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给巴尔

坦桑尼亚半自治区
(重定向自Zanzibar

桑给巴尔斯瓦希里语:Jamhuri ya Watu wa Zanzibar;阿拉伯语:زِنْجِبَار‎,罗马化Zinjibār[4][5],早期也译作桑其巴鲁,是位于东非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东部的半自治区,包括印度洋桑给巴尔群岛,距离大陆25—50公里,包括了许多小岛和两个主要大岛:温古贾岛(主岛,通常非正式称为“桑给巴尔岛”,面积1651km²),另一个是奔巴岛(面积980km²)。桑给巴尔一度为独立的岛屿,与阿拉伯世界有着悠久的贸易史,于1964年与坦噶尼喀合并组成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的首府位于安古迦岛的桑给巴尔市,老区是著名的石头城,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列为世界遗产。近年间兴起的旅游新热点。岛上融汇着非洲传统黑人文化、伊斯兰文化及印度文化的混合,是这里的一大特色。桑给巴尔的主要工业包括香料棕榈属酒椰以及旅游业。因其在世界丁香生产中的重要性(其曾是世界第一大生产地)而获得了香料群岛的称号(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也有此称谓),其他还有肉豆蔻桂皮黑胡椒。其生态环境以拥有特有的桑给巴尔疣猴桑给巴尔豹而闻名于世。

桑给巴尔
Zanzibar
زِنْجِبَار
Zinjibār
桑给巴尔
国徽
格言:天佑非洲
国歌:天佑非洲
在坦桑尼亚的位置
在坦桑尼亚的位置
主岛温古贾岛和奔巴岛
地位坦桑尼亚的半自治区
首都桑给巴尔市
官方语言
族群
宗教
政府单一制下的地方自治政府
• 总统
阿里·穆罕默德·辛
• 第一副总统
赛义夫·谢里夫·哈马德
• 第二副总统
赛义夫·阿里·伊迪
立法机构众议院
英国独立
• 君主立宪
1963年12月10日
• 革命
1964年1月12日
• 同坦噶尼喀联合
1964年4月26日
面积
• Total[1]
2,461平方公里
人口
• 2012年普查
1,303,569[2]
• 密度
529.7/平方公里
GDP(国际汇率)2012年估计
• 总计
$0.86 billion[3]
• 人均
$656
货币坦桑尼亚先令TZS
时区UTC+3东非时间
UTC+3(not observed)
行驶方位
电话区号+255/+259
互联网顶级域.tz
桑给巴尔 的位置
桑给巴尔一景

词源

编辑

“桑给巴尔”(Zanzibar)这个名字可能来源于波斯语“زنگبار”(zangbâr),由“津芝”(زنگ ;Zang,黑色)和“海岸”(بار ;bâr)二字组成,最终是意指“黑人海岸”;[6][7][8]传入阿拉伯语后成为“زنجبار”(Zanji-bar)。还有更多的地名推论最终引向“黑人海岸”或相类近的意思,参照到当地居民的黑皮肤。

历史

编辑

1498年以前

编辑
 
一位桑给巴尔女性(约摄于1890年)

细石器英语Microlith的发现显示桑给巴尔住人已经有最少20,000年历史[9],处于后期石器时代(LSA,一个非洲专用的时代划分)的开始。

有关桑给巴尔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爱利脱利亚海周航记》(公元一世纪至三世纪),其中提及的梅努西亚斯岛被认为是今日桑给巴尔[10]。桑给巴尔,类似附近的海岸地带,于公元一千纪期间迁入了班图人。在桑给巴尔西北角的福卡尼考古发现,表明6世纪已存在定居的渔农业社会。发现的大量抹灰篱笆墙表明有木造建筑。而且还发现了贝壳珠、磨珠机和铁渣。有证据显示当地有限度地参与了长途贸易:已发现少量进口陶器,不到总陶器发现量的1%,主要是从波斯湾地区来的,其历史可追溯至5至8世纪。与姆科托尼和达累斯萨拉姆等当代遗址的相似之处表明,社区已形成统一的群体,发展成沿海海洋文化的第一个中心。这些沿海城市看来从早期就开始参与印度洋和非洲内陆贸易。[11]考古证据推论约于八至十世纪时桑给巴尔已成为东非斯瓦希里海岸印度洋贸易据点的中心[12]:46[13],波斯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将此处视为环印度洋贸易中转站和防御据点,桑给巴尔因此积累的大量财富并形成城邦国家。[13]

