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郡

(重定向自豫章國

豫章郡中国古代的

历代变更
设置西汉
使用状况江西省南昌市
西汉豫章郡
新朝九江郡
东汉豫章郡
三国豫章郡
西晋豫章郡→豫章国(289年)
豫章国→豫章郡(311年后)
南北朝豫章郡(宋)
豫章郡(齐)
豫章郡(梁)
豫章郡(陈)
隋朝洪州→豫章郡(607年)
改称为洪州(622年)
唐朝洪州→豫章郡(742年)
改称为洪州(758年)

之际置。治所南昌县(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市区)。西汉后期隶属于扬州刺史部。汉末,孙权析豫章郡置庐陵郡、彭泽郡、鄱阳郡。西晋后辖境逐渐缩小。时改豫章郡为洪州,南唐时改为南昌府,南宋时称隆兴府,元时为龙兴路,明清时又改为南昌府

郡名起源

编辑

豫章,一作豫樟,本为木名。《左传》:“抉豫章以杀人而后死。”[1]杜预注:“豫章,大木”。《史记》引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枏豫章。”[2]张守节正义:“按温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章乃可分别。”另说豫章即樟木。《后汉书》王符传:“今者京师贵戚,必欲江南檽梓豫章之木。”[3]李贤注:“豫章即樟木也。”

春秋战国时期豫章用为地名,该地起于今安徽霍丘六安霍山之间,西迳河南光山固始二县,抵信阳市湖北应山县之北[4]

沿革

编辑

西汉

编辑

豫章郡,汉书但云“高帝置”[5]。周振鹤认为是高帝初年分庐江郡所置[6]。高帝五年(前202年)以英布为淮南王,置淮南国,领衡山九江(包括后来的六安国)、庐江、豫章四郡。十一年,英布反,立皇子刘长为淮南王。文帝七年(前173年)淮南国除,四郡属汉。十二年,徙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十六年(前164年)刘喜还封城阳,以庐江、豫章二郡为庐江国,封淮南厉王刘长之子阳周侯刘赐为庐江王。景帝四年(前153年),徙庐江王刘赐为衡山王,庐江国除,复置庐江、豫章二郡。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于江北新置庐江郡,庐江郡江南故地分属于豫章郡、鄣郡。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豫章郡领县十六、侯国二:

有67462户,351965人。[7]其郡辖地大致相当于今江西省[8]

东汉

编辑

王莽时改称九江永元年闲,增置三县:临汝县(分南城置)、建昌县(分海昏置)、石阳县(分庐陵置)。永和五年(140年),豫章郡领二十一县:南昌、建城、新淦、宜春、庐陵、赣、雩都、南野、南城、鄱阳、历陵、余汗、鄡阳、彭泽、柴桑、艾、海昏(侯国)、平都(侯国,即西汉时安平侯国)、石阳、临汝、建昌。有406496户,1608906人。[9]灵帝时又釐置数县。献帝时,孙策分庐陵、雩都等县置庐陵郡,建安中,又釐置彭泽郡(旋废)、鄱阳郡。

魏晋南朝

编辑

三国吴以后辖境缩小,大致当今江西省彭泽、星子、永修、南昌、丰城、新干、安福等市县以西地区。南朝陈时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樟树两市地。

西晋太康中,豫章郡领十六县:南昌、海昏、新淦、建城、望蔡、永修、建昌、吴平、豫宁、彭泽、艾、康乐、丰城、新吴、宜丰、锺陵。[10]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彭泽县改属寻阳郡。后又省海昏、宜丰、锺陵三县。[11]

隋唐

编辑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废豫章郡,其地属洪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洪州为豫章郡。豫章郡领四县:豫章、丰城、建昌、建城。[12]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平林士弘,改豫章郡为洪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洪州为豫章郡。豫章郡领六县:豫章、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高安、建昌、新吴(今江西省奉新县冯川镇)、武宁(今江西省武宁县新宁镇)。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豫章郡为洪州。[13]

