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理想
伟大理想(希腊语:Μεγάλη Ιδέα,转写:Megáli Idéa;又称大希腊主义[1])指的是希腊的一种民族统一主义思想。其核心思想为恢复拜占庭帝国,建立一个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以雅典为经济中心的大希腊人国家。该思想自希腊独立后直到第二次希土战争一直都是希腊的主要内政与外交方针政策。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一名居于希腊的瓦拉几人,阿里帕夏之子的随扈医师约安尼斯·科莱提斯[2]。
概要
编辑伟大理想主张恢复拜占庭帝国,建立一个以君士坦丁堡(即现在的伊斯坦布尔)为首都的东正教国家,包括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境内所有的东正教臣民,疆域包括希腊人居住的小亚细亚的所有地区(君士坦丁堡、黑海南岸以特拉布宗为中心的本都地区、内陆的卡帕多细亚)等[3][注 1]。
并且,根据科莱提斯的主张,希腊的首都设在君士坦丁堡,经济中心则设在雅典。以希腊正教会为号召旗帜,所有的希腊人和其居住的土地(包括土耳其的部分地区和东鲁米利亚等地区)等都应归属“大希腊”[4]。
历史
编辑“伟大理想”,又称“希腊主义”,认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境内所有的东正教臣民应该推翻奥斯曼苏丹的统治,恢复拜占庭帝国。这些希腊主义革命者以沙皇俄国等地为根据地,在1821年至1832年间在奥斯曼帝国境内发动暴力革命,希望推翻苏丹的统治。革命遭到苏丹的军队残酷镇压,最终在英法俄等国的干涉下,各方签署了柏林条约,规定希腊主义革命者获得了希腊半岛的领土,英国政府有义务协防希腊,而奥斯曼帝国承认希腊的事实独立。希腊革命者未放弃自己的理想,但限于自身实力弱小,只好接受柏林条约的安排。
奥托一世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支持“伟大理想”主张,因此希腊曾抓住奥斯曼帝国战败这一机会攻打色萨利、伊庇鲁斯和马其顿地区(当时还不是希腊领土)。然而惧怕奥斯曼帝国弱小化的西欧列强在这时全力支持奥斯曼帝国(参见近东问题)、英国和法国封锁了比雷埃夫斯港。最终希腊被迫屈服于压力,奥托一世也因此失去了西欧列强的支持,被迫退位[5][6]。
不过,希腊成功利用列强利益冲突引发的对立扩大了自身的领土。希腊分别于1864年和1881年将伊奥尼亚群岛、色萨利及伊庇鲁斯南部的部分地区通过和平方式并入希腊领土。不过克里特岛自基督教徒于1866年发动暴乱以来,战争一直持续,直到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的1913年才成为希腊领土[7]。而马其顿也成为各民族纷争之地,希腊被迫跟刚独立的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争夺马其顿的统治权[8]。
塞浦路斯虽也是伟大理想认为的希腊领土的一部分,不过因在塞浦路斯,基督徒和穆斯林长期共存,并没有立即得到强烈的反响。不过,随着希腊的独立,被称为“希塞统一”的与希腊合并的政治概念逐渐产生。希腊通过学校教育及文化教会,成功将“希塞统一”的概念渗透入塞浦路斯的基督教徒,意诺西斯成为了塞浦路斯基督教徒的主流民意。而塞浦路斯正教会大主教由希腊人担任一事更象征教会由“基督教徒的教会”化为“希腊人的教会”,堪称意诺西斯象征性的事件[9]。
1878年柏林会议决定将塞浦路斯由奥斯曼帝国转交英国统治。因英国将“基督徒”视为“希腊人”,“穆斯林”视为“土耳其人”,“塞浦路斯人”的概念并未形成,反而使“基督徒”有了希腊人的认同感[9]。
在希腊首相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执政时期,希腊领土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和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得到了扩张,“伟大理想”也开始被认为有机会实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注 2]和首相韦尼泽洛斯因参战而意见分歧,最终康斯坦丁一世逃亡。这一事件被称为“国家分裂”[11]。君士坦丁一世之子亚历山大一世继承了王位。韦尼泽洛斯希望追求“伟大理想”的实现,而国王则认为应该“建立虽小但是有名誉的国家希腊”,应先巩固新获得的领土,之后再追求收复失地。两方也因此展开了争执。“伟大理想”这一主张的内容已经不止是希腊统一的概念。