在附近奔巴岛的发掘工作,尤其是在拉穆群岛的发掘工作,为建筑发展提供了最清晰的画面。最早期的建筑是木造的(约1050年),后来用上泥土和珊瑚壁(约1150年)。这些房屋不断用更加永久的材料重建。到了13世纪,房屋是用石造的,并用泥浆粘合,而14世纪出现用石灰粘结石材。只有较富裕的贵族会建造石和石灰制的房屋,这种材料的强度允许了平屋顶,而大多数人口则居住在与11世纪和12世纪类似的单层茅草房中。根据汤姆·米德尔顿和马克·查特文·霍顿英语Mark Horton (archaeologist)的说法,这些石屋的建筑风格没有阿拉伯或波斯元素,应被视为当地本土建筑的完全本土化发展。虽然桑给巴尔石头城的许多建筑在阿曼统治期间进行了重建,不过附近的遗址阐明了斯瓦希里和桑给巴尔在15世纪之前的建筑总体发展。[12]:119

根据中国历史记载,早于南宋时期,中国已经与桑给巴尔的居民有贸易往来,如《岭外代答》记曰“昆仑层期国”、《诸蕃志》称之为“层拔国”、《文献通考·三三二》、《宋史·四九零》记“层檀”、《岛夷志略》记“层摇罗”等,记载岛上居民有信奉回教的阿拉伯人,还有来自非洲的黑人居民。岛上曾发掘出中国古青花瓷器及宋代铜钱。

葡萄牙殖民

编辑
 
桑给巴尔古堡

1498年,瓦斯科·达伽马的到来标志着欧洲影响力进入桑给巴尔。1503年或04年,鲁伊·洛伦索·拉瓦斯科·马克斯船长登陆并要求苏丹献贡,以换取和平,从此桑给巴尔成为葡萄牙帝国的一部分。[14]:99桑给巴尔有近200年时间成为葡萄牙的领土。最初它成为葡萄牙阿拉伯省和埃塞俄比亚省的一部分,由总督管理。大约1571年,桑给巴尔成为葡萄牙帝国西区的一部分,由莫桑比克管理。[15]:15然而,葡萄牙没有采取直接统治。1591年,第一艘到访当地的英国船爱德华·博纳文图尔号英语Edward Bonaventure,发现岛上并未有葡国堡垒与驻军。他们的占领地仅是一个贸易仓库,他们在那里购买产品,收集并运往莫桑比克。在其他方面,该岛的事务由当地‘国王’管理[16]:81。这宽松政策于1635年结束,作为前几年蒙巴萨苏丹屠杀葡国居民的回应,葡国于奔巴岛兴建了军事要塞。葡国长久以来把奔巴岛视为麻烦地,经常发动蒙巴萨的反葡叛乱。[16]:85

温古贾苏丹的确切起源尚未知晓,但他们的首都温古贾乌库英语Unguja Ukuu据信是座广阔的城镇。它由当地人建立,主要用容易腐烂的材料作建筑。[16]:89

一开始葡萄牙采取间接统治,并未在岛上修建堡垒与驻军,与当地说阿拉伯语穆斯林菁英关系十分紧张。直到1635年,作为蒙巴萨苏丹屠杀葡萄牙居民的回应,葡萄牙采取直接统治,派任总督与修建军事要塞,收紧贸易和政治权力的举动造成当地统治菁英的更加不满,求助于阿曼苏丹来驱赶欧洲势力[15]:9

桑给巴尔苏丹国

编辑

1698年,桑给巴尔成为阿曼的势力范围,有别于葡萄牙人与当地人的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关系,阿曼被桑给巴尔人视为商业上有力的赞助人,并主动邀请阿曼人移居当地[17]

