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寿富满语ᡠᡴ᠋ᠰᡠᠨ
ᡧᡝᠣᡶ᠋ᡠ
穆麟德转写Uksun Šeofu,1865年4月3日—1900年8月17日,同治四年三月初八日亥时-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巳时)[1],字伯茀,号菊客,又号兰客清朝镶蓝旗第五族宗室字辈[2],清朝政治人物、诗人、词人。

宗室寿富
寿富像,取自1934年《庚子辛亥忠烈像赞》
寿富像,取自1934年《庚子辛亥忠烈像赞
大清翰林院庶吉士
旗籍镶蓝旗第五族宗室
字号字伯茀,号菊客
出生同治四年(1865年)
 大清京师
逝世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大清京师白庙胡同
亲属宗室宝廷
出身
  • 光绪十四年(1888年)戊子科举人
  •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进士出身

生平

编辑

寿富自幼博览古籍,擅长古文、诗、词,尤其谙熟《周官》、《三礼》、《太史公书》,同时涉猎外国各国历史,读书过目不忘,又通习算术,著有《四元玉鉴补释》。品性刻苦孤傲,有其父宝廷之风,喜好欣赏山水泉石,静默而不见喜怒,每当谈及忠孝之事则凛然动色,自幼时已然被视为大器之才。宝廷罢官时间早,家庭经济贫困,甚至无法满足餐食,于是遣寿富就学于外之同时自己教授七经。年纪稍长,受业于张佩纶张之洞门下。治经学不局限,惟倾向二程;论天下大势,主张泯除满汉畛域为先。寿富崇尚气节、重视新学,孝顺事奉父亲,总是委曲以符合其父意旨。

光绪十四年(1888年)戊子科顺天府宗室乡试举人

十六年,父亲宝廷去世,铺草席、枕土块、不吃盐酪酱料,服丧二年余;萨廉认为过于矫情,录取寿富的乡试副考官翁同龢则表示“敬之爱之”[3]

变法

编辑

二十三年(1897年)春,光绪帝构思变法,许多旗人怕损害利益而多反对新法,寿富忧国势不盛、八旗人才衰微,作〈与八旗君子陈说时局大势启〉:

“呜呼,天下大势岌岌哉!外人知之,中国不尽知;四方或多知之,我八旗则知者三四,不知者六七也。我八旗世禄世官,休戚与共,苟非婚姻,即是骨肉,乃记全盛之隆规,忽当其之大势,然眉不知急,剥肤不知痛,酣然以嬉,涣然以处,危哉!痛乎,其坐以待毙也!

……窃观天下纷然,思匡王室,我八旗若不自励,不惟负咎君父,将必启侮四方。消息甚微,所关极大。……中国存,诗书乃可进身;本朝兴,八旗乃为贵族;国家安,富家乃保货财;愿我兄弟思家国之相关,先谋王室之安危,姑置一己之得失也。……今日之祸,举国酿之,君父受之;愿我兄弟思君臣之义,无卸责于君而自矜局外之智也。……章句破碎,大义乖,于是乎士鲜明理;华藻涂饰,真意少,于是乎士鲜实用。经有大义,五伦五常;史有大义,治乱兴亡;文有实用,明理纪事。愿我兄弟之为学者,先求其大,而归诸有用也。

……地不一国,国不一人,人各有心,心各有志。不察列国大势,不知其邦强弱;不察列国论议,不知其意美恶;不察列国学术,不知其技巧拙,是谓聋瞽。聋瞽者,侮之媒也。愿我兄弟廓其耳目,而周知外事也。”[4]

并与康有为等人创立“知耻会”,勉例八旗子弟励学,主旨在“警顽傲,励以自强”,议者颇有支持及反对意见,寿富慨然坚持立场。作〈知耻学会后叙〉:

