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鄂皖边区第三次围剿

豫鄂皖边区第三次围剿,为中国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蒋中正所领导的国民政府对实力日益壮大的中国共产党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主要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位于豫鄂皖三省边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亦称“鄂豫皖苏区”)。1931年11月,国民政府调集15个师,进行第三次围剿。至1932年6月,半年时间内,红军连续进行了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潢(川)、光(山)4次战役,其中4至5月的苏家埠战役,进行了48天,歼灭国军3万余人,俘虏第7师副师长厉式鼎及5个旅、团长。此次反围剿进行的4次战役共歼灭国军6万余人,扩大了苏区。鄂豫皖苏区进入了全盛时期。

豫鄂皖边区第三次围剿
第一次国共内战的一部分
日期1931年11月-1932年5月
地点
结果 红军胜利
参战方
国民革命军 中国工农红军
指挥官与领导者
何成濬
李鸣钟
张国焘
邝继勋
余笃三
兵力
200,000人 30,000人
伤亡与损失
60,000人

战役名称

编辑

中华民国方面称之为“豫鄂皖边区围剿”或“豫鄂皖三省边区围剿”,并未明确划分次数,仅分前后两个阶段,视本次为第一阶段的堵剿时期[1]中共方面称之为“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

时代背景

编辑

1931年5月,鄂豫皖苏区红军粉碎国民政府第二次围剿后,国民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中正于6月组织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大规模围剿,仍旧失败收场。另一方面,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成立,下辖两个军近3万人。鄂豫皖苏区和红军的发展引起国民政府的重视,部署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围剿。11月,国军集结15个师分散在豫鄂皖三省边区周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反蒋抗日浪潮高涨,蒋中正处于严重的政治危机中,导致此次围剿迟迟不能开始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共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采取主动进攻战略,以破坏国民政府的围剿计划,巩固和扩大苏区。

参战部队

编辑

国民革命军方面

编辑

何成濬仍为武汉行营主任,李鸣钟[2]仍为豫鄂皖边区绥靖督办,国民革命军(以下简称国军)参战部队如下:

  • 豫东南方面,部署第2师(师长楼星越[3]、第25师(师长戴民权)、第69师(师长赵冠英)、新编第12师(师长曾万锺)、新编第13师(师长夏斗寅)及第58师之一部、第13师骑兵第3旅、独立第33旅(旅长唐云山
  • 鄂东方面,部署第20路军、第14师、第18师、第30师(师长吉鸿昌)、第31师(师长张印湘)、第34师、第44师(军长萧之楚)、第47师(军长上官云相)、第48师(师长刘培绪)及及新编第13师之一部、第2路特务旅
  • 皖西方面,部署第4师(师长徐庭瑶)、第7师(师长厉式鼎)、第46师(师长范熙绩)、第57师(师长岳盛宣)及独立第5旅、独立第40旅(旅长宋世科
  • 空军方面,航空第四、第五、第六等队进驻汉口,第五队之一部分驻信阳,受武汉行营的指挥,逐日派飞机临边区侦炸,并与地面部队连络协同作战。

以上总计豫东南地区4个师、鄂东地区7个师、皖西地区4个师,另有在河南的第4师、南京的警卫师亦调往武汉,其第20路军亦向信阳集结,及若干旅、团,总兵力大约20万人。

中国工农红军方面

编辑

中国工农红军(以下简称红军)由红四方面军应战,各参战部队如下:

以上总计共有2个军,总兵力近3万人。以依附苏区,集中兵力,运用围城打援,调动国军于运动中各个歼灭。

战役过程

编辑

1931年11月10日,红军集中方面军主力进行了黄安战役,以4个团对驻黄安的国军第69师实行压缩包围,另以一个师和黄安独立团担负阻击和歼灭国军援军的任务。战役开始后,国军从安埠、黄陂等地多次出动援军,均被红军击退。在围城31天后,12月22日,国军企图突围失败,红军尾随国军突进并占领黄安城,红军计毙伤俘其15000余人,缴枪7000余支、迫击炮10余门,并俘获国军第69师师长赵冠英[4]。黄安战役后,为打击北线之国军,向北扩大苏区,隔年1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发动商(城)潢(川)战役,迅速攻占商城与潢川之间的杜付店、江家集等地,切断两县城的交通联络线,驻商城的陈耀汉第58师成了个孤军。商城被围后,第58师向南京告急。国民政府特派驻豫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急令张钫第76师及第2师、第12师、独立第33旅共19个团,分两路驰援商城,途中红军实行打击并两翼迂回包抄。国军两路援军皆被击溃,撤回潢川。陈耀汉见援军溃败,趁红军主力尚未回师之际,率第58师弃城退往麻城。红军攻占商城,并改商城为赤城。计红军以10个团击溃了装备齐全的国军19个团,歼敌4000余人,缴枪2000余支。

商潢战役后,国军继续采取守势,安徽省主席陈调元调集12个团的兵力,以苏家埠为枢纽,从六安至霍山沿淠河东岸构筑坚固阵地成一道防线。红军见部署于皖西的国军兵力只有4个师又两个旅,防区较大,兵力薄弱。为求歼该地区的国军,向东扩展苏区,3月中旬,红四方面军以一部牵制豫东南地区的国军,以主力3个师包围苏家埠,此役歼灭国军3万余人,俘其皖西剿共总指挥、第7师师长厉式鼎,缴枪1.6万余支。

苏家埠战役期间,国军第20路军以一部兵力进占潢川、光山南部地区。为夺回该区,6月中旬,红四方面军进行了潢(川)光(山)战役,计毙伤俘国军约1万人,缴枪7000余支。

此次红军共歼灭国军近40个团6万余人,部队本身由近3万人发展至4.5万人,并打下黄安,商城、霍邱、英山、罗田、广济6座县城,鄂豫皖苏区发展成为拥有26个县和350万人口的地区,开创了该苏区的极盛局面,国民政府的第三次围剿终告失败。

注释

编辑
  1. ^ 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民革命军战史》第四部《反共勘乱》第三卷,第43页。
  2. ^ 一作李鸣锺。
  3. ^ 一作楼景越。
  4. ^ 引自刘仲林《中国工农红军的反“围剿”战争》,王多年主编的《国民革命军战史》第四部《反共勘乱》第三卷未提及此役。

参考

编辑
  • 《国民革命战史》第四部《反共勘乱》,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国军军史·军级战位战史一》,新铭,知兵堂出版社。
  • 《国军军史·军级战位战史二》,新铭,知兵堂出版社。
  • 《中国工农红军的反“围剿”战争》,刘仲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中国红军发展史》,王健英,广东人民出版社。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