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力架OBEJP(葡萄牙语:José Pedro Braga,1871年—1944年),香港澳门土生葡萄牙裔商人传媒工作者及政治家,曾任立法局首位葡裔非官守议员、洁净局非官守局绅、以及中华电力主席等职。

布力架
J. P. Braga
出生1871年
 英属香港
逝世1944年(72—73岁)
 葡属澳门
职业商人立法局非官守议员、
传媒工作者

生平

编辑

早年生涯

编辑

布力架在1871年生于香港,父母的家族都长年扎根澳门香港两地,并信奉天主教,其外祖父罗郎也(Delfino Noronha,1824年-1900年2月1日)为香港早期的印刷商,其开办的印刷公司为港府承印书刊,曾获港督麦当奴爵士赞许,后来更成为香港政府印务局的前身。

布力架年幼时入读意大利婴堂(Italian Convent School),后入圣若瑟书院。布力架是圣若瑟书院内的活跃份子,率先在1887年领导下创立旧生会,后来任圣若瑟书院协会主席,并参与圣若瑟书院在九龙界限街购地兴建喇沙书院一事,喇沙书院复于1932年开幕。布力架离开圣若瑟书院后,前往英属印度,就读于加尔各答大学,在大学期末考试中,他是唯一一位取得奖学金欧洲大陆组别学生。

工作经历

编辑

毕业返港后,布力架曾从事不同工作,至1902年起获聘为士蔑西报司理,打理该报营运至1910年,并转任路透社香港特派记者,在职特派记者多年,因为热心参与社会活动而渐受重视,1919年奉委为非官守太平绅士,至1921年奉委为危地马拉驻港领事。布力架及后退出路透社,转而从商,自资成立布力架公司(Braga & Co.),并任均益按揭有限公司(China Provident Loan and Mortgage Co., Ltd.)、省港澳轮船公司英语Hong Kong, Canton & Macao Steamboat Company(Hong Kong, Canton and Macau Steamboat Co., Ltd.)、香港麻缆有限公司(Hong Kong Rope Manufacturing Co., Ltd.,)以及山打根电力有限公司(Sandakan Light & Power Co., Ltd.)的董事,另外也出任过建新营造有限公司(Hong Kong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Ltd.)的主席。

布力架与中华电力有深厚的关系,他自1928年至1944年出任该公司董事,并分别在1934年及1938年出任公司主席。至于其子J·V·布力架则出任过该公司的助理秘书之职。

公职生涯

编辑

在战前的香港,葡萄牙人香港的待遇虽然比华人为佳,但待遇却较英国人为差。一如英国人早期在澳门般,在香港,早期的葡萄牙人在政府及英资机构最多只能出任中高层的职位,薪酬待遇也较差。为争取葡萄牙人在香港获得较佳权益,布力架曾参与不少社会活动,要求港府正视社会不公平的问题,当中,他曾经在1921年与立法局议员普乐大律师罗文锦合作,举办活动要求消除种族阶级宗教歧视,取得一定的成效。

 
金文泰爵士在1929年委葡人布力架入立法局。

另一方面,布力架居于九龙,对当地的地区事务相当关注,并且是九龙居民协会的成员。而早在1926年,他就获港府委任以临时局绅身份,出席洁净局会议,至1927年12月更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自动当选为洁净局绅。在任内,他与曹善允YMCA麦花臣等人大力向政府争取于尖沙咀兴建儿童游乐场,促使港府在1929年5月成立游乐场地委员会(Playing Fields Committee),研究香港未来在儿童游乐场地方面的发展,而布力架、曹善允及罗文锦等人皆获委为委员。委员会最终于1930年1月发表了报告,遂影响儿童游乐场协会在1933年成立。布力架后于1930年12月任满卸下洁净局绅一职。

香港的立法局早于1880年起已开始有华人议席,但葡萄牙人在议会却一直没有代表,以致其利益未能充分反映。几经多年争取,港督金文泰爵士在1929年1月对立法局进行大幅改组,并首度在局内为葡裔人士加设代表议席,由布力架出任,布力架遂成为香港开埠以来首位立法局葡裔议员,此后立法局内定必有一位非官守议员由葡萄牙人出任,这个做法到1985年才予取消。

