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福州城

最新留言:Z7504在4年前发布在话题优良条目评选
优良条目落选福州城曾获提名优良条目评选,惟因其尚未符合标准而落选。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选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之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20年2月21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20年2月22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字段。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福建专题 (获评乙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福建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福建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中国文化遗产专题 (获评乙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中国文化遗产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中国文化遗产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建筑专题 (获评乙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建筑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建筑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优良条目评选

编辑
福州城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文化与社会-建筑及工程-中国大陆,提名人: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17日 (一) 11:22 (UTC)回复
投票期:2020年2月17日 (一) 11:22 (UTC) 至 2020年2月24日 (一) 11:22 (UTC)
下次可提名时间:2020年3月25日 (三) 11:23 (UTC)起
请记得为当选条目撰写简介页面,如此当选条目才有可能出现在首页。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之前替水沙连之役更正了“省城”的连结,然后就很念念不忘想写了,结果今日终于把这个长条目给写好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17日 (一) 11:22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描述详细、资料充足!-玮玮✉️ 2020年2月19日 (三) 05:57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内容详实。——🌸🌸留言2020年2月19日 (三) 10:17 (UTC)回复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
    • 首段“依照年代可以分为冶城子城建安郡城)、罗城夹城月城)、外城福州府城”加黑加得莫名其妙。采用两套方城或者两重城墙的地方城市,内城和外城都会被称为子城和罗城,所以子城、罗城并不是福州城历史上的名字,月城、夹城、外城亦然。首段的“福州城是位于今鼓楼区南后街的‘三坊七巷’及城内‘三山两塔’的发源地”是有语病的,难道不觉得“明清北京城是故宫和前门大街的发源地”这样的表述很奇怪吗?
    •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三百堆是什么?
    • 自相矛盾。既然“冶城城基无从实地查考”,那“当时福州民俗史研究者齐上志称其应是冶城城墙遗址”又是怎么回事?“又因为原有的冶城地势不平,时任建安太守严高遂在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决定迁城,在越王山(屏山)南麓建子城,作为建安郡城”,然而插图“乌山明城墙遗址福州古城演变纪略图”却显示晋朝的子城把前朝留下的冶城完全包在了里面,那这到底是迁城还是扩建?
    • 图片太不用心。明代福州府城图、福建省会城市全图质量很差,模模糊糊,应该可以去找更清晰的图片。老城当时的样貌,条目里只有一张西洋画家的画。实际上,福州城并不缺乏老照片。
    • 福州城的历史讲得马马虎虎。无诸一系的闽越王也没多久,不到一百年,国除以后的事怎么就不讲了?记得说“在明朝,福州府城不仅是福建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为什么不说清朝很长时间把闽浙总督驻地放在福州?城是怎么拆掉的,是国民党拆的还是共党拆的?民国时代福州城有哪些现代化改造?此外,历史一章整体的收录标准也不是很清晰,比方说《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的实施讲那么细真的有必要吗?
