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支那
在此条目的讨论易发展成激烈的争论。请在讨论和编辑时保持冷静,遵守礼仪,文明讨论,寻求共识,不要人身攻击。 |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请不要在讨论页讨论离题的内容 讨论页仅用于帮助编写改进条目,而非对条目主题评论、留心得,与条目无关的话题请在用户讨论页讨论。参见:讨论页指导。 |
China音译是支那,Chunghwa音译才是中华
编辑日本的支那シナ音“Sino”音译来至荷兰语China,因此所谓的支那指的就是China。 而世上同样用中华为名者,都不是用China来当成他英文的直接翻译,例如中华电信英文Chunghwa Telecom,洛碁中华大饭店 Green World Hotel ZhongHua,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Chong Hwa Independent High School。 从上例子我们可知,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英文应该翻成People 's Republic of Chunghwa,并非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这实际上应该是支那人民共和国的意思。T8851201(留言) 2017年9月5日 (二) 14:20 (UTC)
这段文和照片根本是多余的
编辑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外交上的压制台湾,以及网络兴盛后,有些台湾民族主义者或对中国反感的台湾人也用“支那人”称呼中国人,或称在台湾的中国人为“滞台支”(简称“台支”),并开始在网络上流传。2009年发生笔名“范兰钦”的郭冠英辱台事件后,主张台湾独立的学者李筱峰即曾投书报纸批评“支那狂犬范兰钦”。2011年一名公务员在一次中国游客阿里山的车祸后在其Plurk上称中国人为支那人。
上面那段文和马英九照片根本是多余的,不仅没有传达知识,还有误导读者之嫌跟增加族群问题,为何不能删除,这里不是本应保持中立?
前后矛盾
编辑如今,中日等国的民族主义者对使用该词是否在带有敌意上存在争议,一般的共识是:以个人身份屡次地或者在正式场合使用“支那”称呼中国,或称呼中国人为“支那人”,是一种礼貌、尊重中国的行为。---> 这是在恶搞吗?应该加个“不”吧?
词条的中立性在后面好像有些问题。。--Potatohai 08:07 2005年8月27日 (UTC)
- 后面的结论是
故现在大致上公认称呼中国为支那是带有侮辱性的称呼,不宜使用。
这个大概是正确的。--Berthe (留言) 2010年4月30日 (五) 15:29 (UTC)
支那成为蔑称的原因和倭成为蔑称一样
编辑根据本人认为,中国、日本两词均是两国人民对自己国家的一个尊称,对两国的人民都有深厚感情和意义。中国有中央之国的意思,而日本则有日出之国的意思,两个词语均有悠久的历史,一直是两国对自己国家民族的尊称。中国人对中国一词为尊称的感觉可能不强烈,但对老一辈的日本人来说这词语则是具有浓厚的大中华思想,是自尊自大的称呼(参考日文维基百科),故二战之前日本民族主义高涨,日本人就改用他们认为比较中立的支那称呼中国,但同时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
这一点和倭变成了对日的蔑称原因一样。原本这个词语并不是贬义的,然而日本人自古信奉太阳神天照大神,天皇被奉为太阳神的子孙,故日出之国一词对日本人来说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关乎民族尊严。以倭或者东夷称呼日本人,就伤害了他们的民族尊严感情,造成日本人的反感。
已经在条目里面加入这个因素。219.77.81.178 (留言) 2008年6月14日 (六) 02:54 (UTC)
支那
编辑据我所知,德语里面中国China发音为Shee na,和支那非常接近。那为什么没人说这是德国人对我们中国人的?我认为这只是一个音译,不能算是蔑称。
日本式罗马字拼写法的话支那为sina。 我也不认为是蔑称。如果有人认为蔑称的话,是用汉字写才蔑称呢?还是平假名片假名罗马字都是蔑称?
根据1954年日本内阁公布的日语罗马字拼写法有第一表和第二表。规定原则上用1937年公布的训令式(第一表),有国际惯例等特殊原因的时候可以用第二表(Hepburn式)。此后在小学教学上用的是第一表,但是火车站等名称的拼写一般用Hepburn式。支那的训令式拼写是sina,而Hepburn式拼写是shina。
- 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作者就自称所来的国家为“支那”。如果文献无误的话,至少可以确定唐代之前,中国就承认自己在西域与天竺文化圈的称呼可以用“支那”一词,我们无从证明当代的中国人会因此感到受侮。但语言文字是会随时间演化的︰过去不认为有什么大不了了,到后来却可能成为詈语(反之亦然)。比如 Negro 就我们局外人而言,只是一个源字拉丁语的颜色名词罢了,但在美国可不能乱用。基本上,小弟不在乎“支那”算不算蔑称,因为分析起来是没什么道理的。但文化因素原本就是没什么道理的东西,只要自己觉得受辱,施加的人以为自己在占对方便宜,那它就达成侮辱的效果了。否则,耶稣到底是“本体同一”或“本体类一”关我何事,但三到四世纪的埃及亚历山大城的人们,却会为了这个语言表层上看来小小的差异,而干下彼此大屠杀的勾当……TG 08:51 2007年1月12日 (UTC)