布力架在任立法局议员期间,以经常在议会发言及投入工作著称。他除了关注香港各项重大议题及九龙地区事务外,又出任过香港广播委员会委员及香港义勇防卫军顾问委员会成员等职,另外还尤其关注新界农业事务。布力架相当支持当地农业发展,是新界多个团体的成员,而且爱好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在其协助下,新界在1932年举办了首届农产展览会,成功向外推广香港的农产品。布力架在1933年1月获续任立法局议员之职,至1935年6月3日获英廷奖授OBE勋衔,港府为答谢其贡献,在1936年特将九龙一条新建街道命名布力架道

布力架在1937年1月任满卸任,由大律师廖亚利孖打(Leo D'Almada e Castro)接替,但他没有因此退出公众场合,并参与筹备香港庆祝英皇乔治六世加冕的大型活动,而且还继续不时在报章撰写评论文章。

避居澳门

编辑

1941年,香港被日军进攻沦陷,开展日治时期。布力架一家于沦陷后滞留香港,至1942年6月1日脱身抵达澳门,澳门当时因为葡国政府成功保持中立,而免受日本袭击。

由于长年为葡人在香港争取权益,布力架在香港及澳门的葡萄牙人社区中皆甚具声望,在1942年秋天,他更获时任澳门总督戴思乐委托,希望他写一本有关葡萄牙人在香港与中国的历史书。布力架原本早已有此打算,并为有关著作整理资料,惟有关资料皆于香港因战乱散佚,他惟有在澳门重新整理资料,然而,有关著作未及付梓,布力架就在1944年遽逝,终年73岁,其遗体葬于旧西洋坟场

至于布力架的遗作,则由儿子J·M·布力架整理完成,名为《在香港及中国的葡萄牙人》(The Portuguese in Hongkong and China),全书以英文完成。布力架本在香港有一图书馆,收藏大量东方文艺精品,但藏品多于战时遗失,J·M·布力架后来亦建立起自己的收藏品库,称为“布力架藏品”(Braga Collection),有关藏品已于1966年送由澳洲国家图书馆妥善管理。据了解,布力架临终前数星期曾希望于澳门兴建工业学校一座,并出任筹委会主席,但不久就故世。

家庭

编辑

布力架曾娶奥利夫·宝琳·波拉德(Olive Pauline Pollard)为妻,儿子包括:

  • J·M·布力架(José Maria (Jack) Braga,1897年-1988年),任职商人,与妻子奥古斯塔·伊莎贝拉(Augusta Isabel da Conceicao Osorio da Luz)在1924年12月30日于澳门结婚,两人育有七名孩子。
  • J·V·布力架(John Vincent Braga,1908年9月25日-?),信奉基督教,1940年8月24日在九龙圣安德烈堂爱丁堡大学医科生路易莎·威尼弗雷德·艾什顿(Louisa Winifred Ashton)为妻。

部份著作

编辑
  • The Rights of Aliens in Hong Kong, Hong Kong: Noronha, 1895.
  • Odds and Ends: An Illustrated Journal, Hong Kong: [Printed and published by J.P. Braga], 1896-1897.
  • Commercial Products of South China, 19??.
  • Manuscript, 192?.
  • Native Banks: Their Formation and Their Functions Considered in Relation to the Economic Crisis in Hong Kong, 1925, 192?.
  • Portuguese Pioneers of Hong Kong: Horticultural Experiments at Kowloon, Macau: The Macao Review, 1930.
  • Portuguese Pioneering : A Hundred Years of Hong Kong, Hong Kong: Ye Olde Printerie, 1941.
  • The Portuguese in Hongkong and China, Macau : Fundacao Macau, 1998.
    • 原版于1944年以Revista "Renascimento"之书名出版。
主要经历
  • 士蔑西报司理
    (1902年-1910年)
  • 洁净局绅
    (1926年-1930年)
  • 中华电力董事
    (1928年-1944年)
  • 立法局非官守议员
    (1929年-1937年)
  • 中华电力主席
    (1934年)
  • 中华电力主席
    (1938年)

荣誉

编辑

名衔

编辑
  • J.P. (非官守,1919年4月25日)
  • O.B.E. (英皇七十大寿,1935年6月3日)

以他命名的事物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英文资料

编辑

中文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官衔
前任者:
没有
立法局葡籍非官守议员
1929年-1937年
继任者:
廖亚利孖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