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机
枢机(英语:Cardinal)是教宗治理天主教会上主要的助手和顾问之职务,由教宗亲自任命,是天主教会各级神职人员中仅次于教宗的职位,故有“教会亲王”之称。该职通常由具主教衔的神职人员出任,他们通常也是重要教区的正权主教或是圣座重要部门的首长。枢机的拉丁文原名为“cardo”(英文对应词为“cardinal”),有铰链、枢纽、重要的意思。另一字源为“incardinare”。枢机们组成枢机团[1],当教宗职务出缺时,只有枢机团有权选举下一任教宗,传统上教宗也由枢机中选出。枢机礼服通常为红色,故教外人士俗称为红衣主教。
历史
编辑枢机职是由罗马教区司铎团(Presbyterate)延伸出来的,这些派驻在罗马各本堂负责代表作为罗马主教的教宗在各本堂举行仪式以及担任顾问的职务的司铎们被称为司铎级枢机,而执事也被称为执事级枢机。此外为了分担教宗的繁忙职务,当时的教宗也惯于邀请七个罗马城郊教区的主教来担任顾问职,渐渐的就被称为主教级枢机。这些枢机逐渐形成一个教宗的顾问团体。教宗斯德望四世于769年主持的拉特朗教务会议中决定了罗马主教只能由司铎级枢机与执事级枢机中选出。
从十二世纪起枢机职也开始授予罗马教省外的神职人员领袖。13世纪初,枢机团通常不超过30名;1586年,教宗西斯笃五世将枢机团规模扩大人数为70人(6名主教级枢机,50名司铎级枢机,14名执事级枢机)。然而到了20世纪却仍然维持这个限制;1958年,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改变了此一限制。目前全世界共有217名枢机(2020年11月16日) [2]。
教宗选举
编辑教宗原先不是由枢机团选出,而是由罗马市市民选出,但在中世纪时,这个权力转而变成各地枢机组成的枢机团选出教宗。
自从1971年1月1日,教宗保禄六世规定只有80岁以下的枢机才能有选举教宗权。原先保禄六世规定最多只可有120名枢机参加选举,后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改变了这项规定。
虽然没有硬性规定教宗一定要从枢机中选出,理论上所有的罗马天主教男性都有资格被选为教宗,但是自教宗乌尔巴诺六世于1378年当选教宗以后,教宗从枢机中选出已经变成一个惯例和传统。
位阶
编辑- 主教级枢机(Cardinales Episcopi)
- 司铎级枢机(Cardinales Presbyteri)
- 执事级枢机(Cardinales Diaconi)
主教级枢机原来只特别指七个罗马城郊教区的主教(其中奥斯底亚教区在1960年代与罗马教区合并),后指获派为这些教区的领衔主教的枢机,其中包含枢机团团长,当枢机团团长一职悬缺,则由其他领罗马近郊教区衔的枢机中选出一名接任。由于枢机团团长同时领有奥斯底亚教区衔及他获选为枢机团团长前所领有的教区衔,因此实际上领罗马近郊郊区衔的枢机只有六位。此外教宗保禄六世1965年裁定以东仪天主教会的宗主教身分被列入枢机团者,保留其宗主教区为他们的教区衔,他们的位阶与天主教会的主教级枢机相同。主教级枢机一般不超过10人 。
司铎级枢机本身大多担任世界各大城市教区的总主教或主教。而他们都会名义上获派往上述的罗马某个堂区当司铎。
执事级枢机是枢机中最低的位阶,名义上获派往上述的罗马某个执事区当执事。1918年之前,执事级枢机可以让俗人担任,因此俗人有可能当上枢机而不需要先当司铎(或称神父);1918年后,《天主教法典》第351条规定枢机必须至少是司铎。未升为主教的,应先祝圣为主教,但在实务上亦有司铎受封枢机时请求豁免晋身为主教并被接受。而在担任执事级枢机10年后,可被晋升为司铎级枢机。目前所有的司铎级枢机和几乎所有的执事级枢机是主教。
华人枢机
编辑第一位华人枢机是首任北平总教区总主教田耕莘(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位枢机),于1946年2月18日由教宗庇护十二世册封,后担任台北总教区署理主教。1969年4月28日,教宗保禄六世任命在中华民国政坛相当活跃的首任南京总教区总主教于斌为第二位华人枢机。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下第一位枢机是上海教区主教龚品梅,1979年获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册封,但由于教宗对此任命默存心中(in pectore),直到1991年龚赴美就医后才公开。