五个阶段的演进时没有把焦点放在郊区及城市之间的循环式移民(移民者获允许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在某个国家工作。其后返回自己的国家生活)实况。事实上,第三世界地区正正经历这一回事。[7]

他乐观地描述每个流动阶段以不可逆转兼前进方式进行,反映他以为所有国家皆会出现以上人口流动的转变。[7]第三世界国家的现实状况却未必如于一般现代化理论所解说的理想,即这些国家度过现代化历程期间像发达国家一样发展美好。反之,他们其中一部分由于建基于依附理论中边陲资本主义的现象,便对发达国家有所依赖。故此不可展望他们全体必定能实践现代化[7]

简单而言,郊区及城市之间的循环式移民是人口转型的重要特色。这是泽林斯基迁徙模型所忽略的一点,以致理论解说流于正面演绎人口迁徙如何变化。还有,循环式移民影响了人口流动率增加/减少与否。模型理论甚少探讨个别迁徙显示了怎样的行为机制[11]。又认为现代化进程只不断向前,人们紧随作出迁移决定[12]。不过泽林斯基指出了人口转型次序跟政治经济变化存在一定关连[13]。直至1979年,他承认其模型的不足之处,带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型特色与众不同[14]。只要她们一直处于低开发状态,人群流动只会是其中一个特色[14]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 1.1 1.2 1.3 Shibusawa, H., Sakurai, K., Mizunoya, T., & Uchida, S. (Eds.). (2017). Socioeconomic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evaluations in regional science: essays in honor of Yoshiro Higano. Singapore: Springer.
  2. ^ Hammar, T., Brochmann, G., Tamas, K., & Faist, T. (Eds.). (1997).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mmobility and development: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xford, England: Berg Publishers.
  3. ^ 3.0 3.1 3.2 Ilbery, B. (Ed.). (1998). The geography of rural change. New York: Routledge.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Zelinsky, W. (1971). The Hypothesis of the Mobility Transition Geographical Review, 61(2), 219–249.
  5. ^ 5.0 5.1 5.2 5.3 5.4 White, M. J. (Ed.). (2016).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New York: Springer.
  6. ^ 6.0 6.1 6.2 Sawyer, C. (2015). AP human geography crash course. New Jersey: Research & Education Association.
  7. ^ 7.0 7.1 7.2 7.3 Gelderblom, D., & Kok, P. (1994). Urbanisation: South Africa's challenge. Pretoria: HSRC Press.
  8. ^ Erf, B., & Heering, L. (Eds.). (1995). Caus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Proceedings of a workshop Luxembourg, 14-16 December 1994. Brussels: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9. ^ Yaakub, M., Johari, H., & Amirdad, A. (Eds.). (1992). Population and health issues in Sabah. Kota Kinabalu: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Studies (Sabah), Konrad Adenauer Foundation.
  10. ^ Sandhu, R. S., Minhas, S. S., & Sandhu, J. (Eds.). (2001). Sustainable human settlements: The Asian experience. Jaipur: Rawat Publications.
  11. ^ 11.0 11.1 Ross, S., Morgan, J., & Heelas, R. (2000). Essential AS geography. United Kingdom: Stanley Thornes.
  12. ^ Caselli, G., Vallin, J., & Wunsch, G. (2006). Demography analysis and synthesis, four volume set: A treatise in population. Burlington, Massachusetts: Elsevier.
  13. ^ Cohen, R. (Ed.). (1996). Theories of migration.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14. ^ 14.0 14.1 Chapman, M., & Prothero, R. M. (Eds.). (2012). Circulation in population movement: Substance and concepts from the Melanesian case. Abing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