    • “1913年3月,废福州府,并闽县和侯官县为闽侯县。1946年,析林森县城为福州市”这一句为什么要放在“现存遗迹”里,这跟现存遗迹有啥关系?另外,如果条目的主题是福州城而不是福州城墙,那“现存遗迹”为什么只讲城墙遗址,不讲城内的其他遗存?这一章提到现存城墙遗址有三处,然而对于山古城墙、公正古城墙二者,读者只知道是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两者的地址分别是于山南门和公正新村,究竟残留多长多宽多高,包砖还在不在,有什么特点,完全没有讲。
    • 评价一章很奇怪。“福州包围在城墙中,有七个高大的城门,天亮开启,天黑关闭。从高耸的城门楼上可以观察和控制城门的进出。城墙上相隔不远就有一个哨所。城墙六至八米高,四至六米厚,用石料和夯土筑成,墙体内外两面铺石块或砖块,墙头上有花岗石的垛口。城墙全长约十一公里,墙头上可以行走”这根本不是评价(除非你要说,“高大的城门”是评价),都是事实性的描述。“南宋理学名家朱熹在鼓山绝顶峰摩崖石刻上题有‘天风海涛’,以称赞福州城的雄浑”甚至都不合逻辑,这四个字出自赵汝愚的“天风直送海涛来”,讲的都是自然物,跟福州城有什么关系,遑论福州城的“雄浑”。
    • 参考资料,doc88居然都用上了,只怕过不久就可以在GAN见到百度文库、百度网盘、新浪爱问共享资料平台等等了。--如沐西风留言2020年2月19日 (三) 16:23 (UTC)回复
      • (第一部分)“冶城城基无从实地查考”是因为冶城城基所在众说纷纭,一个说在一处,一个说在另一处,一个说有几个冶城,不过较主流的说法就是现在地图上那个而已,“齐上志称其应是冶城城墙遗址”是采用较主流的说法的结果,两者并不存在矛盾。严高迁城说是“迁城”,实质上很可能只是搬了一下行政中心的位置,然后另建城墙,我认为两者也不存在矛盾,不过此处我仍采用来源的原始表述“迁城”。福建省会城市全图质量方面,我可没有高清版,这里不是FA,就别要求公鸡下蛋了,能找到图已经是奇迹。“实际上,福州城并不缺乏老照片”,可我找不到,没实则拿出来形同说空话。关于“城是怎么拆掉的”,我能找到的描述全写上了,我可不能下蛋。“林森县城”就是福州府城。于山古城墙和公正古城墙暂时未有相关数据,我可以再找。“评价”章可以更名,如果你希望的话。“南宋理学名家朱熹在鼓山绝顶峰摩崖石刻上题有‘天风海涛’,以称赞福州城的雄浑”也是依循来源的表述,你大可以和书籍出版方理论。doc88的连结可以移除,如果你希望的话。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0日 (四) 02:05 (UTC)回复
      • (第二部分)“无诸一系的闽越王”并不是冶城的重点,我翻到有关福州建城的来源都只谓无诸建城。“清朝很长时间把闽浙总督驻地放在福州”的来源我翻翻。述及《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的实施是想带出一下府城的一些政治社会情况,因为这个来源把清代的府城说得比较活(福州城是一个城,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建来让大家瞻仰的古迹)。“城内的其他遗存”大概就是“三坊七巷”,下文已述及。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0日 (四) 02:05 (UTC)回复
      • (第三部分)“福州城是位于今鼓楼区南后街的‘三坊七巷’及城内‘三山两塔’的发源地”和“明清北京城是故宫和前门大街的发源地”本质上有不同:明清北京城和故宫是同期建筑(实际上就是拆剩了的地方改名),但三坊七巷是在福州城出现后逾1000年才出现。其余已调整。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0日 (四) 02:05 (UTC)回复
  • (!)意见因为未来计划写杭州城,大致看了一遍与之类似的福州城,我觉得我和你的写作思路确实是不同。在我看来,写这种大城市,最开始应当对城市的历史和地理分别做一个简述,历史当然是历代行政区划的沿革(我那广宁城你也看了),地理则是对周边地理情况,尤其是山水的位置及其变迁情况(如果有)的一个描述(我以前遂安县城有写,广宁城目前还没有申优的计划就写的简单了点),至少一开始就大概让读者知道几座山的方位以及和闽江的关系,后面就主要写历代城墙变迁,汉唐宋元明清顺下来,全部写完了再写城内的山水、街巷、里坊、功能区划(行政区在哪一片,军事区在哪一片,商业和民居在哪一片)、建筑物(这种层面,至少是省衙、省学、贡院、府衙、府学、县衙、县学以及重要的庙宇都要照顾到,当然可以有详略)、管理等等(清朝那节最后一段写的实际就是写城市如何管理),当然不可能每一部分都是历代面面俱到,可能像建筑物之类就是以明清为主。最后再写现存哪些遗迹,具体的时代和规模,以及在文化、景观或者其它方面的意义。