1988年,香港教区主教胡振中被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擢升为枢机,为香港首位枢机以及第五位华人枢机。台湾的高雄教区主教单国玺及后于1998年获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擢升为枢机,成为华人第六位获得此荣衔者,且为首位以台湾地区教会主教之身分获擢升者。在2003年10月21日,若望保禄二世又秘密遴选了一名枢机,但并未公布而默存于心,这名枢机有传言是身在中国大陆的上海教区主教范忠良。不过,在2005年4月6日,梵蒂冈发言人纳瓦洛·瓦尔斯(Joaquin Navarro-Valls)称教宗在其遗书上并没留下任何名字;因此,这位枢机的名字已随著教宗的辞世而永远成谜。 陈日君是历来第七位华人枢机,由教宗本笃十六世任命;由于香港教区地位特殊,因此有人认为该任命或有助于推动圣座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不过另一方面,陈日君枢机在香港曾公开声援港人“七一游行”,引起北京政府的不满,故此有意见认为陈日君的任命有碍建交。2012年,汤汉获本笃十六世擢昇为枢机,成为第八位华人枢机及第一位生于香港的枢机,是香港首次同时有两名枢机。及后接任的教宗方济各亦擢昇了汶莱的沈高尔内略、新加坡的吴成才和香港的周守仁为枢机,是为第九、第十和第十一位华人枢机。目前在世的华人枢机有陈日君、汤汉、吴成才和周守仁四人。其中陈日君和汤汉已超过80岁,因此按《年龄之增》规定不再参与教宗选举秘密会议。另外,曾在华人地区服务过的非华人枢机,则有长崎总教区总主教里胁浅次郎枢机。他曾经担任日治末期的台湾宗座监牧区宗座监牧。[4]
姓名 | 生卒年 | 职位 | 册封枢机日期 | 枢机级别 | 备注 |
---|---|---|---|---|---|
田耕莘 | 1890年9月27日-1967年7月24日 | 北平总教区总主教 | 1946年2月18日 | 司铎级枢机 | 亚洲和中国的第一位枢机,1949年前往美国,1960年赴台湾 |
于斌 | 1901年4月13日-1978年8月16日 | 南京总教区总主教 | 1969年5月19日 | 司铎级枢机 | 1946年被任命为南京总主教,国共内战末期前往美国,1954年赴台湾;拥有博士学位 |
辛海棉 | 1928年8月31日-2005年6月21日 | 马尼拉总教区总主教 | 1976年5月24日 | 司铎级枢机 | |
龚品梅 | 1901年8月2日-2000年3月12日 | 上海教区主教 | 1979年6月30日 (默存心中) 1991年6月28日 (正式册封) |
司铎级枢机 | 1949年被任命为上海主教,1955年至1986年间在中国入狱,1987年86岁的龚被释放后前往美国治疗,2000年在美国康乃狄克州辞世;拥有博士学位 |
胡振中 | 1925年3月26日-2002年9月23日 | 香港教区主教 | 1988年6月28日 | 司铎级枢机 | 第一位以香港教区主教身分被册封的枢机;拥有博士学位 |
单国玺 | 1923年12月3日-2012年8月22日 | 高雄教区主教 | 1998年2月21日 | 司铎级枢机 | 第一位以台湾教区主教身分被册封的枢机;拥有博士学位 |
陈日君 | 1932年1月13日-至今 | 香港教区主教 | 2006年3月24日 | 司铎级枢机 | 荣休后,2022年5月11日,因涉“612人道支援基金”,被香港警察国安处 以“勾结外国势力罪”拘捕。 |
汤汉 | 1939年7月31日-至今 | 香港教区主教 | 2012年2月18日 | 司铎级枢机 | 第一位生于香港的枢机;拥有博士学位 |
沈高尔内略 | 1951年9月16日-2021年5月29日 | 汶莱宗座代牧区宗座代牧 | 2020年11月28日 | 司铎级枢机 | 第一位汶莱枢机 |
吴成才 | 1957年6月25日-至今 | 新加坡总教区总主教 | 2022年8月27日 | 司铎级枢机 | 第一位新加坡枢机 |
周守仁 | 1959年8月7日-至今 | 香港教区主教 | 2023年9月30日 | 司铎级枢机 | 曾任耶稣会中华省省会长、香港华仁书院及九龙华仁书院校监;拥有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