- 按阁下这么说,台湾人也觉得被称为中国人是一个严重的侮辱行为,可以请中国人别乱称呼其他国家的人是中国人吗?因为那等同于直接称呼对方“你是支那人”。61.224.34.56(留言) 2024年6月14日 (五) 11:25 (UTC)
Rich4 的意见/建议
编辑我的上一次编辑被您恢复,关于“是否蔑称”的一段。我对您的恢复有不同的意见。
叙述一下我的主要改动:
- 将近来经常有人,主要是日本人和亲日本的中国人,认为“支那”是蔑称是一种误解隐藏,改为有人认为“支那”不是蔑称,至少其本意不具有蔑称性;
- 隐藏了chinaman和倭的例子;
- 隐藏了这里没有什么理论可讲。和所以它是蔑称。之类的句子。
- 隐藏了郁达夫《沉沦》的引句。
我认为我的编辑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不是破坏性的。如果我的编辑有不妥的地方,可以通过编辑来进行修正。我作改动的原因如下:
- 最近有误,一直以来都有人认为;
- 主要是日本人和亲日本的中国人,带有太强烈的暗示,即中国人中不认为是蔑称者即为亲日,不符合政治正确的原则;
- chinaman和倭的例子,不当之处我在隐藏文中已提及,如果认为我的隐藏不正确,可以将隐藏表识去掉,但希望说明理由;
- 这种句子带有太强烈的感情色彩。
- 《沉沦》的引句这一段,尽管说明了国人的情感,但带有太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鼓动性,不适合用在百科全书中。要说明中国人普遍认为“支那”带有蔑称,完全可以采用叙述的手段,引用这段话我觉得非常不适合。
总而言之,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是否认为是蔑称”和“是否构成蔑称”这两个问题上,我想绝大多数人的看法都是相同的,关键在于“是否构成蔑称”这一段落带有太强烈的感情色彩,给人“你做错了事,敢不认账?”这种感觉,离中立的差得太远。
以上是我对您处理的意见,敬请参考,谢谢!--rich4 09:20:50 2005年10月19日 (UTC)
对去掉Refrain的编辑的解释
编辑我将把你的编辑取掉。这里解释一下,以免你认为我在打编辑战。
- 自中日战争该词多带有负面意义-- 应该是从辛亥革命之后。
- 对黑人而言绝对是蔑称--如果你对一个白人说“That nigero ...”,他也会觉得你在使用蔑称。
- 日本在自称的“大和”也曾被中国等东亚国家呼为“倭”--这是不对的 やまと Yamato 一词的汉子写法可是“大和”或“倭”,而不是什么被中国等东亚国家呼为“倭”
- 用“支那”称呼中国人--支那是地名,支那人才是人。
日本人称中国为支那的确有眨意
编辑本来,支那是不是什么眨意的字眼。(1)古代印度称中国为Cina,以是秦国的“秦”字的对音,梵文Cina在印度出现后,向西方传播,经由中亚到欧洲,进入英语,逐步演变为今天英语中的“China”。罗马传教士卫匡国在一六五五年最早提出China是秦国的“秦”的译音。在China一词出现前,欧洲对中国的称呼基本上都来自Cina的读音,只是根据不同的语言稍有差异。梵文Cina向东方传播,进入中国和日本,译音为“支那”、“脂那”、“震旦”等。后在佛教经籍中译作支那、至那或脂那等。但是,为何我们可以容忍欧洲人叫我国作China而不可以容忍日本人叫我们支那?(2)本对中国的称呼是随着中国王朝的更迭而相应改变的,“唐国”、“大宋”、“大明”、“清国”等,这时候“中国”并没有被中国作为正式的国名,所以,清朝以后,正是日本开始喜欢用外来语的时候,称“支那”我想也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一。其二,“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指京师、京都,后来指汉族、华夏族居住地。当时中原汉族以外称为“四夷”,“东方一隅为中国,余皆夷狄”﹐即惟我独尊,四周皆是未开化的民族。此时日本人用“支那”,也许在心理上还有一个对“中国”或“中华”称呼的反感吧。一九三○年,中华民国中央政治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并由国民政府外交部照会日本政府。决议说,“中国政府中央政治会议鉴于日本政府及其人民以‘支那’一词称呼中国,而日本政府致中国政府的正式公文,亦称中国为‘大支那共和国’,认为‘支那’一词意义极不明显,与现在之中国毫无关系,故敦促外交部须从速要求日本政府,今后称呼中国,英文须写National Republic of China,中文须写大中华民国。若日方公文使用‘支那’之类的文字,中国外交部可断然拒绝接受。”结果,日本官方才放弃使用支那一词,但民间似乎则没有。 总括而言,支那表面上只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译音,但因着日本人长期对中国人的歧视,就将支那变成是一种在意识形态的层面上,对中国人的侮辱的词语。
- (1),(2),(3)参见[[Cyber X-Files灵异论坛:[讨论] 日本人称呼中国人为"支那"人是侮辱吗?]]http://www.cyberxfiles.com/cyberx/viewthread.php?tid=1651
Matin Luther 13:22 2006年4月8日 (UTC)
- 看到华夏族三个字,就知道上面整篇都是用自己的推论在骗人,因为只要十句话里只有一句谎言,其他九句也连带成为谎言,华夏两字是支国直到21世纪以后才捏造出来新一代政治名词,不可能是古代支那就已经出现的概念。122.118.253.210(留言) 2014年7月30日 (三) 08:05 (UTC)