十九世纪初,英国开始推行废止奴隶贩卖政策,而桑给巴尔作为西印度洋奴隶交易中心首当其冲。1822年,英国与阿曼苏丹国签订莫雷斯比条约,限制阿曼对外奴隶交易的范围,为了补充市场缩小的损失,阿曼苏丹转而发展对内奴隶交易。1832年,阿曼将首都迁移至桑给巴尔石头城[18],并奖励丁香种植园发展。1856年,阿曼苏丹赛义德·本·苏尔坦去世,王位之争把阿曼一分为二,两个儿子瓜分了阿曼本部和桑给巴尔,桑给巴尔苏丹国从此建立。领地除了温古贾岛奔巴岛外,还包含东非沿岸的津芝以及远达刚果河金杜的贸易路线,但至1886年,两岛之外的大陆领地在英国与德国的合谋下已皆尽丧失。1890年,桑给巴尔苏丹国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桑给巴尔革命及联合坦噶尼喀

编辑

1963年12月10日,英国结束桑给巴尔的保护国地位,桑给巴尔苏丹国重新成为主权国家。1964年,在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北朝鲜东德的资助下,桑给巴尔的君主制被推翻,成立人民共和国,一个由非洲-设拉子党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屠杀,并被意大利纪录片团队从空中拍摄记录。

同年4月26日,共和国与坦噶尼喀联合,成立“桑给巴尔和坦噶尼喀联合共和国”,后来混合两地名称,把国名更改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而桑给巴尔保持自治地位。

人口

编辑

2022年,桑给巴尔总人口为1,889,773,而最大城市桑给巴尔市的人口为219,007。[19]

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主岛温古贾岛上,主要住在人口稠密的西部。城市以外的人,多为居住于小村落中,并从事农耕或捕鱼。

奔巴岛人口为543,441。岛上最大城市是查凯查凯,2022年人为52,047。[20]

马菲亚岛是桑给巴尔群岛的其余一个主岛,但是就由内地(坦噶尼喀)管辖,总人口66,180。

调查 人口[21]
1978 476,111
1988 640,685
2002 981,754
2012 1,303,569
2022 1,889,773

民族来源

编辑

桑给巴尔人口非常多元。[22]第一批永久居民于公元1000年从非洲大陆的大湖地区移入,就是班图人,是哈迪姆人英语Hadimu和通巴图人的祖先。他们在内陆就与其他族群相融,而来了岛上,他们一般住在小村落之中。他们没有发展成更大的政治单位。

在1960年代初的桑给巴尔短暂独立期间,主要的政治分歧是在占人口约56%的设拉子人(桑给巴尔非洲人)和约占17%的桑给巴尔阿拉伯人之间。[23][24]今天,桑给巴尔的主体民族是斯瓦希里人,班图人的分支。当地也有显著的阿拉伯人口,以及少数波斯人索马里人印度人[25]

语言

编辑

桑给巴尔人讲斯瓦希里语,是班图语非洲大湖区特有的分支。斯瓦希里语是实际上坦桑尼亚的民族语言和官方语言。许多本地人都有使用阿拉伯语、英语、意大利语和法语。[26]在桑给巴尔的斯瓦希里语方言是基温古贾语。基温古贾方言享有标准斯瓦希里语的地位,除了坦桑尼亚还有任何有讲斯瓦希里语的国家。它有大量阿拉伯借字。[27]

阿拉伯语

编辑

桑给巴尔有三种阿拉伯语在使用:标准阿拉伯语、阿曼阿拉伯语哈德拉茂阿拉伯语英语Hadrami Arabic。各变体也正在消亡,虽然当中有较多的人在用阿曼变体。相反,标准阿拉伯语,传统上与《古兰经》和伊斯兰信仰相关的变体,无论是在桑给巴尔的阿拉伯人还是穆斯林后裔也大受欢迎。不过,极少人能精通标准阿拉伯语。这源于进取的斯瓦希里化政策,而虽然阿拉伯语曾经享有声望和重要性,至今它几近从群岛消失。[27]

政治

编辑

宗教

编辑
 
石头城的主要清真寺和圣公会基督教堂
桑给巴尔宗教(2024估计)
伊斯兰教
98%
基督教
1.16%
原始信仰
0.84%
资料来源:CIA World Factbook。[28]

桑给巴尔人口几乎全为穆斯林,并有一个22 000人的基督教少数社群。[28] 其他显著宗教类别包括印度教耆那教锡克教[29]

