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
和尚(梵语:upādhyāya,巴利语:upajjhāya),佛教术语,又作和上、和阇、和社、殟社、鹘社、乌社、邬波驮耶、摀波地耶、优婆陀诃、郁波第耶夜。意译亲教师、力生、近诵、依学、大众之师。在藏传佛教中称堪布或堪钦。与其他教派共用的有:大师、法师、师傅、师父。
佛教出家众,出家时的亲近师,即称为“和尚”,又称亲教师。和尚与授戒师即阿阇黎意义相近,一位比丘有一位“和尚”,与两位“阿阇黎”,分别授予他十戒和具足戒,这位比丘是其“和尚”的法统继承者。后世佛教沿用为弟子对师父之尊称,又用以指称德高望重之出家人,或用以称呼寺院的住持方丈。
在汉族社会习惯上,把佛教男性出家众(比丘)较不严谨地通称为“和尚”,与沙门、出家人的意义相近,女性出家众(沙弥尼、式叉尼、比丘尼等)则通称为尼姑,但尼姑一词往往被佛门中人被视为差别用语。
术语释义
编辑梵文“摀波”(upā)意思为“近”,“地耶”(dhyāya)意为“读”,因此邬波地耶的原义是“弟子所亲近习读的尊师”。唐慧琳《一切经音义》认为,印度方言称摀波地耶为殟舍(Khosa),自西域传来中国之后,辗转译为和尚[1]。南宋法云所著《翻译名义集》,认为和尚一语乃西域语之转讹,如龟兹语pwājjhaw等之误转[2]。
鸠摩罗什译为“力生”,意指弟子所皈依学习而生道力之师,但流传不广。汉语翻译中,原就有弃繁就简的传统,能够贴近汉语原有使用习惯的译语也较容易流行。汉语习惯双音节的名词,摀波地耶为四音节,在发音习惯上不如“和尚”二字方便。历史上,有人望文生义,将“和上”拆分误解作“和中最上”;将“力生”误解作“弟子道力,借教生成”;另外还有人将印度世俗称谓“乌邪”(博士)认为是“乌社”的异译。这些都是不正确的。[3]
民间通称
编辑和尚本意原不同于僧伽、比丘或沙门,而在近古和近现代,“和尚”成了男性僧伽的统称。和尚在汉语字面中有“和睦尚贤”的意义,故较为汉地所接受。明朝李卓吾在《玉簪记》认为:“千里相聚曰和,父母还拜曰尚。”这即是以汉字字面来解释的典型。汉传佛教中,又称寺院的住持方丈为和尚。在藏传佛教之四种阶位中,以和尚(堪布)为最上之第四位,其权力仅次于达赖喇嘛与班禅喇嘛,住持诸大寺。日本佛教僧官阶位中,有大和尚位、和尚位等称呼,后则转为对高僧之尊称。[5]
出家的和尚要受各种戒律的约束,不能饮酒、杀生、结婚生子等。三餐方面,一般汉传佛教和尚还必须素食,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不禁。日本佛教大多数门派则在明治维新之后出家戒遭受破坏,因此可见到僧侣娶妻、饮酒。[6]但是,并不是所有日本僧侣皆是如此,直至今日,仍有部分僧人依然严守出家戒,不娶妻生子、不酒不肉。
注释
编辑- ^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22:“和上,案五天雅言,和上谓之坞波地耶。然其彼土流俗,谓和上、殟社。于阗、疏勒,乃云鹘社。今此方讹音,谓之和上。虽诸方舛异,今依正释。言坞波者,此云近也。地耶者,读也。言此尊师为弟子亲近习读之者,旧云亲教是也。”卷65:“和上,经中或作和阇,皆讹也,应言邬波弟邢。此云近诵,以弟子年小,不离于师,常逐常近,受经而诵也。又云,邬波拕邪,此云亲教。旧译云:知罪、知无罪,名为和上也。”
- ^ 宋法云《翻译名义集》:“和尚,或和阇,《羯磨疏》云:‘自古翻译多杂蕃胡,胡传天语,不得声实,故有讹僻’。传云:‘和尚,梵本正名邬波遮迦。传至于阗,翻为和尚。传到此土,什师翻名力生。《舍利弗问经》云:夫出家者,舍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门中,受微妙法。盖师之力,生长法身,出功德财,养智慧命,功莫大焉。’又和尚,亦翻近诵,以弟子年少,不离于师,常逐常近,受经而诵。《善见》云:‘和尚,外国语。汉言,知有罪知无罪也(《明了论本》云:优波陀诃,翻为依学,依此人学戒定慧故,即和尚也)’。义净云:‘邬波陀耶,此云亲教师,由能教离出世业故。故和尚有二种。一亲教,即受业也。二依止,即禀学也。《毘奈耶》云:弟子门人,才见师时,即须起立。若见亲教,即舍依止’。”
- ^ 佛教出家人的称谓, 上海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所, [2018-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 ^ 《大智度论》卷13:“云何沙弥、沙弥尼出家受戒法?白衣来欲求出家,应求二师:一和上,一阿阇梨。和上如父,阿阇梨如母;以弃本生父母,当求出家父母。著袈裟,剃除须发,应两手捉和上两足。何以捉足?天竺法以捉足为第一恭敬供养。阿阇梨应教十戒,如受戒法。沙弥尼亦如是,唯以比丘尼为和上。”
- ^ 四分律卷三十三、卷三十九、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宋高僧传卷三、玄应音义卷八、翻译名义集卷四、慧琳音义卷十三、禅林象器笺称呼门
- ^ 郑熊所撰《番禺杂记》,谓“粤省中部之僧侣有妻室者,称为火宅僧”;又引述宋代陶谷所撰之《清异录》,谓“僧侣之妻,称为梵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