二十四史中对日本的称呼向来是“倭国”。这个其实也是名为尊重事实,却顺便用来表示贬义的作法,简直是异曲同工。—霍枯燥 2007年5月24日 (四) 02:27 (UTC)
- 说句公道说话,在下都是看不到“支那”眨意来自那里。倭国一词的贬义的很明显,来自“矮”一字。但以上一大段写的都只是说明日本人喜欢用中国的英文名CHINA的译音汉字来叫中国,而中华民国不喜欢。但至于如果构成眨意,则无法说明。 难道用英文名的译音汉字来写名称就会构成眨意?中华民国认为‘支那’一词意义极不明显,与现在之中国毫无关系而构成眨意,难道作为‘支那’字源的CHINA就很有关系??China不是中国一词的意译和音译,中国一词,英文意译是Middle Nation,音译是Zhoguo。以上2字在国际上都不常用,反而对外国人给中国的别名CHINA却最常用,而在国际上中国亦以CHINA自居。所以,差不多所有非华文的国家都以CHINA一字为基础作其他语言的译音,以便非华文国家的国民以自己语言称呼中国。偏好用支那一词,在二次大战时的确可能是贬义,但亦可以是因发音先决的译音偏好和习惯。日本以英文名译音制定所有外国的日本语名称,为了保持一致,所以中国一词的日本语名称都是用了英文名译音。日本人不想用中国的中文名作为中国的日本语名称,可能是想避免带有向中国臣服一意及否定汉字的国际语言地位(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了解郅到英文才是最多国家用)。而中国一词又的确在外国人(尤其是懂汉字的外国人,即日本人是也)眼中有点自大,在世界中心的国家? 地球是圆的,干什么要日本国民承认这? 所以,支那一词是侮辱词语的想法,可能一半是来自二次大战的国际不和,另一半可能是中国人自己想出来的误会。International Common Editor (留言) 2010年5月25日 (二) 01:06 (UTC)
- 还有,我们口中的英国,她正式名称连一个英字的发音都没有。她正式名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或联合王国。但我们中国人偏偏喜欢叫她的古名的中文译音。难道这又中国人是对她国民的侮辱吗? 还是只是我们言语上的习惯?? International Common Editor (留言) 2010年5月25日 (二) 01:06 (UTC)
- 错误的举例,当初满清用英吉利三个字来称呼英国时,实际文字是故意写成"犭英""犭吉""犭利",也就是左边都故意多加一个"犭"部首,有没有歧视侮辱,一看就清楚。122.118.253.210(留言) 2014年7月30日 (三) 08:05 (UTC)
- 说句公道话,倭跟矮完全是不同的两个字义!倭源自于魏光武帝接见奴国使者,赐名倭奴国,倭是取自魏国的委字旁加上人字旁组成"亲魏"的意涵!
后世日本派僧侣前往唐朝取经学习,因对汉字一知半解,误将倭字识成矮字,因而以为中国嘲讽日本人矮,从此厌恶倭字,这是日本人误解的! 事实上日本开国天皇神武天皇的俗名就叫做神倭伊波礼毘古命,拿倭命名的天皇还有好几个,如果具有贬意为何被最尊贵的天皇用来命名? 支那一词带有贬意的理由很明显,就是当时日本不承认中国为国号!日本认为中国意以中国为世界中心,是居"四夷之中",若承认中国,其他国家就是蛮夷了。 这种可笑又扭曲的认知促使他们刻意选用支那这个词称呼中国,日本自己却忘了,日本这个国号同样是以中国为中心命名的, 是武则天以中原地理"日出东方"赐名的,日本不承认中国就是承认自己是倭!民国建立后刻意不称我们中华民国而是另外发明"支那共和国"的汉字取代之, 完全是不尊重他国主权又极端无礼的野蛮表现,开战后更通令全日本一率用支那称呼中国,对象甚至扩大到海外华人,强将支那加诸在华人身上来突显帝国主义, 目的就是要贬低中国的主权与国家尊严,动机是邪恶的,这就好比罄竹难书一样,这句成语一开始没有负面意义, 但是后世加上恶意的解读之后就再也不能拿来正面形容了,文字的意义是随着时代变化推演的,是不是贬意当事人最有资格认定, 为什么不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呢?若说是英文音译就没有贬意,那日本也可音译"贼骗",难道也可以推说是音译没有贬意? snkcom500 (留言) 2011年5月22日 (一) 18:50 (UTC)
如果某个民族的一种集体行为使另一个民族感觉到不舒服,这就已经算侮辱了。中国对于英国的称呼没有引起英国政府及民众的反感,故根本就没有对英国构成侮辱。而日本称呼中国为支那,已经使得大部分中国人反感,而日本在明知中国反感的情况下还继续使用支那这一称呼,显然是对中国的侮辱。
- 错了,中文英吉利一词的起源确实是带着歧视污辱的。122.118.253.210(留言) 2014年7月30日 (三) 08:05 (UTC)
不要将“支那”仅局限于中日之间加以考虑
编辑“支那”并不是一个只涉及日本的专名。一提起支那,只谈日本蔑称的思路是不完全的。 实际上“支那”首先是梵文词,其次,欧洲几乎所有语言的“中国”一词均源于这个梵文词。我认为有必要加以说明。 关于蔑称问题,讨论的焦点实际上是“日本人用支那称呼中国是否蔑称”,而不是“支那”一词本身是否对中国的蔑称。 因为China本身就是“支那”的演变。有人认为这是英国人或德国人或荷兰人对中国的蔑称吗? 所以我对本条目做了一定的增补。—rogerius 2007年5月8日 (二) 21:38 (UTC)
何必这么执着
编辑韩国这个词本身也是中性的,不过我看再过二十年韩国这个词就要在中文中变成贬义的了。。。鄙视人不需要理由,不管用什么名字。用支那有何如。—Ksyrie 2007年6月8日 (五) 12:57 (UTC)
垃圾就是垃圾,哪怕你叫他亲娘祖奶奶,都改变不了臭秽不堪的事实. 用不用支那这个名词,对这一群人在世界眼力的看法没任何改变,不过是自己意淫而已.
