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沙连之役

雍正四年(1726年),清廷討伐日月潭邵族的戰役

雍正三年至四年间(1725年-1726年),当时属于福建省台湾中部地区面临骨宗事件出草威胁不断,清廷决意在雍正四年(1726年)兴兵镇压,年中开始征召军队及壮丁,并结合平埔族人布农族泰雅族赛德克族组成数千人的讨伐军队,同年12月3日委台厦道道员吴昌祚为总统,分南、北两路进攻犯事的水社(今日月潭地区),并于同月16日擒获骨宗等主事者而迄,史称水沙连之役[1]

水沙连之役

居住于日月潭邵族男性,摄于1950年代
日期雍正四年(1726年)12月3日-12月16日
地点
结果 清军押解二十余名原住民下山
水沙连周遭诸社(含邵族、布农族泰雅族赛德克族等)沿路被清廷招抚,表达愿意纳番饷者各社人口共4,445名。
参战方
清朝 邵族水里社
指挥官与领导者
吴昌祚
王汧
何勉
邵族:骨宗
参战单位
兵勇
民壮
熟番
邵族:水里社
(日月潭水沙连地区)
泰雅族:猫里眉社
(乌溪的眉溪上游)
兵力
兵勇:多于610名
民壮:约250名
熟番:多于930名
水里社:麻思弄、拔思弄、水里万等等
猫里眉社:阿密氏猫著
(实际数量不详)
伤亡与损失
不详 不详,至少一死(卓肉)

背景 编辑

雍正三年(1725年)农历八月至雍正四年(1726年)十二月间,水沙连地区各社原住民以邵族水社头目骨宗为首,于今台中南屯、彰化社头、云林斗六一带伤人或出草[2],造成死亡人数为62人、耕牛140头、焚烧房屋近百间。[1]

战略 编辑

雍正三年(1725年)十一月,官方原本采取严禁汉民入番界、不积极反抗之政策,但因内山原住民出山杀人案件层出不穷,官方遂转变立场。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福州将军署理闽浙总督宜兆熊上奏“以番攻番”之计,提出逮捕首犯一、二名以示威镇、其余者抚绥的战略(顺者抚之,抗者剿之)[3],获得雍正皇帝许可,地方当局开始规划水沙连用兵大略。[1]:89

讨伐水沙连原住民的部署至雍正四年八月已然完成,时任闽浙总督高其倬福建巡抚毛文铨于八月十日特召福建分巡台湾厦门道(台厦道)吴昌祚往闽,当面详问用兵之计,并委吴昌祚为总统,令其于十一月返台后开始发动。[1]:89-90

部署 编辑

水沙连之役采两路进发,一为南港乌溪上游支流)一路、二为北港(亦为乌溪上游支流)一路,而以吴昌祚率领的南路军为主力,后勤支援、办运军粮由彰化县知县张缟负责,巡台御史索琳随军进剿:[1]:100-103

南路军 编辑

南路军兵力
统兵官弁 兵力 任务
台厦道:吴昌祚
台湾镇右营守备张文耀
千总:傅云章
台湾府经历:左思源
绿营功加:朱绍雄等七员
效力外委:王廷桂
兵勇180人
民壮100人
熟番280人
自竹脚寮(估在今竹山处)进督入山
淡水营守备:锺日陞
把总:游金阙
兵勇200人
熟番300人
在竹脚寮候令、进发
千总:蔡彬
把总:庄子俊
兵勇100人
熟番50人
尾后接应
彰化县知县:张缟 派拨熟番 负十日兵粮随行

北路军 编辑

北路军兵力
统兵官弁 兵力 任务
淡水同知王汧 兵勇100人
民壮150人
北港南投社(今南投市一带)抄入巢穴后,候令进发
北路营参将何勉
千总:吕奕
把总:王提
兵勇200人 联络接应
守备:杨钤 兵勇100人 驻扎朴仔篱社(今台中石冈一带,属巴宰族[4]
把总:任林五 兵勇50人 驻扎猫雾拺社(今台中南屯一带,属拍瀑拉族[5])接应备援

后勤 编辑

后勤兵力
统兵官弁 兵力 任务
千总:刘弘量 不详 弹压彰化县治
把总:陈士祥、郑捷
效力外委:阮邦贵
台湾县县丞:马麟趾
兵勇80人 驻守竹脚寮
供给兵粮

总编制 编辑

总编制
文职 巡台御史一名、台厦道一名、同知一名、知县一名、府经历一名、典史一名、县丞一名
武职 参将一名、守备三名、把总六名、功加七名、效力外委二名
兵勇 多于610名
民壮 约250名
熟番 多于930名

进军 编辑

根据巡台御史索琳〈奏报剿抚生番以保民命事(雍正五年正月十二)〉奏折,南路军行军路线如下:[6]