英国圣公会桑给巴尔教区创立于1892年。第一位桑给巴尔主教是查尔斯·斯梅提斯英语Charles Smythies,从尼亚萨兰调来。位于桑给巴尔市石头城的圣公会基督教堂是重要的地标和国家遗产。

圣公会基督教堂在20世纪末期状况不佳,但于2016年全面修复,耗资一百万欧元,并增设世界遗产游客中心。修复工作得到坦桑尼亚和桑给巴尔政府的支持,并由教区伙同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英语World Monuments Fund进行监督。[30]尖顶、时钟和历史悠久的威利斯管风琴的修复工作仍在进行。历史上,教区包括了坦噶尼喀的大陆地区。1963年,更名为“桑给巴尔及达累斯萨拉姆教区”。两年后的1965年,达累斯萨拉姆成为独立的教区。原来的管辖区改名为“桑给巴尔及坦噶教区”。2001年,与大陆的联系终于结束,成为现在所说的桑给巴尔教区。教区包括邻近奔巴岛上的教区居民。从1892年至今,共有十位主教在该教区任职过。现任主教为迈可·哈菲德。它是坦桑尼亚省的一部分,隶属于位于多多马的全坦桑尼亚大主教。[来源请求]

天主教桑给巴尔教区,总部位于石头城圣若瑟主教座堂,创立于1980年。桑给巴尔的宗座代牧于1906年成立,来自更大的东非教区。但于1953年被镇压,因这片土地被肯尼亚教会控制,后来在1964年独立后恢复。教会于1980年恰好复活节前在当地建立了教区。现任教区主教为奥古斯丁·绍尔。桑给巴尔属于达累斯萨拉姆总教区,隶属在达累斯萨拉姆的总主教。[31]

2005年开始,有一个跨宗教组织称为宗教领袖和平联合委员会,有来自回教机构的代表,例如伊斯兰教法(卡迪法院)、宗教财产(瓦合甫和信托委员会)、教育(穆斯林学院)和穆夫提办公室,以及罗马天主教、圣公会和路德宗的代表。[32]

独立运动

编辑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一名中,“坦”是指位于内陆的坦噶尼喀,“桑”则是桑给巴尔。该群岛原是伊斯兰势力范围,曾是阿拉伯半岛阿曼苏丹国成员,今天仍保存昔日的苏丹王宫。后来桑给巴尔从阿曼分裂,成为英国保护国,1963年获得独立,苏丹崛起,但1个月后发生政变,随后被并入坦桑尼亚。

当时坦桑尼亚合并时,原本是希望得到经济整合的利益,过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幅援助坦桑尼亚,桑岛亦受因此受惠,岛上的体育馆今天还是以毛泽东命名,但随着经济未能改善及伊斯兰教复兴,该岛在1990年代亦提出独立和加入伊斯兰合作组织的要求。