结果韦尼泽洛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巴黎和会上要求将伊兹密尔及其附近[注 3],并且还要求获得东西色雷斯,期望透过具体行动实现“伟大理想”。在得到美国、法国、英国的同意后,希腊出兵占领了伊兹密尔。翌年1920年8月,希腊和伊斯坦布尔的奥斯曼政府之间签订了色佛尔条约,希腊将统治伊兹密尔五年,之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伊兹密尔的归属。韦尼泽洛斯认为这一地区出生率高,加上希腊人的移民,到最后公投时归属希腊将不是问题,而希腊本土也对这一决定十分欢迎[13]。
1920年10月,随着国王亚历山大一世的去世,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国家分裂”又再次重演,11月的选挙中,主张“建立更大的希腊”的韦尼泽洛斯和流亡中的君士坦丁一世激战,韦尼泽洛斯派失去了大量议席。而王党派也掌握了政权,韦尼泽洛斯派虽然被肃清,希腊扩大政策却继续得到了支持[13]。
然而,意大利和法国以希腊王党派复活为由,开始跟土耳其革命者凯末尔进行和谈,试图阻止希腊的扩张,更为土耳其提供武器。而英国虽然在口头上支持希腊,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支持[14]。
希腊军队曾以土耳其大国民议会的所在地安卡拉为目标继续展开攻击。1921年3月,随着希腊国内政治和军事情况的恶化,希腊宣布接受将位于小亚细亚(即土耳其)的希腊人置于国际联盟保护下的妥协方案。然而战况好转的土耳其军队于8月26日开始反撃,被击败的希腊军队在9月8日从伊兹密尔撤退,退出了小亚细亚,但之后伊兹密尔发生了大火,3万名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基督徒被虐杀[14]。此事件被后世称为“伊兹密尔悲剧”。而经这一役后,希腊人在小亚细亚持续近2500年的领导地位和历史也画上了终止符,“伟大理想”也随之灰飞烟灭[15]。
1923年希土两国签订洛桑和约并结束战争后,两国交换境内的国民:土耳其将境内的120万希腊人送回希腊、希腊送走40万的土耳其人,这对希腊的伤害甚大,一方面要处理安置的人口太多(也代表土耳其境内再无“待解救的希腊同胞”存在),二方面原居土耳其的希腊人知识程度较高,有很高比例是高专业人士如医师、律师及有证照的技师,但当时希腊的经济体质无法容纳这么多高教育的专业人士,造成就业困难和许多的人才浪费问题。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伍德豪斯、(1997)p.220.
- ^ 2.0 2.1 理查德·克拉克、(2004)、p55.
- ^ 理查德·克拉克、(2004)、p.7.
- ^ 理查德·克拉克、(2004)、pp.55-59
- ^ 理查德·克拉克、(2004)、pp.62-63.
- ^ 樱井(2005)、p.301.
- ^ 樱井(2005)、pp.302-304.
- ^ 樱井(2005)、pp.304-307.
- ^ 9.0 9.1 樱井(2005)、pp.307-308.
- ^ 理查德・克拉克(2004)、p.78.
- ^ 理查德・克拉克、(2004)、pp.77-78.
- ^ 理查德·克拉克、(2004)、p.85.
- ^ 13.0 13.1 理查德・克拉克、(2004)、pp.85-87.
- ^ 14.0 14.1 理查德・克拉克、(2004)、pp.88-89.
- ^ 理查德・克拉克、(2004)p.110.
来源
编辑- 书籍
- 理查德·克拉克 著. 希臘歷史. 由高久晓翻译. 创土社. 2004. ISBN 4-789-30021-8.
- 樱井万里子. 希臘史. 山川出版社. 2005. ISBN 4-634-41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