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阴之战中国历史上一场发生于晋朝八王之乱期间发生的一场战争。战事由司马越为大都督,奉晋惠帝洛阳兵向邺城,讨伐皇太弟司马颖。最终司马颖的军队于荡阴获胜,并俘晋惠帝至邺。

起因 编辑

太安三年(304年)正月,成都王司马颖及河间王司马颙的联军在进攻洛阳的战事中获胜,河间王部将张方杀害了以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在朝内主政的长沙王司马乂。司马颖战后获增封二十郡,拜丞相,返回根据地邺城。司马颙不久更表奏立司马颖为皇太弟,废掉皇太子司马覃。司马颖既为皇太弟,又兼丞相,不但将皇帝用的乘舆服饰全都搬到邺城,更加上表将禁中宿卫军移到相府中,改以成都王府人员为宿卫。他僭越奢侈的行为愈见严重,无君上之心,又亲近宠臣孟玖等,这些种种行为都令众人失望[1]

经过 编辑

永安元年(304年)七月,左卫将军陈眕、殿中将军逯苞和成辅、长沙王故将上官巳等人在洛阳召集百官,奉晋惠帝起兵讨伐司马颖。当时他们推了东海王司马越为大都督,复立被废的皇后羊献容及皇太子司马覃,又传檄四方,有很多人都响应并派军前赴。中护军石超此时就出奔邺城。大军带着晋惠帝北征邺城,东海王越、司徒王戎、高密王司马略等一众宗室和官员都随军,行至安阳时大军已达十多万人[2][3]

邺城内对大军将至大感恐惧,司马颖也想逃走。东安王司马繇说:“天子亲征,直罢甲,缟素出迎请罪。”折冲将军乔智明也劝说司马颖主动出降,然而丞相司马王混及参军崔旷就力主司马颖抵抗,司马颖遂派奋武将军石超率兵五万出兵荡阴迎击大军。邺城人心惶惶的消息被自邺城南奔的陈眕弟弟陈匡及陈规带到大军中,大军知道后就变得松懈,都不提防可能的来袭[4]。另一方面,驻镇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就派了张方率兵二万救援邺城[5][6]

七月己未,石超到荡阴后主动进击,大军因不设防而被击溃,晋惠帝乘舆被逃命四散的随从丢弃在战场上的藁草中,只有侍中嵇绍赶往乘舆保卫惠帝,却在惠帝身边遭石超的士兵杀害,惠帝本身面颊也受了伤,中了三箭,且丢失了六颗玉玺。作为大都督的司马越逃奔回封国东海国处,石超获得胜利后就俘晋惠帝回邺[7][8][9]

影响 编辑

  • 司马颖将皇帝俘到邺,于是自作主张改元“建武”,置百官,生杀大权由自己掌握,更在邺南设郊祀,不臣之心更露。另一方面就着手诛除异己,先杀害当时劝他归降的东安王司马繇,接着就派军意图消灭先前在讨伐齐王司马冏时并不合作的都督幽州诸军事王浚,最终导致王浚反攻邺城,司马颖南奔洛阳并被司马颙剥夺权位[10],以及麾下的匈奴人刘渊趁机自立,建立后来覆灭西晋的汉赵
  • 河间王所派的张方一军并未参与这场战事,但却乘势攻下洛阳,驱逐了留守洛阳的上官巳等人,再废皇太子司马覃。张方留守洛阳直至随后司马颖逼于王浚挟帝南来,并强逼惠帝西迁至河间王颙所掌的长安[11]
  • 司马越本一直在洛阳任官,至此役后后被逼返回东方,并在当地积累自己力量,最终击败河间王,接掌朝政。东海王在东方聚兵期间,就以琅琊王司马睿监徐州诸军事,镇守下邳,并在出兵西讨时留司马睿居守[12]。司马睿及后移镇建邺,奠下东晋的基础,让晋朝国祚得以延续。

注释 编辑

  1. ^ 《晋书·成都王颖传》:“颖既入京师,徐旋镇于邺,增封二十郡,拜丞相。河间王颙表颖宜为储副,遂废太子覃,立颖为皇太弟,丞相如故,制度一依魏武故事,乘舆服御皆迁于邺。表罢宿卫兵属相府,更以王官宿卫。僭侈日甚,有无君之心,委任孟玖等,大失众望。”
  2. ^ 《晋书·成都王颖传》:“永兴初,左卫将军陈眕,殿中中郎逯苞、成辅及长沙故将上官巳等,奉大驾讨颖,驰檄四方,赴者云集。军次安阳,众十余万。”
  3. ^ 《晋书·石苞传》:“陈眕等挟惠帝北伐,超走还邺。”
  4. ^ 《晋书·成都王颖传》:“邺中震惧。颖欲走,其掾步熊有道术,曰:‘勿动!南军必败。’颖会其众问计,东安王繇乃曰:‘天子亲征,宜罢甲,缟素出迎请罪。’司马王混、参军崔旷劝颖距战,颖从之,乃遣奋武将军石超率众五万,次于荡阴。眕二弟匡、规自邺赴王师,云:‘邺中皆已离散。’由是不甚设备。”
  5. ^ 《晋书·司马颙传》:“左卫将军陈眕奉天子伐颖,颙又遣方率兵二万救邺。”
  6. ^ 《晋书·良吏·乔智明传》:“惠帝之伐邺也,颖以智明为折冲将军、参丞相前锋军事。智明劝颖奉迎乘舆。”
  7. ^ 《晋书·成都王颖传》:“超众奄至,王师败绩,矢及乘舆,侍中嵇绍死于帝侧,左右皆奔散,乃弃天子于藁中。超遂奉帝幸邺。”
  8. ^ 《晋书·东海王越传》:“太安初,帝北征邺,以越为大都督,六军败,越奔下邳,徐州都督、东平王楙不纳,越径还东海。”
  9. ^ 《晋书·惠帝纪》:“秋七月丙申朔,右卫将军陈眕以诏召百僚入殿中,因勒兵讨成都王颖。戊戌,大赦,复皇后羊氏及皇太子覃。己亥,司徒王戎、东海王越、高密王简、平昌公模、吴王晏、豫章王炽、襄阳王范、右仆射荀藩等奉帝北征。至安阳,众十余万,颖遣其将石超距战。己未,六军败绩于荡阴,矢及乘舆,百官分散,侍中嵇绍死之。帝伤颊,中三矢,亡六玺。”
  10. ^ 《晋书·成都王颖传》:“颖改元建武,害东安王繇,署置百官,杀生自己,立郊于邺南。安北将军王浚、宁北将军东赢公腾杀颖所置幽州刺史和演,颖征浚,浚屯冀州不进,与腾及乌丸羯朱袭颖。候骑至邺,颖遣幽州刺史王斌及石超、李毅等距浚,为羯朱等所败。邺中大震,百僚奔走,十卒分散。颖惧,将帐下数十骑,拥天子,与中书监卢志单车而走,五日至洛。羯朱追至朝歌,不及而还。河间王颙遣张方率甲卒二万救颖,至洛,方乃挟帝,拥颖及承章王并高光、卢志等归长安。颙废颖归藩,以豫章王为皇太弟。”
  11. ^ 《晋书·张方传》:“荡阴之役,颙又遣方镇洛阳,上官巳、苗愿等距之,大败而退。清河王覃夜袭巳、愿,巳、愿出奔,方乃入洛阳。”
  12. ^ 《晋书·元帝纪》:“东海王越之收兵下邳也,假帝辅国将军。寻加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镇下邳。俄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越西迎大驾,留帝居守。”

参考资料 编辑

  • 《晋书》
  • 《资治通鉴·卷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