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索道(英语:London Cable Car),现冠名为“IFS云端索道”(IFS Cloud Cable Car),别名“吊车”(the Dangleway[2][3],是英国伦敦一条横跨泰晤士河高架索道,由奥地利多贝玛亚-格拉文达集团英语Doppelmayr Garaventa Group承建,建造成本约6000万英镑。本索道线由伦敦交通局运营[4],于2012年6月28日开通,自此一直由阿联酋航空冠名赞助,称为阿联酋航空空中索道,直至2022年6月28日赞助合同到期后,阿联酋航空不再续约为止。[5]本索道线自2022年10月20日起由软件商IFS AB英语IFS AB冠名赞助。

伦敦索道
(IFS云端索道)
London Cable Car
泰晤士河北岸拍摄的三座支架
概览
运营地点 英国伦敦格林尼治码头区
服务类型循环式索道
起点站格林尼治半岛站(西)
终点站皇家船坞站(东)
技术数据
线路结构高架
线路长度1,100米(3,600英尺)
最高速度14英里每小时(23千米每小时)
最高高度90米(300英尺)
电气化方式电动机驱动的卷绳轮英语Bullwheel拉动绳索
运营信息
开通运营2012年6月28日
乘客量1,314,783人(2018年)[1]
运营者伦敦交通局
网站tfl.gov.uk/modes/emirates-air-line/

索道线路全长0.62英里(1.00千米),连接格林尼治半岛和位于伦敦展览中心西边的皇家维多利亚船坞英语Royal Victoria Dock。和哥伦比亚麦德林都市索道英语Metrocable (Medellín)一样,伦敦索道属于单线循环脱挂式索道,仅使用一条运载索牵引和承载吊厢。虽然更复杂的三线索道技术能承载更大的吊厢,但单线循环脱挂式索道的兴建成本更便宜,兴建时间也更短。[6]。索道服务的广告称游客可以在吊厢以独特的视角观赏伦敦的景色[7]

历史 编辑

早期构思 编辑

1990年代末,英国政府决定兴建千禧巨蛋,并举行“千禧经验”展览会,以庆祝第三个千禧年,并决定把展览会定位为“无车活动”,以免参加者乘车涌入巨蛋,造成严重的交通挤塞;在格林尼治半岛泰晤士河北岸之间兴建索道的构想亦因此而产生。按照原计划,“子午线索道”起自码头区轻便铁路东印度站陶尔哈姆莱茨区),止于千禧巨蛋;伦敦码头区开发公司英语London Docklands Development Corporation于1997年初首次听取有关索道计划的简报[8]

工程预计耗资800万英镑,负责的企业将购置23个吊厢,每个吊厢可容纳15人,乘客坐完全程只需3分钟。缆索离水面不多于80米,落成后每小时单向载客量可达2,500人次[9]。北段工程的规划在1997年12月获伦敦码头区开发公司通过,这是该公司解散前所做出的最后一批决定之一[8]。该项目原订于1999年10月落成[10],但负责筹备“千禧经验”展览会的公司认为只有2%的参展者会乘坐索道前往巨蛋,结果项目因为无法取得足够的资金而告吹[8]

规划阶段 编辑

伦敦交通局在2010年7月4日宣布兴修一座横渡泰晤士河的索道的计划。这座索道是英国首座市区索道。索道系统由威尔金森艾尔建筑事务所英语Wilkinson Eyre Architects远征工程英语Expedition Engineering标赫英语Buro Happold设计,当索道横渡泰晤士河时,索道里程河面的最高高度是90米(300英尺),比附近的O2体育馆更高。索道每15秒一班,这使索道的每小时单向载客量英语passengers per hour per direction达到2500人次,相等于50班巴士每小时的载客量[11]。乘客既可以携带单车,登上索道,也可以使用Oyster卡缴付车费[12]

 
泰晤士河北岸远望索道系统三座支架

2010年10月,纽汉伦敦自治市当局收到一份规划申请书,内容为“兴建一座由北伍利奇半岛到皇家维多利亚船坞,横渡泰晤士河,全长1,100米(3,600英尺),里程大潮平均高潮位英语mean high water springs的最低高度为54.1米(177英尺)的索道系统”[13]。申请书列举了索道系统拟于泰晤士河北岸建设的建筑,即是一座位于克莱德码头(Clyde Wharf),高87米(285英尺)的北方主支撑塔、一座高66米(217英尺),大概位于码头区轻轨铁路景宁镇站银城西站之间的路段以南的北部中转塔、一座两层高的索道站和一个位于皇家维多利亚船坞的“船只冲击保护”装置[13]。位于泰晤士河以南的主支撑塔高于85米(279英尺)[14],而索道系统则会在O2的停车场设站。

