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安魂曲
波兰安魂曲 (波兰语:Polskie Requiem,英语:A Polish Requiem,德语:Polnisches Requiem)是波兰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指挥家潘德列茨基所创作的大型合唱作品。
《波兰安魂曲》曾出现多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写于1980-84年,潘德列茨基断断续续的将不同的段落串连成为整体。这个版本于1984年9月28日由罗斯特罗波维奇领导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作首演。[1]第二个版本于1993年完成。潘德列茨基加入了“圣哉颂”(Sanctus),并对其他的乐章作出修改。这个版本于1993年11月11日在斯德哥尔摩的一个“潘德列茨基音乐节”中,由作曲家亲自指挥作首演。[2] 到了2005年,为纪念过世的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而再增加了一段夏康舞曲。并于同年在作曲家的现居地克拉科夫进行了第三次“首演”。
乐曲主要依照传统安魂曲的内容及格式而创作,创作模式同时亦受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影响而加入了传统的波兰圣咏Święty Boże,属作曲家晚期的代表作。
创作背景
编辑1980年,潘德列茨基受波兰团结工会委约,为一个竖立于格但斯克船厂外,以纪念在1970年反政府骚乱中遇难人士的雕塑揭幕仪式创作音乐。他很快便创作了“哀衿曲”,并献给当时担任团结工会领袖的华里沙(Lech Wałęsa)。及后,潘德列茨基将这个意念扩展,并把更多的爱国事迹谱成安魂曲内的不同部份。其中:
- 于1981年所写的“羔羊颂”,是为纪念他的一位朋友Stefan Wyszyński枢机;
- 于1982年所创作的“求你垂怜”,则是纪念于奥斯威辛集中营中死去,后来获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封圣的意大利修士 Maximilian Kolbe。
- “末日经”则是描写1944年8月1日在华沙犹太贫民区所发生的暴动。[1]
- “上主, 拯救我”则是纪念发生于1940年大批波兰人 (其中包括大量军人) 被苏联秘密警察所屠杀的事件,史称“卡廷大屠杀”。[3]
对于这首作品带有如此浓厚的历史及爱国元素,潘德列茨基表示:“我不会创作政治性的音乐, 那些都是过时的东西。然而为什么《为广岛遇难者挽歌》能成为我的其中一首代表作品?因为它是一首极为抽象的音乐作品。这首安魂曲没错是题献给一些人物或事情,但音乐本身有更深远广阔的含意。”[4]
乐队编制
编辑本曲的编制非常宠大,除了需要一个大型乐队外,另外还加入四位独唱及两个混声合唱团。
乐曲结构
编辑根据2005年的修订版本,全曲共分为17个部份:
- I 进堂咏 – 合唱团
- II 垂怜经 – 四位独唱, 合唱团
- 继抒咏
- III 末日经 – 合唱团
- IV 神奇号声 – 男高音
- V 死亡降临 – 女中音
- VI 伏俯祈求 – 合唱团
- VII 赫赫君王 – 男低音, 合唱团
- VIII 求你垂怜 – 取自波兰圣咏 Święty Boże, 四位独唱
- IX 我罪极深 – 四位独唱, 合唱团
- X 痛哭之日 (或称: 哀衿曲) – 女高音, 女声合唱
- XI 圣哉颂 – 女中音, 合唱团, 及迎主曲 – 男高音, 合唱团
- XII 夏康舞曲 - 弦乐
- XIII 羔羊颂 – 无伴奏合唱
- XIV 领主曲 永恒的光 – 合唱团
- XV 上主, 拯救我 – 四位独唱, 合唱团
- XVI 奉献经 Święty Boże, Swiêty mocny
- XVII 终曲 拯救那些灵魂 – 四位独唱, 合唱团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A Polish Requie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9-10-06. 介绍及评论有关乐曲及个别乐章介绍, 由 Chua Gan Ee 撰写,1999年 (英文)
- ^ A Polish Requie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xos 唱片乐曲介绍, 由 Richard Whitehouse 撰写 (英文)
- ^ Polish Cultural Institu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0年
- ^ 潘德列茨基谈他的《波兰安魂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a Scena musicale, 1998年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