“支那”作为地理名称
编辑“支那”一词作为地理名称,似乎并不完全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领土;本条目是否应对“支那”一词的地理含义做一个解释???
85.214.91.152 2007年7月20日 (五) 15:58 (UTC)
ja.wikipedia.org
编辑日语wiki方面对这个词汇是如何解释的?有懂得日语的朋友请把ja.wiki那边的条目翻译到讨论页来大家看看? 有关中立性,大家应该对这个词的词源没什么异议或纠纷了吧?关于是否带有贬义的问题,可以说,中国人认为这个词带有贬义。至于日本人的看法,应该与ja.wikipedia交涉。而不是单方面猜测。Cfso2325 2007年9月7日 (五) 00:01 (UTC)
支那(しな)は、中国または“中国の一部”をさして用いられる、王朝や政権の変迁を越えた、国号としても使用可能な、固有名词の通时的な呼称。 本人日语不好大概意思是:支那是中国未统一前就开始使用,超越王朝、政权的变更,不是国号,对中国通称的固有名词 本来、差别用语ではないが、差别语的に使用された时代があったため、差别语とみなされる场合もある。 最初不是贬义词,因为有作为贬义词使用的时代,所以(现在)也有看作贬义词的情况 以上 也就是说:这个词是否贬义看场合而定 非常抱歉我并不是注册的,只能修改之前人的意见……
字面含意 vs 使用语境
编辑我想“支那”一条有点混乱了含意及语境。
正如香港人称西方人/白人为鬼佬,含意当然是不敬的(鬼佬 引伸作 不是人),但是现在在香港人使用语文的习惯来说,鬼佬不一定有恶意 (例如说 - 我去某国旅行既时候,啲鬼佬都好好人)。相反同一句说话换作“我去某国旅行既时候,啲西洋人/白人都好好人”,便会显得很奇怪。
因此我觉得将字面含意及这个字的使用语境分开来写会清楚及争议少一点
马来西亚华人不译为支那人
编辑以下是从主页面撤下、内容不准确的的段落。—白布 (留言) 2008年6月27日 (五) 08:31 (UTC)
马来西亚支那人
在马来西亚的宪法里正式称呼[原创研究?]当地的华裔为“支那人”(马来语:Orang Cina),也把华裔区分为“支那族”(马来语:Bangsa Cina)。马来西亚华族本身自称唐人或华人,“支那人”的称呼在马来西亚是被大众接受的,不过是一种异族的称呼,当地华团也有对此名称颇有意见。 2006年,马来西亚华总也对这个名称探讨过,不过并没有成为重要课题,而是未来将会改正的目标.
马来西亚各社群本身有互相蔑称对方的习惯,例如:“支那阿伯”(马来语:Cina Apek)是一种蔑称,指某人思想或外表像中国佬(大山沟),也专指某人听不懂英语的中国人。
- 马来语在古代大量吸收梵语,自古就依梵语称中国为Cina,至今一样把华人、中国人等都称为“Orang Cina”,用法如同英语“Chinese”一般,本地华人也不会把它翻译为“支那”或“支那人”,只有在日据时期,日军才在公文上把华人称做“支那人”。—白布 (留言) 2008年6月27日 (五) 08:31 (UTC)
- 马来西亚宪法中,没有特别提到华人与印度人,只有在保护土著权利的相关事项上提到各土著的族名,就是完全没有提到任何有关华人的字眼。—白布 (留言) 2008年6月27日 (五) 08:31 (UTC)
“支那”视为蔑称是由于误解 ?
编辑编辑这句话的人,还有支持这句话的人,我想请教你们,你自己愿意被称为支那人吗?现代有哪个名人乐意被称为支那人或自称支那人? 请你们拿得出支那一词应用在现代是正面形容词的证据!
- 中立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吧!反正就是原本的名字,被用歧视的眼光说出口后,就被讲脏了,就像“狗”、“猪”作为辱骂的用词一样。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后人以行为补救,培养素质、文明与实力,自然名字就干净了,另一个就是换个名字,不过治标不治本,素质不改,新的名字也会脏掉的。--Playgamenow (留言) 2015年4月2日 (四) 15:48 (UTC)
中立性的看待这个问题,不是后人以行为补救,培养素质、文明与实力就可以消除歧视。黑人在美国已发展到有当总统的人才,但不见得美国本土对黑人的歧视有减退过。蔑称存在未必和实体有关。
解决争议的最好办法
编辑解决争议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分解议题,使原讨论坐空,争议也就不存在了。
自即日起,此讨论针对消歧义页,即讨论支那 (梵语)与支那 (日语)的关系。前者在中国仍然被广泛地使用,后者被作为歧视用法而停用。——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虞海(对话|贡献)加入。 2011年8月29日 (一) 08:40 (UTC)
对支离破碎的支那系列条目整理完毕
编辑好端端的干吗要把支那支解了....这只是一个研究支那源头与应用的条目而已吧, 割开会有意思么?2011年8月30日 (二) 17:13 (UTC)
虞海在本条目的引言部分的贡献, 请添加来源
编辑尤其"支那与China对应起来, 作为其日语梵音译词", 是什么意思? 是支那(字)->Shina(音)还是Shina(音)->支那(字)?你在支那中说支那 (日语)是由China衍生出来, 个人以为不是, 应该是梵语译用汉字'支那'的影响最大Ivantalk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7:42 (UTC)
不敢参拜靖国神社的是麻生太郎才对。111.80.101.34 (留言) 2011年9月5日 (一) 14:50 (UTC)
