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线体

字體類型
(重定向自襯線字
无衬线字体
衬线字体
衬线字体的衬线
(红色部分)

衬线体(英语:Serif),是一种有衬线的字体,又称为有衬线体衬线字曲线描边字,俗称白体字;而与之相对的,没有衬线的字体则被称为无衬线体。衬线是字形笔画的起始段与末端的装饰细节部分。

起源

编辑

西方字体

编辑

一般认为衬线体起源于古罗马的石刻拉丁字母。1968年爱德华·卡蒂奇神甫在其著作《衬线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在石刻时,先用画笔将字母轮廓标注在石头上,然后刻字人依照痕迹进行刻画形成了衬线。

关于“衬线体”(serif)这一名称比衬线本身的出现要晚。目前可考的是1841年版本《牛津英语词典》(OED)中的“无衬线”(sans serif)一词, 而“衬线体”是从“无衬线”(sanserif)一词派生出来的。《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称“衬线体”可能源于荷兰语schreef,意为“曾经写”,或是经过荷兰语schriven拉丁文scribere(意思均为“写”)演变而来[1]。至今荷兰语Schreef仍意同“serif”。

东亚字体

编辑
 
汉字中的衬线体Adobe 明体(左上)Adobe 宋体(右上)和无衬线体思源黑体(下)
 
日语明朝体小冢明朝)和哥特体小冢Gothic
 
韩语中的衬线体Batang体和无衬线体Dotum体

至于东亚文字,汉字日语假名韩国语谚文等方块字中,同样也有“衬线体”和“无衬线体”的两个概念,只是指代名称不同。[原创研究?]

中文将Serif按照字义翻译成“衬线”或“字脚”,顾名思义就是装饰陪衬的作用,因此有衬线体也称为“有脚体”。日语中将衬线称为うろこ,字面意思为“鱼鳞”。[原创研究?]

衬线体(即“白体”),中国大陆地区和港台的印刷界称之为宋体,港台的繁体中文电脑系统称之为明体日文明朝体みんちょうたい,Minchōtai),韩国语바탕(Batang)体或명조체(Myeongjoche,同样是明朝体),常用于正文排版。这些名称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宋朝明朝,当时中国的雕版印刷术已经广泛传播,而用于制造活字的木纹多为水平方向,因此造成在刻字时横画细,竖画粗;而且为了防止边缘破损,横画在两端也被加粗,根据运笔习惯而形成三角形的装饰。这种方式一直沿用至今,现在白体类字体多数都是横细竖粗。[原创研究?]

另外,无衬线体中文通常称为黑体,在日文称为ゴシック体Goshikku-tai,即“哥特体”),韩国语中称돋움(Dotum)体或고딕(Gotik)体,这类字体笔画粗细基本一致,没有衬线装饰,较为醒目,常用于标题、导语、标志等。 [原创研究?]

用途

编辑

在传统印刷中,衬线字体用于正文印刷,因为它被认为比无衬线体更易于阅读,是比较正统的。相对的,无衬线体用于短篇和标题等,能够引起读者注意,或者提供一种轻松的气氛。

一般来说,人们倾向在长篇文章中使用衬线字体,如书籍报纸杂志等等。虽然在欧洲北美更经常使用无衬线体,但在正式场合衬线字体还是使用最多的类型。

印刷制品更多趋向使用衬线字体以方便阅读,但是在计算机领域中倾向使用无衬线字体以方便在显示器上显示。此外,衬线字体从审美角度较为正式优美,然从眼睛的感受并不及不采用衬线黑体字,因为衬线体在笔划上有过多的点缀(笔划末端的小三角)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尤其是显示在萤幕上时)。出于上述原因,大部分网页使用无衬线字体。因此,Windows Vista中的中文预设字体已经从原来的衬线字体(宋体细明体)改变成了无衬线字体微软雅黑微软正黑体)。另外,为了更好解决衬线字体的显示问题,新的反锯齿次像素显示(如ClearType)等技术开始广泛运用。但是目前最一般的显示器分辨率也不过每英寸100像素,这是屏幕显示衬线体可读性的瓶颈所在。

此外,各国高速公路的路标大多会避免衬线字的使用,因为其过度繁杂的外型容易造成长途驾车人的视觉疲劳。  

分类

编辑

西文的衬线体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旧体、过渡体、粗衬线体和现代体。

旧体

编辑
 
Garamond字体,旧衬线体的字形样本

旧体(英语:old style)可以上溯到1465年,它的特征是:强调对角方向——一个字母最细的部分不是在顶部至底部的垂直方向,而是在左上到右下的斜对角的部分;粗细线条之间微妙的区别——笔画粗细的对比不强烈,较缓和的粗细过渡;出众的可读性。旧体是最接近手工铅字起源的字体。

旧衬线体在制作的时候有严整的斜度规定,加上倾斜、括弧形的衬线体现细节,增强了它的阅读性。可是这个做法和研究阅读的心理学家所提倡的“平行字母宽度”认知模型是相矛盾的。

旧体的风格传统,常见于书籍、报章杂志的内文排版。

旧体可以再分为威尼斯体(Venetian)和Aldine或加拉德体(Garalde[需要解释]。旧体字体的样本有Garamond、帕拉提诺体(Palatino)、Trajan、Bembo、Goudy Old Style(all Aldine or Garalde)和Jenson(Venetian)。

过渡体

编辑
 
Times New Roman字体,过渡衬线体的字形样本

过渡体(Transitional,或称“巴洛克体”)衬线体最早出现在18世纪中叶,这类字体中包括最著名的Times New Roman(1932年)和Baskerville体(1757年)。由于在风格上处于现代体和旧体之间,故名“过渡体”。和旧体比较,粗细线条的反差得以强调,但是没有现代体那么夸张。

粗衬线

编辑
 
Rockwell字体,粗衬线体的字形样本

粗衬线(或称“埃及体”)中笔画粗细差距较小,而衬线相当粗大,几乎和竖画一样粗,而且通常弧度很小。这种字体外观粗大方正,各个字母通常是固定的水平宽度,字体表现和打字机一样。这类字体通常被说成是单纯在无衬线字体加上大衬线,因为字母本身的形状和无衬线体很类似,笔画的粗细几乎没有差别。(在粗衬线体中有一个小类叫Clarendon体,结构更类似于衬线体,但是有独具特色的弧线。)粗衬线出现在1800年左右。具体包括Clarendon体、Rockwell体和Courier体等等。

现代

编辑
 
Bodoni字体,现代衬线体的字形样本

现代体(英语:Modern)出现于18世纪末,其强调了粗细笔画之间的强烈对比,加重了竖画,而把衬线作得水平、极细。大部分现代衬线体的可读性不及旧体和过渡体衬线体。[原创研究?]常见字体包括格洛特斯克体(Bodoni)、Century Schoolbook和Computer Modern(这类字体在开放源电脑系统中通常随LaTeXTeX出现)。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17-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