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天祥
闻天祥(1969年11月21日—)是台湾著名影评人及作家。16岁开始发表电影文字,20岁起担任台湾报章杂志影评人及专栏作家,并以《蔡明亮研究》取得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曾担任五届台北电影节节目策划(2002-2006)、国家电影资料馆董事、国内外电影奖评审。2009年被侯孝贤延揽出任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执行长,并受张艾嘉、李安、李屏宾邀请续任,2010年带领工作人员创办金马奇幻影展,2018年创办金马经典影展。并于台湾艺术大学、政治大学、台北艺术大学、台南艺术大学任教[2]。
闻天祥 | |
---|---|
英文名 | Wen Tien-Hsiang |
性别 | 男 |
出生 | [1] 台湾台北县板桥市(今新北市板桥区) | 1969年11月21日
居住地 | 台北 |
国籍 | 中华民国 |
教育程度 | |
奖项 | 2022年杨士琪纪念奖 |
代表作
|
个人著作包括《孵一颗电影蛋》、《影迷藏宝图》、《书写台湾电影》、《光影定格:蔡明亮的心灵场域》、《影迷的第一堂课》、《过影:1992-2011台湾电影总论》等电影专书。
2022年,因长期在影展策划营运与电影文化推广上逆境创新卓然有成,获颁第九届杨士琪纪念奖。
生平
编辑闻天祥曾被称做是台湾最“年轻”的“资深”影评人。早在就读建国中学时期,他就在周记上以“电影观后感”取代“一周大事”,获得导师鼓励,开始投稿至副刊及杂志。进入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就读后,创办了辅大电影社并写作不辍,大三时在《中时晚报》发表《麻雀变凤凰》影评后,开始了专职影评人的生涯。后进入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1997年以《蔡明亮研究》获得硕士学位。
自20岁起便历任各大报影评人(中国时报、中时晚报、自由时报、联合报、民生报、联合晚报、工商时报)及“世界电影杂志”、“幼狮少年”、GQ等杂志的专栏作家,担任过多所大学电影社指导老师。曾任国家电影资料馆董事,台北电影协会理事长,金马奖、台北电影节、金穗奖、中时晚报电影奖、“国际学生电影金狮奖”、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节评审,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你的电影约会》编剧及选片顾问,国立台南艺术大学音像艺术管理研究所、辅仁大学、铭传大学讲师,国家电影资料馆、新竹影像博物馆、诚品讲堂、富邦讲堂、光点艺言堂、影艺学苑、台中雅典学苑、筑生讲堂等民间电影教学的规划与主讲。2002年至2006年担任台北电影节策展人,除了筹划了巴黎、布拉格、京都、墨尔本、马德里、巴塞隆纳、莫斯科、圣彼得堡、多伦多、蒙特娄等城市主题影展外,并以“全球华人影像精选”、“国际青年导演竞赛”等单元为台北电影节树立了年轻、独立的形象。2009年被金马奖主席侯孝贤延揽担任金马奖执行长,策划了《光影诗人李屏宾》、《影史百大经典华语电影》等专书,并号召了二十位台湾导演合作《10+10》这部意义非凡的电影。2010年带领金马奖工作人员创办了风格突出的金马奇幻影展,以及备受好评的“金马50”。2014年张艾嘉接任金马奖主席,邀请他继续留任。2018年李安接任,也要求他继续留任。2022年接任的李屏宾,是他合作的第四位主席,堪称金马奖改头换面更上层楼的幕后功臣。此外,闻天祥长年透过大量的电影文字、校园与民间的电影教育、以及深度广度兼备的策展,影响了许多电影爱好者。2022年,因长期在影展策划营运与电影文化推广上逆境创新卓然有成,获颁第九届杨士琪纪念奖。
闻天祥曾说过:“我只想在透过影评回顾自己的浅陋同时,还期望能找到自身对电影的激情和文字的节奏,展现自身对于电影与文字的热情。”现任教于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系、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台北艺术大学电影创作学系硕士班、台南艺术大学动画艺术与影像美学研究所,并为Kingnet电影网站、世界电影杂志、镜周刊、Harper's BAZAA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杂志影评人,其他文章散见电影欣赏、中华民国电影年鉴、联合文学、印刻、世纪电影年鉴、韩国“台湾新浪潮影展”专刊、金马影展专刊、台北电影节专刊、新加坡侯孝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等。[3]他发表于中时人间副刊的〈罗马。妈妈〉被收录在《九歌108年散文选》。
著作
编辑现任
编辑- 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执行长。
- 台湾艺术大学授课:“电影发展史”、“类型电影”、“电影叙事研究”。
- 政治大学授课:“电影剧本写作”、“影展研究与经营实务”、“电影评论写作”、“类型电影研究”。
- 台北艺术大学授课:“华语电影研讨”。
- 台南艺术大学授课:“类型电影专题”。
荣誉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聞天祥. 国立台湾文学馆.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3).
- ^ 第八屆亞洲電影大獎評審介紹.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4).
- ^ 资料引自《台湾电影笔记》网站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6-02-06.