人口

编辑
  • 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豫章郡有67462户,351965口。[7]
  • 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豫章郡有406496户,1668906口。[9]
  • 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豫章郡有35000户。[10]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豫章郡有16139户,122573口。[11]
  •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豫章郡有12021户。[12]
  •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豫章郡有55530户,353231口。[13]

行政长官

编辑

豫章守(前202年—前148年)

编辑

豫章太守(前148年—9年)

编辑
  • □廖(姓失载),汉宣帝神爵中为豫章太守。[14]
  • 夏侯定国,东平人。西汉末为豫章太守。[15]
  • 庆咸,人。西汉末(元、成时)为豫章太守。[16]

豫章太守(25年—264年)

编辑
  • 周生丰,泰山南武阳人。光武帝建武七年(31年)为豫章太守。[17]
  • 李忠,东莱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建武十四年(38年)迁豫章太守。[18]
  • 姜□,彭城广戚人。姜肱之祖父。章、和之际为豫章太守。[19]
  • 张躬,和帝永元中为豫章太守。[20]
  • 曹萌,东汉中期豫章太守。[20]
  • 刘祇,安帝元初永宁中为豫章太守。[21]
  • 张云,顺帝时为豫章太守。[22]
  • 司马景,河内怀人。东汉中期豫章太守。[23]
  • 栾巴,魏郡内黄人。顺帝汉安中为豫章太守。[18]
  • 虞续,冲帝永嘉时(145年)为豫章太守,二月坐贪賍下狱死。[24]
  • 王永,大约桓帝时为豫章太守。[25]
  •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王刘肥之后。大约桓帝时为豫章、会稽太守,人称“一钱太守”。[26]
  • 陈蕃,汝南平舆人。桓帝时豫章太守。[27]
  • 陈修,会稽人。桓、灵之际豫章太守。[28]
  • 封祁,汝南人。灵、献之际豫章太守。[29]
  • 祝括,中山人。灵、献之际豫章太守。[30]
  • 周术,献帝初平至兴平二年为豫章太守。[31]
  • 诸葛玄琅琊人,诸葛亮从父。周术死后刘表以其为豫章太守,建安元年为刘繇所败,退守西城。建安二年,为县民所杀。[32]
  • 朱皓,会稽上虞人,朱儁子。周术卒,朝廷以其为豫章太守,建安元年借刘繇兵逐诸葛玄,旋为笮融所杀。[33]
  • 华歆,平原高唐人。笮融被杀后继为太守。[34]
  • 孙贲吴郡富春人。孙权从兄。刘繇死,孙策遣孙贲取豫章郡,自领太守至建安二十四年。[35]
  • 孙邻,孙贲子。孙贲死后嗣立为豫章太守,领郡二十年。[35]
  • 顾邵,吴郡吴人,顾雍子。继孙邻为豫章太守,建安末卒于官。[36]
  • 蔡遗,汉、之际,继顾邵为豫章太守。[37]
  • 谢景,南阳人。三国吴初年为豫章太守。[38]
  • 谢斐,孙权时豫章太守。[39]
  • 孔竺,会稽山阴人,孙吴时在任。[40]
  • 纪陟,丹阳人。吴孙休时豫章太守。[41]
  • 孔冲,孙吴时在任。[42]

豫章相(264年—266年)

编辑

豫章太守(266年—289年)

编辑

豫章内史(289年—304年)

编辑

豫章太守(304年—306年)

编辑

豫章内史(306年—310年代)

编辑

豫章太守(310年代—402年)

