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头小吃

在香港能找到價廉物美的食品
(重定向自香港街頭小食

香港街头小吃的发展源远流长,因为香港岛四面环海、渔产丰富,因此海鲜是街头常见的料理种类之一。从19世纪开始,香港已开始有路边摊档,它们都是为了维持生计以及照顾社会低下层人士的饮食所需而出现的,至于街,但所出售的食物仍是街头所售的小吃,因此极受欢迎。

现时贩卖街头小吃的店铺
深水埗桂林街的一家小吃店,除了街头小吃外亦售卖车仔面

香港街头小吃的种类很多,例如鸡蛋仔碗仔翅臭豆腐鱼蛋牛丸贡丸砵仔糕牛杂格子饼炸鱿鱼须串烧烧卖煎酿三宝肠粉糯米糍等等都属此类,它们大多以纸袋或发泡胶盒盛载,而以竹签或胶食用,即买即食,没有任何餐桌等设备。从香港街头小吃的特色与发展,可见香港人独有的香港饮食文化特色。香港人除了平日生活节奏快捷、工作速度快以外,在饮食方面亦可显出港人讲求快速的心态,不但吃得快,连制作食物的也要快速,才能在社会生存,街头小吃恰好显示出这个特点。根据《苹果日报》在2002年8月8日的一篇报道估计,香港人当时每日便吃掉55吨,约375万粒的鱼蛋[1],数量惊人,从此可见香港人街头小吃的热爱。

历史发展 编辑

街头小吃在最初也是在街边档口先出现。街边档口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早于1880年代已有街边档口的出现,它们日以继夜做生意,而当时亦已有大牌档的出现[2],大牌档亦是在街头摆卖的,是领有政府牌照而拥有比小贩更大面积的摆卖地方[3],与小贩有相似的地方,其后更开始有“为食街”的出现,所谓“为食街”是指一些熟食小贩集中在一处地方售卖食物予低下层市民,而最早期的“为食街”位处中环士丹利街嘉咸街交界,街内有多个售卖三餐及宵夜糖水甜汤)的熟食小贩[4],1950年代、1960年代开始出现了大量小贩售卖街头小吃[5],至1970年代开始,政府为整顿市容,重新规划城市,开始抑止街边摊档阻街情况[6],至1997年回归后,政府因为路边摆卖食物衍生卫生问题而大力打击这些无牌小贩,令街边小贩的数目骤然回落,至近年,小贩数目已大不如前,但街头小吃已不再只限于“街头”,而开始进占店铺继续经营,小贩开始进占店铺经营除了是因为政府大力打击令它们无法继续在街头生存,同时亦因为1997年香港发生金融风暴,店铺租金大幅下降,令小贩得以负担铺租,遂开始在店铺经营,而且越来越受欢迎,店内经营的小吃越开越多[7],而且多会集中于一处经营,如旺角花园街油麻地庙街等都有大量的街头小吃出售。时至今日,香港人食街头小吃时,大多都是在这些店铺购买后即买即食。

特色 编辑

  1. 即买即食,食物亦是即时可以弄好,迎合讲求快捷方便、节省时间的香港人。食物普遍利用纸袋、竹签食用,都是吃完后即弃。
  2. 很多都不太健康。老香港流行的街头小吃,如油炸、炸酥盒(即一种如墨盒状的油器,内有萝卜丝[8])都含有大量脂肪。而“飞机榄”(即一些装有三、四枚甘草或辣椒榄的小包[8])等则在制过程上用上大量糖或。虽然近年香港提倡健康饮食,但在旺角街头还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煎炸食物(如煎酿三宝、炸鱿鱼须等)或高份的小吃(如鸡蛋仔格子饼等),可见香港人以食为先的文化。
  3. 价格便宜,相比其他快餐等膳食便宜,比如一份烧卖的价格在港币10-20元不等。

流动熟食小贩 编辑

 
炒栗子煨蕃薯小贩车

香港的流动熟食小贩以小贩车摆档,方便流动。小贩车有不同的设计,每种设计有其所属烹饪方式,卖其所能烹调的一类食物。小贩车产生的食物香气吸引路人。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屬全球華人至愛 本地口味要彈牙 港人日吃魚蛋375萬粒. 香港苹果日报. 2002-08-08 [2018-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8). 
  2. ^ 张知民.香港掌故.香港:丰年出版社,1948年:8-10
  3. ^ 吴昊.饮食香江.香港:SCMP Book Publishing Limited,2001年:97
  4. ^ 吴昊、张建浩.香港老花镜之生活旧貌.香港:皇冠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1996年:16
  5. ^ 白颂麒. 香港街頭小食與香港文化認同. 文化研究@岭南. 2007年, (第7期) [2009-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2). 
  6. ^ 吴昊. 飲食香江. 香港: SCMP Book Publishing Limited. 2001年: 210. 
  7. ^ 不详.辣鱼蛋、炒栗子和煨蕃薯这些街头小吃.Recruit.1999年7月30日
  8. ^ 8.0 8.1 郑宝鸿.香江知味:香港早期的饮食场所.香港: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2003年:242
  9. ^ 值得留意的是,虽然香港人常会把卖鱼蛋的流动熟食小贩车称为“鱼蛋档”,但“鱼蛋档”亦是卖淫地方的另类名称。

来源 编辑

书籍
  • 陈可焜. 港事港情.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0年. ISBN 7561503636 (中文(简体)). 
  • 陈云. 新不如舊:香港舊事返照. 香港: 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 2006年7月6日. ISBN 9789628884650 (中文(繁体)). 
  • 吴昊. 香港萬花筒. 香港: SCMP Book Publishing Limited. 2000年. ISBN 9621780306 (中文(繁体)). 
  • 吴昊. 老香港 歲月留情. 香港: 次文化有限公司. 2001年. ISBN 9627420239 (中文(繁体)).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