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式战斗机

中岛九七式战斗机盟军代号“Nate”、简称作“九七战”,编号为Ki-27)是中岛飞机日本帝国陆军设计,在1930年代后期所生产之低单翼、固定式起落架、单发动机战斗机,也是日本陆军装备的第一种下单翼结构战斗机。九七式因为一式战斗机研制延宕之故,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仍为主力战机,广泛于南洋战场和同盟国交战。但在一式战斗机量产后很快地就退居二线转任高级教练机用途,战争末期也用于自杀特攻。

日本陆军九七式战斗机中岛Ki-27
筑前大刀洗和平记念馆搜藏的九七战乙型
概观
类型战斗机
代号Nate
乘员1
首飞1936年10月
服役1937年9月
退役1940年代末期
设计中岛飞机
生产中岛飞机
立川飞机制造厂
满州飞机制造厂
产量3,386
主要用户 日本
 满洲国
 泰国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衍生机型二式高级教练机
技术数据
长度7.53公尺
翼展11.31公尺
高度3.28公尺
翼面积18.56平方公尺
空重1,110公斤
正常起飞重量1,547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1,790公斤
发动机Ha-1乙气冷9缸星型活塞引擎
功率610匹马力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470公里/小时(3500公尺高度)
460公里/小时(5000公尺高度)
巡航速度350公里/小时
爬升率15.3公尺/秒
5000公尺5分22秒
最大升限12,250公尺
最大航程1,100公里
作战半径627公里
翼负荷83.35公斤/平方公尺
武器装备
机枪2挺八九式机枪,每挺备弹500发
炸弹4枚25公斤炸弹
其他左右翼可挂载133公升副油箱

简介

编辑

1935年,日本帝国陆军的空战主力仍为双翼机,但很快地就从海军标案研发的新锐战机九六式舰上战斗机获得剧烈震撼,因此要求三菱运用同等级技术为陆军开发新机型;三菱将九试单战略作改良后推出了Ki-18战斗机日语キ18 (航空機)。但陆军审查后认为技术上仍有不稳定之处,主要是立川航空技研改良的寿发动机妥善率不如期望,因此陆军决定量产的机型仍是以稳定性优先的双翼机-川崎重工研发的Ki-10(九五式战斗机)。但陆军并没放弃单翼机设计,在1936年4月对三菱、川崎、中岛三家飞机制造公司发出指示,要求它们研发低单翼的单发动机型战斗机。

三家公司推出的机型称为Ki-27(中岛)、Ki-28(川崎)、Ki-33(三菱、由九六舰战改造);相较于中岛及川崎,三菱对于在Ki-18时遭到陆军审查刁难仍耿耿于怀,推出的Ki-33也没有与九六舰战太多改良,在总和性能上不如前两家因此率先遭到淘汰。1937年2月,中岛及川崎的机型进入第二次审查;Ki-28在飞行性能上较为出色,但液冷式发动机的妥善率在审查途中就一直备受质疑,陆军内部也无法平抑各方意见;在1937年7月爆发卢沟桥事变后,因战事所需要求陆军加速审查进度,审查人员最终仍是以保守稳定的取向选择机型,因此1937年9月审查结束后是由中岛Ki-27获选。Ki-27随后被定名为九七式战斗机。量产除中岛公司外,另发包给立川飞行机满洲飞行机制造代工,总产量约3,386架。

由于使用固定式起落架,与它国1937年末期推出的主力机种比较,九七式的极速表现远逊于国际标准;虽然在水平机动性上有极为优越的表现,被称为“终极的轻型战斗机”;但帝国陆军理解这个得标决策只是暂定,在国际主流的飞机越来越快、火力越来越强的情况下,需要有更新式的重武装战斗机,在1937年底便开启下一代的战斗机研发,开始了「重战」与「轻战」之路线摸索。

九七式战斗机和海军的九六式舰上战斗机同为二次大战初期日军主力战斗机,两者外表也极为相似,最大的不同是九七式采用封闭式驾驶舱而有座舱盖而九六式采用开放式驾驶舱而无座舱盖。

主要型号

编辑

由于Ki-27的发展潜力有限,所以各种改进型号只是在细节上略有不同。

Ki-27甲

编辑
 
九七式甲型

基本型,九七式甲型后方的驾驶舱祇有左右两侧各一块小玻璃窗,其馀是铝材,这令其后方视野不佳,九七式甲型共生产了565架。

Ki-27乙

编辑
 
日本陆军明野飞行学校的九七式乙型

改动主要集中在引擎罩,滑油散热器和座舱罩的设计上,后者使得Ki-27成为世界上第一种采用水滴型座舱罩的飞机。同时,该型号在机身下方增设了挂架,可以选择挂载四枚25公斤炸弹或是两个容量为133升的辅助燃料箱。约有四分之一的乙型飞机装备了九六式丙型无线电收发报机,还有些飞机用尾轮替代了原先所使用的尾橇。

Ki-27改

编辑

作战纪录

编辑
 
在中国战场的九七式战斗机

九七式战斗机在1938年开始配发前线部队,在中日战争初期和九六式舰上战斗机一样是侵华日军主力战斗机;在汉口机场,日本陆军与海军曾分别派出自己的精锐使用九七式及九六式执行模拟战,九六舰战的爬升速度、极速、格斗性能仍优于九七式战斗机,纵使海军飞行员有较陆军丰富的空战经验,但机种的性能贫乏已为不争事实。

