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中外诸军事
都督中外诸军事,又称都督中外,魏晋南北朝时之军职名。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祝总斌教授认为,在曹魏一代,都督中外是实职武官。如果不计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即司马氏利用它给篡位作准备这一因素,它的确起了巩固京师地区统治秩序,进而稳定全国政局的作用。大体从西晋开始,它的性质逐渐向虚衔、荣誉衔转化。八王之乱后,特别在东晋,京师中外诸军力量削弱这一客观因素又加速了这一过程。五胡十六国模仿汉制,都督中外在经历了实职武官,保卫京师,稳定整个政局阶段之后,也呈现同样趋势。南北朝彻底完成了这一转化:都督中外变为虚衔、荣誉衔,起的主要也是这类性质官吏所起的作用。大概由于作为虚衔、荣誉衔,“都督中外诸军事”这一名称又太实,明明白白意味总管中外宿卫诸军,和虚衔、荣誉衔的性质不协调,所以至隋唐,尽管文武散官制度进一步发展,而都督中外却被废除,并且再也没有恢复[1]。
职务释义
编辑“ 中”、“外”二字,分别所指“中军”与“外军”,此二军即是戍守京师的中央禁军,而都督中外诸军事最初并非正式军职,而是属于加官性质,由大司马、大将军等高级武官兼任,直至北魏孝文帝之汉化改革时,才成为正式官职并赋予其品级。具体职责为代表皇帝执行全国最高军事力量的统帅权,亦即为统领禁军的最高指挥官。
历史发展
编辑缘起
编辑都督中外诸军事最早出现于三国时代的曹魏政权,不同于太尉,此职不主管军事行政,亦不同于各军统帅 , 此职不负责军队的日常管理 。创设此职之目的在于皇帝在政务繁忙,且军务紧急的情形下,必须委任一位亲信大臣或武官以代表自己统率全国军事力量,于是有了此职。初期担任此职者多为曹魏之宗室,如曹真与曹爽,自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仍保留都督中外诸军事之衔,才使之得以控制禁军,诛杀曹爽一族,司马懿死后,此职亦为司马氏所把持,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与司马炎等人先后担任,最后司马炎篡夺曹魏政权,建立晋朝,任命其叔祖父安平王司马孚任都督中外诸军事之衔。
八王之乱
编辑公元291年,楚王司马玮即是以都督内外诸军事之职,矫诏召洛阳城三十六内外军[2],发兵消灭汝南王司马亮,开启了八王之乱的纷乱;日后赵王司马伦亦曾矫诏晋惠帝之命,自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并把持朝政,而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亦曾担任此职[3],甚至司马颖还曾被任为相当于皇储的“皇太弟”,总结参与八王之乱的诸侯王,就有将近五位曾自称或被授与此职,他们以此掌握了军权,并以此展开厮杀,可见此职的重要性。
东晋以后的南朝部分
编辑永嘉之乱后,部分晋朝宗室与世家大族衣冠南渡,东晋政权虽得以建立,而此时期的皇权却是十分低落,旁落于世家大族之手,其中的最大功臣——王导,亦多次担任此职,即使同族的王敦叛乱后亦然,日后以多次北伐闻名的桓温,亦曾被授与此职,并专擅朝政,而取代东晋政权政权的刘裕,在其称帝前,亦曾被授与此职,而未来建立梁、齐、陈三朝的萧道成、萧衍与陈霸先,得以称帝建制又如同朝中篡夺帝位的萧鸾与陈项,亦是遵循此模式。
北魏与北朝
编辑北魏孝文帝时的汉化改革,赋予了都督中外诸军事职官之正式地位,太和年间的第一次职令中,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品级为正一品下,并将其与都督地方诸军事的品级作了严格的区别。而日后于北魏末期专擅朝权的尔朱荣,以及分别建立东魏、西魏,与北齐、北周始祖的高欢与宇文泰,亦曾担任此职,他们以此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把持朝政,甚至进而建立自己的政权,可说是与南朝的开国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影响
编辑都督中外诸军事之衔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魏晋以前,中央政府所发生的“兵权散主”之困境, 在皇权集中或的强化之时,有利于中央政权与军权的集中,方便皇帝统帅全国军队。反之,一旦在皇权相对旁落之时,此一军职易沦入权臣武将之手,则易成为夺取政权、改朝换代的捷径。
曾担任过此职的代表人物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祝总斌. 《材不材斋文集 祝总斌学术研究论文集 下编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 西安市: 三秦出版社. 2006.01: 280–322. ISBN 7-80628-646-2 (中文(简体)).
- ^ 《资治通鉴·晋纪》,卷第八十二,晋纪四,孝惠皇帝上之上,元康元年。
- ^ 《晋书・帝纪第四》,孝惠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