现时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同样采用单一制,桑岛拥有高度自治的政府、议会,甚至有民选总统,呈现越洋走回阿拉伯国家世界的姿态,脱离了非洲大陆政治的地缘轨迹。另外,桑给巴尔亦有其国家足球队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Zanzibar profile. BBC News. 2013-05-24 [2014-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0). 
  2. ^ MWACHANG`A, DEVOTA. Kikwete to grace launch of 2012 statistics report. IPP Media. 2014-05-23 [2014-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3. ^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in Zanzibar. ushnirs.org. [2014-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4. ^ MacKenzie, D. N. A concise Pahlavi Dictiona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5: 17, 98. ISBN 978-0-19-713559-4. 
  5. ^ Mo'in, M.; Muḥammad Mu'īn. A Persian Dictionary. Six Volumes 5–6. Tehran: Amir Kabir Publications. 1992. ISBN 978-1-56859-031-8. 
  6. ^ Harper, Douglas. zanzibar.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7. ^ Richard F. Burton. The Lake Regions of Central Africa. New York: Cosimo, Inc. 2010: 38. ISBN 978-1-61640-179-5. 
  8. ^ Mehrdad Shokoohy. Muslim Architecture of South India: The Sultanate of Ma'bar and the Traditions of Maritime Settlers on the Malabar and Coromandel Coasts (Tamil Nadu, Kerala and Goa).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137 [2021-04-15]. ISBN 978-1-136-4997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6). 
  9. ^ Hashim, Nadra O. Language and Collective Mobilization: The Story of Zanzibar. Lexington Books. 2009: xi [2018-04-06]. ISBN 97807391370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10. ^ Hashim, Nadra O. Language and Collective Mobilization: The Story of Zanzibar. Lexington Books. 2009-06-16 [2018-04-06]. ISBN 97807391370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英语). 
  11. ^ Kusimba, Chapurukha; Walz, Jonathan. When did the Swahili become Maritime?: A Reply to Fleisher et al. (2015), and to the Resurgence in Maritime Myopia in the Archaeology of the East African Coast.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2018, 120 (3)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12. ^ 12.0 12.1 Horton, Mark; Middleton, Tom. The Swahili: The Social Landscape of a Mercantile Community. Oxford: Wiley-Blackwell. 2001. ISBN 9780631189190. 
  13. ^ 13.0 13.1 The Swahili: The Social Landscape of a Mercantile Society. Wiley.com. 2001-03-05 [201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6) (美国英语). 
  14. ^ Ingrams, W. H. Zanzibar: Its History and Its People. Psychology Press. 1967-06-01 [2018-03-12]. ISBN 978071461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5) –通过Google Books. 
  15. ^ 15.0 15.1 Eliot, Charles. The East Africa Protectorate. London : Arnold. 1905. 
  16. ^ 16.0 16.1 16.2 Pearce, Francis Barrow. Zanzibar: The Island Metropolis of Eastern Africa. New York City: Dutton and Company. 1920 [202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0). 
  17. ^ Swahili Port Citie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6) (英语). 
  18. ^ Ingrams, William Harold. Zanzibar, its history and its people. London: H.F. & G. Witherby. [1931] [2018-04-06]. ISBN 0714611026. OCLC 6130924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9). 
  19. ^ Mjini Municipal (Municipality, Tanzania) - Population Statistics, Charts, Map and Location. www.citypopulation.de. [2024-02-11]. 
  20. ^ Citypopulation.de Population of cities & urban localities in Tanzania
  21. ^ Tanzania: Regions and Cities - Population Statistics in Maps and Charts. www.citypopulation.de. [2022-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0). 
  22. ^ Zanzibar People and Cultur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3. ^ GROWup - Geographical Research on War, Unified Platform. Ethnicity in Zanzibar. ETH Zurich. [2018-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5). 
  24. ^ Sheriff, Abdul. Race and Class in the Politics of Zanzibar. Africa Spectrum. 2001, 36 (3) [2022-11-01]. ISSN 0002-0397. JSTOR 40174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25. ^ Tanzania (08/09).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22-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5). 
  26. ^ McIntyre, Chris; McIntyre, Susan. Zanzibar. Bradt Travel Guides. 2009: 36 [2021-04-19]. ISBN 978-1-84162-25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1) (英语). 
  27. ^ 27.0 27.1 Gintsburg, Sarali. Arabic language in Zanzibar: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ournal of World Languages. 2018-05-04, 5 (2) [2022-11-01]. ISSN 2169-8260. doi:10.1080/21698252.2019.15706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1) (英语). 
  28. ^ 28.0 28.1 The World Factbook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www.cia.gov. [2024-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3). 
  29. ^ Keshodkar, Akbar. Marriage as the Means to Preserve ‘Asian-ness’: The Post-Revolutionary Experience of the Asians of Zanzibar.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2010-04, 45 (2) [2022-11-01]. ISSN 0021-9096. S2CID 143909800. doi:10.1177/0021909609357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1) (英语). 
  30. ^ Christ Church Cathedral. Anglican Diocese of Zanzibar. [2022-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8). 
  31. ^ Historical Background. Dar es Salaam Archdiocese. [201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7). 
  32. ^ Langås, Arngeir. Peace in Zanzibar. 2019-05-03 [2022-11-01]. ISBN 978-1-4331-5968-8. doi:10.3726/b144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1)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

6°08′S 39°19′E / 6.133°S 39.317°E / -6.133; 39.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