编辑
  • 周广,由内史改号。[48]
  • 甘卓,字季思,丹杨人,晋愍帝建兴三年(315年)出任。[49]
  • 周访,字士达,汝南安城人,晋愍帝时在任。[50]
  • 谢鲲,字幼舆,陈国阳夏人,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出任。[51]
  • 刘胤,字承胤,东莱掖人,晋元帝时在任。[52]
  • 王棱,字文子,琅邪临沂人,晋元帝时在任。[53]
  • 王彬,字世儒,琅邪临沂人,晋明帝时在任。[53]
  • 史畴,东晋时在任。[51]
  • 殷羡,字洪乔,陈郡长平人,东晋时在任。[54]
  • 周抚,字道和,汝南安城人,晋成帝时在任。[50]
  • 刘劭,彭城人,晋成帝咸康中在任。[46]
  • 褚裒,字季野,晋成帝时在任。[55]
  • 庾条,字幼序,颍川鄢陵人,东晋时在任。[56]
  • 褚希,东晋时在任。[54]
  • 韩伯,字康伯,颍川长社人,东晋时在任。[56]
  • 王操之,字子重,琅邪临沂人,东晋时在任。[57]
  • 王欣之,太原晋阳人,东晋时在任。[55]
  • 王珣,字元琳,琅邪临沂人,晋孝武帝时在任。[58]
  • 范甯,字武子,晋孝武帝太元十三年(388年)在任。[59]
  • 孙潜,字齐由,太原中都人,晋安帝时在任。[60]
  • 郭昶之,晋安帝时在任。[61]

豫章相(402年—403年)

编辑

豫章内史(403年—404年)

编辑

豫章太守(404年—406年)

编辑

豫章相(406年—416年)

编辑

豫章太守(416年—461年)

编辑

豫章内史(461年—465年)

编辑

豫章太守(465年—479年)

编辑

豫章内史(479年—502年)

编辑
  • 刘文蔚,高昭皇后兄弟,广陵人,南齐时在任。[81]
  • 刘休,字弘明,沛郡相人,建元四年(482年)出任。[82]
  • 虞悰,字景豫,会稽余姚人,齐武帝时在任。[83]
  • 江籞,字叔文,济阳考城人,建元年间在任。[84]
  • 萧遥光,字元晖,始安王,齐武帝时在任。[85]
  • 袁昂,字千里,陈郡阳夏人,南齐时在任。[86]
  • 王缋,字叔素,琅邪临沂人,隆昌(494年)年间在任。[87]
  • 顾宪之,字士思,吴郡人,永元(499年—501年)年间在任。[76]

豫章太守(502年—504年)

编辑

豫章内史(504年—525年)

编辑
  • 萧颖达,兰陵兰陵人,天监初在任。[89]
  • 萧昌,字子建,兰陵兰陵人,天监初出任,天监六年(507年)离任。[90]
  • 袁君正,陈郡阳夏人,梁武帝时在任。[86]
  • 张缅,字元长,梁武帝时在任。[91]
  • 谢举,字言扬,天监十四年(515年)出任。[92]
  • 张绾,字孝卿,梁武帝时在任。[91]

豫章太守(525年—531年)

编辑

豫章内史(531年—551年)

编辑
  • 丘仲孚,字公信,吴兴乌程人,梁武帝时在任。[93]
  • 伏芃,字玄耀,梁武帝时在任。[92]
  • 刘潜,字孝仪,太清元年(547年)出任。[94]
  • 陈霸先,字兴国,吴兴长城人,大宝元年(550年)出任。[95]
  • 熊昙朗,南梁后期在任。[96]
  • 庄铁,梁武帝后期在任。[97]

豫章太守(551年—569年)

编辑

豫章内史(569年—589年)

编辑
  • 程文季,字少卿,新安海宁人,太建二年(570年)出任。[102]
  • 陈方泰,南康王,太建六年(574年)出任。[103]
  • 蔡景历,字茂世,济阳考城人,太建年间在任。[104]
  • 钱法成,太建年间在任。[105]
  • 周罗㬋,字公布,九江寻阳人,陈朝后期在任。[106]

豫章郡太守(607年—622年)

编辑

豫章郡太守(742年—758年)

编辑

国主

编辑

孙吴豫章国(264年—266年)

编辑
豫章国(264年—266年)
传位 谥号 姓名 在位年数 在位时间 备注
第1代 豫章王 孙𩅦 2年 264年-266年 孙休长子

西晋豫章国(289年—304年)

编辑
豫章国(289年—304年)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豫章王 司马炽 289年—304年 晋武帝第二十五子
立为皇太弟,国除

西晋豫章国(306年—311年)

编辑
豫章国(306年—311年)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豫章王 司马诠 306年—307年 司马遐第三子
2 豫章王 司马端 307年—311年 司马遐第四子
立为皇太子,国除

