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北京地铁车站列表

最新留言:EvgenyBeniamin在8个月前发布在话题关于修改条目的一些建议
优良条目落选北京地铁车站列表曾获提名优良条目评选,惟因其尚未符合标准而落选。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选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之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2013年5月14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列表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北京专题 (获评列表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北京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北京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列表级列表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列表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城市轨道交通专题 (获评列表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城市轨道交通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城市轨道交通(含地铁捷运等)相关主题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列表级列表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列表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车站编号

编辑

人民网的报导

编辑

To Hat600:不知您指的是不是[1]这张照片?此乃北京晨报2006年11月24日第16版的一篇文章。这张标题为“地铁福寿岭站站台狭窄,光线昏暗,安静异常”的照片是53号站月台,可能是晨报的编辑搞混,结果衍生出很多转载(原报纸在我手中,同样是错的)。而52号站的结构同苹果园站基本相同,较专业的资料基本都不会搞错。可参考这段视频[2](从入站口到站内连续录影)及[3]之最顶端照片等。Sakuradate 公众Δ 2010年8月21日 (六) 07:43 (UTC)回复

嗯,但是如果有人拿这个作为参考资料填写“岛式站台”的话,就不能再改了。(Wikipedia:可供查证)--达师147228 2010年8月21日 (六) 07:46 (UTC)回复
这两站我实际都去过,我认为视频资料很具证据性,可做为对北京晨报那篇文章照片标题的真实性质疑。
另外关于黑石头站,是否应从“地铁车站”列表中移除?Sakuradate 公众Δ 2010年8月21日 (六) 07:55 (UTC)回复
列表的规则是“从多”(WP:LIST),因而留着也无妨。--达师147228 2010年8月21日 (六) 09:04 (UTC)回复
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①a. 是否应根据现有资料来源及相关条目的记述,更新52,53号站之结构资料? b. 并以多数有关证据对晨报之照片标注真实性提出质疑?
②黑石头站并不属于地铁车站,不知“从多”为何义?Sakuradate 公众Δ 2010年8月21日 (六) 09:24 (UTC)回复
那张照片已经是可靠来源,优先度高于其他blog和bbs的内容,维基百科要求的是可供查证而不是内容正确。而黑石头站目前无可靠来源描述,而其他来源中大部分将其归为地铁车站,从多意味着只要有来源认为应当收录就要收录。--达师147228 2010年8月21日 (六) 13:56 (UTC)回复
那福寿岭站还是先留不明吧,我会尝试与北京晨报沟通,试图纠正。可高井站已有足够和无冲突的资料显示属“分离岛式月台”。Sakuradate 公众Δ 2010年8月21日 (六) 14:08 (UTC)回复
分离岛是为了躲避地表立交桥立柱而采用的方法,它的整个车站结构(包括站厅)都和普通车站不同,而且此项技术在北京是10号线开始才用的。高井99%是明挖,所以没有任何必要做成分离岛式站台。不能仅仅因为它的站台较窄,两侧站台由通道连接就说是分离岛。--达师147228 2010年8月21日 (六) 14:46 (UTC)回复
同意,流传的这个说法貌似是从10号线建成之后才有的。与其说像10号线部分站的分离岛式月台,高井站的结构其实更像东京和首尔的一些老地铁站,而日文版中通常只是叫“1面2线岛式月台”;及炮台山站[4],条目中亦仅称“岛式月台”及月台数目2。如果写为“岛式月台”是否恰当?Sakuradate 公众Δ 2010年8月21日 (六) 15:08 (UTC)回复
可。--达师147228 2010年8月22日 (日) 12:59 (UTC)回复
多谢指点,我会把主条目照此调整。Sakuradate 公众Δ 2010年8月22日 (日) 13:41 (UTC)回复
黑石头站结构(岛式)也一并加上了(有记载及资料可查且无争议)Sakuradate 公众Δ 2010年8月22日 (日) 13:51 (UTC)回复

关于刚才的回退

编辑

是这样子。地下还是地上、站台布置都是车站本身的属性。地下和地上主要是考虑到存在两个地下车站而之间以地面或高架区段相连的情况。而站台布置完全不应合并,就好比列出10位某会议参会者而其“性别”一栏不应当合并一样。--达师261442 2013年2月20日 (三) 11:22 (UTC)回复

优良条目候选

编辑

北京地铁车站列表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交通-铁路系统,提名人:Labstore留言2013年5月7日 (二) 02:17 (UTC)回复

投票期:2013年5月7日 (二) 02:17 (UTC) 至 2013年5月14日 (二) 02:17 (UTC)
 未能入选:2支持,2反对。--晃晃留言2013年5月14日 (二) 15:32 (UTC)回复

照片

编辑
  • 1号线西段
  • 4号线南段
  • 5号线南段
  • 7号线
  • 9号线南段
  • 14号线东段

以上区段照片少,或者净是些或者过曝、曝光不足的照片。 --达师 - 318 - 527 2015年1月17日 (六) 15:45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北京地铁车站列表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8月8日 (二) 03:02 (UTC)回复