伦敦交通局宣布修建索道之初,预计工程开支达2500万英镑,并宣称会完全借着私营机构融资计划英语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得出工程开支[12]。后来工程开支上调到4500万英镑,及至2011年9月,工程开支已达6000万英镑,比原来的预算开支多出两倍;据英国广播公司报导,开支增加的原因是伦敦交通局没有考虑到法律咨询、工程管理、征收土地等项目的成本[15]。伦敦交通局计划从伦敦铁路英语London Rail的预算款项出资、向欧洲区域发展基金英语European Regional Development Fund申请拨款,并招募赞助商,以弥补索道工程经费的不足[15]。工程开支折合6556万欧元,而欧盟委员会则于2012年7月9日批出一项拨款,由欧洲区域发展基金出资970万欧元补贴索道工程的经费[16]

新闻国际公司英语News International曾在2011年1月提出赞助索道项目,之后却收回提议[17]。伦敦交通局在2011年10月宣布就索道项目与总部设于迪拜的阿联酋航空签订3600万英镑,为期十年的冠名赞助合同[4]

兴建工程 编辑

 
兴建中的东北索道总站邻近皇家维多利亚船坞(摄于2012年2月)

索道在2011年8月动工,其中迈升集团英语Mace (company)是主要的承建商[18]。迈升集团兴建索道,可得到4500万英镑的报酬,该公司又会在通车后首三年运营索道系统,获得550万英镑的报酬。伦敦交通局申明,索道成本当中,有3600万英镑可以从早期建设资金和阿联酋航空的赞助收回;其余成本则由车费弥补[4]。这座索道系统是历来造价最昂贵的索道系统[6]

 
两部索道开到北部中转塔附近

2012年5月,伦敦交通局称,索道准备在2012年夏季通车,供民众乘搭,又说当局本来没有计划令索道在2012年奥运会开幕之前通车,不过万一索道通车日的确早于奥运会开幕日,他们将有应对计划[19]索道在2012年6月28日中午12时(英国夏令时间)开放载客[20][21]。伦敦交通局报称,索道项目总成本为6000万英镑,当中4500万英镑用于兴建工程。局方又估计索道每小时可以接载2500人次[22]

索道车队共有34部同时运作的索道,每部索道最多可以容纳10人[23]

赞助 编辑

 
从索道俯瞰伦敦展览中心

2012年6月,伦敦地铁路线图加入象征阿联酋航空空中索道的线段,并首次显示赞助商的标志。和象征码头区轻轨铁路的线段相似的是,表示索道线路的是三条狭长红线,而不是实线,以区别索道和伦敦地铁线路[24]。索道的官方标志是一个红色卷边形图案,内有阿联酋航空的商标和伦敦交通局的圆标,以表示航空公司赞助索道运作。和伦敦眼的市场推广一样[25],索道班次称作“航班”(flight),而宣传用词也仿效航空公司,例如把车票称为“登车证”(boarding passes,英文同登机证[26]

阿联酋航空于2021年宣布不会延长总值3600万镑的赞助合同,然而伦敦交通局即使把赞助费调低到900万镑以下,也无法在2022年6月合同期满之前为索道吸引任何赞助商[27]。直至2022年9月,伦敦交通局才宣布和瑞典软件商IFS AB英语IFS AB签署为期五年的赞助合同,自10月起生效,IFS每年将支付42万英镑的赞助费,以取得索道线的冠名权。两年后双方可以决定是否继续履行合同[28][29]。伦敦交通局曾在2022年8月和宝可梦系列合作,用宝可梦主题布置车厢和车站设施,新合同的条款也容许伦敦交通局和其他赞助商进行短期合作,改变索道的主题布局[30]。虽然索道的赞助收入比之前减少了88%,但伦敦交通局指出索道业务仍然能够赚取利润[29]

