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
在经济学及营商的过程中,价格是一项以货币为表现形式,为商品、服务及资产[1]所订立的价值数字。在微观经济学之中,资源在需求和供应者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中,价格是重要的变数之一。
传统定义
编辑在现代社会的日常应用之中,价格一般指进行交易时,买方所需要付出的消费支出。
经济学角度来说,价格泛指买卖双方就买卖商品的订立的兑换比率,举例说:假如买卖过程中,商品甲换得两个单位的商品乙,一单位的商品甲的价格便为两单位的商品乙,而一单位的商品乙的价格则为半单位的商品甲。由于现代社会以金钱交换为主流的买卖方式,买卖双方其中一方会以金钱付款,因此商品的价格便可以以金钱作为单位,不同商品的价格亦因单位相同而能够比较。
留意一件商品的价格,与其用途或传统观念的“价值”并无必然的直接关系。在经济学角度来说,一件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供应及需求,商品甲即使在用途上较商品乙少,但亦能因为其供应量与需求比例小,而较商品乙有更高的价格,可参见钻石与水悖论。
相对价格与名义价格
编辑金钱价格是指商品以特定货币进行交易下的价值数字,相对价格则指产品与交换物品进行交易时的兑换比率,假定金钱的供应不变的话,商品之间与金钱相对价格是可以比较的,商品之间亦可以以金钱价格比较出相对价格。
然而当特定金钱或货币的供应增加,该金钱或货币与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均出现下降(即通货膨涨)时,商品在金钱或货币的供应增加期间的金钱价格便出现变动,在金钱或货币供应增加的前后期间,商品以该货币所订的名义价格上升,同时商品之间的实际相对价格维持不变。
价格形成
编辑市场机能
编辑定义:供需双方共同决定的价格/数量
市场均衡:供需双方互相调整价格后,当市场供给量=需求量时,称作市场均衡,成交价格及为均衡价格,成交数量为均衡数量。
政府政策
编辑定义:以公权力干预商品价格与生产数量。
市场状况
编辑供过于求
编辑定义:需求量<供给量(产品过剩)
影响:因生产过剩价格下跌,生产者减少供给量,消费者增加购买量。
供不应求
编辑定义:需求量>供给量(产品缺货)
影响:因生产不足价格上升,生产者增加供给量,消费者减少购买量。
供需均衡
编辑定义: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交会点,又称市场均衡。
参考
编辑- ^ 艺术与建筑索引典—价格[永久失效链接]于2011年4月11日查阅
- Milton Friedman, Price Theory
- George Stigler, Theory of Price
- Simon Clarke, Marx, marginalism, and modern sociology: from Adam Smith to Max Weber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2)
- Makoto Itoh & Costas Lapavitsas, Political Economy of Money and Finance
- Pierre Vilar, A history of gold and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