    • 如果上面那种写法,每一部分是相对独立的,但每一部分本身又是一气呵成顺下来的,但福州城现在我读下来觉得都是混杂的。
    • 而且有些概念我觉得可能要再明确一下,就比如用冶城、子城(建安郡城)、罗城、夹城(月城)、外城及福州府城这些概念,不如用汉闽越王城、西晋建安郡城、唐福州州城、宋福州州城和明清福州府城。每一时期再说有几套城墙,分别叫什么,什么时候做的废弃、改建、扩建,因为这些东西可能不是同时存在的,名称也不一定是这个时期的(比如子城的概念我认为有了罗城之后才有,你可以说西晋建建安郡城,唐代扩建福州罗城之后,原郡城被称为子城,但现在这种写法似乎让人以为西晋建建安郡城的时候就叫子城)。此外公正路那段城墙,直接说是冶城城墙遗址也是不准确的,因为这一段是历代叠加的,你可以说追溯至汉闽越王城(冶城)时期,但是现存的不只是那个时期的东西,其它时代的应该也有。
    • 最后图片确实质量不太好,我印象里台湾也有收集和展示舆图的网站,更准确的、清晰的、彩色的图肯定是有的,上面也提到了老照片。当然像历代城市变迁这种其实说不大清楚,如果能手绘一下轮廓、填个颜色是最好的(当然也不强求)。
    • 此外,里面感性的语言有点多,当然这是我个人理解,因为我比较喜欢言简意赅,有些如“终宋之世,福州城不能尽复旧观”“由于福州是省会,必须加强防御,并显示政府的威严,因此福州的城墙要高大,防御工事要完备”“从而成了后来抵御海盗的一座坚固的城堡”等语句这种我大概率不会写,因为我觉得是废话。--猫猫的日记本留言2020年2月20日 (四) 06:02 (UTC)回复
      • 我这里要解释一下采用“冶城、子城(建安郡城)、罗城、夹城(月城)、外城、福州府城”这些名称的原因了:这些都是有来源依据的名称,然而“汉闽越王城、唐福州州城、宋福州州城”这三个名称就未见于经传,其中“闽越王城”是有歧义的(闽越王城不止一座)。图片质量方面我确实做不了什么功夫了(台湾那些网站收的地图我来来去去只找到台湾以内的或全福建省【我指清朝的福建省】的地图),我可不能下蛋,如果我能做的话我会做。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0日 (四) 10:08 (UTC)回复
      • 其实我是想把它们放在时间的下一个层级里,比如小标题用“汉晋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或者像我刚才说到明清福州府城,因为这个时间段这里的行政区划是福州府,那么无论有几座城,都算作是府城(比如明清淮安城有旧城、联城和新城,但是它们三个加在一起等于淮安府城),如果这个你能理解,那么唐宋也一样,如果某个时期行政区划是福州,那么无论几座城,都算州城,或者可以说州城由子城和罗城组成。这几座城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所错开的,可能某个时间建一座新城,之前的一座旧城就废弃了,所以先划定几个时间段,再讲每个时间段里有哪些城或者哪些城的组合,可能会更清晰一些。--猫猫的日记本留言2020年2月20日 (四) 10:44 (UTC)回复
      • 我感觉你好像不会用共享资源。。在Category:History of Fuzhou、Category:Old maps of Fuzhou两个分类真的没有合适的图么。。你那张万历的图也完全可以用里面的(万历)福州府志府城西.jpg和(万历)福州府志府城东.jpg 两张拼接一下替代,我觉得至少是原版,比现在这个要好,还有1945年美军绘制福州地图.jpg、中华民国三十四年福州市区详图.jpg都比你另外一个一团模糊的要好。此外我刚才也找到了乾隆府志的图,有空也补两张。关于城内现状保存的东西,我建议你至少要查一下国保省保,除了三坊七巷,还有福州府文庙、崇妙保圣坚牢塔、正谊书院、华林寺、开元寺等等,现存遗迹显然不能只说城墙。--猫猫的日记本留言2020年2月21日 (五) 02:47 (UTC)回复
  撤回请求。我恐怕要做一些工程。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1日 (五) 04:19 (UTC)回复

  不合要求:提名人撤回提名--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0年2月21日 (五) 06:05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返回到“福州城”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