“……至于甲午之役,失高丽、割台湾、偿兵费至两万万,中国之耻,至斯亟矣。呜呼,此谁之耻哉?吾以为此非独君、相之耻,此我中国四万万人之公耻也。……嗟乎,人孰无君?人孰无国?彼皆能强其国、显其君,我则甘受侮辱、日受侵凌,此而不耻,我中国岂无人心哉?孟子曰:‘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今我不若人矣,可奈何?知耻之,莫如为学。学则智,智则强,强则大国亲我、小国畏我;不学则愚,愚则弱,弱则大国鄙我、小国犯我。我中国,神明之裔也,尧舜之遗也,不思与英、德、法、日并驾于五洲,而坐视黑人、红人之为奴,思执鞭而从其后,吾不可复见五大洲豪杰之士矣。哀我君父先民,而耻弛报馆之禁;下求才之诏,许天下书院参讲时务,变科场之试,以兴新学也。九重苦心,岂得已哉?……我八旗则虎贲之世仆也,我大宛则徇袭之都士也,四方君子之从宦京师者,则霭霭吉人、修修俊彦也。乃不能购集图书、私相讲习,以弁冕四方、提倡三辅,此非我京师诸君子一大耻哉?”[5]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第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出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6]。同榜进士江南某君以自诩有才,在长沙徐树铭座间见到寿富位在自己之上而不满,认识后则释怀自贬,深相结纳。

戊戌变法期间,“力研新政,广交豪儒杰士”[7]浙江巡抚廖寿丰举荐寿富才能学问堪当大用,光绪帝召见于养心殿,寿富奏对诚恳恺切,光绪帝为之动容,到深夜三更才退离,充任京师大学堂分教习,派赴日本考查学校章程。返国作《日本风土志》四卷上呈。不久,戊戌政变爆发,党禁事起,从此闭门不出。寿富个性矜持高贵,不结交在朝官员,莳菊检书自娱,因此自号菊客。

殉节

编辑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拳乱事起,义和团讧闹京畿。寿富上书荣禄,建议最好借故命令董福祥军离开京畿,然后解散拳民,明言“董为祸根,拳其枝叶耳”,荣禄未采纳。八国联军到达,天津大沽礟台接连沦陷,战争氛围弥漫京师。众人认为寿富支持“新学”、袒护外国人,甚为愤恨,有人劝寿富逃到外地避难,寿富说:“吾宗亲也,宁有去理耶?”(我是清朝宗室,怎么能离开?)寿富与同母弟寿蕃[8]二人之妻(崔氏)都是内阁学士汉军联元之女;联元重视儒术、厌恶新学,一向对寿富所为感到不满,直到受召入宫与寿富议论国势,则倾心接纳寿富观点。京城告急,慈禧太后召诸臣讨论对策,联元痛哭争论“匪不可用”,力陈各国公使必不可戕害,被某位王公喝斥,随即因主和而遭斩决,联元的家属便藏匿在寿富宅邸。

七月,八国联军攻打京师。寿富非常悲伤痛惜,慨然说:“毋庸问矣,此局至阽危,顾身为高庙子孙,一死尚足自断。”(毫无疑问,现今时局危险之极,考虑到我身为皇室子孙,还能决定自己的生死)当时外城将要沦陷,有人询问寿富紧急计策,寿富答道:“先护皇帝出险,再行作计。”(先护送皇帝脱离险境,其余再作考虑)或者请求其出逃躲避,寿富不回答。又请求由寿蕃带领妇女幼童出居墓庐,寿富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又说:“大宗(按指皇帝)如此,遑言小宗(远支宗室)。”寿蕃生平以忠节气概自许,意见与寿富相同,对人说:“图全果太无为。”

七月二十三日,联军攻破京师,入城,城中喧闹传言于自家竖立白旗的人能避免被杀,寿富获知光绪帝与孝钦显皇后已逃出京城,于是令寿蕃调合毒药,立遗书给交代华焯

“大事已去,侍国破家亡,万无生理。老前辈如能奔赴行在,所敢乞力为表明侍已死于此地。虽讲西学,未尝降敌!家人有不欲死者, 尚乞照拂;茍死亦听。外有先大夫奏疏、年谱及生平著作,并以奉渎,亦乞量力保全。敢百拜以请。”

遗书后自题绝命辞三首,中有“今日海枯看白石,二年重谤不伤心”之语[9]