如果中国人不认同支那这个名称,为什么当初自订英文名称不用Republic of Chunghwa
编辑如果中国人不认同支那这个名称,为什么当初自订英文名称不用Republic of Chunghwa T8851201(留言) 2017年8月31日 (四) 08:43 (UTC)
- 楼上忘记了签名;
- 支那和英语China毫无关系。--No1lovesu(留言) 2016年11月7日 (一) 08:18 (UTC)
- China又不是只有英文,荷兰文也是China,日语的支那音译自荷兰文的China怎么会没关系? T8851201(留言) 2017年8月31日 (四) 08:43 (UTC)
条目名称
编辑“支那 (汉字)”这个名称很怪。“支那”不是一个汉字,是词汇。建议与“支那 (梵语)”合并,成为“支那”主条目或“支那 (词汇)”。ɧ(留言) 2013年3月29日 (五) 22:07 (UTC)
- 这里的“汉字”应该是指日语里的kanji的意思,而不是指汉语里“汉字”这个词。--114.113.122.228(留言) 2013年7月25日 (四) 15:12 (UTC)
- (+)支持合并,没必要搞成两个条目。建议与支那 (梵语)合并,成为支那主条目,原来支那条目则移动成消歧义。--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3年10月14日 (一) 06:27 (UTC)
- (+)支持合并,部分内容重叠。— lssrn45 | talk 2013年10月14日 (一) 09:41 (UTC)
- (-)反对合并,这里的“支那 (汉字)”指的是日语中的汉子,现已移动到“支那 (日语)”。但可以讨论合并到条目:支那人。--B3430715(留言) 2013年10月18日 (五) 06:14 (UTC)
条目合并与编写方向讨论
编辑把支那拆成三个条目支那 (梵语)/支那 (日语)/支那人,过于繁琐而无必要。建议修定方向如下,以支那为主条目,将与历史有关的部分全部分放到这边,支那人这个条目主要用于与中日近代有关及族群争议;支那 (日语)的内容则分拆到这两个项目下。原有的支那条目,则移动为消歧义--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3年10月19日 (六) 16:30 (UTC)
- (-)反对,目前一说支那,大部分人,第一点想到的就是支那 (日语)。继续以支那为消歧义,将历史有关的部分全部分放到支那 (梵语),支那人这个条目主要用于与中日近代有关及族群争议;支那 (日语)的内容则分拆到支那 (梵语)/支那 (日语)下。
- 不过目前有个相关的讨论。可考虑等讨论结束后再搞。也希望能让大家来参与讨论--B3430715(留言) 2013年10月20日 (日) 02:55 (UTC)
- (!)意见: 1. 在印度梵文中有支那这个名称,不代表它就是源自梵文,可能也是从某个中亚语言借用来的。就如同约翰,不一定是指英文或德文,它就是个名字。目前看到的文献无法证明这源自梵文。2. 维基是个百科全书,所以重点是能不能提供足够文献来让人参考。所谓“大部分人”,我们并没办法确定这是不是真的是大部分人,或只是某些人的个人意见。在目前我查阅的佛教文献中,有提到支那,但没有提到支那人。提到支那人的文献,可以看到的都是中日近代文献。如果担心被误会,可以在上面标上歧义导向,说明这个条目的重点何在。--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3年10月20日 (日) 12:55 (UTC)
- (+)支持:为什么要把历史和近代争议分开两个条目?根据梵文条目,支那在佛经里初次使用,然后历史就断了,到日语条目才看见之后的发展“通过佛教交流传入日本”。这两个条目根本就是一系列连贯的历史,且他们的导言部分极度相似,意思又同指中国。大部分人想到支那是日语那又如何?就算合并了会看不到有关日语的用法和历史吗?日语条目中的支那提到来自佛教,但有关它在佛教的历史却在另一个条目里。至于支那人则应讲述与中国人的关系,例如“支那人是一个差别用语,多被用作为对中国人的贬称”这样,但条目却出现了“支那人,原本是古印度人对喜马拉雅山以外地区的称呼,后演变为对中国的特称”,又把两个支那条目的历史写进去,非常混乱。支那主条目应讲述由佛教到近代在意思上演变的历史,而支那人就应简单讲述支那人与支那的关系,但要加上近代的用法和争议。— lssrn45 | talk 2013年10月24日 (四) 08:22 (UTC)
已完成合并。请管理员将此条目移动至支那。--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3年12月28日 (六) 14:22 (UTC)
查证要求
编辑日本至今仍有部分右翼人士主张按先前的习惯将中国称作“支那”,他们认为日语“支那”的语音“希呐”来自于西语“China”或“Sino-”等词,既然中国允许欧美人称其为“China”,那日本人就可以称其为“希呐”。上述理由被批评是误导舆论的言论,因为“支那”并非是“Sino”的音译,而是它的意译,且“na”和“no”的注音假名完全不同,若要音译“Sino”,那就应该译成“希恼”,而不是“希呐”。如果日语“支那”的语音真的是由“China”演变而成,那么它的注音应为“恰依呐”,而不是“希呐”[1]。 (这里的引用有问题,右翼人士指 China 在欧美大陆上其他语系是读“希呐”,但这位大陆学者却只用英文读法作为根据作指责别人 "误导舆论", 建议有识之士作进一步查证)
感谢搬到讨论区, 我是该提问者. 我认为该条目的反驳系误导, 建议将文不对题的事例删除. 或完善以非英语事例作佐证.