车费 编辑

自索道通车以来,索道单程登车证售价为£4.30,而按用量收费类(Pay as you go)Oyster卡车费则为£3.20[31],如果乘客拥有有效的Travelcard或者自由通行卡英语Freedom Pass,他们可以享有的车费优惠和按用量收费类Oyster卡用户所享有的一样(索道的票务系统尚未和伦敦交通局票务系统完全整合)[32]。为了鼓励乘客乘搭索道,以作通勤之用,当局推出“常客”车票,提供更多车费优惠,并容许“常客”车票持有者在12个月以内乘搭索道10次[33]伦敦议会自由民主党均呼吁当局把索道和其他伦敦公共交通工具的票务系统完全整合起来[31][34]

现金单程车费 Oyster卡或Travelcard用户 “常客”车费
成人 £4.30 £3.20 £16.00
小童 £2.20 £1.60 不适用

车站 编辑

皇家船坞站 编辑

索道线路北端(51°30′28″N 0°01′04″E / 51.5077°N 0.0178°E / 51.5077; 0.0178 (Emirates Air Line (Royal Docks terminus)))位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柔道、跆拳道、拳击、举重比赛赛场伦敦展览中心的所在地皇家船坞英语Royal Docks[35]。与此站相距最近的码头区轻轨铁路站是皇家维多利亚站[36]

格林尼治半岛站 编辑

索道线路南端(51°29′59″N 0°00′30″E / 51.4998°N 0.0083°E / 51.4998; 0.0083 (Emirates Air Line (Greenwich terminus)))邻近2012年伦敦奥运会艺术体操和篮球比赛的赛场O2英语The O2[35]。与此站相距最近的地铁站是北格林尼治站,而与此站相距最近的伦敦水上巴士站则是北格林尼治码头英语North Greenwich Pier[36]

载客数据 编辑

索道自通车以来,至2013年2月9日为止,已接载1,815,212人次。2012年9月16日至2013年2月9日期间,每周平均载客量的平均数达到31,601人次,而每周平均载客量的中位数则为30,667人次。在此期间,载客量最多的一周在2012年11月3日结束,当周索道载客量为70,704人次,在统计方面是一个离群值。而载客量最少的一周在2013年2月2日结束,当周索道仅接载14,755人次。整体来说,这时期载客人次趋降[37]。仅有四名通勤者每周乘搭索道五次或以上[38][39]

批评 编辑

反对修建索道者之所以不接受索道项目,是因为索道不切合实际需要:在繁忙时间,游客会使用索道,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成本这些因素,索道却难以招徕大批过河的本地人或者通勤者[40][41]。由于预算超支,纳税人需支付索道逾2400万英镑的成本,使之更受批评。伦敦城长鲍里斯·约翰逊本来说索道成本不需要纳税人负担。相比起索道,提倡步行、骑单车的人更支持在塔桥以东、洛特希(Rotherhithe)和金丝雀码头之间兴建一座桥梁,以供人们步行过河,或是骑着单车过河,而这个计划则得到永续运输促进会英语Sustrans赞助[42]

奥运会过后,索道乘客数量少于索道系统总承载量的10%。乘客可以使用为通勤者而设的正规车票乘搭索道,可是这种车程少于全部车程的0.01%[31]

