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族祖灵祭
邵族祖灵祭(邵语:Tungkariri Lus'an),传统的邵族信仰为祖灵信仰,也就是相信,人死后,透过某种仪式机制成为祖灵的一种过程,而祖灵则居住在一个称为ulalaluwan(祖灵篮或公妈篮)圆口四方足的藤编篮子中,里面摆放着象征家户传承的布与饰品,平时,每户所属的ulalaluwan则供奉在家中神桌上的左侧或高处,到了邵族人的传统祭祀活动时,家家户户则取出家中的公妈篮拿到祭祀场祭拜。[1]于2015年3月26日经文化部公告登录为国家重要民俗文化资产。
邵族Tungkariri Lus'an(祖灵祭) | |
---|---|
官方名称 | 邵族Tungkariri Lus'an(祖灵祭) |
类型 | 登录等级:重要民俗 登录种类:仪式、祭典、节庆 |
详细登录资料 |
邵族年祭 | |
---|---|
官方名称 | 邵族年祭 |
类型 | 登录等级:民俗 登录种类:仪式、祭典、节庆 |
详细登录资料 |
族群介绍
编辑邵族是台湾十六个原住民当中的一个族群,目前约有将近三百人,住在台湾中部南投县鱼池乡的日月潭畔附近,其中以alu(德化社)最多人。目前,德化社的邵族人还继续维持着邵族传统的信仰与祭祀活动。
祭仪活动
编辑邵族的仪式活动可以分成三个类型,分别是rites de passage(生命仪礼)、calendrical rites(岁时仪式)与unscheduled rites(临时祭仪),生命仪礼指的是以个人生命历程为单位的仪式活动,举凡出生、周岁、成年、结婚、死亡等;岁时仪式是以社群为对象,以一年或者是某个独特的机制为时序周期,举办的各项阶段性的仪式活动,譬如开垦、播种、水稻、狩猎与年节等,不过,邵族人所属的岁时仪式中农历8月的lus'an(年节)仪式,却含融著以个人为主体的身份认同仪式,也就是邵族人称之为当lu tsu(汉音炉主)的产生,社群内农历8月的lus'an(年节)期间,才能举行shmayla(牵田)活动。因此举行有shmayla的“大套”或没有shmayla的“小套”活动以那年是否有人要当lu tsu(炉主)而定。有健全双在的夫妇要当 lu tsu,整个社群则举行“大套”的仪式活动,时间维持近一个月,所有的仪式歌谣均不受禁忌。反之,如果当年没有人愿意当lu tsu,lus'an仪式则只进行三天,举行“小套”活动,而“大套”的歌谣则仍属禁忌的范畴,不能演唱,所以lu tsu的产生与否对祖灵祭有重要影响[2]。
邵族女祭司的族语称为Shinshii,主要负责邵族的仪式活动,族人习惯以台语的“先生妈”来称呼,其职责多样,举凡婚嫁、丧礼、乔迁及移树等,皆需要依赖女祭司进行祭仪告知祖灵,须具备以下基本资格:[3]
- 已婚且丈夫健在。
- 已有男丁子嗣可继承祖灵篮。
- 夫妻须担任Lus'an(祖灵祭)的主祭。
祖灵祭祭仪名称:祭仪性杵音、男子传统技艺较力、除秽祈福、换年祭、逐户家祭、逐户饮公酒、祖灵夜祭。[3]
参考资料
编辑- ^ 邵族新年快樂!祖靈祭列「國家重要民俗」今年更恢復狩獵祭. thenewslens. [202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 ^ 吳榮順、魏心怡〈臺灣民俗采風第三輯〉.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13. ISBN 978-986-03-7145-1.
- ^ 3.0 3.1 陈, 姳晔. Lus'an(祖靈祭)、白鹿、茄苳、水沙連邵族的傳說與禁忌. 南投县鱼池乡邵族文化发展协会. 2019. ISBN 978-986-9856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