提问者为User:2404:C805:B02:5400:8DA7:408:EDF5:95D5 --No1lovesu(留言) 2016年10月17日 (一) 04:24 (UTC)
参考资料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zh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非学术上的可靠来源
编辑“支那人”一词的针对对象为华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及东南亚等地的华人),在一些情况下会被持反华立场的团体如日本右翼、台独、港独等人士作为一种蔑称所用
当中所指港独等人士作为一种蔑称,所引用的来源来自“港独议员言出“支那” 忘却历史背叛香港”一文。但该文只是多维新闻的评论文章,不符合维基对可靠来源的定义。该文所引述的议员并不自视为港独议员。 维基对可靠来源的定义:社论、分析、评论员文章、通稿、有偿广告和读者来函,无论是被编辑部编辑还是外部的作者编写,都只能作为作者的主张的来源,而不能作为事实的可靠来源。
“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及东南亚等地的华人”
编辑这个括号里的表述没有给出任何来源。按我经验,从没听说过日本右翼或香港本土把台湾人香港人海外华人叫“支那人”。反而一般在反中言论中才会用“支那人”这种词 Miyuruasuka(留言) 2016年11月6日 (日) 19:44 (UTC)
- 请参阅新添加的出处,另外从参考出处看来,昔日的日本人、有反华倾向的印尼人以及日本右翼或香港本土等都是称呼华人(不论是海外、混血、香港还是中国大陆的华人)为“支那人”‧--No1lovesu(留言) 2016年11月7日 (一) 08:16 (UTC)
- 我仍没有看到关于括号那部分的出处。出处支持的似乎只是“支那人”被日本右翼,香港本土,等等使用。这需要具体的出处,因为(比如)香港本土叫台湾人或香港人“支那人”这种蔑视词汇,有点匪夷所思。若有的话,请把那些出处放在“)”后,而不是整句话后。 Miyuruasuka(留言) 2016年11月7日 (一) 22:08 (UTC)
- 出处已经有说日本人和立场反华的印尼人称呼华人(包括东南亚华人和香港人)为支那人,至于香港本土会不会叫台湾人为“支那人”那是另一个话题。更何况,河南人又会不会称湖南人为“支那人”?--No1lovesu(留言) 2016年11月21日 (一) 11:02 (UTC)
地域观点
编辑@No1lovesu:“称呼中国人或海外华人为支那人在哪里都是有侮辱的意涵的。”这个观点需要来源支持,直接使用断言,违反中立性要求。--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6年12月20日 (二) 05:27 (UTC)
支那是歧视?chine不是吗?
编辑八国联军打清朝时候也用chine丑化过阿! 怎么没感觉?忘记了?怎么针对日本的支那!?支那根本是国民党跟共产党政治手段!用来仇日跟正名自己地位! 国际上抗议"支那"都会特别强调 "中华民国"!更不说看不认合举出 "支那" 是歧视例子! 就算"支那"从支那传入日本开始过任何朝代!日本都称支那为支那!跨越朝代的称呼用词!更不用说chine也同样如此!
关于明确 支那歧视 证据? 任何说支那是歧视词!不是乱掰 支那是死同音或曲解 支那= 狗,猪!甚至随二战带过!根本没有历史根据!重复同样论调,却讲不说所以然! 当然有人会举 支那猪 支那狗! 但是这跟清国奴清国猪中国狗中国猪差别在哪里? 都显示 支那清国中国只是地名!
支那 死同音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biw=1422&bih=815&q=%E6%94%AF%E9%82%A3+%E6%AD%BB+%E5%90%8C%E9%9F%B3&oq=%E6%94%AF%E9%82%A3+%E6%AD%BB+%E5%90%8C%E9%9F%B3&gs_l=psy-ab.3...2591.5164.0.5582.7.5.2.0.0.0.151.441.3j2.5.0..3..0...1.1j4.64.psy-ab..0.0.0.2eJSZYAxtDU
支那 刻意曲解影片宣传 恰同学少年 孔昭绶校长 演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A3JzBQpuxY
反观支那是中立甚至褒义可以从任何历史文献看到! 从 古印度称呼"支那",皇帝自称支那子弟,各名人伟人使用"支那"自称! 以及不管支那上任何朝代拉丁文体系都用chine称呼!
支那也是從支那本國傳入日本!日本也從當時之後任何朝代稱呼支那為支那!