晋楚豫章国(402年—404年)

编辑
豫章国(402年—404年)[61]
以平司马元显之功封,食邑7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豫章郡开国公 桓玄 402年
2 豫章郡开国公→豫章郡王 桓昇 402年—404年 桓玄子
伏诛,国除

东晋豫章国(406年—416年)

编辑
豫章国(406年—416年)[108]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食邑10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豫章郡开国公 刘裕 406年—416年
进封宋公

南朝宋豫章国(461年—465年)

编辑
西阳国(456年—461年)/豫章国(461年—465年)丨食邑2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西阳郡王→豫章郡王 刘子尚 456年—465年 宋孝武帝第二子

南朝齐豫章国(479年—502年)

编辑
豫章国(479年—502年)丨食邑3000户→4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豫章郡王 文献王 萧嶷 479年—492年 齐高帝第二子
豫章世子 哀世子 萧子廉 萧嶷长子
2 豫章郡王 萧元琳 ?—502年 萧子廉子

南朝梁豫章国(504年—525年)

编辑
豫章国(504年—525年)|食邑2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豫章郡王 萧综 504年—525年 梁武帝第二子

南朝梁豫章国(531年—551年)

编辑
豫章国(531年—551年)|食邑2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豫章郡王 安王 萧欢 531年—540年 萧统长子
2 豫章嗣王 萧栋 ?—551年 萧欢子

南朝陈豫章国(569年—589年)

编辑
豫章国(569年—589年)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豫章郡王 陈叔英 569年—589年 陈宣帝第三子

人物

编辑
  • 唐檀,字子产,豫章南昌人。安、顺时方士,著有《唐子》二十八篇。[109]
  • 陈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汉顺帝时为细阳令。[22]
  • 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汉顺帝时为南顿令。[22]