寿富、寿蕃兄弟一同服毒,尚未饮尽,堂妹隽如夺下毒药并自己先喝下,八岁的堂妹淑如接着自杀(即宗室宝森两女),侍婢隆儿感佩家主的忠义,也把残余药沥喝完。此时毒效尚未发作,忽然听到联军士兵搜索城中,已逼近东院,寿富恐怕不立即死亡而被敌兵俘虏羞辱,于是改为上吊自缢,但因绳缳断裂而坠地。弟寿蕃神志坚定,另外绑定四个绳缳,寿富及二位妹妹与婢女一同缢死之后,寿蕃将四人尸体一一抬下放置于床榻,再结一个大缳在门楣,从容自缢。当时为七月二十三日巳时,寿富年三十六岁,寿蕃、隽如三十二岁,淑如八岁,隆儿二十一岁,小屋同时陈尸五具。

寿富之子橘涂仅九岁,寿蕃二子则仅能扶床站立;因寿富一直自责自己的言论害死了岳父,早有殉死的决意,联元的家属在寿富宅第中,知道寿富兄弟忠节不可挽回,则坚持力保两位夫人不一起殉死,以养育三个孤儿。敌军充斥城中,无法取得棺木,邻人傅兰泰借银百两购买五具柳棺,将寿富等五人埋葬于后圃。

身后

编辑

赠侍讲学士。林纾客居杭州,获知噩耗便为寿富立牌位于孤山林社而哭之,知县方家澍、知府高凤岐赠金协助治丧。义和拳乱平定之后,林纾上京,且行且哭前往寿富邸。东屋门口就是寿富兄弟死节之处,林纾拜奠后谒见崔夫人,得知寿薰家的恶奴正在图谋侵吞遗产。于是林纾向顺天府尹陈夔龙告发,杖责叛奴,遗产才得以保全。随后大学士宗室昆冈请旨旌表宗室为国而死者,朝廷赠寿富光禄寺卿宗人府又发文谕知会寿富之子橘涂,命其具陈寿富兄弟的殉节日期,宣付史馆。林纾以宝廷门生、寿富挚交的身份,撰写行状,呈请编入国史〈忠义传〉,“以光泉壤,以慰忠魂”。[10]

著作

编辑

文章风格持重不苟,著有遗稿:

  • 《读经札记》
  • 《菊客文集》
  • 《廷试策》
  • 《东游笔记》
  • 《畿辅农务表》
  • 《知耻学会章程》
  • 《天元演草》
  • 《搏虎集》
  • 《日本风土志》四卷[11]
  • 《伯茀诗存》[12]

家庭及关联

编辑
  • 十一世祖:追封庄亲王舒尔哈齐(1564年-1611年),清显祖宣皇帝第三子,清太祖之弟,追封和硕庄亲王
  • 十世祖:郑献亲王济尔哈朗(1599年-1655年),舒尔哈齐第六子,封和硕郑亲王
  • 九世祖:简纯亲王济度(1633年-1660年),济尔哈朗第二子,封多罗简郡王,授定远大将军,袭和硕简亲王
  • 八世祖:简修亲王雅布(1658年-1701年),济度第五子,封三等辅国将军,袭和硕简亲王。
  • 七世祖:辅国将军阿扎兰(1683年-1717年),雅布第三子,授头等侍卫,封三等辅国将军,因病告退。
  • 六世祖:宗室德冲(1714年-1745年),阿扎兰第十一子,闲散。
  • 高祖父:宗室广铭(1738年-1806年),德冲第二子,授七品笔帖式,官至盛京兵部侍郎
  • 曾祖父(承继):宗室兴隆(1765年-1794年),广铭第一子,闲散。
  • 曾祖父(本生):宗室兴定(1779年-1820年),广铭第四子,闲散。
  • 祖父:宗室常禄(1806年-1869年),兴隆承继子,兴隆弟兴定第一子,道光十二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大考革职。
  • 父:宗室宝廷(1840年-1890年),常禄第二子,同治七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副都统,缘事革职。
  • 母:诺络氏,宝廷正室,连英之女。
  • 伯:盛京刑部侍郎宗室宝森,两女隽如(婉如)、淑如和寿富一起殉难。
  • 寿富排行第二,有一兄二弟:
    • 文富(1863年-1864年),早卒。
    • 寿蕃(1869年-1900年),过继予族叔宝锡为嗣,和兄寿富皆娶内阁学士联元之女。官右翼宗室副管,殉难赠太仆寺卿衔。
    • 康寿(1882年-1887年),早卒。

