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惟是台湾高雄市鼓山区的一个老地名。其名称源自清代的“内围社”、“内围庄”。当地居民先祖大多来自福建漳州泉州等地,以曾、吴、谢、陈、李、林为大姓[1]

内惟
汉字 內圍
白话字 Lāi-ûi
台语罗马字Lāi-uî

另外,在内惟地区也有不少来自澎湖台南屏东的移民。

沿革

编辑

内惟旧称内围,隶属于凤山县兴隆内里,而“围”字指的是围绕在聚落周围的栅栏竹篱等物[2]。不过在康熙年间的《凤山县志》中,尚未提到内围,而在雍正年间的文献上,则有“内围社”与“内围陂”的地名,此时内围一地可能同时有汉人马卡道族居住生活[2]。后来汉人比例增加,地名遂由“内围社”变成“内围庄”[2]

日治时期初期,因台湾中南部尚有反抗活动而无法实施区划,内围地区暂由派出性质的台南民政支部凤山出张所打狗事务所管辖,1896年3月中南部大致平定而设县,内围地区划为台南县凤山支厅管辖,隔年台南县分出凤山县,内围地区改为凤山县打狗辨务署管辖,隔年又因行政组织缩编将凤山县并回台南县,打狗辨务署亦并入凤山办务署[2]。1901年时,全台行政区划重划,凤山辨务署辖区改为凤山厅,内围又改由凤山厅打狗支厅管辖,1909年时则凤山厅并入台南厅,内围地区归台南厅大狗支厅的埤仔头区管辖[2]。1920年全台改为州厅制,高雄州高雄郡高雄街成立,内惟是底下的大字之一,下有“内惟”、“龙水”、“凹子底”小字;1924年高雄街升格为高雄市,内惟续为其下的大字;1935年高雄市实施非正式行政区划,设立内惟区,范围等同内惟大字[2]

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原内惟大字划为台湾省高雄市内惟区,1946年10月合并多区,内惟区与几个区合并为鼓山区,内惟拆为数个,仅剩核心地区为内惟里,底下有8邻,后来在1981年与兴华里合并,底下变为15邻[1]。目前内惟里共有12邻。

地理位置

编辑

内惟位于鼓山区中北部,北邻左营区桃子园地区,西边为柴山,南至爱河支流高雄圳,东边以翠华路及旧平交道位置作为分界,

现今包含:正德里、自强里、建国里、鼓峰里、龙井里、内惟里、民族里、忠正里、前峰里、雄峰里、厚生里、光荣里、平和里、民强里共14里。

内惟地区设施

编辑
  • 市集
    • 内惟早市
    • 内惟黄昏市场
    • 内惟夜市
  • 公园与绿地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 1.1 地名详细资料——内惟里[永久失效链接]
  2. ^ 2.0 2.1 2.2 2.3 2.4 2.5 林世超建筑师事务所. 《高雄市市定古蹟內惟李氏古宅修復之調查研究暨規劃》. 高雄市: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04年12月: 2–5-2–10页. ISBN 957-01-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