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鲍罗廷
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1](俄语:Михаи́л Ма́ркович Бороди́н,1884年7月9日—1951年5月29日),俄罗斯犹太人,原名米哈伊尔·格鲁申贝格(Михаил Грузенберг),党内化名:Kirill,1923年至1927年期间的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及苏联驻中国广州政府代表。是协助孙中山联俄容共[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人物。[3]
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 Михаи́л Ма́ркович Бороди́н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Mikhail Gruzenberg 1884年7月9日 俄罗斯帝国雅纳维齐 (今 白俄罗斯维采布斯基区) |
逝世 | 1951年5月29日(66岁)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雅库茨克附近的劳改营 |
国籍 | 苏联 |
别名 | Михаи́л Ма́ркович Бороди́н |
母校 | 瓦尔帕莱索大学 |
职业 | 政治人物 |
政党 | 苏联共产党 |
生平简表
编辑1884年7月9日,鲍罗廷生于俄国拉脱维亚[4]犹太人家庭。年轻时曾当码头工人,1903年加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1904年随列宁到瑞士进行革命。1906年4月参加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后在英国伦敦活动。1907年春赴美国侨居波士顿并结婚,曾在芝加哥加入美国社会党。
十月革命后1918年回俄国,在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工作。1919年3月出席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之后以苏俄红十字会的名义到美国、墨西哥、英国、西班牙等地从事地下工作。在墨西哥期间化名为:Brantwein ,协助当地建立共产党。并与印度共产党罗易有来往[4]。1920年,来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参加会议。1921年,赴土耳其,协助凯末尔抗英。1922年,遭英国缉捕归案,约半年都在监狱里。
1923年7月来华,先到奉天与张作霖会晤,继到北京见加拉罕。后奉派到广州,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及苏联驻广州政府全权代表。鲍罗廷获孙中山任命为国民党组织教练员,提出按苏联共产党的模式改组国民党的计划。之后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顾问,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他的翻译先后有张太雷、瞿秋白、傅大庆、杨明斋、李仲武、卜士奇、黄平、李瑞等。鲍罗廷作为苏联代表,负责联系苏联政府派军事顾问团及调拨金钱、武器支持黄埔军校,他还多次到军校介绍十月革命经验和苏联红军的生活和政治工作。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时,鲍罗廷起草了《致苏联遗书》。
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鲍罗廷获任为政治顾问。廖仲恺刺杀事发后,国民政府采鲍罗廷建议,由汪兆铭、许崇智、蒋中正组织特别委员会,宣布戒严并总揽军政权力。[3]1926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最高顾问。1926年12月随国民政府迁往武汉。鲍罗廷在武汉大力推动反英运动,指责“农民运动过火”。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遭到国民党南京政府通缉。6月17日,陈友仁正式通知鲍罗廷,武汉国民党中央已解除他的职务。同年7月鲍罗廷离开武汉,10月经蒙古回苏联。之后曾任苏维埃劳动人民委员、英文《莫斯科新闻》主编。1949年受美国记者安娜·路易丝·斯特朗间谍案牵连入狱,被指为苏维埃政权的敌人,流放到西伯利亚。1951年5月29日,死于雅库茨克附近的劳改营。生前著作“中国问题”未获得出版。获准出版的书籍为“共产党国际”(英文)、列宁英译本“左倾幼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