参见

编辑

注释及征引文献

编辑
  1. ^ 《左传》哀公十七年
  2.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豫章二字,《史记》、《汉书》、《文选》皆作豫章,明万历汪士贤刻《司马长卿集》作豫樟
  3. ^ 《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传
  4. ^ 《箬园日札》春秋豫章考,杨伯峻
  5. ^ 地理志条下自注
  6. ^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四章第三节
  7. ^ 7.0 7.1 汉书地理志
  8. ^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分册
  9. ^ 9.0 9.1 后汉书郡国志
  10. ^ 10.0 10.1 《晋书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11. ^ 11.0 11.1 《宋书 卷三十六 志第二十六》
  12. ^ 12.0 12.1 《隋书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13. ^ 13.0 13.1 《旧唐书 卷四十 志第二十》
  14. ^ 见汉书武五子传
  15. ^ 见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16. ^ 见汉书儒林传
  17. ^ 见后汉书桓谭冯衍传注引《豫章旧志》
  18. ^ 18.0 18.1 后汉书本传
  19. ^ 后汉书姜肱传
  20. ^ 20.0 20.1 水经注赣水
  21. ^ 见后汉书方术传
  22. ^ 22.0 22.1 22.2 后汉书独行传
  23. ^ 晋书宣帝纪
  24. ^ 事见后汉书冲帝纪
  25. ^ 见后汉书党锢传
  26. ^ 后汉书循吏传
  27. ^ 后汉书本传、徐稺传
  28. ^ 说郛五八引谢承《会稽先贤传》
  29. ^ 风俗通义十反
  30. ^ 风俗通义穷通
  31. ^ 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献帝春秋》
  32. ^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献帝春秋》。三国志谓诸葛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
  33. ^ 后汉书皇甫嵩朱儁传、陶谦传、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献帝春秋》
  34. ^ 三国志魏志本传
  35. ^ 35.0 35.1 三国志吴志宗室传
  36. ^ 三国志吴志本传
  37. ^ 见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38. ^ 见三国志吴志张昭传
  39. ^ 见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注引《吴录》
  40. ^ 《晋书 卷七十八 列传第四十八》
  41. ^ 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吴录》
  42. ^ 《晋书 卷八十八 列传第五十八》
  43. ^ 《晋书·列传第五十九》
  44. ^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
  45. ^ 《晋书·列传第四十一》
  46. ^ 46.0 46.1 《晋书 卷六十九 列传第三十九》
  47. ^ 《晋书·帝纪第六》
  48. ^ 《晋书 卷六十一 列传第三十一》
  49. ^ 《晋书 卷七十 列传第四十》
  50. ^ 50.0 50.1 《晋书 卷五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
  51. ^ 51.0 51.1 《晋书 卷四十九 列传第十九》
  52. ^ 《晋书 卷八十一 列传第五十一》
  53. ^ 53.0 53.1 《晋书 卷七十六 列传第四十六》
  54. ^ 54.0 54.1 《晋书 卷七十七 列传第四十七》
  55. ^ 55.0 55.1 《晋书 卷九十三 列传第六十三》
  56. ^ 56.0 56.1 《晋书 卷七十五 列传第四十五》
  57. ^ 《晋书 卷八十 列传第五十》
  58. ^ 《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十五》
  59. ^ 《宋书 卷九十三 列传第五十三》
  60. ^ 《晋书 卷八十二 列传第五十二》
  61. ^ 61.0 61.1 《晋书 卷九十九 列传第六十九》
  62. ^ 62.0 62.1 《宋书·列传第二》
  63. ^ 《宋书·列传第五十二》
  64. ^ 《宋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十六》
  65. ^ 《宋书 卷五十七 列传第十七》
  66. ^ 66.0 66.1 66.2 《宋书 卷五 本纪第五》
  67. ^ 67.0 67.1 67.2 67.3 67.4 《宋书 卷八十四 列传第四十四》
  68. ^ 《宋书卷六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
  69. ^ 《宋书 卷七十四 列传第三十四》
  70. ^ 《宋书 卷六 本纪第六》
  71. ^ 《宋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三》
  72. ^ 《宋书 卷七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73. ^ 《宋书 卷八十九 列传第四十九》
  74. ^ 《宋书·列传第四十七》
  75. ^ 《南齐书·列传第十四》
  76. ^ 76.0 76.1 76.2 《南齐书 卷四十六 列传第二十七》
  77. ^ 《宋书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一》
  78. ^ 《宋书 卷八 本纪第八》
  79. ^ 《宋书 卷八十五 列传第四十五》
  80. ^ 《南齐书 卷二十七 列传第八》
  81. ^ 《南齐书·列传第一》
  82. ^ 《南齐书·列传第十五》
  83. ^ 《南齐书·列传第十七》、《南齐书·列传第十八》
  84. ^ 《南齐书·列传第二十四》
  85. ^ 《南齐书·列传第二十六》
  86. ^ 86.0 86.1 《梁书·列传第二十五》
  87. ^ 《南齐书·列传第三十》
  88. ^ 《梁书 卷二十 列传第十四》
  89. ^ 《梁书·列传第四》
  90. ^ 《梁书·本纪第二》、《梁书·列传第十八》
  91. ^ 91.0 91.1 《梁书·列传第二十八》
  92. ^ 92.0 92.1 《梁书·列传第三十一》
  93. ^ 《梁书·列传第四十七》
  94. ^ 《梁书·列传第三十五》
  95. ^ 《陈书·本纪第一》
  96. ^ 《陈书·列传第二》
  97. ^ 《梁书·列传第三十八》
  98. ^ 98.0 98.1 98.2 《陈书 卷九 列传第三》
  99. ^ 99.0 99.1 99.2 《陈书·列传第六》
  100. ^ 《陈书 卷十三 列传第七》
  101. ^ 101.0 101.1 《陈书 卷十八 列传第十二》
  102. ^ 《陈书·列传第四》
  103. ^ 《陈书·列传第八》
  104. ^ 《陈书·列传第十》
  105. ^ 《陈书·列传第三十》
  106. ^ 《隋书·列传第三十》
  107. ^ 《唐刺史考全编》
  108. ^ 《宋书 卷一 本纪第一》
  109. ^ 后汉书方术传

参考书目

编辑
  •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影印虚受堂本
  • 谭其骧等,1974,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周振鹤,1987,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晓杰,1999,东汉政区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