水沙连之役南路军进军路线
日程 行军进度 安营地点
雍正四年(1726年)
11月2日
吴昌祚自闽返台,开始启动作战计划
11月16日 吴昌祚调动官兵诸社,自府治(今台南市)启程
11月18日 索琳自察院署出发
11月26日 索琳进入土牛番境,抵达竹脚寮,与吴昌祚会合于虎尾溪 虎尾溪阳
12月3日 与“北路军”同日出兵,并约于水沙连境内中港水里社集合 稷稷社旧基
12月4日 社仔社滕可宗招引麻思丹社土官田仔等来归,遂随军招抚附近部落 武滑纳埔
12月5日 滕可宗前导清军渡溪至外麻里关溪 越麻里岭北
12月6日 陈武峨
12月7日 决里社土官阿龙带领毛翠社土官卑蜡等来归,遂随军招抚附近部落 外北甲之决里社
12月8日 田仔社土官新来田带领中港猫兰社、伊力社二社土官来归
外北甲地势险要,军粮不便运济,令赵大章领守民壮100名接散兵粮
12月9日 田仔社土官新来田替清军开导前路
周遭迎顺归附计有14社,仅有骨宗一社(水里社)未降
水里社因处日月潭,背山枕湖,官军渡湖不易,现场赶制桨棹造船
水里社之中港(溪)南岸
12月11日 官军延至今日渡湖进攻水社部落
南路军守备锺日昇、千总蔡彬搜出首级85颗
又有人头皮四张、人手一只与若干衣饰,并焚其寮社仓谷
12月13日 骨宗、麻思弄等人被北路军(何勉)军前擒获
12月14日至16日 清军持续对出草涉事者展开清查逮捕
包括骨宗在内,共计麻思弄、拔思弄、水里万等21名涉案生番(一名生番卓肉亡故)
吴昌祚差遣千总蔡彬押交台湾府发禁在案
“水沙连之役”自12月3日出兵,12月16日拿获人犯迄,计14日而终。

北路军由淡水同知王汧、参将何勉领军,亦同南路军于雍正四年(1726年)12月3日从南投社启程,行经蛤里难社(今南投埔里),沿途招抚哈里难社、猫里眉外社、猫里眉内社、挽兰社、眉加腊社、哆罗郎社、斗截社、平了万社、佛谷社、致雾社等十社,沿北港溪顺利抵达水里社与南路军会合;因巡台御史索琳并未随北路军同行,所以奏折中并未留下北路军详细进军纪录。[1]:90-92、96[2]

落幕 编辑

  • 12月17日,监军索琳先行离开水里社,东至西循竹脚寮渡虎尾溪,经南投社、北投社(今南投草屯)、猫罗社(今彰化芬园)与半线社,安然返回彰化县县治。[1]:96
  • 总统吴昌祚持续驻留山区,下令调查南港、北港、中港各处番口,要求诸社输粮纳饷,其中猫里眉社(泰雅族)押解涉案凶番阿密氏猫著至军前,后亦押交台湾府发禁。[1]:92、96
  • 水沙连周遭诸社(含邵族、布农、泰雅、赛德克族)沿路被招抚,表达愿意纳番饷者各社人口共4,445名。[1]:104
  • 12月27日,吴昌祚率同何勉、王汧循蛤里难社(今埔里)下山,并在半线社与索琳会合,战事乃平。
  • 首犯骨宗与猫著被判处斩立决,二犯被押解至北路番子山口,枭首示众。拔思弄等十三人则判处斩监候,又水里万等五人照为从例枷责,发落于省城之中永久监禁。[7]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陈哲三. 〈水沙連之役及其相關問題〉 (PDF). 《逢甲人文社会学报》. 2009, (18) [2018-12-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8-20). 
  2. ^ 2.0 2.1 简史朗. 骨宗事件.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09-09 [2018-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3) (中文(台湾)). 
  3. ^ 〈宜兆熊:奏報請撫臺灣生番摺(雍正四年正月三日)〉.《宮中檔雍正朝.第五輯》. 台北市: 国立故宫博物院. 1978: 501 (中文(台湾)). 
  4. ^ 潘, 稀祺. 〈漢化的熟蕃-平埔巴宰族群〉. 台湾教会公报社. [2018-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5. ^ 简, 史朗. 〈推翻百年來分類 簡史朗:貓霧拺屬拍瀑拉〉. 财团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业基金会. 2016-10-18 [2018-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中文(台湾)). 
  6. ^ 〈索琳:奏報剿撫生番以保民命事(雍正五年正月十二)〉.《宮中檔雍正朝.第七輯》. 台北市: 国立故宫博物馆. 1978: 288–292 (中文(台湾)). 
  7. ^ 〈高其倬:奏報審辦臺灣兇番摺(雍正五年四月四日)〉.《宮中檔雍正朝.第七輯》. 台北市: 国立故宫博物馆. 1978: 892–89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