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冷战阿拉伯语الحرب العربية الباردو‎)是阿拉伯世界从1950年代初期到1970年代后期作为冷战的衍生之政治竞争时期。普遍接受的阿拉伯冷战开端是1952年的埃及革命,这场革命最终使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海珊 于1956年成为埃及总统。此后新成立的埃及阿拉伯共和国是一个世俗民族主义国家, 与主要由沙特阿拉伯领导的保守传统主义阿拉伯君主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激烈政治竞争。这一竞争和冲突时期的大致终点通常被认为是1979年的伊朗革命,最终使大阿亚图拉霍梅尼成为伊朗神权政府的领导人。此后阿拉伯与伊朗紧张局势的关系使阿拉伯内部的冲突黯然失色。

阿拉伯冷战
冷战的一部分
日期1952年埃及阿拉伯革命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
地点
结果
参战方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阿拉伯联邦共和国
阿拉伯伊斯兰共和国


阿拉伯合众国 (1958–1961)


 阿拉伯联邦 (1958)


指挥官与领导者

纳赛尔推行世俗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以应对伊斯兰主义阿拉伯君主制食利主义,及他们认为西方干涉阿拉伯世界的同谋。在1948 年至1949 年的巴勒斯坦战争中,78% 的前巴勒斯坦托管地被新宣布建立的以色列国夺走后,他认为埃及巴勒斯坦解放重要的捍卫者。继埃及在1956 年的苏伊士危机中取得政治胜利之后,在阿拉伯世界被称为三方侵略,纳赛尔与他相关的意识形态迅速获得了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从东部的伊拉克到西部被法国占领的阿尔及利亚。许多阿拉伯国家,特别是伊拉克北也门利比亚经历了保守政权的倒台,取而代之的是革命共和政府,而西方殖民下的阿拉伯国家,主要为阿尔及利亚南也门,爆发大规模的民族主义起义。与此同时,已经坚定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国家叙利亚埃及联合成立了短暂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其他一些国家也曾尝试以各种形式联合阿拉伯国家,但最终都失败了。

而君主制国家,即沙特阿拉伯约旦摩洛哥关系靠得更近了,因为它们试图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来对抗埃及的影响。尤其是沙特阿拉伯约旦,由于各自王朝的竞争主张而一直是竞争对手,在北也门内战中密切合作以支持保皇派,这场内战已成为埃及沙特阿拉伯之间的代理人战争1962年成立阿拉伯纳赛尔也门共和国

“阿拉伯冷战”一词由美国中东研究学者和政治学家马尔科姆·H·克尔 (英语:Malcolm H. Kerr)在他1965 年出版的同名著作及后续创造的版本中提过[1]。尽管有提出,但阿拉伯冷战并不是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两大经济体系之间的冲突。事实上,除了南也门的社会主义政府外,所有阿拉伯政府都明确表明反对共产主义,并将共产主义者在其领土内的活动定为违法。此外阿拉伯国家从未寻求加入相互竞争的北约军事联盟华沙条约组织,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都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将阿拉伯冷战与美苏之间更广泛的全球对抗联系起来的是不对的,美国支持保守的沙特阿拉伯领导的君主制国家,而苏联支持埃及领导的阿拉伯社会主义共和国,尽管他们镇压国内的阿拉伯共产主义运动。与此同时阿拉伯革命民族主义共和主义国家支持阿拉伯世界以外的反美反西方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革命运动,例如古巴革命,以及由阿拉伯君主与穆斯林主导地位的保守国家政府支持的巴基斯坦

1970年代后期,由于多种因素,阿拉伯冷战被认为已结束。以色列国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取得的绝对胜利大大削弱了埃及和纳赛尔的军事实力。尽管后来由纳赛尔和沙特阿拉伯国王费萨尔·阿勒沙特促成的北也门内战是埃及支持的也门共和党人的胜利,但埃及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激烈竞争却急剧消退,因为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埃及努力解放现在被以色列占领的埃及领土。1970 年纳赛尔去世后,安瓦尔·萨达特担任总统,开启萨达特时代,萨达特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事务中,都从根本上背离了纳赛尔的革命纲领。特别是萨达特寻求与费萨尔国王领导下的沙特阿拉伯建立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成为了一个埃及在1973 年十月战争第一阶段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的关键。利用这些初步的成功,萨达特实施了背离纳赛尔主义的政策,放弃了埃及​​与苏联建立的密切关系,转而建立有利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并通过与以色列国的和平谈判实现和平的1978 年,以换取所有以色列军队和埃及领土上的定居者撤离。萨达特的和平条约不仅疏远了纳赛尔主义者和其他世俗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甚至激怒了伊斯兰主义者,他们谴责萨达特是叛教者。埃及被暂停阿拉伯国家联盟会籍,在该地区几乎处于孤立状态,而伊斯兰主义越来越受欢迎,最终在1979 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中达到顶峰,该革命使什叶派伊朗成为地区大国,誓言要推翻以逊尼派为主的阿拉伯国家政府。随着伊朗-伊拉克战争的爆发预示著 1980 年代的开始,萨达特领导下的埃及虽然仍被阿拉伯国家联盟暂停会籍,但与沙特阿拉伯共同支持逊尼派领导的伊拉克反对什叶派伊朗。与此同时,该地区其他地方,尤其是黎巴嫩的逊尼派-什叶派冲突,呈现出了什叶派和逊尼派穆斯林地区大国之间新的代理人冲突的特征。

背景 编辑

在此期间阿拉伯国家的历史差异很大。1956年苏伊士危机爆发,阿拉伯国家中只有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突尼斯苏丹共和国;在某种程度上,所有阿拉伯国家都赞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或者至少口头上支持它。约旦伊拉克都是哈希姆家族君主制国家;摩洛哥利比亚沙特阿拉伯北也门都有独立的王朝;阿尔及利亚南也门阿曼和战乱的国阿拉伯国家仍然处于法国殖民或英国占领的统治之下。直到 1960 年,伊拉克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北也门出现了共和政府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而黎巴嫩在政府内部与美国结盟的派系与政府内部与苏联和埃及结盟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派系之间发生了近乎内战的武装冲突。

阿拉伯冷战时期的冲突 编辑

1950 年代 编辑

1960 年代 编辑

1970 年代 编辑

1980 年代 编辑

1990 年代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马尔科姆·H·克尔 (Malcolm H. Kerr) 的著作

  • 阿拉伯冷战,1958-1964:政治意识形态研究。伦敦:Chattam House 丛书,牛津大学出版社,1965 年。
  • 阿拉伯冷战,1958–1967:政治意识形态研究,1967 年
  • 阿拉伯冷战:Gamal 'Abd al-Nasir 和他的对手,1958-1970,第 3 版。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1 年。

2.Jonathan Chin、Lo Tien-pin 和(2019 年 1 月 29 日)。“空军突出了北也门的秘密行动”。台北时报网。台北时报.2019 年7 月 21 日检索。

3. Hoagl, Jim(1979 年 5 月 28 日)。“北也门雇用台湾人驾驶美国喷气式飞机”。华盛顿邮报。华盛顿邮报。2019 年7 月 21 日检索。

4.“在台湾服役的诺斯罗普 F-5E/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www.joebaugher.com。joebaugher.com 。2019 年7 月 21 日检索。

  1. ^ 阿拉伯冷战:Gamal 'Abd al-Nasir 和他的对手,1958-1970,第 3 版。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