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

(重定向自香囊

香包,又叫香囊[1]容臭[2][3]香缨[4][5]香球佩帏[来源请求]馨香[6],是一种盛载香料

装满花朵的香囊

历史 编辑

中国 编辑

先秦时代是未成年者所系的饰物之一[7]。当时的香料可能是泽兰属[8][9]香草

汉代则出现了固定式的大型香囊,用以悬挂在室内除臭。魏晋以降仍沿袭肘佩香包[10][11],床系香囊[12]的习惯。

明代香包的形式已于现代相距不大。如梅蕊香包以丁香、甘松、藿香叶、白芷、牡丹皮、零陵香、茴香、八角茴香捣碎后装入绢袋制成佩带[13]

最迟至清中叶时,香包已与端午佩艾草之风俗[14]习合,产生了厌胜驱邪的象征意义[15]。并作为端午习俗的一环保存至今。

外部链接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
  2. ^ 参见 《礼记·内则》。郑玄【注】:“容臭,香物也。”孙希旦【集解】:“容臭,谓为小囊以容受香物也。”
  3. ^ 明朝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左佩刀,右备容臭。”
  4. ^ 孔颖达 疏《礼记》:“以缨佩之者,谓缨上有香物也。”
  5. ^ 周邦彦《丁香结》词:“宝幄香缨,熏炉象尺,夜寒灯晕。”
  6. ^ 萧丽红 《千江有水千江月》:“新娘子会捧著漆盒出来,笑嘻嘻的把一只只缝成猴子、老虎、茄子、金瓜、阉鸡等形状的馨香,按人等分。”
  7. ^ 礼记·内则》:“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佩容臭”
  8. ^ 屈原离骚》:“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9. ^ 吴仁杰《离骚草木疏》卷一
  10. ^ 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11.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谢遏年少时,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与赌,得即烧之。”
  12. ^ 晋陆翙《邺中记》:“帐之四面上十二香囊,采色亦同”
  13. ^ 周嘉胄香乘》卷十九
  14. ^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隋杜公瞻注:“今人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翦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15. ^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朔,家家悬朱符,插蒲龙艾虎,窗牖贴红纸吉祥葫芦。幼女剪彩叠福,用软帛缉逢老健人、角黍、蒜头、五毒老虎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