由于最初任务分配,陆军的九七式主要是掩护陆军轰炸机在长江以北战场使用,交战地点为兰州等内陆地区,在中国战场配备的部队包括第5飞行战队第11飞行战队第13飞行战队、第59飞行战队、第64飞行战队等;也与中华民国空军苏联航空志愿队I-15以及I-16战斗机交战,但未曾出现过全面的空中优势。

 
诺门罕战役的九七式战斗机,为64飞行战队所属的九七式战斗机乙型

1939年,日本和苏联诺门罕战役中爆发了大规模空战,日本陆航的交战对手是苏联空军的I-153以及I-16战斗机,战役又可细分成两次冲突。日本宣称在战役期间击落了苏联1,252架飞机(苏联资料中被击落的飞机仅有200架),而日本陆军承认损失是遭击落与重损共157架(未归还机与被击落机64架,其中九七战51架,53名驾驶战死)。比起苏联,日本的飞行机耗损达到参战机的6成。

诺门罕战役中,九七式的良好回转性获得证明并在初期与苏军对战时获得优势,在这场战役中也诞生了几位王牌飞行员;包括号称击落58架苏机的篠原弘道少尉、㭴出勇少尉、岩桥让三上尉等人。日军声称的空战战果多是在第一阶段冲突时缔造,第二次阶段冲突时苏联将参与过西班牙内战的第7、22、41、51战斗机团调来远东作战后,日军飞行员的经验优势就被抵销。此外第二阶段冲突时苏联配备的I-16是加装了防弹装甲与施瓦克机炮的中期量产版本,搭配一击脱离战术,已经开始有效的克制以水平回转攻击的空战战术,且I-16驾驶座后方装配防弹钢板,即使遭尾追攻击飞官不会被轻易击毙,苏联战机较好的生存力让有经验的飞官可以持续作战,也带给日军老练飞行员更多的伤亡;日本陆军检讨空战教训察觉到己方飞行员的高折损率,并意识到战斗机防护设备(驾驶座防弹装甲、防弹玻璃、自封油箱)不能轻忽,且飞机后勤不能倚赖固定基地,开始将保修单位和实战单位编制分流(空地分离)改善部队调度弹性;但对于空战理论则较无建树,轻型战斗机的运动性优势飞行员相对满意,在陆军内逐渐变型为“轻战至上主义”,后续新型战机开发仍优先考量飞行机动性,对后续日军的战机开发带来不利的结果。

不过,九七式的实战教训大多数都有被日军采纳,尤其在作战中无法有效拦截7,000公尺飞行高度的SB轰炸机成为日军大患,高空飞行性能亟待改善,机枪的火力不足受到飞行员诟病,包括防护力堪忧、速度与武装得需再加强,都给一式战斗机许多的经验反馈;不过也因为一式战斗机开发延宕,九七式仍在帝国陆军维持一段时间的主力战机地位,直到1942年中才退出前线。

退出前线后,因九七式战斗机的优秀操控性,后方把它改用在飞行训练,称为九七式战斗教练机,随后更以现役机身改造为双座机,为二式高级教练机日语二式高等練習機。二式高级教练机除了训练任务也担任连络机运用。战争末期,九七式和二式教练机都有作为自杀特攻机的纪录,在自杀攻击时会携带250公斤炸弹出击;不过因为引擎出力较小,飞机以高荷重起飞时需要长时间维持最大转速运转,发生许多起因为润滑油超载燃烧因此被迫放弃起飞而无法执行任务的事情。

 
1941年香港战役期间,日军战斗机当中可见有九七式战斗机参战

1941年,香港战役都有九七式战斗机参与,12月25日,驻港英军和加拿大军向日军投降,香港三年零八个月期间,进驻启德机场的日军飞机当中当然也有九七式战斗机,由于作为其后继的一式战斗机“隼”太平洋战争初期祇有56架,故在马来亚战役期间仍有大批九七式参战,当时盟军飞行员所讲“遭遇零战”,也包括遭遇九七式,之后九七式逐渐淡出前线。

最后一起可考的九七式作战(自杀特攻)发生在1945年7月26日,由独立第107飞行团下的第三教育飞行队编凑的七生昭道队(3架九七式,驾驶员徳永勇夫士官长、山本玄治士官长、大村俊郎下士)在无掩护机的伴随下对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发动攻击。1架在途中遭拦截机击落,1架攻击了阿米尔号护卫航空母舰英语HMS Ameer (D01)、另1架则撞击了维斯塔尔号扫雷舰英语HMS Vestal (J215),阿米尔号因这次攻击负伤后撤、维斯塔尔号则在失去控制后自沉。

除了日军以外,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日军战机更新后,退役的九七式有部分交给了满洲国泰国,并在空战时曾经击落过1架P-51野马战斗机(1944年11月11日,美国第14航空队第51战斗机大队第25中队所属P-51C,驾驶员2nd Lt.Henry Francis Minco)。[1]抗战胜利后,包括中华民国政府中国共产党也从日本占领区接收或修复出一定数目的九七式战斗机,但都没有作为战斗编组运用,而是以训练居多。

 
中华民国空军的九七式战斗机,为战争中掳获

流行文化

编辑

九七式战斗机出现的电影和电视剧相比其他日军飞机比较少,比较有名的例如:

动画中拉哈玛自警队所装备的主力机型

片中作为日军主力战斗机,当中九七式的飞行镜头拟为电脑动画,而九七式在电脑游戏出现也比较少,比较有名的例如:

  1. ^ 存档副本. [2020-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