妻妾

编辑

子女

编辑

有二子。

  • 长子:宗室伯攘(1887年-1894年),早卒。
  • 次子:宗室橘涂(1894年-?年),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1903年)授予荫生

延伸阅读

编辑

[]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清史稿·卷468》,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注释

编辑
  1. ^ 死亡日时,《玉牒》作“七月二十四日亥时”,〈行状〉作“七月二十三日巳刻”,从后者。
  2. ^ 《清史稿》、《清国史馆传稿》误作“隶正蓝旗”,《宗室贡举备考》载其父宝廷镶蓝旗。按舒尔哈齐子孙编入镶蓝旗,依后者。
  3. ^ 金梁 编《近世人物志》
  4. ^ 《时务报》二十七册·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
  5. ^ 《时务报》四十册·光绪二十三年九月初一日
  6. ^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四百十九):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五月。癸丑朔。……○引见新科进士。得旨、一甲进士三名夏同和、夏寿田、俞陛云业经授职外。李稷勋、陆懋勋、魏家骅、姜秉善、黄诰、傅增湘、孟锡珏、秦曾潞、叶在藻、何作猷、江志伊、潘鸿鼎、何元泰、施愚、荫桓、庄清吉、黄大埙、梁用孤、丁惟鲁、李福简、华焯、朱耀奎、吴震春、张鸿基、伍毓崧、于式棱、吴功溥、曾广嵩、李彝坤、何联恩、赵东阶、易子猷、江明源、凌福勋、何国澧、李端棨、管象晋、张鸣珂、崔肇琳、罗琛、邓邦述、蒋熊、张学智、周渤、云祥、魏鸿仪、蒋炳章、阿联志琮、陈骧、查秉钧、陈培锟、钟锡璜、章际治、张履春、文斌、黄彦鸿、董若洵、寿富、郭恩赓、陈汝康、潘昌煦、袁励准、饶叔光、鲁尔斌、计邓起枢、周维藩、牛东藩、谢绪璠、朱名炤、胡浚、蔡侗、邓曾彟、余宝菱、黄寿衮、范桂萼、高桂馨、龙焕纶、林东郊、陈海梅、王兰庭、冯绍唐、俱著改为翰林院庶吉士。
  7. ^ 赵炳麟《赵柏岩集》柏岩文存·卷三〈寿太史传〉
  8. ^ 《碑传集补》作“寿薰”,《玉牒》作“寿蕃”。
  9. ^ 《绝命辞》其一:衮衮诸王胆气粗,竟将血气丧鸿图,请看国破家亡后,到底书生是丈夫。其二:曾蒙殊宠对承明,报国无能负此生,惟有孤魂凝不散,九原夜夜祝中兴。其三:薰莸相杂东林党,党祸牵连竟陆沉,今日海枯看白石,二年重谤不伤心。
  10. ^ 林纾〈赠光禄寺卿翰林院庶吉士宗室寿富公行状〉:“曾祖兴隆未仕,祖常禄前翰林院侍读学士,父宝廷前礼部侍郎。公讳寿富字伯茀号菊客,镶蓝旗第五族宗室,父侍郎公以直言敢谏闻于德宗景皇帝朝,疏草流布海内,罢官后自托诗酒,近畿名山石刻皆满,均传诵人口。公素有父风,靖默莫见喜愠,然每及忠孝事,则凛然动色,盖成童时已然见者识为伟器。侍郎清贫至不能具脩膳,遣公就傅于外则自授以七经。稍长乃受业于张公佩纶及南皮张文襄公之门。治经不局汉宋,惟是之程论天下大势,以力泯满汉畛域为先,例知耻会,勉八旗子弟励学,议者颇有异同,公慨然无所恤。戊子中宗室举人,戊戌成进士,廷试二甲,入翰林,同榜三百余人匪不参候争欲一面风采。同年江南某君夙以才望自许,在长沙徐公座闲见公位己上而愠,既闻名则款怀自贬,深相纳契。时大臣争列疏荐公,景皇帝召见养心殿,公奏对诚切,皇帝为公动容,寻充大学堂分教习,派赴日本考校章程。