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话白话文

狹義的白話文,指以1919年五四運動前後的官話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
(重定向自现代白话文
文学
文学
各国文学
记事总览
出版社文学期刊
文学奖
作家
诗人小说家
其他作家

官话白话文(另称华文官白京白)是狭义的中文白话文。“现代白话文主要有4种,分别是官话白话文(官白)、吴语白话文(吴白)、粤语白话文(粤白)以及中州韵白话文(韵白)。”[1]然在这4种之外还有其他汉语白话文,如闽南语白话文。日常生活中交流使用的白话文,是指官话白话文。

官话白话文指以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的官话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故白话文又称语体文),以区别春秋战国至1910年代的写作规范——文言文[2]

历史

编辑

宋代已有话本[注 1]两代也有部分白话小说,如《水浒传》(元朝)、《西游记》(明朝)、《金瓶梅》(明朝)、《红楼梦》(清朝)等,不过为古白话,而且古白话作品在古代文坛上祇占少数,文言文在当时仍然是主流。白话文运动以后,政府推广官话白话文教育,官话白话文才取代了文言文,成为写作的主流,使文言文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进一步提炼了官话白话文。

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

从20世纪20年代早期开始,官话白话文成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政府文书及敎育所采用的文体。此文体后来虽被称为标准书面中文或者现代书面中文,民初时人黄觉僧认为此文体难免流于官话口语,不能使言文渐趋一致,沟通民间彼此之情意。[注 2]另香港、澳门等粤语区也有使用此种官话白话文,但以粤音而非官话音朗诵。

发展

编辑

中华民国初年的五四运动使新文化运动走向高峰。知识分子如胡适陈独秀等人倡导的新文化运动,除了大力引进各种西方学说,标榜科学与民主外,因鉴于文言文有碍于表情达意,也鼓励白话文。他们积极提倡以近口语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我手写我口”,竞相出版刊物,如《新青年》等,为文学带来一片新思潮,令白话文很快流行全国,全面取代文言文的地位。而后在白话文运动成功的基础上,1930年代的上海又兴起了大众语运动,由上海的文化教育界人士陈望道陈子展胡愈之叶圣陶黎烈文等发起,并得到鲁迅的支持,在申报自由谈副刊上发起了“大众语”的讨论,主张要求白话文写得更加接近大众口语,提倡彻底的口语化。以白话文运动为发端的文学革命,结束了几千年以来中文书面语与口语脱节的局面,实现了书面语的口语化,对传播新思想,繁荣文学创作,推广国民教育,起了重要作用。不过当时有学者林纾认为,对粤、闽语等使用者而言,所谓的白话文运动以官话为基础,难免言文不一。[注 3]

在香港的变体

编辑

香港所使用的书面语一般是官白,意味着不懂粤语但懂标准汉语普通话)的人也能明白大部分内容。然而,香港所使用的和中国大陆所使用的官白仍有少量的区别,主要是字形()和外语音译。有些差异与中港两地用语差异有重叠之处。

左侧为香港通常所使用的、右侧为中国大陆使用的一些例子:

词语

编辑
  1. 用“咭”而非“卡”作为英语 card 的音译
  2. 用“上落车”而非“上下车”
  3. 用“电单车”而非“摩托车”
  4. 用“人士/人仕”而非“人员”。
  5. 用“警察”而非“公安机关”(英语:police department)[注 4]香港法例公安条例》所指的“公安”不是警察机构或其工作者。
  6. 用“职员”而非“工作人员”
  7. 用“阁下”而非“您”[注 5]
  8. 用“巴士”而非“公交车/公共汽车”

翻译

编辑

港式翻译的外国人名更偏近中国人名。

  1. 用“贝克汉姆”而非“贝克汉姆”(Backham)
  2. 用“罗拔臣”而非“罗伯特”(Robertson)

参阅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北宋时期邵雍创作的《安乐窝歌》已经有白话文倾向:我说的是阵却得“茅屋半间任逍遥,山路崎岖宾客少。 看的是无名花和草,听的是枝上好鸟叫! 春花开得早,夏蝉枝头闹。 黄叶飘飘秋来了,白雪纷纷冬又到。 叹人生,容易老,终不如盖一座,安乐窝。 上写着:琴棋书画,渔读耕樵。 闷来河边钓,闲来把琴敲, 喝一杯茶,乐陶陶,我真把愁山推倒了!”
  2. ^ 胡适:<答黄觉僧君《折衷的文学革新论》>
  3. ^ 林纾:<致蔡鹤卿太史书>
  4. ^ “警察”在大陆也是可理解的词语。此处指机构
  5. ^ 在香港较少使用“您”,原因可能是“您”和“你”粤语同音。

参考内容

编辑
  1. ^ 韩昊洋. 白话文的前世今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02-24 [202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3). 
  2. ^ Jacob., Mey,.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pragmatics. Amsterdam: Elsevier. 1998. The centuries-old three-way opposition between classical written Chinese, vernacular written Chinese, and vernacular spoken Chinese represents an instance of diglossia. ISBN 0080429920. OCLC 39508217. 

参考文献

编辑
  • 周有光,1999,《白话文运动八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