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白話文

狹義的白話文,指以1919年五四運動前後的官話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
文學
文學
各國文學
記事總覽
出版社文學期刊
文學獎
作家
詩人小說家
其他作家

官話白話文(另稱華文官白京白)是狹義的中文白話文。「現代白話文主要有4種,分別是官話白話文(官白)、吳語白話文(吳白)、粵語白話文(粵白)以及中州韻白話文(韻白)。」[1]然在這4種之外還有其他漢語白話文,如閩南語白話文。日常生活中交流使用的白話文,是指官話白話文。

官話白話文指以1919年五四運動前後的官話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故白話文又稱語體文),以區別春秋戰國至1910年代的寫作規範——文言文[2]

歷史

編輯

宋代已有話本[註 1]兩代也有部分白話小說,如《水滸傳》(元朝)、《西遊記》(明朝)、《金瓶梅》(明朝)、《紅樓夢》(清朝)等,不過為古白話,而且古白話作品在古代文壇上祇佔少數,文言文在當時仍然是主流。白話文運動以後,政府推廣官話白話文教育,官話白話文才取代了文言文,成為寫作的主流,使文言文慢慢地退出了歷史的舞台。五四運動中,知識分子進一步提煉了官話白話文。

清末開始的文體改革可以分為「新文體」、「白話文」和「大眾語」三個階段。

從20世紀20年代早期開始,官話白話文成為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政府文書及敎育所採用的文體。此文體後來雖被稱為標準書面中文或者現代書面中文,民初時人黃覺僧認為此文體難免流於官話口語,不能使言文漸趨一致,溝通民間彼此之情意。[註 2]另香港、澳門等粵語區也有使用此種官話白話文,但以粵音而非官話音朗誦。

發展

編輯

中華民國初年的五四運動使新文化運動走向高峰。知識分子如胡適陳獨秀等人倡導的新文化運動,除了大力引進各種西方學說,標榜科學與民主外,因鑑於文言文有礙於表情達意,也鼓勵白話文。他們積極提倡以近口語的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強調「我手寫我口」,競相出版刊物,如《新青年》等,為文學帶來一片新思潮,令白話文很快流行全國,全面取代文言文的地位。而後在白話文運動成功的基礎上,1930年代的上海又興起了大眾語運動,由上海的文化教育界人士陳望道陳子展胡愈之葉聖陶黎烈文等發起,並得到魯迅的支持,在申報自由談副刊上發起了「大眾語」的討論,主張要求白話文寫得更加接近大眾口語,提倡徹底的口語化。以白話文運動為發端的文學革命,結束了幾千年以來中文書面語與口語脫節的局面,實現了書面語的口語化,對傳播新思想,繁榮文學創作,推廣國民教育,起了重要作用。不過當時有學者林紓認為,對粵、閩語等使用者而言,所謂的白話文運動以官話為基礎,難免言文不一。[註 3]

在香港的變體

編輯

香港所使用的書面語一般是官白,意味着不懂粵語但懂標準漢語普通話)的人也能明白大部分內容。然而,香港所使用的和中國大陸所使用的官白仍有少量的區別,主要是字形()和外語音譯。有些差異與中港兩地用語差異有重疊之處。

左側為香港通常所使用的、右側為中國大陸使用的一些例子:

詞語

編輯
  1. 用「咭」而非「卡」作為英語 card 的音譯
  2. 用「上落車」而非「上下車」
  3. 用「電單車」而非「摩托車」
  4. 用「人士/人仕」而非「人員」。
  5. 用「警察」而非「公安機關」(英語:police department)[註 4]香港法例公安條例》所指的「公安」不是警察機構或其工作者。
  6. 用「職員」而非「工作人員」
  7. 用「閣下」而非「您」[註 5]
  8. 用「巴士」而非「公交車/公共汽車」

翻譯

編輯

港式翻譯的外國人名更偏近中國人名。

  1. 用「碧咸」而非「碧咸」(Backham)
  2. 用「羅拔臣」而非「羅伯特」(Robertson)

參閱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北宋時期邵雍創作的《安樂窩歌》已經有白話文傾向:我說的是陣卻得「茅屋半間任逍遙,山路崎嶇賓客少。 看的是無名花和草,聽的是枝上好鳥叫! 春花開得早,夏蟬枝頭鬧。 黃葉飄飄秋來了,白雪紛紛冬又到。 嘆人生,容易老,終不如蓋一座,安樂窩。 上寫着:琴棋書畫,漁讀耕樵。 悶來河邊釣,閒來把琴敲, 喝一杯茶,樂陶陶,我真把愁山推倒了!」
  2. ^ 胡適:<答黃覺僧君《折衷的文學革新論》>
  3. ^ 林紓:<致蔡鶴卿太史書>
  4. ^ 「警察」在大陸也是可理解的詞語。此處指機構
  5. ^ 在香港較少使用「您」,原因可能是「您」和「你」粵語同音。

參考內容

編輯
  1. ^ 韓昊洋. 白话文的前世今生.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7-02-24 [2020-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3). 
  2. ^ Jacob., Mey,.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pragmatics. Amsterdam: Elsevier. 1998. The centuries-old three-way opposition between classical written Chinese, vernacular written Chinese, and vernacular spoken Chinese represents an instance of diglossia. ISBN 0080429920. OCLC 39508217. 

參考文獻

編輯
  • 周有光,1999,《白話文運動八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