- 条目中已经有大量内容和出处可以解答你的疑问了,麻烦花点时间去看,另外你忘记了签名,错误的格式也替你修正了。--No1lovesu(留言) 2017年8月17日 (四) 18:33 (UTC)
以下内容请在列出出处后再加上去
编辑二次大戰結束後,[[中國國民黨]]政府認為[[臺灣]]人使用「支那」稱[[中國]]為日本遺俗,加以禁止,臺灣人使用支那的情形漸少。但1949年後,臺灣仍然有部份人使用支那稱呼中國,且多為貶義,如部分[[臺灣民族主義|臺灣民族主義者]]把[[蔣中正]]、[[蔣經國]]等稱從大陸遷移來臺灣的「支那人」。 在臺灣,隨著網路興盛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外交、運動比賽上對中華民國身份上的打壓,相當數量的[[臺灣民族主義]]者或對中國共產黨政權反感的[[臺灣人]]也開始用「支那人」來稱呼[[大陸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或稱在1949年随[[國民政府]]播遷来台的[[外省人]]及其后代或支-{}-持[[兩岸统一]]傾向的人為「滯台支」(簡稱「台支」)。--No1lovesu(留言) 2017年9月9日 (六) 14:53 (UTC)
摘要在中立性上有明显问题。
编辑我非常惊讶带先天政治立场的编辑居然这么多。基于我同意NIGGER为贬义词的理由,我同样同意支那为贬义词。但是,历史上当时无贬义的东西,用完全不知名的学者的著作来肆意背书成贬义为主流意见,又写进摘要,是种不可饶恕的行为。 这是一种明显的误导! 难道“王拱壁”会比当时的梁启超, 国父 孙中山更具有代表性?退一万步说,即使要以专家的研究来辩护,根据查询的到的资料,王拱壁其人专业在教育,请问他的代表性在哪里? 1919年东游挥汗录成书当时,孙中山、梁启超可都还在世。以当时的社会情势来看,显见支那在当时并非侮辱用词。 请谨记,维基百科作为许多人查询资料的首选,维持中立性是相当重要的,更不要提会使历史自相矛盾的叙述。并不是可供查证就是中立,历史也不为政治服务。 再次强调,基于听者觉得受辱,就是侮辱的原则,支那一词于当今社会为侮辱词一点,并无疑问,但当时如何,则应以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为参考,然后亦以此原则判断。 宋教仁,黄兴等革命党人,莫非都是在侮辱自己? 幻灭似影(留言) 2018年3月3日 (六) 20:30 (UTC)
条目是否有太多过度细节内容和琐碎资料
编辑感觉有编者希望把所有与“支那”有关的新闻都写上去,建议只写上一些有足够关注度及有持久性的新闻报导。--No1lovesu(留言) 2018年4月24日 (二) 07:58 (UTC)
20世纪初
编辑删除这一句:"20世纪初,虽然这个名称在中国国内及海外华人地区仍常被使用,但随着中日两国间冲突和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支那开始具备贬义。" 并无来源支持该说法。1.无来源显示20世纪初仍常被使用2.无来源显示20世纪初才开始具备贬义,相反,根据下面的章节,早在近现代中国就已经含贬义3.无来源显示与中日冲突存在因果关系。 Who is Lewix?|谈/绩 2018年5月11日 (五) 10:42 (UTC)
双重标准,对于日本语以外的语言
编辑如果“支那”是歧视用语,那么这么多语言采用了“China”,算不算歧视用语?—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Hellozeronet(对话|贡献)于2018年6月7日 (四) 16:07 (UTC)加入。
那你到中国大陆的网站或亲自去中国大陆叫几下支那或支那人试试??--Qq1242380113(留言) 2018年6月11日 (一) 09:50 (UTC+8)
要么连“China”一起禁止,一边称呼“China”一边批评“支那”,我觉得挺滑稽的。Hellozeronet(留言) 2018年6月14日 (四) 18:36 (UTC)
- @Hellozeronet:请阁下不要脱离文化环境谈词源,首先,China和支那是两个词,不是同一个词,应用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除非阁下认为英语里写China和支那完全一样。众所周知,词源相同不代表文化含义相同,一个词是不是歧视语跟他的词源毫无关系。China和“支那”有可能同源,而支那是歧视语这应该是众所周知的。类似的,英语环境中Nigger、Jap也都具有歧视含义,Nigger一词来自拉丁语“黑色”,拉丁语如今称黑人为“Nigricolores”,“Nigricolores”和Nigger是同源词汇,但没有歧视意味。Jap也来源于Japan,Japan一词来源于“日本”,Japan和“日本”则没有歧视含义。脱离具体文化环境谈词源来证明两个词对等就是耍流氓,还用来批判人双标那就更是耍流氓况且这俩词还很可能并不同源。--ᥧᥭᥳ ᥐᥤᥒᥳᥑᥫᥳ 2020年6月29日 (一) 14:27 (UTC)
《菩提道次第传承上师传》
编辑我查过这篇文章,似乎是藏传佛教里面支那的用法,本条目也提到过近代藏传佛教偶尔也会沿用佛教中支那的含义,但是无法说明藏人普遍以支那称呼汉人。--Qq1242380113(留言) 2018年6月11日 (一) 09:58 (UTC+8)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支那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saic.gov.cn/zw/wjfb/zjwj/201708/t20170804_268149.html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215221112/http://www.saic.gov.cn/zw/wjfb/zjwj/201708/t20170804_268149.html
- 向 http://www.saic.gov.cn/zw/wjfb/zjwj/201708/W020170804576302575024.doc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215165226/http://www.saic.gov.cn/zw/wjfb/zjwj/201708/W020170804576302575024.doc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支那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pandorax.cc/box/shu-mu-jian-suo/dun-huang-han-wen-wen-xian-fa-cang-e-cang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826235611/http://www.pandorax.cc/box/shu-mu-jian-suo/dun-huang-han-wen-wen-xian-fa-cang-e-cang
