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在《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史部地理类,简称《伽蓝记》,为北魏杨衒之[1]所撰,成书于东魏孝静帝时。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伽蓝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与郦道元水经注》一同,历来被认为是北朝文学的双璧。

缘起描述

编辑

据书中自言,作者在魏孝庄帝永安年间(528年-529年)曾官奉朝请,见帝都洛邑极盛时。时隔二纪,孝静帝武定五年(547年),因行役重览洛阳,见其“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甚至连钟声都罕闻。追思往昔,难免黍离麦秀之悲,故撰斯记,传诸后世。

洛城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迁都于此,直到孝静帝天平元年(534)迁都邺城止,一直是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尤其是孝文汉化后,洛阳城达到空前的繁荣,一时文物典章都极为可观。其间因为天子后妃带头佞佛,王公士庶竞相舍宅施僧,上起太和(477-499)末,下至永熙(532-534),四十年间,修建寺宇达到一千三百馀所。这些浮图建筑的壮丽,装饰的华美和贵家的豪奢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寺院见证了北魏京师洛阳的兴废,不少大伽蓝(如胡太后建造的永宁寺(516-534))还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舞台。

《洛阳伽蓝记》作于北魏灭亡,西魏分裂(534年)后,杨衒之借佛寺盛衰,反映国家兴亡,其中既寄托了故国哀思,又寓含著治乱训鉴。至于缀拾旧闻掌故,详述京城地理,正《魏书》之曲笔,补史志之阙失,于历史地理研究亦占重要地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文秾丽秀逸,烦而不厌”,繁简得宜,文笔优美,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也是上乘之作。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认为:“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为公认的反佛的激烈文献。”

《洛阳伽蓝记》原书有正文、子注之别,注语占大半。唐朝以前文注分明,宋朝以后在传抄过程中文注混淆,读解不便。至道光间,方有吴若准撰《洛阳伽蓝记集证》,改定正文、子注,恢复原貌,但正文太简,注文过繁。

版本

编辑
嘉靖 如隐堂刻本, 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万历 古今逸史刻本
汲古阁津逮秘书刻本
乾隆年间汉魏丛书本
嘉庆学津讨原本
真意堂丛书活字本
道光吴若准撰《洛阳伽蓝记集证》

校注本

编辑
周延年 《洛阳伽蓝记注》
田素兰 《洛阳伽蓝记校注》
范祥雍 《洛阳伽蓝记校注》
杨勇校笺 《洛阳伽蓝记校笺》 台北正文书局 1982
刘九洲注译,侯迺慧校阅《新译洛阳伽蓝记》 台北三民书局 1994,1998
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 中华书局 2006,2008
周祖谟校译释《洛阳伽蓝记校释》中华书局 1963

翻译本

编辑

此书卷五宋云出使西域一节,有法国沙畹翻译本。

此外,还有日本学者人矢义高译注的《洛阳伽蓝记》(平凡社,1974);英国W.J. F.Jemier译注的Memories of Loyang:Yang Hsiian-chik and the Lost Capital(493- 534)(Oxford:Clarendon Press,1981)、美国华裔学者王伊同的评本A Record of Buddhist Monasteries in Lo-yang(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等。[2]

邱苏伦的泰文全译本,于2011年在泰国出版发行。

  • ลั่วหยางสังฆารามรำลึก หยางเสวี้ยนจือ (ราชวงศ์เป่ย์เว่ย์)/ โดย Yang Xuanzhi,แปลโดย ชิว ซูหลุน.กรุงเทพฯ: โรงพิมพ์แห่งจุฬาลงกรณ์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 2554.

注释

编辑
  1. ^ 杨衒之,生于北魏,而《魏书》无传,生卒无考,家世爵里皆有争议。释道宣《广弘明集》作阳衒之,云其北平人。一作羊衒之,始自唐刘知几史通》,南宋晁公武《读书志》因之。《洛阳伽蓝记》书首署名“魏抚军府司马杨衒之”。
  2. ^ 王建国.20世纪以来《洛阳伽蓝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1(6):716-720 8.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