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APG分类法

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一个国际植物分类学家团体,英文缩写:APG)在1998年发表的被子植物分类方案
生物分类表

被子植物APG分类法》是1998年由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出版的一种对于被子植物的现代分类法。

和传统的依照形态分类不同,这种分类法主要依照植物的三个基因DNA的顺序,以亲缘分支的方法分类,包括两个叶绿体和一个核糖体的基因编码。虽然主要依据分子生物学的数据,但是也参照其他方面的理论,例如将真双子叶植物分支和其他原来分到双子叶植物纲中的种类区分,也是根据花粉形态学的理论。

2003年这种分类法出版了修订版《被子植物APG II分类法 (修订版)》,2009年又出版了 APG III,2016年更新到 APG IV

背景

编辑

1970年代之后,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似乎到达一个稳定的状态,借助于新技术从事传统的分类学研究,并由于此类资料的大量累积,当时仍极为常用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塔赫塔江分类法渐渐显得过时[1][2]。加上当时许多研究,涉及了分子技术的引用,为许多分类群提供了明确的种系发生学上的数据。即使亚美因·塔赫塔江亦投注极大的心力于其系统的完善,但被子植物分类学上一个新的种系发生学的面相应被重新提出,尤其针对等高阶分类群分类[1]。植物种系发生学组于是提出此APG系统。

方法

编辑

APG (1998年)选择相当数量的单源的亚科分类群,如此对于被子植物的高阶分类极有为用。但对于此分类群的正式分类处理,与予以种系发生学上的命名实则不同,命名上当时仍存在诸多争议[1]。APG采用了《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方式,为科级目级的分类群命名。

关于目级以上的分类,APG特别提出:习惯上使用的目级以上分类群概念,与命名上的优先律的命名概念经常造成冲突,在寻求平衡此冲突时,APG特别强调其处理并非依法(命名法规)为之[1]

分类群的界线

编辑
  • 单系群概念界定分类群。如此,种以上阶层被定义或界定时,其演化序列未予以指明,如此可以方便沟通,特别是为科级目级的分类群定义其范围及属于系统树架构的位置时[1]
  • 界定分类群时若有替代性的选择,APG会选择具容易辨识的形态衍征,并参考解剖生化发生特征[1]
  • 级的分类时,依单系群概念,许多小科势必被界定出来而不是在传统的大科之中,这样的争议亦在于在以上的分类群。

分类群的命名

编辑
  • 目以上的分类群:本系统并未使用传统的分类阶层学名:如等,而是使用一般性的名词定义“分支”,例如单子叶植物分支真双子叶植物分支蔷薇分支菊分支等。
  • 目的定义与界定:许多目的学名之采用,考虑到其大小,通常涵盖约10至20个科。同时许多小目被界定出来,由于其为单系群,且其亲缘关系已确立,因此不放在未确定群而成为一个 [1]

注释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APG, 1998.],第532页,retrieved 2011-06-29。
  2. ^ [Stevens, P. F. 1986.]

参考文献

编辑

生物分类表

系统

编辑

基本分支如下:

参见 颜色示意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PG系统下设分类包括40个和462个,下列表中开始部分是没有分到任何一个分支内的科或目。有的科分布地域非常狭小或新分出的科,尚未有通用的汉语译名。

注: "+ ..." 是一种建议选择,也可以单独分为一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