- 向 http://cn.tmagazine.com/culture/20131028/tc28japan/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105095211/http://cn.tmagazine.com/culture/20131028/tc28japan/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建议改名:“支那”→“支那 (日本兰学)”
编辑“支那” → “支那 (日本兰学)”:这个条目写成了大杂烩,完全不可读。其大部分内容须移动至支那 (印度)并将该条目作为主义项。汉语语境中,“支那”一般情况都是佛学名词,只有在觉青口中才会以兰学名词为常用义项。--173.68.165.114(留言) 2020年12月24日 (四) 08:50 (UTC)
- 反对。兰学指的是荷兰人传入日本的西方技术,“支那”与兰学完全没有关系。Silver14Cat(留言) 2020年12月24日 (四) 15:52 (UTC)
- 发表意见前烦请先读下条目,这个条目所对应wikidata的数据是特指日语shina尤其是其作𤔡贬称的用法的,而这一用法来源于兰学家创造的对译。这才是我要将本条目移除出主条目空间的原因,移动完成后我会将本条目的绝大部分内容手工搬运回主条目。如果阁下钟情于佛学概念却不同意这一提议,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切断本条目的wikidata值然后手工分割这一条目了。--173.68.165.114(留言) 2020年12月24日 (四) 17:41 (UTC)
- (:)回应:另请注意支那一词作为日语现代用途确实源于兰学家将自认为先进的西方地理学概念China翻译成日语,在当时的兰学家以及使用这一贬称的日本人心中西方地理学概念当然属于“先进的西方技术”。不光“支那”一词属于兰学概念,就连“经济”、“民主”等词汇都属于兰学概念,“德先生”则不是兰学概念。--173.68.165.114(留言) 2020年12月24日 (四) 17:44 (UTC)
- (-)反对:第一、不认同此条目是“大杂烩”、“完全不可读”之观点。第二、支那 (印度)条目对应英维的en:Chinas,其标的是梵语“चीनः”,主要描述古印度文学中提到的民族;本条目对应英维的en:Shina (word),其标的是中文/日语汉字“支那”,两者虽有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第三、所谓汉语语境中“支那”一般情况都是佛学名词,只有在觉青口中才会以兰学名词为常用义项的说法,不符实情。第四、日语汉字“支那”一词出现时间远早于兰学,而且兰学也没有赋予该词新的语意,更改条目名称为“支那 (日本兰学)”并不合宜。--Kolyma2(留言) 2020年12月27日 (日) 01:17 (UTC)
- (:)回应@Kolyma2:英维的en:Shina (word)明显介绍的是兰学之后的概念,兰学之前的概念是并非主义项。而汉语支那的主义项是cina。如果阁下认为cina和en:Chinas不是同一个义项,那么就是说阁下觉得佛学概念cina、印度教(印度神话)概念en:Chinas、兰学概念Shina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好办,我立即关闭这一移动请求并着手拆分。我先前是认为佛学概念和印度教概念可以合并,才提出的这个移动请求,意在将主条目空间腾出来并将支那 (印度)移动到支那。--173.68.165.114(留言) 2020年12月27日 (日) 01:40 (UTC)
- 不赞同“英维的en:Shina (word)明显介绍的是兰学之后的概念,兰学之前的概念是并非主义项”的说法。--Kolyma2(留言) 2020年12月31日 (四) 01:40 (UTC)
- 汉语“支那”一词源自“梵语”的翻译,而非“英语”;而且英维的“Cina”是消歧义页面,所以不清楚您所谓的“而汉语支那的主义项是cina”代表何意?--Kolyma2(留言) 2020年12月31日 (四) 01:52 (UTC)
本条目内文中新井白石出现两次,分别为:
- 日本兰学家新井白石首次将拉丁语Sinae(Sina的复数型态,罗马帝国对中国的称呼)与“支那”相连[78][79][80]
- 日本儒者新井白石在译介荷兰语地理书籍时首次将“China”与“支那”相连[78]
两者内容明显有差异。经查阅条目的修订历史,得知第一个句子系2013年12月28日 (六) 13:09 由用户 Alfredo ougaowen 所添加,但当时的内容是:
所列两个参考来源分别为新井白石的《西洋纪闻》、驹谷散人的《书言字考节用集》。此一编辑有两个问题:第一、新井白石的该作品写于1710年代,知识来源是与意大利传教士的谈话,不应假设该传教士使用拉丁语“Sinae”,而非使用其生活用语意大利语“Cina”;况且新井白石所注记的片假名“チイナ”之发音明显接近“Cina”。第二、所引用的驹谷散人的《书言字考节用集》相关文句看起来离题,不应列为参考来源。
第二个句子系2016年10月17日 (一) 17:48由用户 No1lovesu 所添加,所列来源是周程的文章《“支那”与“sina”――亦谈新浪网域名的是与非》。其原文为:
- 一七一三年,儒者新井白石在译介荷兰语地理书籍时首次将“China”与“支那”相连,不过他给“支那”加的注音假名的读音并非是“希呐”,而是“契呐”[9]
然而周文的该句话本身大有问题:其所引用的来源[9]为:
- 新井白石《采览异言》,《新井白石全集》第4卷(日本东京吉川半七,1906年),第817、849页。
经查阅《新井白石全集》第4卷原文,得知第817页只是其所收录的《采览异言》的目录而已,主要内文在第847页(周文误写为第849页)刊载的《采览异言》卷第三,相关内容如下:
- チイナ
- 支那
- 支那。西图地名多漏。西人解说亦略。番名ヘツキン。北京也。ナンクイ。南京也……ユナ。云南也。图说云。大明。声名文物之盛。自十五度至四十二度皆是。其余四海朝贡之国甚多。总图略载岳渎省道大略是也。
该等内容明显只能证明周文该句话的后半句(“支那”的注音假名部分),而无法证明前半句。究其前半句,有几点值得商榷:第一、《采览异言》是新井白石依据他与意大利传教士约翰·巴提斯塔·西多契谈话后所得知识写成的著作,并非“译介荷兰语地理书籍”;第二、《采览异言》只注记平假名拼音,并未写出原文,周程如何得知是“China”,而不是该传教士日常使用的意大利语“Cina”或宗教仪式使用的拉丁语“Sinae”?如前所述,新井白石所注记的片假名“チイナ”之发音明显接近意大利语“Cina”。
至于前述第一个句子之所以会变更措词与参考来源,系2017年12月25日 (一) 01:11 由用户 Googol19980904 所修改,猜想是看了第二个句子后,试着融合两者而改写,并将第二个句子的参考来源增列为其来源,但结果反而造成矛盾。--Kolyma2(留言) 2021年1月4日 (一) 08:05 (UTC)
- 完成:已据以改善条目。--Kolyma2(留言) 2021年1月7日 (四) 03:5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