索道兴建合同规定,在合同签订日期或合同期相关时间点内,若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没有与某国建交,则任何来自该国的竞标者、该国任何国民、在该国登记、注册、建立业务者,以及以该国为主要经商地点者不得为索道项目出资或购买索道系统的一部分机件。在外交方面,阿联酋不承认以色列,因此索道项目便因为禁止以色列出资而备受抨击[43]。这些条款遭到伦敦议会议员非议,最终伦敦城长约翰逊因此而要求伦敦交通局重写有关合同[4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Transport for London. Emirates Air Line performance data. Transport for London. [8 April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May 2017). 
  2. ^ Take the Drain, the Misery Line, then the Viking Line. The Londonist. 2016-03-14 [2022-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3. ^ Heathcote, Edwin. Planting the Tulip turns London into a theme park . Financial Times. 2019-04-05 [2022-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8). 
  4. ^ 4.0 4.1 4.2 Emirates sponsors Thames cable car. BBC News. 2011-10-07 [2011-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5. ^ Mortimer, Josiah. Emirates Air Line cable car to get a major makeover after London river crossing sponsor drops out. myLondon. 6 June 2022 [28 June 2022]. 
  6. ^ 6.0 6.1 Dale, Steven. Exploring the Thames Cable Car Costs. The Gondola Project. [2011-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25). 
  7. ^ Local attractions. www.emiratesairline.co.uk.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 
  8. ^ 8.0 8.1 8.2 House of Commons -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 Third Report. publications.parliament.uk. [2019-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9). 
  9. ^ Fly me to the Dome. BBC News. [2019-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10. ^ House of Commons -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 Minutes of Evidence. publications.parliament.uk. [2019-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9). 
  11. ^ Plans unveiled for a new Thames crossing with London's first cable car system.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0-07-04 [2010-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3). 
  12. ^ 12.0 12.1 Jones, Sam. Thames cable car plan to link Olympic venues in time for 2012 games. The Guardian (London). 2010-07-04 [2010-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1). 
  13. ^ 13.0 13.1 Planning Application Details (10/02311/FUL). London Borough of Newham. 2010-10-29 [201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14. ^ Case Study: Emirates Air Line (London Cable Car). LUSAS. [2014-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15. ^ 15.0 15.1 Edwards, Tom. Thames cable car costs rise again to £60m. BBC News. 2011-09-23 [2011-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16. ^ Commissioner Johannes Hahn - Major projects. Ec.europa.eu. [201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17. ^ Leigh, David; Hill, Dave. News International's offers to Boris Johnson revealed in Leveson evidence. The Guardian (London). 2012-05-02 [2014-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0). 
  18. ^ Thames cable car could be on course for Olympics. Wharf.co.uk. 2011-08-10 [2011-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3). 
  19. ^ BBC News. London's new cable car tested ahead of summer opening. 2012-05-15 [2012-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20. ^ Thames cable car opens for passengers. BBC News. 2012-06-28 [2012-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21. ^ Emirates Air Line. Emirates Air Line. [201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22. ^ Thames cable car opens for passengers. BBC (BBC News). 2012-06-28 [2012-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23. ^ Emirates Air Line. Mace. [2012-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24. ^ Maps. TfL website.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3). 
  25. ^ Debra Ronca. How the London Eye Works. HowStuffWorks, Inc.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0). 
  26. ^ The Emirates Air Line: Take A Flight Over London on the Thames Cable Car. VisitBritain.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4). 
  27. ^ Topham, Gwyn. Boris Johnson’s Emirates Air Line cable car fails to find new sponsor. the Guardian. 2022-02-27 [202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5). 
  28. ^ New sponsor for the London Cable Car announce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22-09-01 [2022-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 September 2022). 
  29. ^ 29.0 29.1 Lydall, Ross. Cloudbusting: London cable car gets new £2.1m sponsor and purple makeover. Evening Standard. 2022-10-20 [2022-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31) (英语). 
  30. ^ Ford, Lily. Pikachus hit London hot spots for Europe’s first Pokemon World Championships. Evening Standard. 2022-08-17 [2022-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4) (英语). Pokemon teamed up with Transport for London to decorate the cable car cabins between Greenwich Peninsular and Royal Docks 
  31. ^ 31.0 31.1 31.2 Call to boost Thames cable car commuters. BBC News. 2012-11-16 [201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2). 
  32. ^ Emirates Air Line FAQ. Emirates Air Line website. [201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1). 
  33. ^ Martin Hoscik. Freedom Pass & Travelcards will not be accepted on Cable Car. MayorWatch Publications Limited. [2014-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34. ^ Martin Hoscik. London Assembly calls for rethink on cable car fares. Mayorwatch.co.uk. 2012-07-16 [201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35. ^ 35.0 35.1 The Emirates Air Line experience.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36. ^ 36.0 36.1 Information.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6). 
  37. ^ Emirates Air Line: Passenger journeys.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3-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38. ^ Heather Saul. Boris Johnson's £60m cable cars used regularly by just four commuters. The Independent. 2013-11-21 [201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21). 
  39. ^ Daniel Shane. $100m Emirates Air Line 'has just four regular users'. ArabianBusiness.com (Arabian Business Publishing). 2013-11-22 [201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40. ^ FAQ.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2). 
  41. ^ Topham, Gwyn; Van Steenbergen, Marishka. FAQ. The Guardian (London). 2012-04-19 [2014-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5). 
  42. ^ ThamesBridgeFeasibilityStudy.pdf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1-11). 
  43. ^ Martin Hoscik. Cable car sponsorship deal includes anti-Israel clause. MayorWatch Publications Limited. [2014-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44. ^ Pippa Crerar. Boris Johnson tells TfL to rewrite 'anti-Israel' Emirates airline cable car contract.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13-07-17 [2014-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外部链接 编辑

坐标51°30′10″N 0°00′42″E / 51.50265°N 0.01165°E / 51.50265; 0.01165 (nominal coordin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