既归,党禁事起,公杜门京师,莳菊检书自娱,因自号菊客。 越庚子,义和团讧畿辅,首挑外兵,津沽敌军咆勃经月,礟台次第沦陷。兵氛垂及阙下,景皇帝奉孝钦显皇后西幸。敌兵犯阙,而公亦以身殉难矣。 方拳匪之初发难也,公衋然悲忧。一日慨然曰:“毋庸问矣,此局至阽危,顾身为高庙子孙,一死尚足自断。”时外城垂陷,有叩以急策者,公曰:“先护皇帝出险,再行作计。”或请避兵,不答。又请以弟寿薰挈妇幼出居墓庐,公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又曰:“大宗如此,遑言小宗。”寿薰者,公同母弟,生平以节概自命,所见乃与公同,语人曰:“图全果太无为。”七月二十三日,外兵陷国门入,城中喧传竖白徽者得逭死,公知皇帝已出,即趣寿薰合药,立泚笔作书与华太史曰:“大事已去,侍国破家亡,万无生理。老前辈如能奔赴行在,所敢乞力为表明侍已死于此地。虽讲西学,未尝降敌!家人有不欲死者,尚乞照拂;茍死亦听。外有先大夫奏疏、年谱及生平著作,并以奉渎,亦乞量力保全。敢百拜以请。”其下系绝命词三首,有云:“今日海枯看白石,二年重谤不伤心。”书后兄弟遂同进药,未殊,女弟隽如夺药先饮,其八岁之妹淑如后始自引决,侍婢隆儿感主人义,亦尽其余沥。忽闻外兵穷索,已逼东院,公惧不即死,为敌曳辱,引缳,缳绝而坠。寿薰神宇坚定为,更结四缳,公及二妹与婢咸殊。寿薰一一舁置别榻,更结巨缳于门,从容而逝。时为七月二十三日巳刻,公年三十有六,寿薰三十有二,隽如与寿薰同庚亦三十二,淑如八岁,隆儿二十一也。小屋同时列尸五。敌骑充斥,不可得槥,邻人傅兰泰假百金购柳棺五具,瘗之后圃。公子橘涂裁九岁,寿薰二子仅扶床立。娣姒均崔氏学士汉军联元女也,学士重儒术恶新学,颇病公所为。及内召与公论国势,则倾襟推抱以合之。都下事急,召对诸臣,学士痛哭力陈公使必不可戕,某王叱去之。夜中遣骑收联公,未及结袜,迟明斩于东市。公闻秏大悲,自咎以言论陷联公于厄,自是死志已决。联公家属时适避公私第,知公兄弟忠概不可挽,则力持两夫人不听殉,存鞠三孤,识者咸疑其有天幸焉。 公生平崇尚气节,重新学,文章则持重不苟。所作遗稿曰《读经札记》曰《菊客文集》曰《廷试策》曰《东游笔记》曰《畿辅农务表》曰《知耻学会章程》曰《天元演草》。 公殉节时,纾方客杭州,闻耗为位哭之孤山林社中,方大令家澍、高太守凤岐驰金赙其家。乱定,纾来京师则行哭造公之门,东屋扃钥即公兄弟死节处,沈暗如墨,纾再拜奠之。次进谒崔夫人,知寿薰家叛奴方谋吞噬遗产,告之京兆陈公,为杖叛奴,产卒得完。寻崑相国以宗老请旌宗室之死事者,朝廷赠公光禄寺卿。今年宗人府以文书谕橘涂,命具公兄弟死事年月,宣付史馆。纾为侍郎门下士,与公挚交,谨就闻见所及为状,伏乞编入忠义之传,以光泉壤,以慰忠魂,无任衔佩之至。闽县林纾谨状。”
  11. ^ 恩华《八旗艺文编目》,史部,地志。
  12. ^ 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八十二:宗室寿富,字伯茀,郑献亲王九世孙。光绪戊戌进士,改庶吉士。殉难。有《伯茀诗存》。

参考文献

编辑
  • 清史稿》卷四百六十八·列传二百五十五·宗室寿富列传
  • 玉牒》丁册·页八一八九、八一九〇
  • 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馆《清国史馆传稿》701000193号
  • 朱汝珍《词林辑略》卷九
  • 汤志钧 编《戊戌变法人物传稿》卷四
  • 闵尔昌 编《碑传集补》卷三十三·忠节三·林纾〈赠光禄寺卿翰林院庶吉士宗室寿富公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