对本页面做了一个较大的排版和技术修改版本,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编辑

在这里:User:Scrummble/Sandbox:北京地铁车站列表

现在北京地铁各线路条目没有格式相同的站点列表,而本页面有非常实用的站点列表,因此起意对本页面稍作修改,方便在各线路的单独页面同时使用。

只需要加入:"{{:【页面标题】|【线路编号】|【属性】(暂支持14号线)}}"

就可以显示,达到只修改一处页面,则所有引用的页面都可以同步修改的效果。

效果示例:



车站名 行政区 运营日期 敷设方式 站台设计 换乘
高井站 石景山区 不运营 地下 岛式站台
福寿岭站 地下 侧式站台[1]
苹果园站 1973年4月23日[2] 地下 侧式站台[3]
古城站 1971年11月7日[2] 地下 侧式站台[3]
八角游乐园站 地下 侧式站台[3]
八宝山站 地下 岛式站台[3]
玉泉路站 石景山区海淀区 1971年8月5日[2] 地下 岛式站台[3]
五棵松站 海淀区 地下 岛式站台[3]
万寿路站 地下 岛式站台[3]
公主坟站 1971年1月15日[4] 地下 岛式站台[3] 10号线
军事博物馆站 地下 岛式站台[3] 9号线
木樨地站 西城区 地下 岛式站台[3]
南礼士路站 地下 岛式站台[3]
复兴门站 1987年12月28日[5] 地下 岛式站台[3] 2号线
西单站 1992年12月12日[6] 地下 岛式站台[3] 4号线
天安门西站 1999年9月28日[6] 地下 岛式站台[7]
天安门东站 东城区 地下 岛式站台[7]
王府井站 地下 岛式站台[7]
东单站 地下 岛式站台[7] 5号线
建国门站 东城区朝阳区 地下 岛式站台[7] 2号线
永安里站 朝阳区 地下 岛式站台[7]
国贸站 地下 岛式站台[7] 10号线
大望路站 地下 岛式站台[7]
四惠站 地面[3] 双岛式站台[注 1][8] 八通线
四惠东站 地面[3] 一岛两侧式站台[注 2][8] 八通线

希望大家斧正。Scrummble留言2018年1月5日 (五) 09:58 (UTC)回复

我觉得下面的参考资料已经告诉你问题所在了  囧rz……。不过,首先,“车站列表”这么个东西对于线路条目真的那么重要吗?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1月6日 (六) 08:46 (UTC)回复
参考资料的技术问题总是有办法解决的嘛。至于重要性,就我本人而言,对于其他城市的地铁线路的条目,我查阅时间最多的部分永远是车站列表。在北京的条目们里,就只能去看RDT,但是维基毕竟是面向全网用户,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该去看RDT,恐怕初心者根本就不知道还有RDT的存在吧?另外,比如直观显示每个车站是岛式还是侧式,总比一个个车站翻过去要方便很多。Scrummble留言2018年1月6日 (六) 11:14 (UTC)回复

备注

  1. ^ 1号线实际使用四惠站的一个岛式站台及其两侧的两条轨道。另一侧为八通线使用。
  2. ^ 1号线实际使用四惠东站岛式站台的一侧和相邻的侧式站台以及它们中间的两条轨道。另一侧为八通线使用。

参考资料

  1. ^ 老北京的新秘密. [2010-09-11]. 
  2. ^ 2.0 2.1 2.2 地铁公司1971 -- 1980年. [2011-02-03].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北京志·市政卷·公共交通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1. ISBN 7-200-04454-7. 
  4. ^ 地铁公司1965 -- 1970年地铁大事记. [2011-02-03]. 
  5. ^ 地铁公司1981 -- 1990年地铁大事记. [2011-02-03]. 
  6. ^ 6.0 6.1 地铁公司1991 -- 2000年大事记. [2011-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31).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曹宗豪. 北京轨道交通车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世界建筑. 2008, (8) [2012-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5). 
  8. ^ 8.0 8.1 高毓才. 建设中的北京地铁——地铁“复一八”线.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9: 159–161. ISBN 7-113-03381-4. 

关于修改条目的一些建议

编辑
  1. 英语站名问题。由于近几年车站英语站名改动频繁,个人认为增加官方版本英语站名较为必要,以避免混淆,各位认为可否?
  2. 车站名一栏,“站”一字较为赘余。“站”一字不应该是站名的一部分,我建议除了火车站之外的“站”字应当删除。

--EvgenyBeniamin留言2023年10月17日 (二) 03:17 (UTC)回复

补充:
  1. 敷设方式和站台设计两栏,建议将相同的(即敷设方式和站台设计相同且参考资料相同)的相关单元格合并,并且站台设计一栏,仅标注“岛式”、“侧式”、“西班牙式”,诸如此类,因为后面加上“站台”二字同样显得赘余。可否?
--EvgenyBeniamin留言2023年10月17日 (二) 03:22 (UTC)回复
返回到“北京地铁车站列表”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